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胡录 >

第66部分

五胡录-第66部分

小说: 五胡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北凉进攻西秦,两国混战不绝。    
  公元429年    
  5月,北魏突袭柔然,绞杀蒙古境内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数字很准确)地区的柔然部落,重创柔然汗国。    
  7月,拓跋焘由漠北攻入西域,击败高车,缴获大批辎重,导致国内肉食毛皮价格大跌。    
  公元430年    
  3月,宋国大臣到彦之北伐,第二次南北大战爆发。    
  7月,宋军进驻黄河,北魏守军全部撤退。宋军推进至础x、滑台、虎牢、金墉、洛阳、潼关一线。    
  8月,北魏安颉阻击宋军黄河以北的军队。    
  9月,拓跋焘三攻胡夏,进攻胡夏首都平凉。北燕宋夫人发动政变,北燕天王冯跋受惊而死,冯弘发动政变,杀死宋夫人,逼迫太子冯翼自杀,自称天王,杀冯跋儿子一百余人。    
  10月,魏军集结主力发动反击,安颉占领洛阳。    
  11月,魏军攻占平凉,赶走胡夏皇帝赫连定。北魏向宋国北伐军发动全面反击,收复虎牢。宋军总指挥到彦之带头逃跑。   
  公元431年    
  1月,胡夏赫连定攻占西秦南安,乞伏暮末投降,被赫连定灭族,西秦灭亡(亡国十六)。宋国大将檀道济由历城欲沿黄河逆流而上救援滑台,遭到北魏叔孙建、长孙道生的阻击。    
  2月,北魏叔孙建放火烧掉檀道济军的粮仓,檀道济被迫撤退。北魏安颉攻陷滑台,第二次南北大战结束。    
  6月,胡夏赫连定率宗族西迁,遭到吐谷浑汗国的袭击,赫连定被俘,胡夏灭亡(亡国十七)。   
  11月,北魏制定法律,确立击鼓鸣冤制度。    
  公元432年    
  7月,北魏进攻北燕,北燕战败。    
  12月,北魏使者李顺拜会沮渠蒙逊。    
  公元433年    
  4月,北凉王沮渠蒙逊病死,儿子沮渠牧犍继位。    
  公元434年    
  2月,北魏、宋国、氐族土著人展开汉中争夺战,宋军战斧兵大败氐族犀甲兵,收复汉中地区。    
  公元435年    
  7月,北魏包围北燕和龙。    
  公元436年    
  2月,宋文帝刘义隆以“祸心”之罪诬杀大将檀道济。    
  5月,北魏攻陷北燕首都和龙,北燕天王冯弘被高句丽雇佣兵救走,北燕灭亡(亡国十八)。    
  公元438年    
  3月,高句丽长寿王高琏杀死冯弘,脱离中国政权管辖,成为境外独立国家。    
  公元439年    
  9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包围北凉姑臧,北凉王沮渠牧犍投降,北凉灭亡(亡国十九)。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代结束,南北朝时代开始。    
  12月,北魏崔浩颁布《魏历》,在北方实施。    
  公元440年    
  10月,宋文帝刘义隆联合殷景仁、沈庆之杀死权臣刘湛,废掉刘义康的权力,    
  11月,宋国新权臣殷景仁暴病而亡,刘义隆二次执政。    
  公元442年    
  1月,魏太武帝拓跋焘用道教礼节祭祖,引发鲜卑贵族不满。    
  公元443年    
  3月,拓跋焘派使者李敞到大鲜卑山祭祖,将诏书刻在石壁上(鲜卑遗迹最近已经被发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444年    
  12月,宋国实施《元嘉新历》,可预测日、月食。    
  公元445年    
  1月,宋国实施黄钟三百六十音律。    
  10月,北魏关中卢水胡人盖吴造反。    
  公元446年    
  2月,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安发现寺庙中藏匿兵器,崔浩趁机劝说拓跋焘杀尽天下僧侣,拓跋焘发布太武灭佛令,拆除全国所有寺庙,追杀国内僧侣。    
  8月,北魏平定盖吴叛乱。    
  公元449年    
  5月,宋国彭城太守王玄谟上书要求北伐。    
  公元450年    
  3月,拓跋焘十万军队进攻只有数百人镇守的悬瓠城,历时四十二天,不克而还。    
  4月,北魏《国史》案,崔浩被灭门,株连数千人。    
  7月,宋国二次北伐,第三次南北大战爆发。宋军先头部队到达础x、滑台、虎牢、潼关一线。    
  9月,拓跋焘领兵南征。    
  10月,拓跋焘击溃滑台王玄谟军,宋军先头部队全线崩溃。    
  11月,魏军多路反击,进展顺利。北魏西线军张是连提部被宋军柳元景、薛安都歼灭。宋军中线刘康祖部被北魏中线军拓跋仁部歼灭。北魏中线拓跋仁部到达悬瓠、项城、寿阳一线。东线拓跋焘包围彭城。    
  12月,拓跋焘主力到达长江北岸,宋军无人敢挡。拓跋焘于瓜步山上立祠堂作纪念。    
  公元451年    
  1月,拓跋焘撤出长江,进攻盱眙和彭城,未果。    
  2月,北魏全军北返,杀光宋境雍、徐、兖、豫、青、冀六州所有百姓。一路千里白地,宋国“元嘉之治”成果遭到破坏。第三次南北大战结束。    
  ……   
  本想模仿三国演义,在全书的最后写上一首叙事长诗作结尾,可是写了几次都不甚满意。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倒是有些扣题,文采气势也都不错。但是经过反复斟酌后我认为:写《五胡录》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扬所谓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壮志,也不是为了推崇那些舞榭歌台、封狼居胥的英雄,有道是“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英雄们会因为自己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烦恼,会因为居住在寻常巷陌老矣尚能饭否而烦恼,会因为杀人太少比不上孙仲谋寄奴佛狸廉颇而烦恼。但英雄们在烦恼之余似乎都没有闲暇来想一想,他们的英雄壮举都是用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生命换来的。乱世中的百姓,一条命的价钱抵不上一斤大米;战场上的士兵,一条命的价值还不如一条麻袋。他们需要的究竟是安定的生活,还是为那些圣人和民族英雄去慷慨赴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啊!    
  最后,选取唐代诗人曹松《己亥岁》的后两句和陈陶《陇西行》的后两句,攒成一首诗,权且当作本书的结尾。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读《五胡录》之煮酒论英雄     
  东晋一司马一家子   
  司马懿一向以老谋深算著称,他的儿孙辈也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司马氏家族对权术的驾驭技术,似乎是呈现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的趋势,一代不如一代),但到了晋惠帝司马衷的时候他却像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一样成了个低能儿童,这不能不说是对唯血统论的一大打击。    
  西晋永嘉之乱后及至刘聪攻陷长安,司马衷这一支在战乱中已接近灭绝,继承晋朝衣钵的是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司马睿,司马觐的老爹司马伷,在三国演义里是作为一支灭吴部队的指挥官出场的。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儿子,这样到第四代司马睿,在晋朝皇族里血统已经是远得不能再远了。如果不是有“八王之乱”这样的契机,司马睿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混上东晋开国皇帝的宝座。    
  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最著名的一种说法是在当年司马懿还没发迹前,他曾请著名的星象家管辂为其占卜子孙的运势,管辂占卜一番后得出的结论是“牛继马后”。司马懿当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等他当上了权倾朝野的大丞相后,手下有个功勋显赫、名叫牛金的大将,引起了司马懿的猜忌。司马懿坚持认为管辂的预言将应验在这位牛金将军的身上,就使坏派人请牛金赴宴,用毒酒将他毒死(其实在《三国志》游戏里面牛金还是挺能打的,武力是81或82呢!牛金曾参加过祁山战役,作为魏军主力击退了诸葛亮、马岱。他还作为司马懿的嫡系精锐参与剿灭辽东公孙渊的战役,官至后将军。职务不算小了,不明白《三国演义》里为什么没提他?)。后来过了N年,司马觐的府上雇佣了一个小公务员名字也叫牛金,据说这位小牛长相秀美,和司马觐的妃子夏侯氏勾搭成奸,生下了司马睿。此为“牛继马后”的来历。    
  看了这个东东大家不要当作笑话或野史,因为这是堂而皇之地记载在正史上的(事见《魏书列传》第八十四。关于魏书的地位问题,存有很多疑问,《魏书》在历史上一直被定性为“秽书”,因为作者魏收为人口臭,写东西时喜欢专门揭别人的疮疤。但《魏书》上记载的大部分历史可信度都比较高,比如“大鲜卑山”古迹,到现在才发现,没发现之前也一直遭到抨击,认为南北朝时期不可能有穴居时代历史的记载,而且北魏力求成为中原之国,也不大可能会对祖宗从前住山洞过茹毛饮血的生活大肆宣扬等等)。这样一来,东晋十一位皇帝大部分都有的智商问题,似乎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开脱(但好像还是解释不了晋惠帝司马衷为什么会是个白痴这个问题)。   
  本文无意研究血统和政绩的关系,只想回头看看这个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的奔放时代:玄学和门第观念盛行的东晋时期。    
  东晋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朝代之一,官员和人民的精神信仰并不是兴于汉朝、后来几乎统治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儒家思想,而是来源于道家思想和神秘主义的玄学。从而造就了一个绝迹于后世的名词:魏晋风度。    
  在玄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东晋,可谓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中最为“民主自由”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人血统最为纯正,但他们的表现却也最不像后人心中正统的中国人;他们大部分人都纯洁得可爱,绝对没有后世的那种引人发噱的宿儒酸秀才形象(本系列的文章,谈及中国封建史如非特指,一般指秦朝以后时期)。下面就举一个典型的东晋杰出青年作为例子:    
  潘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貌比潘安”的那个潘安)以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出名,是西晋著名的贾氏智囊团“二十四友”之一,也是当时洛阳城里最著名的明星兼大才子,更是许多少年人心中的偶像。他出行的时候坐着大车,身佩长剑一路抚琴,后面必定有一大群狂热的妙龄少女紧随其后向其投掷花果丝帕等。(《晋书》当中关于他的一段介绍就非常搞笑,“岳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O^)    
  东晋时期人们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和别的时代很不一样。还有女权问题,从唐朝开始,妇女的活动就逐渐受到限制,到了明清时期终于演变成妇女不出家门、不准抛头露面的规矩。而根据潘岳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晋朝,当时的女子是可以随便外出结交朋友的。比如《晋书列女》(注意是列女而不是烈女)里收录女子,没有单纯褒扬妇女不改嫁行为的。不过《晋书》已经开始把妇女不改嫁看作是一种好的行为,而《晋书》以后的书里,“列女”就逐渐变成了“烈女”。    
  闲话扯了这么多,其实最主要是想说说东晋的那种独特的政治制度。从司马睿开始的东晋王朝,每一任皇帝都没有真正地掌握过政权,而是由一两个权臣全权代理。而且权臣的权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