偷袭珍珠港前365天-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偷袭珍珠港前365天 作者: '日' 实松让
前言
光阴似箭。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早晨七对日本广播协会的前身东京广播电台的广播员,在威武雄壮的《军舰进行曲》和《拔刀队》的乐曲声中,以激动的语调反复播送大本营发布的第一号临时新闻公告:“帝国陆海军于今天八日凌晨在西太平洋与美英军进入了战争状态”,把爆发太平洋战争的第一个消息告知全体国民,从此,如同梦游一般地度过了二十八年的漫长岁月。
回顾这场战争,它给人们留下许多疑问:为什么在开战之初去进攻珍珠港?当时日本海军把优秀的航空母舰都投入进去,采用世界海战史上前所未有的远洋奇袭战术直捣敌营。为什么一定要孤注一掷、断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作战?究竟是谁和在什么时候提出这一作战设想的?在使之具体化和执行这一计划时,经历了哪些曲折?为达到作战目的,曾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等等。
现在已经清楚,提出这一夏威夷作战设想的人,原来就是当年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而他第一次正式表明这一设想的是在一九四一年元旦后不久的一月七日。
本书系根据作者当时在华盛顿担任驻美海军助理武官工作时的亲身经历和日美两国公布的资料写成的。主要以夏威夷作战为中心,把从山本表明他的设想以来直到进攻珍珠港为止的十二个月——确切地讲十一个月零两大——这段时间里日美关系经过了哪些历程?发生过什么事态?这些事态怎样朝着悲惨结局一再恶性循环而终于发展到一场最大的战争悲剧?既然美国自开战前一年夏天以来,就完全破译了我国的外交电报,对日本政府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为什么在珍珠港遭受袭击时却一败涂地?凡此种种,按时间顺序一件件加以汇总。
也就是说,本书以山本提出设想的一月七日为起点,以十二月八日开战为终点,把车子开往珍珠港时一路上时刻映现在车窗上的一些主要情景,根据经过记述下来。
为使读者了解开战前一年间双方活动的大体经过,书末附有一份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大事记资料。这份资料对读者,特别是对太平洋战争感到象古代史话那样陌生的读者来说,如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的话,则是十分荣幸的。
实松让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
译者的话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凌晨(夏威夷时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偷袭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和平谈判掩护军事上突然袭击的一个典型事件,也是当年美国统治集团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没有认真备战,招致了搬起石头打自己脚的典型事件。
本书作者实松让当时为日本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处助理武官,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对日美双方的情况较为了解。本书就是根据他亲身的经历和回忆,并参阅了大量有关文件档案资料所写成的。
本书采用日志形式,援引了当年大量的函电、记录、日记和密码文件等资料,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年的国际形势、日美关系等作了详尽的介绍。今天,我们研究当时日本为之进行长期准备和突然袭击的这段历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作者站在日本海军的立场上看待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因此对某些事实或者回避要害,轻描淡写,或取其一点,大肆宣扬。例如,他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责任问题避而不谈;对头号战犯东条英机的侵略阴谋也很少提及。反之,却对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等人所率领的偷袭珍珠港的海军部队,甚至对以外交官身分作掩护进行间谍活动的海军人员着意渲染,大加描写,把他们吹捧成为偷袭珍珠港的“功臣”和“英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分析批判。
书中,对个别地方作了删节;有关资料,不少未指明出处,有的前后还有出入,读者引用时,务请查找和核实资料来源。
由于我们水平不高,译文定有不少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围绕夏威夷作战问题的讨论经过山本五十六的设想
一九四一年元旦刚过不久,一月七日的那一天,千叶县木更津基地的海军航空队雄鹰,迎着寒风,首次飞行,对帝国首都进行访问。飞在机群前负责指挥的是该航空队司令海军大佐久迩官朝融王,尾随在他后面的是在日华事变①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三十六架“越洋轰炸机”。
这一天,强大的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正在旗舰“长门号”——停泊于丰后海峡(四国和九州之间)佐伯湾内——的司令长官室里,聚精会神地挥笔疾书。
山本司令长官正以他那特有的犀利笔锋,写着一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他在这九张海军公文纸上写成的,是上书给当时的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②大将的“关于战备意见”。这些意见是山本经过长时间的周密研究和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在这封信中,山卒第一次正式表明了自己对夏威夷作战的设想。
① 指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七·七”声沟桥事变。——译者
②及川古志郎(1883—1958),1940 年9 月起到1941 年10 月,在近卫内阁期间任海军大臣。——译者
山本的信,开头这样写道:虽然任何人对紧张的国际形势都无法正确预测,但是,“作为海军,特别是联合舰队,毋庸置疑,应该以对美英作战之决心,转入认真备战并制订作战计划之时期”。接着,他便分为“战备”、“训练”、“作战方针”和“开战之初应采取之作战计划”四部分来阐明自己的信念。
关于“作战方针”,山本摈弃了日本海军传统的正统派战略,即:(日本舰队)待美国舰队前来进攻后再在西太平洋迎击美国舰队,并通过舰队决战予以歼灭,主张“开战之初,就猛攻猛打,摧毁敌主力舰队,使美国海军与美国人民的士气沮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接着,山本强调指出,在实行这一作战计划时,“要有在开战之初就决一胜败之思想准备。”在第四部分的“开战之初应采取之作战计划”中,他还把具体进行作战的要领,分三种情况作了详尽的论述:
第一种情况:如敌主力舰队的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内,则“用飞机编队将其彻底击沉并封闭该港”;第二种情况:如敌主力舰队停泊在珍珠港外,则“按第一种情况处理”,第三种情况:如敌主力舰队提前从夏威夷出发前来进攻,则“出动决战部队予以迎击,一举将其歼灭之”。
关于在第一、第二种情况下使用兵力及其任务问题,山本这样写道:
一、使用第一航空战队(舰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第二航空战队(航空母舰“苍龙号”、“飞龙号”),万不得已则只使用第二航空战队,在月明之夜或黎明之时出动全部航空兵力,对敌舰进行强攻(突然袭击),以求全歼。
二、一个鱼雷舰战队——它在航空母舰遭到敌机反击而不可避免地沉没时,负责营救舰上人员。
三、一个潜艇战队——它逼近珍珠港(及其他停泊舰只的地方)附近,迎击仓皇出动之敌舰,若可能,则在珍珠港口断然击沉敌舰,以此来封闭港口。
四、运输部队——它由几艘加油舰充任,以便供应燃料。
如回顾一下,我国早在一九○七年四月就制订了守势作战方针。这一方针是:日本海军根据我国确定的“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指陆海军根据国防方针的用兵大纲),把美国视为假想敌国,并以美国海军作为主要目标来调整军备,迎击美国舰队于日本近海。另一方面,美国早在日俄战争(一九○四——一九○五年)爆发两个月后的一九○四年四月,就已经着手研究《橘子计划》(对日作战计划)了。因此,美国方面要比日本早三年就做好了应付日美之间一旦事态恶化的准备。
尽管如此,但我国海军的对美作战要领,却因为武器和技术的日甚一日地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飞机和潜艇的迅速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也清楚地反映在日美两国舰队预期进行决战的水域上。
日本起初采取的方针是:在小笠原群岛一线配备警戒部队,以搜索前来进攻的美国舰队,而在奄美大岛附近待命的我主力部队则朝敌主力的前进方向出击,并全力以赴地进行决战。后来,这条警戒线逐渐向前推进,原来所预期进行决战的水域也就随之东移。在一九三四年左右,这个海域已移到小笠原以及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在内的以西一带;而到一九四○年左右,又向前推进到马绍尔群岛以北和马里亚纳群岛以东的东经一百六十度以西的水域。
这样,对美作战要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从一九○七年开始确定国防方针以来,对横渡太平洋西进的美国舰队进行迎击作战——日本海军称之为“邀击作战”——的这一积极防御的基本战略,却没有任何改变。于是,它就被当作日本海军传统的正统派的对美战略思想而发展起来,结果,我国海军军备、舰队编制、教育训练等等都是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的。
然而,在日本海军中,即使已为这种迎击作战的思想所统一,后来由于航空的迅速发展,还是有人对这种传统的对美战略表示了不同意见。尤其是在航空人员中间,抱这种不同意见的人特别多。
到了一九三四年左右,他们认为用空袭的办法可以击沉战舰,于是开始主张“发展飞机,停造战舰”。一九三五年左右,一部分航空人员甚至设想对珍珠港进行空袭。然而,这种想法尽管还不能动摇那些信奉“大舰巨炮主义”的海军主流派的思想,但也不能否认,它在用兵思想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军在对美用兵思想发生如此混乱的一九三六年所取得的成果,正是由于我国海军大学这一研究海军用兵作战思想的最高学府进行了“对美作战研究”;而不是部分航空人员等所鼓吹的——从大舰巨炮主义的主流派看来——那种“唯我重要论”。在这次研究中,明确地提出了在开战之初就对珍珠港进行空袭的设想:
“在敌之主力舰艇,特别是航空母舰停泊于珍珠港内时,要有这样一种开战的思想,即乘敌不备,用飞机进行袭击。。。”
当时的海军航空兵本部部长山本五十六认为:过去正统派对美国的战略思想——待敌舰队前来进攻后,把它引到我国近海,然后舰队以战列舰为核心进行决战,歼灭敌舰队——是被动的,要是采取这种“被动打法”,不但难以取胜,而且还会陷入持久战和越来越困难的境地,以致最后不得不投降。特别是在今天航空发展的情况下,也许不会出现象日本所期待的那种舰队决战的情况。作为日本来说,它的国力和军事力量方面部远不如美国,除了在开战之初就积极作战,先发制人,迫使敌人始终处于守势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出其他可以战胜美国的办法。
在一九三九年的平沼内阁时期,日本国内曾围绕日德意三国同盟问题一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