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

第32部分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32部分

小说: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不同的密码。
  1938 年6 月,一名拒绝说出自己真实姓名的波兰犹太人通过英国驻华沙使馆同英国特工人员接触,说他曾在柏林制造“埃尼格马”机器的秘密工厂当过技术员和理论工程师,因为他是犹太人而被驱逐出德国。他提出可以凭记忆为英国制造一部最新式的军用“埃尼格马”密码机。这位波兰工程师复制出的密码机果然完美无缺,可以说是复制工程的一个奇迹。然而,一年以后,这种“埃尼格马”密码机过时了,因为德国又制造出更先进更复杂的密码机。诺克斯和他的伙伴们又开始攻克这一新的难关。
  在这之前,波兰总参谋部情报部已经开始了破译德国“埃尼格马”密码的工作,并且已经接近成功。但是战争已迫在眉睫,波兰人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将成为纳粹德国实现其建立新的欧洲日耳曼帝国野心的第一个牺牲品。经波兰军队总参谋长斯塔赫那维茨将军批准,波兰把“埃尼格马”秘密向盟国公布,作为波兰对共同防御事业的一个贡献。
  波兰的“埃尼格马”样机和其他图纸运达英国不到一星期,德国军队的铁蹄便踏过了波兰边界。消息传到英国密码破译机构的所在地布莱奇雷庄园,专家们都默默无语,诺克斯缓步走到窗前向外凝视着,这位老情报专家的双眼湿润了,他喃喃自语道,“波兰,就像一名武士倒下之前,将自己的利剑递给盟友,了不起啊!”
  1939 年底,英国情报人员在波兰人的大力协助下,研制出可破译德国密码的数据处理机“万能机器”。“万能机器”还不是电子计算机,当时还不具备这种技术。它只是一台数据处理机,高约8 英尺,底座宽8 英尺,外形酷似一个老式的钥匙孔。英国情报人员把“万能机器”破译的密码情报称作
  “超级机密”。“超级机密”就成为所有来自布莱奇雷的情报的代号。
  1940 年5 月的一天,天空明净,阳光明媚。英国军情6 处处长孟席斯将军急匆匆地向唐宁街10 号走来。他走进新任首相丘吉尔的办公室,交给丘吉尔几页文件。
  丘吉尔接过文件扫了一眼,上边写着有关德国空军人员的调动和驻丹麦德军的补给分配等详情。情报价值似乎不大,丘吉尔随手将它们扔到了桌上。突然,首相似乎领悟到什么,重新拿起情报仔细看着,抬头问道,“是它?超级机密?”
  孟席斯已无需回答什么了,他那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早已说明了一切!是的,这小小几页文件非同寻常,它们正是英国情报人员破译的第一批“埃尼格马”密码情报。
  从此,“超级机密”便成为丘吉尔及盟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张王牌。战争期间,丘吉尔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求随时将最新的“超级机密”传送给他。他盛赞在布莱奇雷庄园默默奉献的数百名破译专家是“下金蛋的鹅,从不咯咯地叫”。
  “超级机密”最先在不列颠空战中派上了用场,它就像一只无形的巨大手臂支撑着在英国上空孤军奋战的英国皇家空军。
  随着战争的展开,德国空军的通信联络越来越多,布莱奇雷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在诺克斯等英国破译专家们的努力下,破译德国空军“埃尼格马”情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常常是戈林刚下达命令,英国情报机关便立刻截获解密。通常在德国轰炸机从法国基地起飞之前,道丁上将就已经知道它们要轰炸的目标、轰炸机数量等情况了。可以说,正是在“超级机密”的帮助下,皇家空军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德国空军,导致希特勒放弃了“海狮计划”。
  英国皇家空军战斗英雄斯坦福德·塔克奉命率领他的机队起飞迎击来犯德机。塔克身材瘦削,脸色红润,是个天生的空中杀手,他从来都把生死搏斗的空战视作“通弯儿兜风”。在支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役中,他4 天击落了8 架德国飞机。到11 月份时,他共击落25 架敌机。
  当他冲入敌机群时,不禁有些奇怪,以前的老对手施图卡式轰炸机哪儿去了?怎么是清一色的容克83 和多尼尔17 轰炸机了呢?
  就在那天,德国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退出了对英国内陆目标的攻击。曾在波兰和在西线为德国陆军的胜利铺平道路的施图卡式轰炸机失宠了。
  原来,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造价便宜,操作简易,可极为有效地攻击地面目标,在支援德国陆军攻克波兰、挪威和法国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轰炸机与其他轰炸机不同,它们几乎是笔直地俯冲轰炸,机翼装置能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尖叫声,加上发动机的轰呜声和机关枪的嗒嗒声,更给它们的攻击增添了一种令人恐惧的效果。但是对英国的高射炮手来说,这种轰炸机速度缓慢,正是好打的活靶子。它们在英国的上空受到阻塞气球的困扰,加之行动不灵活,很容易就成为英国战斗机的口中之食,损失率急剧上升。曾给半个欧洲造成遍体鳞伤和带来恐惧不安的德国战争机器面对英国领空的艰难险阻束手无策。250 架施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退出,使德国轰炸机的力量削弱了1/3。
  这次空战,德国人损失了71 架飞机,皇家空军损失了27 架飞机。迄今为止,德国空军已为自身奠定了失败的基础。在每天的战斗中,德国空军都遭到痛击;然而在每天的战斗中,英国胜利者也有伤亡。
  第六章没有硝烟的战争
  希特勒一直幻想通过欺骗、颠覆和搞垮对方的士气来换取不流血的胜利。有一次,他私下谈到细菌战的吸引力时曾预言说:“实际上,我们的战争在实施军事作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完全能够想象到,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控制英国或美国。”“我们的战略是从内部摧毁敌人,让其自身征服自己。”他的主导思想是,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投降,如果能用更为简单便利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又何必大动于戈?!他把这一公式用于征服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成功地推翻了法国。他自信这一公式也能导致英国内部分崩离析。
  仆从主意,他的空军司令戈林也信奉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
  8 月13 日至14 日晚上,在德国轰炸机攻击英国飞机制造厂的同时,数量不明的德国飞机在英国中部和苏格兰各地投掷了降落伞、无线电发报机、少量的高爆炸药、地图、照片和著名人物的家庭住址,以及给其特务下达的战时任务的指示等各种物件,给入一种德国伞兵部队将在英国东海岸登陆的感觉。就连英国的情报机构都给蒙注了,因此得出三个错误的结论:
  (1)德国入侵迫在眉睫;(2)德伞兵部队将在英东海岸降落;(3)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第5 纵队将遍布英国。整个夏天,丘吉尔和他的军事顾问都一直认为德国入将在东海岸作主要登陆的试探,因此9 月以前大部分英国地面部队都集中在这里。德国的两次空袭从表面上看十分相似,实则不然。前一次空投希特勒的“最后的和平建议”等宣传品,是一次无目的的、孤立的、不合时宜的行动;这次投掷“一揽子物件”则是德国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它与德国的主要战略目的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真可谓独出心裁。
  作为“海狮计划”心理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的“黑电台”——新英国广播电台——在冯·韦德尔将军的直接插手下开设了。
  “新英国广播电台”的主要目的是对英国进行恫吓威胁,从精神上削弱人们的意志。“入侵是肯定的,推迟的每一天只意味着德军的进攻将会更恐怖,惨无人寰。”
  大肆宣扬的德国新式武器更为这些威胁增添了恐怖的色彩。“新英国广播电台”的广播员喋喋不休地报道,德国机降兵都配备有烟雾弹,可使自己隐蔽在一小朵云彩中;由于这些伞兵用的是可操纵降落伞,可在空中飘浮达10 个小时。说德国至少有两种秘密武器正在研制中,一种已进入试验阶段,另一种就是为英国人所熟知的V1 型制导导弹。8 月22 日,该电台预言,德军将用这种“无线电制导的装有许多吨高爆炸药的空中鱼雷”摧毁英国首都伦敦。
  德国还企图利用该电台自然而然地达到战略欺骗、制造混乱的目的。6月27 日,“新英国广播电台”预报德军将进攻20 个不同的目标,均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中心,结果导致队英国因弗尔登到格拉斯哥的整条海岸线一天24 小时都处于轰炸威胁的阴影下。诱骗致使英国当局接二连三错误把握了德进攻的时间和目标。
  8 月底,德国“新英国广播电台”开始进行政治宣传,煽动英国听众“为和平而斗争”,通过连锁信、在唐宁街示威游行和当丘吉尔出现在公开场台时用嘘声哄他等“民主的”手法来“争取实现和平”。一段时间,有关各种叛国通敌罪的案例不时见诸英国报端。英国海军部的一个标图员因私藏对敌有围的文件而被判3 个月的监禁。据说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张德国地图和一张德国机场的表格。在博格诺里季斯,“6 名知名人士因参与法西斯活动被当地警察逮捕”。
  该电台的广播一直持续到9 月28 日,它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寒冬阻止不了德军对英国的进攻”,谎言一直撒到了底。
  当时,德国人收到的唯一一封密信是由安娜·沃尔克奥夫写的。这位原沙皇俄国海军将军的女儿具有极端的反犹太和亲德倾向,已受到英国安全部门的监视。该信是寄给德国对英广播员威廉姆·乔伊斯的。
  她将这封信装到罗马尼亚使馆的外交邮袋里,躲过了信检,但却没躲过安全部的眼睛。他们截获了这封用简密写的信。安娜在信里说:“在英国,只有那些极端死硬而傲慢的保守分子才那么热衷于战争。工人们极为厌倦,妇女们也都厌战。军人们痛不欲生。反犹太主义情绪像火焰一般燃遍英国各地、各个阶层。”接下来她攻击丘吉尔说:“他毫无威信可言。。因他而丧命的人堆积如山。。”
  英国安全部修改了信的内容,如期发给了乔伊斯。
  几天后,德国“新英国广播电台”将此信作为文化信息播送了:
  “英国听众安娜·沃尔克奥夫来信询问有关伽利略的资料,”接下来,这位德国广播员借机将法国文化肆意讽刺攻击了一通,“我们对法国毫无耐意。请问他们的莎士比亚现在何处?谁是他们现在的伽利略?”
  不久,安娜便被英国安全部拘捕了。
  无线电广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不起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大显身手,成为德国侵略者的帮凶。自从开战以来,德国广播电台的对英广播节目便由一个叫威廉姆·乔伊斯的无线电播音员主持。此人30 来岁,个子矮小,声音尖厉刺耳,与他广播的内容倒挺匹配。当时,《每日快讯》的无线电广播评论员封他一个绰号“哈哈勋爵”,一时臭名昭著。1940 年夏天,一部称作“哈哈”的讽刺剧风靡伦敦剧院。战后,乔伊斯因投敌叛国罪而被处以绞刑。
  英国官方对德国宣传部操纵的这一喉舌所产生的影响颇感担忧,但是并未对其进行干扰。德国对英广播的播音时间和波段如同和平时期一样,与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一起刊登在《泰晤土》报等报刊上。据1940 年3 月英国广播公司撰写的一份名为“1939 年冬全1940 年汉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