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杨顺这番作孽,骗得了那些瞎了眼的朝廷大员,骗不了深受其害的老百姓!那一时,不知添了多少新坟,不知多少冤鬼在哭号,沈炼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暗中收集情报,送到京城自己的学生处!但觉着实不能解恨,提笔写下封痛快淋漓的骂书,也不让人代送,自穿了青衣小帽,到宣府总督行辕亲自投递。
正碰上杨顺出行回来,他便拦驾递信,杨顺不敢怠慢这位有“贵门生”的草民,二话不说收下信,还请他进去稍坐,沈炼也不推辞,就跟着他进了总督行辕。
看茶后,杨顺问:“先生所来何事?”
沈炼道:“看过信便知道。”
杨顺便笑着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开一看,竟是三首诗,其一曰:“云中一片虏烽高,出塞将军已着劳。不斩单于诛百姓,可怜冤血染霜刀。”
其二云:“杀生报主意何如?解道功成万骨枯。试听沙场风雨夜,冤魂相唤觅头颅。”
其三道:“本为求生来避虏,谁知避虏反戕生!早知虏首将民假,悔不当时随虏行!”
杨顺登时脸涨得跟猪肝一样,气得浑身发抖道:“狂徒敢尔?狂徒敢尔……”
沈炼豁然起身,指着杨顺的鼻子大骂道:老百姓遇到俺答,被劫掠一番,只留下一条命来,已是惊慌凄惨至极;而后遇到我大明官兵,终于松口气,跑过来哭诉,却万万想不到,等待他们的,竟是自己人的屠刀!这些可怜的百姓,在鞑虏那里都没丢了性命,却被自己供养的官兵杀害,他们永不瞑目!化为厉鬼也要诅咒你不得好死!”
杨顺被骂得又羞又恼,张口大喝道:“来人……” “人”字还没说出来,便“噗”地喷出一口鲜血,一屁股坐在地上。
侍卫们早听到动静,这时候涌进来,将沈炼抓住。沈炼被缚住双臂,还破口大骂不止道:“你这丧尽天良的孽障,竟然杀我大明平民冒功,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还是你妈根本就没给你生那样东西……”一直被拖出老远,还能听到骂声不绝。
沈炼之所以只身前来,就是为了不伤及无辜,至于他自己。说起来,从京城弹劾严嵩开始,他早就已经不在乎生死了……
但没过几天,他便被放了出去,门口等着接他的,乃是年永康……
杨顺被他生生骂得大病一场,险些就直奔鬼门关,后来好歹是痊愈,但夜里只要闭上眼睛,便看到无数无头的冤魂绕着自己,问他要首级,整个人是夜不能寐,憔悴到不行,本来就是个瘦猴子,现在更是只剩下一把骨头。
他不去反省自己的罪行,反而认为这是沈炼诅咒所致,对沈炼恨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第十卷 莫道浮云终蔽日 第五九一章 结束吧,委屈求全的时代……
年永康之所以能救出沈炼,不是因为杨顺怕了他,而是不得不给陆炳面子。可以说,只要陆炳不死,杨总督就永远出不了这口气,时间就这样到了嘉靖四十年冬,锦衣卫大都督陆炳暴亡的消息,传出了京城,传遍了九边,也传到杨总督的耳朵里。
得知这一消息,杨顺简直不敢相信,知道京里小阁老来信,说陆炳已死,让他将那个碍眼的沈炼处理掉时,他才确信这是真的,不由大喜过望。立刻找来心腹手下,商量着如何对付完成小阁老的任务,当然更是了结自己的怨念。
有手下说罪名不是明摆着吗?造谣生事,辱骂总督,直接请王命旗牌砍了不就成了?杨顺气得大骂道:“猪头,还敢提那件事?!”他哪敢拿沈炼骂自己的事情做文章,要是闹大了兜不住,把事情捅出去,自己哭都没地儿哭去。
结果商量了半天,也没拿出个正经主意,正在惆怅间,外面通报路楷来了。杨顺心说这家伙诡计多端,是个小诸葛似的人物,我何不问问他的意思?毕竟那事儿他也有份儿,不会坐视不理的。
便屏退左右,命人请路楷上堂,那路楷却是有公务前来,对他行礼道:“大帅,今有蔚州卫拿获妖贼二名,解到辕门外,伏听钧旨。”
杨顺只好按下心思,先问道:“什么妖贼?”
“这二名妖贼,所做阎浩、杨胤夔,系妖人萧芹之党。”路楷答道。
一听“萧芹”这名字,杨顺便明白了。原来自嘉靖中期以来,先有仇鸾后又杨顺之流把持边关,上行下效,军官只知剥削士兵百姓、不知保家卫国,以至风气败坏、边防废弛、边民和下层士兵饱受摧残、不堪其苦。为图谋生存,摆脱贪官污吏兵痞的威胁,不少人跨越长城,逃往“外夷”地区,向蒙古酋长服属和共同生活。
这些越境者在外夷的支配下,在汉蒙边境地区,成立了一个个“板升”……“板升”是蒙语村庄的意思。但他们并没有被蒙古游牧文化所同化,而是在当地发展起农业社会,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也必然会受到蒙古与大明的双重欺压。为了求生存,这些板升之间,靠共同的信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白莲教”其首领东西南北四天王——萧芹、王得道、乔源、丘富等人政教合一,从政治和精神上双重领导着数目急剧上升的板升居民。
那东王萧芹,乃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他向来出入虏地,惯以烧香惑众。甚至连虏酋俺答都被他骗得团团转,竟尊其为国师,执礼甚恭。狐假虎威也好、趁势而起也罢,这萧芹竟然成事,虽导另外三位首领并称四天王,实则已经成为唯一的领袖,手下亲兵近万,能指挥的部队超过两万,还有全体板升教民的狂热拥护,成为了边境地区不容觑的第三股实力!
明国人对他是恨之入骨,因为俺答几次入寇。都是萧芹等人为之向导;中国屡受其害,此人难辞其咎;而且萧芹这厮极尽花言巧语,哄骗边境军民说“在板升有万顷良田可供居住,去了便能分得田地、耕牛、农具、种子,且不需向官府纳粮,还可免受蒙古人劫掠”哄得军民越境逃窜者如过江之鲫,令官府大为恐惧,加强保甲连坐之法,曰一人叛逃。全保斩首,结果造成了整村整村的叛逃……
此人还破坏马市,挑唆战争、贿略边将、勾结奸商……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绝对是宣大总督的心腹大患,如果说让杨顺在他与沈炼之间。找出个最想杀的人,毫无疑问,会是前者。
~~~~~~~~~~~~~~~~~~~~~~~~~~~~~~~~~~
阎浩、杨胤夔等人,位列萧天王麾下的八大护法金刚,也是数内有名的妖犯,这次奉命过来跟晋商购买盐茶,结果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竟被路楷带人擒了个正着,兴冲冲的拿来杨总督处请功。
却见杨顺得报之后,面上无甚喜色,心中不由奇怪道:“难道他嫌我没有事先通报吗?”便道:“机会稍纵即逝,来不及向大帅禀报,请大帅勿怪。”
“唔……” 杨顺摇头笑笑道:“路老弟想到哪儿去了?实不相瞒,本帅是在为另一桩事发愁。”便拿出严世蕃的书信给他看道:“本帅为此事朝思暮想,废寝忘餐,恨无良策,所以才愁眉不展。
路楷原先其实是员能吏,但自从收了杨顺的银子,算是彻底被拉下水了。只好死心塌地跟着严党混,接过小阁老的书信阅览一遍,沉吟道:“没了陆炳庇护,那沈炼不过是脱了壳的蟹子,还不任我们摆布?。
杨顺闻言大喜道:“若能除却此心腹之患,你我兄弟高枕无忧,升官发财。”
路楷呵呵一笑道:“就靠着大帅了。”略一思索,便笑道:“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下官可算是插柳成荫了!”
“快快道来!”杨顺急切的催促道。
路楷指指门外道:“就落在那几个妖人身上。”说着有些得意道:“别的法子摆布不了沈炼,只有白莲教通虏一事,为圣上所最怒。如今将妖贼阎浩、杨胤夔的招供中,加入沈炼的名字。就说阎杨二人是沈炼的学生,那沈炼因弹劾严阁老不成。失职怨毒,反对朝廷,教他们煽妖作幻,勾虏谋逆。天幸今日被擒,乞赐天诛,以绝后患!大帅觉着如何?”
“妙!妙!妙!”杨顺拊掌笑道:“老弟真不愧是小诸葛啊!”便拍板道:“我这就急报小阁老得知,教他催促何宾快做覆本!这次沈炼之命,是万万逃不掉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路楷也拍手赞道:“妙哉,妙哉!”两个当时就商量了奏章,约齐了同时发本,要将此事办成铁案!同时路楷也不忘发签,命总督府亲兵直去保安州,擒拿“妖师”沈炼归案!
总督府亲兵一动,年永康便得知了消息,但他深知此时今非昔比,已经没法硬碰硬。于是快马加鞭赶在前头,先一步到了保安州,告知沈先生,速速远走避祸。
问得噩耗,慌得怀抱婴孩的沈夫人六神无主,沈衮、沈褒成了热锅蚂蚁,只有沈炼安坐如泰山,对年永康道:“那严世蕃和杨顺恨我久矣,现在陆炳又死了,他们必然要新仇旧恨一起清算,我不能逃,若逃跑必会累及乡邻,让他们无辜为我而死。”
年永康给沈炼跪下,苦苦哀求他快逃跑,他却纹丝不动;想要用强,却见他亮出匕首,抵在胸口道:“我意已决,你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年永康于悲恸之中,听出了沈炼的言外之意,擦干眼泪点点头道:“那夫人和三位公子可否先行一步?”
谁知有其父必有其子,沈衮和沈褒高声道:“我们必在爹爹左右!也好有个照料!”
年永康急道:“沈公下狱必被诬陷重罪,生死难料,两位公子必须护送妇人和小公子,远遁口外,避其势力;待等严家势败,方可出头。若执意再次,必然全家破灭!”说着苦苦相劝道:“公子以宗祀为重,岂可拘于小孝,自取香火灭绝之祸?当早为远害全身之计。尊大人处,某自当看觑,不必挂念!”两位公子被他说得动摇起来。
这时门外冲进来年永康的手下道:“总督亲兵已经入城了”。
已经火烧眉毛了!众人都看向沈炼,等他最后的决断,他的目光扫过妻与诸子,沉声道:“你们都跟着年叔叔走,快走!”
年永康得了令,马上命人强拉硬拽,将哭号不停的沈家公子和游夫人送上马车,疾驰夺门而去,他给沈炼重重磕个头,也走了。
锦衣卫的人前脚才走,总督府的人后脚便至,将沈炼锁拿归案,却寻不着他的家人;想要搜捕,却见群情涌动,老百姓高喊“放人”,有鲁勇之士甚至持械而出,吓得他们赶紧带着沈炼仓皇而逃,不再去管其家眷如何。
~~~~~~~~~~~~~~~~~~~~~~~~~~~~~~~~~~~
那边沈炼下了宣府大牢,等待刑部覆本,便要被枭首示众;这边年永康带着他的家眷逃出了保安州,径直往口外而去。
徐夫人让沈衮出来问,这是要去哪儿?年永康道:“宣大都是杨顺的地盘,只有板升不是。”
沈衮闻言失色道:“那岂不坐实了父亲的罪名?不妥不妥,绝不能去!”
“沈兄放心,”年永康劝道:“此事无人知晓,况且只是去权宜数日。等风声一松,立刻送你们去内地居住。”沈衮还是不答应,直至惊动了沈夫人,出来听年永康分说之后,才勉强答应下来……沈夫人是个女人,是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