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街风筝 作者:宋世明-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二三!女儿故弄玄虚地喊。爸爸,回头吧!
他赶紧回过脸来。他疑惑地看着女儿,打量了一会,愣住了。
他原先猜测可能是女儿带来了什么好吃的,或者买了什么衣服,想给他一个惊喜。可是这些他都没看到,他看见的是:女儿剪了头发。
是他在大街上经常看到的女孩的发型,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之一?一律的齐耳短发,略微弯曲的头发贴着脸颊,或者用黑色的夹子夹着,或者直接别在耳朵后面。这种发型特别适合劳动妇女,很方便梳理和吹洗。一些脸蛋圆胖的女孩在这发式的衬托下,更显得面如圆盘,浓眉大眼,非常像宣传画上的先进人物。
今天,女儿也剪了个齐耳短发。她以前扎着蝴蝶结的马尾巴不见了。
不好看吗?满心期盼和兴奋的女儿似乎有些失望,爸爸的脸上没有预料中的开心和赞叹。
啊,好看好看。老人连忙露出了笑脸。剪头发了。这样也好,精神多了。
他知道自己说的是违心的话。他在哄女儿开心。女儿原来那束乌黑飘逸的长发是多么漂亮啊!扎上黄色的蝴蝶结,跑动起来,既有青春的活力,又显少女的妩媚。那是一个多么让人心醉的小公主啊。可惜,现在被剪掉了。
说实话,女儿现在的发型也不是很难看,因为,她漂亮的容貌、青春的光彩,是任何外在的东西都遮不住的。无论头发剪成什么样子,无论她穿什么衣服,人们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迷人可爱的女孩。不过,在内心深处,他仍然坚信:这样的发型与她并不相配。
更让他莫名伤感和心酸的是,发型的改变,让他藏在心中的一个幻影消退了。多少年来,女儿就是他逝去的妻子的幻象,是他精神的安慰和寄托。而他的妻子同样有一头亮泽飘柔的长发。
爸爸,你没有夸奖我,肯定不好看。女孩撅起了嘴巴。
好看好看,我的女儿怎么样都好看的。他微笑着安慰她,轻轻拍了拍她的脸蛋。女儿已经二十一岁了,可是看起来仍然像个小孩子。她双眉修长,眼睛清澈,身材高挑,皮肤洁白,青春玲珑的曲线早已显示,她是个美丽成熟的女孩了。
为什么想起来剪头发啊?老人还是小心地问了一句。
我是剪发明志,表明心迹。女儿兴奋地说。
表明心迹?老人来了兴趣:想考班级第一名吗?
不是!我要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刀两断!女儿更加骄傲了。好多同学都说我留长发是追求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不积极上进,我就是让她们看看,我有没有决心和勇气。
好好好。要求进步就好。老人点头说。可是内心里,他又有些感叹:女儿太小,懂得太少,会吃亏的。同时他又开始内疚起来:如果不是自己的出身,女儿也不会没有争取上进的资本,遭同学嘲笑了。
女儿又开始向他娓娓叙述自己的活动了。学习了什么,读了什么报纸,参观了哪家工厂,还和一位工人师傅合影,等等。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女儿似乎每天都有新鲜的话题。她虽然有时候也郁闷,因为出身遭受过白眼,可是她在努力,很努力地上进。她是个乐观的女孩。
今天的事情要不要和她提呢?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老人默默地想。
爸爸,你好像有什么心事?聪明的女儿觉察到了。
啊,没什么事。我在听呢。他拍拍靠在身边的女儿。
你肯定有什么心事。我一看见你把妈妈的照片摆在眼前,就知道你有心事。骗不了我!
爸爸,说吧,我能帮你的。
老人想了想,他点点头说:小南,你坐下,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女儿有点诧异,可是看见爸爸严肃的表情,她不闹了,乖乖地在对面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了。
她睁大清澈的眼睛,望着他。
老人点点头,打量着女儿,他慈祥地看着她的眼睛,和蔼又关切地说:我想问问女儿的终身大事。
55、婚礼
1966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建筑专家司徒雷女儿司徒江南的婚礼在水泥厂的小礼堂里举行。婚礼很简朴。工会主席作了热情的讲话,鼓励新人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他还代表单位赠送了毛巾和脸盆。婚礼热闹、庄重,充满了时代的激情。
新郎叫马大元,是司徒雷的学生。小伙子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嘴唇虽然薄点,但人显得很聪明。他常常挽起来的袖子和紧攥着的拳头充满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今天,他特意穿了件崭新的衬衫,显得精神焕发,甚至是春风得意。他不住地给来宾发烟,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
新娘子司徒江南穿了件大红的上衣,裤子烫得直挺。在大红“囍”字的衬托下,越发显出高挑妩媚,含羞动人。看热闹的人两眼只往新娘子的身上看,厂子里的男人们都直了眼了。他们暗暗羡慕,马大元这小子有本事,把仙女弄到手了。
司徒雷看着喧闹的人群,两眼只盯着自己的女儿。他强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默默地坐着,机械地微笑,与祝贺的人打招呼。他的女儿,养了二十二年,看着一天天长大,开心地叫着爸爸,如今,却被一个男人带走了。这个男人虽然是他的学生,可是他能给女儿幸福吗?女儿的选择是正确的吗?他的心里充满了伤感和惶惑。
爸爸,你累了吗?女儿似乎看见了他疲惫的样子,乘着空闲的一段时间,挤到他身边。
没事的。我很高兴。他拍拍女儿肩膀说:女儿长大了。我舍不得啊。
女儿也有些依恋,眼睛要红了。司徒雷赶紧说:快过去敬酒吧,别让人看笑话了。
女儿答应了一声,又开心起来了。毕竟,今天是她的大喜日子。
你去吧。我去招呼亲朋了。司徒雷支走了女儿。目光却一直追随着她,无限地关切。
老师,我祝贺师妹。这下,你可以少操心了。一个相貌诚朴的青年走了过来。
司徒雷看看他,似乎有些内疚和遗憾,他宽厚地笑道:是镜我啊。谢谢你。这两天你忙坏了。
没事的。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做学生的就要多干些,向镜我宽厚地说。
司徒雷点点头:小南出嫁了,以后我那里冷清了。你要常来玩啊。
我会的。还有好多学术问题要请教老师呢。青年谦虚地说。他端着酒杯,说:我去敬师妹师弟一杯酒。今天是他们的大喜日子。
好好好。司徒雷看着他,微微叹了口气。
新郎一边在给来宾敬酒,一边注意地看着司徒雷那里。他一直警惕地看着青年走过来。
新郎新娘,祝贺你们!青年走了过去。举起杯子。
谢谢师兄,谢谢师兄。这两天你忙坏了。帮我们张罗那么多事。马大元满脸堆笑,抢在了司徒江南的面前。
祝你们新婚幸福,白头偕老。向镜我说。他高举起杯子,和新郎新娘碰了杯,一饮而尽。
司徒江南轻轻抿了一口,目光似乎不敢看向镜我。她低声道:谢谢师兄。
马大元转着眼睛看了看,呵呵笑道:师兄,赶快找个嫂子,我还等着吃你的喜酒呢!
向镜我尴尬地笑着:不急,不急。
马大元伸手揽住了司徒江南的腰,客气地说:师兄,我们到别的地方敬酒去了。客人都等着呢。改日我再请你吃饭。
司徒江南想说什么,又止住了。马大元已经拉着她转身走了。
向镜我望着她的背影,心里暗暗地叫了一声:师妹。
他说不出此时是什么滋味。
向镜我其实也暗恋着司徒江南,而且深深地爱在心里。
作为着名的建筑专家,司徒雷收了两个学生。解放后,政府为吸纳人才,把司徒雷安排到市政公用局,先是做些给排水、疏通下水道的事情。后来,一位高级干部来到了南京,视察市政工作时得悉了这件事,大吃一惊。这位干部也是知识分子出身,了解司徒雷的专业水平。他摇头说:这样的专家安排去通下水道,简直是浪费人才。陪同的人就小声说:这个老头脾气古怪,不合群,也很少和人交往,实在没什么合适的地方安置他。这位领导发火了:不合群是我们没团结好,研究所这些地方我看就很适合他,埋头做研究,也不用和人打交道。对社会也有贡献嘛。于是,司徒雷就被调到建筑设计所,所里还安排他带了两个学生。
司徒雷的两个学生,一个是马大元,一个是向镜我。也不知道所里是怎么安排的,这两个学生,性格明显不同。马大元聪明乖巧,眼明手快,对事情一通百通。他又长得很耐看,特别是走起路来,含胸挺肚,虎虎生风,很有一副闯劲。马大元出身工人家庭,抱着一股干事业的激情,来到了设计所。到了所里才知道,这里的工作原来不单单是搬搬砖头、加加瓦的事情,而是细致复杂的专业工作。好在他人聪明,虽然基础不好,但很求上进。所里就安排他做司徒雷的学生。让老专家帮带年轻人,这是所里的优良传统。
另一个学生向镜我就有些迂腐。他出身农民,本来就有些木讷,人长得不丑,就是显得过于老实,见了人话也不多。有什么学习活动也不积极发言。走路还老爱低着个头,好像大脑整天都在思考问题似的。好在向镜我人很谦虚厚道,对所里的同志一向热情。做了司徒雷的学生后,更加刻苦钻研,很让司徒雷高兴。大家对他印象还不错,都说小伙子朴实,就是傻了些。
司徒雷年纪大了些,所里也不严格要求他坐班。他有自己的公馆,两个学生就经常到他的公馆里上课。上完课,小师妹司徒江南就蹦跳着跑出来,给他们倒水、洗水果。这时候,房间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师妹似乎对两位师兄的到来很开心,每次都缠着他们问这问那。这也难怪,司徒雷解放前就有自己的公馆,又曾是国民党政府聘的专家,这样的经历也影响到了女儿,许多出身好的同学都疏远她,尽管她们暗暗羡慕她的打扮,她的长发和漂亮的裙子。可是玩的时候,却总是装出不屑的样子。这让她在学校里很孤独。回到公馆,爸爸又经常在书房发呆,正当青春年华的她太无聊了。
师兄们的到来让她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让她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特别是马大元滔滔不绝的渲染,更让她觉得:外面的天地是广阔的,公馆的生活是狭隘无聊的。剪发就是她行动的标志。
在这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两位小伙子都爱上了司徒江南。他们往老师家跑得更勤了,不上课也找借口过来。如果师妹在,他们就充满了活力。要是师妹不在,他们都心不在焉,坐坐就告辞了。
司徒雷看在眼里,尽量不去干预。但是在内心深处,他是做出过比较的。马大元人很聪明,不过总有些轻浮,每次女儿都被他的花言巧语逗得咯咯笑。向镜我看起来是过于老实了些,在师妹面前似乎除了赔着笑脸,说些专业知识外,别的却不会多说。但这种严谨的作风却让司徒雷觉得可靠。如果考虑一辈子的事,向镜我似乎更值得信赖些。不过这只是他的想法而已。女儿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在那次郑重的谈话里,女儿羞涩地告诉他,她选择马大元。因为他有理想,合得来。这个结果不出意料,但是,他总有点担心。
56、伤逝
师妹出嫁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向镜我没有到老师的家里来了。他说所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