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庶女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3.10.08正文完结)-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道:“这两日真正不顺,大街上的,不是遇见地痞,就是遇见赶着投胎的马车!”
明玉瞪了她一眼:“这天子脚下,多得是位高权重者,这样混说,哪日脑袋掉了也不知!”
落英不服气:“便是位高权重者,就能这般横行霸道?大街上行人那样多,大人也就罢了,觉得不对劲能避开,若是撞了孩子可怎么样?岂不是草菅人命?!”
“得了,你去问问阿阳或阿寻,问他们可瞧清楚是谁家的马车没有?”阿阳、阿寻是打小跟着楚云飞的,两个人也略认得几个字,且当时他们都在外头。
落英却又问道:“姑奶奶为何非要打听是谁家?”
明玉没说话,只是觉得楚云飞的情绪很怪,偏楚云飞不肯告诉她。
“叫你去就去!”
落英福福身,提着裙摆跑出去。过了一会儿气喘吁吁地回来,道:“阿阳、阿寻跟着姑爷出门了,奴婢问了赶车的婆子,婆子不认得字,只记得如何写。教了奴婢,奴婢写给姑奶奶看吧。”
说罢就预备去找笔墨来,明玉把手一摊,道:“在我手心里写吧。”
落英想了想,返回来,又仔细回忆一番,才伸出食指。三横一竖……
这个字再简单不过,明玉心头一跳,莫非昨儿和今儿遇见的都是王家的人?但京都姓王的不单单那一家而已,可若不是明珍的夫家,楚云飞的脸色为何会那样难看?
今儿倒罢了,他生气有可能是因为紧张秦氏、明玉、衍哥受伤,可昨天遇见那些所谓的地痞后,楚云飞的想法就立即变了。他之前虽也想去南京,可对留在京都并不反感。
难道真有这么巧的事?
只是,都在京都,要撞上也是无可避免的事。不管明玉和明珍姊妹关系如何不好,她们终究都是陈家的女儿是姊妹,明珍的丈夫与明菲的丈夫,在外人眼中,和楚云飞一样是连襟。就算明玉嫌少与明珍来往,这种关系仍旧存在。
楚云飞不愿留在京都,是不想与王家有什么交集么?是怕她想起从前寒心的事?就算在京都遇上明珍,也比不得回到事发地淮安。那个曾经叫她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地方。
转念一想,今儿遇见的大概是王家的马车,昨儿却未必。王大人升了吏部尚书后,王家行事就愈发谨慎,连身为王家少奶奶,明珍姨妈家的事都不敢沾手,如今宫里的王贵人又怀了身孕,王家愈发如日中天,如何能容忍家里人在外横行霸道?
可若不是,楚云飞又为何?
正想着,落翘进来回事:“王家打发管事送了贺礼来。”
明玉愣住,以为听错了,落翘因见屋里没有外人,一撇嘴道:“咱们家又没什么事,巴巴地打发人送贺礼来,真是莫名其妙!”
明玉不觉蹙眉,问道:“果真是王家?来的是什么人?”
落翘道:“是一位自称姓吴的管事,爷不在家,外院的管事请他去吃茶了,打发二门外的婆子进来回话,正巧遇见了奴婢。”
不是杜嬷嬷,也不是明珍身边其他陪房。明玉略一想,又吩咐落翘出去看看,看看那管事穿着打扮,体态及言行举止,这些都可以看出管事的身份地位。
只是,就如落翘所说,家里并没有什么事,这突如其来的贺礼就显得莫名其妙。莫非是楚云飞的事有了结果?
王大人身为吏部尚书,楚云飞会担任什么样的职务,他必然第一时间就知道。可楚云飞不过一介武夫罢了。当然,王大人若提前就知道,明珍打听出来也不足为奇,可是明珍会这么做么?
明玉深吸一口气,前面在京都待了两回,虽与明珍、王夫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可避免的接触,可王家除了明珍,就没有人会主动与他们来往。且明珍会打发的人也只有杜嬷嬷……
越想心里越不安,明玉吃了一口茶,吩咐落英:“去找门上的小厮,让他们出去找找爷。爷大概是去韩家了。”
落英见明玉脸色不好,担忧道:“爷定然也是去打听消息去了,倘或晓得,必然就会回来。倒是外头王家的管事,姑奶奶和夫人不方面见。”
“让管事打发了去,咱们家这会子又没有什么可贺喜的事!”
落英被明玉的模样唬得愣了愣,才忙点点头出去传话。
一时落翘回来:“……依奴婢看来,那位管事在王家身份不低。奴婢在外头听他说话,倒像是惯常跟着王大人出门的。”
果真是王大人打发来的?!
明玉由不得怀疑,又问:“你可听见说了咱们爷的事没有?”
落翘摇头:“大概已说完了。”
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时就瞧见落英提着裙摆跑进来,一进屋便道:“姑爷留任京都!”
说着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又道:“管事去与夫人说了。”
明玉气急:“不过王家管事一面之词,如何就信了?”
落英却摇头道:“阿阳才回来,说了这事。必是姑爷打发回来说的。”
那就是千真万确了,明玉心里却是一紧:“爷没回来么?”
“没有,只打发了阿阳回来。”
想必这会子管事已告诉了秦氏,虽然秦氏支持楚云飞的所有决定,但也未必没有抱着回南京的想法,而楚云飞也改变了初衷,坚决要离开京都,偏偏事与愿违……
消息已在家里传开,往秦氏屋里去的路上,下人们皆面带喜色。这几年,除了秦氏、明玉来回颠簸没个真正的落脚地,他们也同样如此。如今楚云飞留任京都的事确定下来,家里一切就能变得有条不紊,稳定下来。
但……许是受了楚云飞的影响,明玉这会子对留在京都也产生了抵触,只希望这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第一百六十八章
比不得家里其他下人皆觉得此事可喜可贺,秦氏喜忧参半,虽然是个从五品的官职,到底安稳下来。只是,一想到直估楚家的事,“万一太老爷真不好了,云哥少不得要去奔丧。”
职务才落实,新官到任没两天,便因家事耽搁……
明玉有些心不在焉,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她心里竟忽地冒起一个想法,倘或太老爷真不好了,楚云飞的事是不是能有转机?她也知道这样想不好,可一想到王家打发人送来贺礼,心里的不安就愈发厉害。人虽然打发了去,东西也没收,只是,王家此举非明珍之意,反有些像王大人之意,王家是在暗示什么?
总不会无缘无故就突然与他们亲切起来吧?当初明珍算计了明玉、算计了王志远,王夫人、王大人或许还没能明白过来,王夫人只晓得她自个儿的儿子不争气说出了退亲的话,且还说要娶陈家另外的女儿。王夫人为了平息事态,几番赔礼道歉,又追加聘礼,方娶了明珍过门做儿媳妇。
虽不晓得王志远退了明珍要娶陈家哪一位姑娘,与陈家,除了三房嫌少与其他人来往。便是明菲的夫家平阳侯赵家,也不过做平常人家来往罢了。
明玉心里搁着事,午饭也没怎么吃,秦氏见了,也搁了碗筷,温声询问:“可是身上不舒坦?”
明玉忙摇头:“让娘挂心了,许是这两日天气忽冷忽热的,不怎么有胃口。”
秦氏又细细看她两眼,脸色倒不差,却仍旧道:“不好就请大夫来瞧瞧,你这孩子,身子骨总这么单薄。”
明玉扯出一抹笑,道:“娘别挂心,儿媳并没有觉得那里不舒坦。”
正在扒饭的衍哥含糊不清道:“娘亲还没衍哥吃得多呢,要喝很苦的药!”
明玉摸了摸他头,到底把碗里的饭尽数吃了。饭后,秦氏就留下衍哥,吩咐明玉回房去歇着:“若直估太老爷不好,少不得要去一趟,真不舒坦就找大夫看看,小病小痛当下是不要紧,积累成疾,吃苦的反而是自个儿。”
明玉点头应着,衍哥扑扇着大眼睛,一笑道:“衍哥晓得了,娘亲是怕吃药才不看大夫,娘亲真没用,又哭鼻子又怕大夫!”
明玉嗔怪地看了一眼人小鬼大的衍哥,说了会儿话,带着落英、落翘回到屋里。
楚云飞没回来吃午饭,到了日落时分才回来。明玉正和莲月算账,见他进屋,莲月就把账本等物收起来,告了礼退出去。
明玉接了他脱下来的外衣挂在衣架上,从落翘手里接了茶送去。楚云飞二话不说,先吃了一碗茶,又示意明玉坐下来,问道:“今儿家里有没有什么人来?”
明玉一下子就想到王家管事送贺礼的事,便如实说了,楚云飞闻言嘴角掀起一抹似笑非笑,明玉心里一沉,随即道:“当时爷还没打发人回来报信,我就让管事打发了去。”
想了想又问:“莫非爷已听说了?”
楚云飞摇头:“倒不曾听说他家打发人来,今儿送了你们回来,我便想去找韩大人,不曾想半路上遇见韩二爷,韩大人一早进宫面圣去了,韩大人特叫他来说与我说一声外任福建的事,好叫咱们早作打算……”
明玉听得糊里糊涂,不禁蹙眉道:“可如何突然又留任京都?”
楚云飞缓了一口气,面色渐渐凝重下来。闭着眼养了一会子神,方缓缓道来。福建这两年因倭寇侵扰,沿海地区老百姓颇受侵害。楚云飞因在北方战事中,颇具将才,小有名气,善于领到小部分士兵突围造势,虽短短三年,然从命与他底下的人,皆对他十分信服,而他所领到的一千二两人,在北方战事中表现甚好,伤亡亦少。这些虽是事实,却难免有人故意夸大,反让楚云飞骑虎难下……
等楚云飞说完,明玉也不禁蹙起眉头,一边琢磨一边道:“这样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咱们大夏朝的兵力,素来只有一种制度……”
楚云飞疲倦地蹙起眉头:“隔两天便要张贴告示募捐,不仅我如此,安二爷同样。”
明玉一边琢磨一边道:“京都城里城外,本就有三十八处军营地……”
制度自是与楚云飞所担任的不同,那些军营里士兵,几乎都是军籍。而如今广召天下募捐,却是采取自愿应招,不必入军籍的制度,反之,奉银却比军籍士兵高了几倍,倘或按照平民一家六口人来算,一人应招,足够养活全家。
这是极具诱惑的,也显见朝廷对此举的重视,而担忧集中操练的长官,却肩负着十分重的责任。倘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便是不怎么明白此间道理的明玉,也半晌说不出话来。
屋里静悄悄的,落英在门口探了探头,明玉望过去,她才忙提着裙摆进来,福福身道:“姑爷回来了,该去夫人屋里问安。”
明玉点点头,将楚云飞的外衣取来,服侍他穿上,便一道去了秦氏屋里。
衍哥才睡了起来,还有些迷迷瞪瞪,秦氏正哄着他玩耍,衍哥没睡醒,兴致不高。莲蓉见楚云飞、明玉进来,便忙过来见礼问好。衍哥听了,一个激灵张开眼。秦氏将他放去地上站稳,他便“蹬蹬”地跑过来喊了“爹爹、娘亲。”
楚云飞脸色稍缓,弯腰把他抱起,走到秦氏跟前见了礼,便在椅子上坐下了。已到掌灯时分,到了晚饭时辰,明玉请过安,便去帮着摆碗著。
楚云飞逗着衍哥说了几句话,秦氏就问起他的事,莲蓉怕衍哥在中间打搅了,便哄着衍哥去外头玩耍。
等衍哥走了,楚云飞少不得又细说一番,秦氏听了也蹙着眉头:“早年你外公还在时,也上折子提过此举……”
秦氏还记得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