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 >

第134部分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狙杀鞑子的操帆手!只要将鞑子的操帆手干掉,让他们的船只无法迅速机动,我们的胜算,就要增大很多。”

张准转头看着杨国华。

杨国华眼前一亮,思索片刻,跟着说道:“没错!的确如此!只要干掉鞑子的操帆手,我们基本上就胜利了!鞑子的猪肚船,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帆,要么倾覆,要么搁浅,咱们可以不战而胜!”

对于风帆战船来说。如何有效的应用风力,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掌握这门高深学问的人,就是操帆手。在一艘风帆战舰上,操帆手的地位,是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基本上,除了舵手和导航员之外,就是操帆手最重要了。

在激烈的战斗中,操帆手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风向和舰长的要求,随时调整船帆的角度,从而让战船灵活的机动起来。如果没有操帆手的配合,战船的行动,就要出现大问题。不要说无法顺利的抢占上风的位置,甚至,可能会导致翻船等致命事故。

由于工作位置的特殊,操帆手在面对外来攻击的时候,又是最脆弱的一群人。他们一般都是在桅杆及其横梁上干活。在桅杆上,在横梁上,没有任何的遮挡和掩护。敌人的攻击,可以直接打到他们的身上。海战使用的链弹,经常将操帆手打成两段。

杨国华的海盗船没有大炮。无法使用链弹。周正宇于是想到了马轶、钟无影、杨伟国、刘吉祥等人。他们是狙击手,枪法好,在海船上训练几天,掌握基本的射击要素,在海战中,就可以直接射击敌人的桅杆,寻机干掉敌人的操帆手。

“当然,要是大人能够调给我们一个小队的兵力就好了。”

周正宇想了想,又委婉的说道。

护卫队的狙击手,只有几个人,火力有点弱。在飘荡的海面上,虎贲铳的命中率,要比陆地上降低一倍以上。要是有五十名以上的战士,一起射击,那威力就相当大了。五十支虎贲铳一起向对方的桅杆位置射击,肯定可以干掉几个操帆手的。没有了操帆手,鞑子的猪肚船,就是真的“猪”肚船了。

张准思索片刻,觉得周正宇的建议可行,果断的说道:“好!我将马轶他们调给你们指挥使用!另外,再将邹明加小队调给你们!他们同样听从你们的调度!”

杨国华和周正宇大为兴奋,摩拳擦掌,信心暴涨。

张准当即将马轶和邹明加叫来,当面交代任务。

马轶和邹明加自然没有任何异议。他们随即收拾各自的物品,跟在杨国华和周正宇的后面,暂时转移到海盗船上。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的摸索海上射击的基本要领。作为新晋的狙击手,独孤猎也跟着马轶他们去了。

布置好水兵分队的任务以后,张准又将侯山平、王铭宇、刘航、杨立仁、刘宝玉、毛三爷等人找来。商量如何秘密撤退毛家屯的民众。要在毛家屯布设战场,又不能提前让鞑子察觉,还是有点难度的。

将鞑子打退回去,并不是张准的目的。放鞑子上岸,至少砍掉一半的鞑子,才算是勉强取得一些战果。其实,张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离开田横岛的鞑子,一个都回不去。

来多少,消灭多少!

有本事,你下次再来!

要在毛家屯设置足够大的战场,除了保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涉及到战损。只要鞑子在毛家屯登岸,护卫队迎头痛击,战斗必然非常的惨烈。这一场战斗下来,毛家屯的所有房屋,还有其他固定资产,说不定都要被全部毁掉。别的不说,单是上百间的茅草屋,还有部分新建的砖瓦屋,就要遭受到灭顶之灾。

“玉麟,放心。老头子亲自主持这事,绝对不给你添乱!”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毛三爷拍胸脯保证。

张准的内心微微一热。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多么简朴却又多么豪迈的语言。

要是明朝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鞑子岂能嚣张?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希望乡亲们都能理解。”

“战斗结束以后,根据房屋损坏的具体情况,实行赔付!”

“撤退行动,在二十七那天晚上秘密进行。”

张准沉吟片刻。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

在研究了一些细节问题以后,毛三爷等人便离开了。

随后,张准就来到了匠作坊。

为了迎接鞑子的到来,他要给鞑子准备几个大大的礼包。

比炸药包还要更大的礼包。

“地雷?”

“大人,你说的这个地雷……”

听完张准的描述,周石文和罗大山有些不敢肯定的问道。

张准要制造的武器,的确是叫做地雷,最原始的地雷。

其实,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使用地雷了。公元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这是有记载的最早使用地雷的年份。到了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据公元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可惜,这种压发式地雷的制造技术,已经失传了,一般的工匠根本不懂得如何制造。周石文和罗大山自然不懂。

到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末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然而,张准和工匠们研讨过以后,遗憾的发现,工匠们对于触发式地雷的制造工艺,都是一窍不通。如果张准要制造地雷,只能制造导火索式。就是说,将地雷埋好,然后将导火索拉出来,要引爆的时候,再点燃导火索。爆炸原理,其实和炸药包是一个模式。

因为时间紧急,张准也没有办法和工匠们仔细的反复试验触发式地雷的制造,只能使用这种引燃式地雷。这种地雷的制造工艺,那就简单了。没有铁制的外壳,没关系。最大的水缸,见过吗?就是那种装水的大水缸,可以装十几桶水的。

在水缸里面装满黑色火药,黑色火药的四周,装满各种各样的砖头、碎石、瓦片、铁钉之类的,增强杀伤力,然后用盖子盖好,将导火索拉出来,然后深深的埋在地下。这,就是一个超大型号的地雷。

这样的满满一缸黑色火药,足足四五十斤,如果还加入一点氧化铜的话,炸出一个半径五丈(约15米)的大坑,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更大的杀伤力,还是强大的冲击波。这样的超大型地雷,一旦炸开,爆炸范围二十丈的人,就算不死,也要重伤。

这样的大水缸地雷,张准做了三个。

不是不想做更多,是因为备用的黑色火药不够了。

浮山所的火药局,储存的火药,本来数量还算是挺多的。节省一点用,根本不用担心会供应不上。因为,发射米尼弹,只要一丁点儿的火药,比其他的火铳节省很多。每个士兵只要携带一斤的颗粒状火药,就能够用很久了。

但是,一旦用来做地雷,火药局的存量,马上就被消耗了大半。要不是张准亲自来提取火药,火药局管事陈永信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么一整缸的黑色火药,足够整个护卫队的五百支虎贲铳坚持一天的战斗了。

败家,实在是有点败家啊!

但是为了杀鞑子,再败家也是值得的!

看着亲手做出来的三个超大型地雷,张准踌躇满志。这三个大家伙,足可以将上百的鞑子送到西天佛祖那里去。看来,是有必要重点研制一下压发式地雷了。这玩意儿,对付鞑子的骑兵,可是相当不错的杀手锏啊!就算是三颗地雷里面,只有两颗爆炸,也足够鞑子骑兵喝一壶的。鞑子的人口数量摆在那里,死一个少一个,死上十来万,鞑子自己就完蛋了。

七月二十七,孙灵锦前来辞行。

这几天的时间,墨煜从他的身上套取到了不少的情报。基本上,可以确定,孙之獬这一次,的确是想要借刀杀人,利用鞑子来消灭浮山所。至于他和鞑子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目前还不知道。以他一个七品的推官,这样的核心机密,肯定是接触不到的。

孙灵锦诚恳的表示,请张准等他的好消息,他在三天后就返回。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显然,这是孙之獬的意思。孙灵锦说道:“三天以后,无论成与不成,敝人都将再次到来浮山城。”

张准同样热情的说道:“三天后,我在这里欢迎孙大人。”

孙灵锦目光轻闪,嘴角边露出一丝丝得意的冷笑,然后告辞离开。

张准向墨煜点点头,表示赞许。

当天晚上,护卫队第一协的150名战士,全部进入战斗岗位。其余的护卫队战士,则在浮山城严阵以待,随时增援。在这之前,毛家屯的民众,在天黑以后,就分散到其他各个屯了。现在的毛家屯,完全是空无一人的,所有值钱的物品,也都全部清空了。

第二天白天,浮山城一切正常,谁也察觉不到什么异常的情况。入夜以后,张准亲自来到毛家屯。根据张准的推断,鞑子的袭击,极有可能在今明两天。如果今天不来,明天也肯定会来的。守株待兔,一定会有收获。

七月二十八的晚上,月亮已经看不到了,只有依稀的星光。星光洒落在海面上,如同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冰冷的光辉。海风不断的吹拂,海面寂静的有点诡异。数十双眼睛,密切的监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后半夜,毛家屯东边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两个黑点。跟着黑点渐渐的扩大,最终变成了两艘船。船只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正是两艘样子有点怪怪的猪肚船。

鞑子!

鞑子果然出现了!

第159章有敌自海上来

一朵朵的黑云飘过来。遮住了全部的星光。

天地间,迅速的变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忽然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又传来了诡异的光亮,将眼前的一切景物,慢慢的浮现出来。或许,那是来自浮山城的火光。今天的浮山城,注定了通宵达旦,无人可以入睡的。

两艘猪肚船显然没有察觉到有任何的不正常,它们好像是航行在海上的幽灵一样,慢慢的靠近了毛家屯的海岸。船上看不到丝毫的灯光,黑漆漆的,不知道鞑子下一步到底怎么行动。如果之前没有接到情报的话,肯定不会引起注意的。甚至,七月份还没有过去,极有可能被愚昧的民众,当做是鬼船一样看待。

岸边水浅,大船是无法靠岸的,必须换乘到甲板上,才能到达岸边。猪肚船停下来以后。船上的鞑子,就开始忙碌起来。这时候,隐约可以听到一些叫喊声了。黑暗中,舢板慢慢的被放下来。舢板落在水面上,水花激荡,溅起轻微的水花。

张准数了数,总共是五艘舢板。按照每艘舢板装载四十人计算,五艘舢板,就是二百人。换言之,鞑子的第一波攻击,兵力不会超过二百人,应该只是一半数量的鞑子。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