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华第-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太过匪夷所思,不要说袁王妃自己不知道,就连庾彤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被人暗算了。当天她从真定的房间里出来,下面见了红,她自己还以为是小日子错乱,提前来了。
冷莲实在想不明白,真定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自从沈沅钰搬出了琅琊王府,真定也想过不少法子,想往成王府安插一些细作,哪知庾璟年夫妻俩十分精明慎重,真定试了几次,不但次次失败,还差点暴露了自己,最后只好放弃。
慕容圭交给她的正事没有做好,却每天在琅琊王府里兴风作浪,只不过真定一向不爱按常理出牌,她早就习惯了。
正在这时有小丫鬟进来通报:“殿下,四爷来了!”
真定道:“就说本公主已经歇下了,叫他自己去前院书房休息。”这一年多年,真定恩威并施,彻底地把庾涛治得服服帖帖的,叫他往东绝不敢往西。
一开始的时候,真定就表现得对房事不是很热情。和庾涛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架势,庾涛初尝各中滋味,哪里受得了这样吊着,他碍于真定的身份,不敢随便纳妾,就偷偷地和一个丫头好上了。
哪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真定的掌控之中,真定就着这件事敲打了他几次,他却佯作不知。有一次他和丫鬟正在后花园的一处小院子里偷情,被真定带人直接捉奸在床。
真定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宝剑,手起刀落,刚才还在和庾涛燕好的丫鬟一颗大好的头颅骨碌碌地滚到了地上,鲜血喷了庾涛一身。庾涛只是一个公子哥,哪里见过这个,温热的鲜血喷在他的身上,他只吓得魂都没了,忍不住就大声尖叫起来。
真定神色冷淡,眼含杀机地道,扬言要割掉他的下面的那嘟噜,送他去当太监。说完后手持宝剑在他的下面一挥,当时庾涛就吓得晕过去了。
等他醒来之后,虽然发现自己的那嘟噜安然无恙,那东西却还是吓得在真定面前几天不敢抬头。差点儿从此一蹶不振,成为阳痿。
从此之后他再不敢对真定说个不字。哪知真定见他听话,竟然送了一个妙龄婢女给他做通房,一开始庾涛根本不敢收用,后来战战兢兢地用了,发现真定居然真的没有生气,不由啧啧称奇,也对真定阴晴不定的性子有了深刻的认识,再不敢对真定有丝毫违拗。
庾璟年和沈沅钰用过饭后,不顾郗氏的挽留,还是带着孩子返回了成王府。孩子们早都伏在庾璟年的肩膀上睡着了。庾璟年成了他们的人肉垫子,一动也不敢动。
沈沅钰怕吵到了两个孩子,说话的声音极低:“七妹妹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瞧着她似乎是叫人打了一巴掌?”
沈沅钰前世是做律师的,眼光多么毒辣,庾彤那点小手段根本就没有瞒得过她。庾璟年也看出来了,淡淡笑道:“刘振怀疑她婚前不贞,莫说只是打她一巴掌,就是休了她,也是正常的。”
沈沅钰忽地一下子坐了起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庾璟年“嘘”了一声,道:“小心吵到了儿子们。”他一年多来沈沅钰在府里抚养两个哥儿,他在外头也没闲着,把早年的建立的情报网进一步完善,加上权力大增,整个建康的一举一动如今都在他的监控之中,太子和大皇子的势力已经被他和三皇子打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所以刘家发生的这些事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他也懒得用这些话污了沈沅钰的耳朵。如今沈沅钰问起,他就把前因后果解释给她听。
沈 沅钰吃了一惊:“说七妹妹不是处子之身了?”庾彤目下无尘,从来不把庾璟年这个哥哥,更不把她这个嫂嫂放在眼里。当年沈沅钰生孩子的时候,所有妹妹都过来 看过沈沅钰和双胞胎,只有庾彤,推说身子不舒服,居然连面儿都没露一次,加上平日里的一些表现,沈沅钰已经彻底不待见她了。
但是若说她婚前和人苟且,这种事沈沅钰还是不相信的。
“莫不是七妹妹不小心……”她是现代人,自然明白那层膜其实很容易就破了,还有很多人第一晚其实是不会流血的。庾彤十之八、九是被刘家人给冤枉了。
“咱们已经搬出了琅琊王府,这件事就不用咱们管了。你忘了她当初是怎么对你的了?”庾璟年道。
沈沅钰一想也是。庾彤这样的人,你帮了她,成了她未必会感谢你,不成,却肯定会怨上你,所以还是敬而远之的好。袁王妃又那般本事,定能想到法子的。
第二天是中秋佳节。庾璟年和沈沅钰要去宫里领宴,本来这种场合他们是不想带着双胞胎的,可是皇帝早早就下了旨意,让他们把双胞胎抱去给他瞧瞧,两人便只好带着双胞胎出门。
临行之前,有人进来回报说金灵求见。
庾璟年见萧十三表现得可圈可点,去年年底终于松了口让金灵嫁给萧十三。沈沅钰待金灵十分亲厚,让金灵从成王府发嫁又给她置办了丰厚的嫁妆。结果金灵嫁过去半年后便怀了身孕,如今胎儿已经三个月了。
沈沅钰听说金灵来了,不由大喜。连忙叫人把金灵请了进来,又把彩鸾、彩凤、蕊心全都叫到跟前。金灵已经开了脸梳了妇人的发髻,穿着桃红色的衫子比未成亲之前成熟了不少。见了沈沅钰还像从前那样要给她跪拜,沈沅钰连忙叫彩凤扶住了她。
“你是有身子的人,咱们又不是外人,何必要行此大礼呢?”便叫人搬了椅子让金灵坐下,问道:“萧十三对你还好吧,你在萧府里住得可还习惯?”王爷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很好的,萧十三成亲他便花钱买了一座宅子送他。
金灵露齿一笑,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十三哥待我很好,王爷给的宅子也大,我们住得很舒心,爹爹和哥哥都说我找了个好人家。”
金灵是一根筋的性子,她说萧十三的好,那就一定是真的好。沈沅钰听到这里就放心了,不过还是叮嘱道:“萧十三那小子要是敢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我,我叫王爷收拾他!”
金灵使劲点了点头,沈沅钰便伸手小心地摸了摸她的肚子,“已经三个月了吧,怎么还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大夫是怎么说的?”
金灵道:“大夫前两天给我把过脉,说是孩子一切很好,可能是我本来就瘦所以还没有显怀吧。”
沈沅钰又问了她几句也没有孕前反应啊之类的,金灵一一回答了。沈沅钰便叫了两个哥儿出来和金灵见面,金灵这三个月来也一直在家里养胎,好久没有见到两个哥儿了,惊呼一声道:“小少爷们都长这么大了!”
逗了会孩子,沈沅钰便笑着对金灵说:“你今天来得不巧,我们要去宫里领宴呢,不能多陪你说话,等过了今天你再来,咱们主仆再好好叙谈。”
金灵道:“王妃,我今天就是为了您进宫的事儿才来的,我现在有了身子武功大打折扣,不过我有一个堂妹,武功虽不如我但也相当不错,人也忠诚可信,就让她陪着王妃和两位小少爷进宫吧。”
沈沅钰听了大喜,“当真?快让你妹妹进来给我瞧瞧!”
不大一会儿,小丫鬟就带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进来,那少女和金灵有五六分相似,一双大眼睛骨碌碌地转个不停显得十分可爱。
沈沅钰问了问她的情况,原来此女名叫金慧,小的时候和金灵一起跟着金灵的父兄练武,后来金慧跟着爹爹去了江州,去年才刚刚回来。
小姑娘个性爽朗和金灵的呆萌还不一样,沈沅钰十分喜欢她,便让她跟着保护自己。因为面见金灵耽搁了一点时间,庾璟年已经派人来催了,沈沅钰这才辞别了金灵上了马车。她把金慧的事说给庾璟年听,庾璟年道:“金慧安全可靠,你尽管放心地用。”
“诶?”沈沅钰才明白过来,“金慧是你安排回到建康的?”
☆、第290章携子进宫
????庾璟年摸了摸她的头:“那你以为呢?若不是觉得你们娘仨没人保护我不放心,我又何必大费周章地把金慧从江州调来建康。”
两人说说笑笑地到了皇宫。
皇帝派了张士德亲自到宫门迎接。见了两人急忙道:“王爷,王妃,你们可算是来了,皇上那头都问过好几次了。”
沈沅钰不由抬头看天,暗想他们来得不算晚啊,皇上也太着急了。
张士德连连催促:“赶快带着两位小少爷去紫宸殿见驾吧!”
庾璟年抱了晔哥儿,沈沅钰抱了昊哥儿便跟着张士德去了紫宸殿。元帝听说这一家四口到了,高兴得不得了,一边吩咐快请进来,一边从御书案后面走出来。
夫妻俩见过了皇帝。又让昊哥儿和晔哥儿一起给皇帝行跪拜礼。
皇帝见两个孩子穿着相同款式的大红色的刻丝小袍子,每个人带着赤金手镯,脚镯,脖子上挂着赤金的长命锁,两个孩子都是唇红齿白的,大眼睛黑亮黑亮的如同黑葡萄,简直像是年画里走出的仙童,皇帝高兴得不得了,连忙叫人把两个孩子扶起来。“快起来!快起来!”
又说道:“来来来!到皇伯祖父这里来。”两个孩子都不认生,也不怕人,皇帝叫他们过去,他们就迈着小短腿蹬蹬蹬地跑了过去。皇帝一手一个牵着两个孩子,真是越看越爱。倒把庾璟年夫妻俩给晾一边去了。
“越长越白了,好好好!和老五小的时候越来越像了,好啊好啊!”张士德不由暗暗咋舌,皇帝这得有多高兴啊,都失态成这样了,一句话都反复说了好几遍了。
皇帝又抬头问庾璟年:“哪个是昊哥儿?哪个是晔哥儿?”
庾璟年正要回答,皇帝道:“不必你说了。朕自己来分辨,就笑着问两个哥儿,你们知不知道该管我叫什么呀?谁先猜对了,我给你们吃好吃的点心。”连”朕”也不说了,直接说起了“我”。
两个孩子听说有好吃的点心眼睛都亮了。歪着脑袋,努力回想了起来。昊哥记性很好,刚才听见皇帝自称“皇伯祖父”,开口便说:“黄伯祖父!”晔哥儿这方面就差了一点,况且他话说得还不是很好,着急地道:“黄!黄!黄!”
元帝被两个孩子逗得哈哈大笑,他得意地看了庾璟年一眼,“朕知道了,”他用手点着昊哥儿的脑袋,“你是昊哥儿,”又点了点晔哥儿的脑袋,“你是晔哥儿,对不对?”
两个孩子一起点了点头。
皇帝像是得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高兴得直捋胡子,笑道:“昊哥儿和晔哥儿说说,皇伯祖父聪明不?”
俩孩子其实十分聪明,都很会看眼色,见他们的爹爹见了皇帝都毕恭毕敬的,就知道这个老爷爷惹不起,因此十分默契地一起点头,然后异口同声地说道:“聪明!”
昊哥儿还不忘伸伸大拇指,道:“黄伯祖父最聪明!”一副小马屁精的样子。
皇帝受用的不得了,在昊哥儿的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然后一叠声地叫人上点心。不一会儿就有太监宫女鱼贯着走进来,拿了很多造型精美的小点心过来,沈沅钰看着松了一口气。一看皇帝就是有所准备的,叫人做了一些好看又适合小孩子吃的点心。
昊哥儿还能矜持点儿,晔哥儿看着点心眼神已经闪闪发光了,沈沅钰不由扶额,这个小吃货。
皇 帝看见了又是一阵笑。亲自拿了点心来喂两个孩子,张士德不由看得目瞪口呆,皇帝一向对孙子辈们表现得不太看中,太子的几个儿子,大皇子的几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