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颂歌 作者:帕特里克·邓恩-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让牛滞瓶硪簧取�
与菲尼安共度良宵的念头开始萦绕在我的心头。它唤醒了已经休眠多时的欲望。
我把性需求集中在他身上,是因为他是离我最近的、可以接受又有魅力的男性,还是另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另有原因,为什么现在才出现?
靴子?不行,跟那件连衣裙不搭配。我还有一件镶荷边的七分裙,可是我很少穿它。还有刚才我看不上的那件罩衫——再加上另外一件皮夹克。这件夹克是黑色的,比我礼拜天穿的那件要宽松一些。我套上夹克,拿起罩衫和裙子,对着衣柜的镜子比画了一番。还可以!
头发呢?我看见镜子里自己半干的头发稀稀疏疏地往两边垂下来。完全是我想要的吉卜赛女郎的形象。再用一点儿定型嗜喱就能搞定。根本用不着去理发店。如果整体形象看上去效果不佳,那我再试试那件红色的连衣裙——也许不可以:等我搭配齐了,我很可能就像约瑟林·科鲁挂在自家圣诞树上的一份礼物,花里胡哨的!
我坐在床边上沉思。如果当年玛格丽和皮特结婚了,他们就会决定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形象。但是我将来不会决定任何人的形象。突然间,这一点变得非常重要。
时代变了,亲爱的,这就是原因。那个与母亲说话相似的女巫版的声音再次出现。
我变得心事重重,这种忧郁感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只是我满脑子都是:造物主在那个葬在沼泽地里的婴儿身上所做的残酷的基因实验。
第十七章
夜晚寒冷且干燥。菲尼安身穿黑色大衣,跟我手挽手地在街头漫步。我们从莉森大街朝费兹威廉姆广场方向行进。气派非凡的乔治式建筑所构成的深景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往远处的国家妇产医院走去。
〃 上次詹尼弗出生的时候我来过这儿。〃 菲尼安说。詹尼弗是他姐姐梅芙三个孩子中的一个。
我们最近似乎经常谈论孩子这个话题,我们认为一年之中此时的家庭关系最为微妙。梅芙认为他们的父亲最好呆在疗养院里,而菲尼安却理解为姐姐不准备再邀请他们到盖尔维的家中过圣诞了——自十年前母亲去世后,他们就一直与姐姐家人共度圣诞。以上姐姐的说法无非是个说辞罢了。因此,我们两人都承受着来自住在外面的家庭成员的压力,只是压力的方向不同而已。
〃 我的建议是,假定你会接到邀请,明天你就给梅芙打个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希望你们去她家过圣诞。〃 〃 哇,你有时候很擅长制造恐慌嘛!〃 他说道,一边把我搂得更紧了。〃 我会按你说的试一试。现在咱们再说说以前所谓的’产妇护理院’……〃 他冲着产科医院的方向挥了挥手。〃 由于相当一部分爱尔兰历史都毁于1922年公共档案馆大火,在国内任何地方我都查不到任何关于护理教团经营留产院的线索。时间跨度从中世纪一直到共和国成立。〃 〃 我印象中它就在都柏林或离都柏林不远。〃 〃 不可能!〃 菲尼安非常坚决地摇头。据估计,1700年以前,都柏林城连一个修女都没有。这都是拜《刑事法》成功实施所赐。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整个爱尔兰岛有史记载的修道院不过两个——不包括护理教团。绝大部分教团成员为女性。我们所熟悉的教团都成立于天主教获得解放后的19世纪。
〃 真是越来越有趣了,嗯?〃 〃 但是,我还要告诉你,纽格兰奇修道院并没有正式存在的纪录。〃 〃 我并不奇怪。你继续说。〃 〃 关于博因河湾’中世纪土地所有权’现存有相当明确的纪录。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地契或宪章上注有这些修女所在修道院。你知道,直到盎格鲁… 诺曼人抵达英国之前,此处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属于西多会修女。〃 我点头称是。梅利方特修道院就是由西多会教团成员创建的,他们最先实行农庄制,在自己的土地上独立经营农田,纽格兰奇就是其中之一。
〃 诺曼人控制了这个区域之后,他们在威尔士的兰东尼修道院将一些土地授予奥古斯丁教团。但是,我找不到能证明圣玛格丽特护理教团曾被授予财产的任何资料。〃 〃 据院长说,是由亨利二世直接授予的。也许能够解释你的疑问。〃 〃 嗯。
这样就使得这个查无记录的修道院更显得神秘莫测了。尤其是,在亨利八世没收教会财产时,每一处修道院都必须登记造册、记录在案。〃 〃 也许是故意遗漏——这首先与她们被授予皇家宪章有关。还有,卡皮翁修女告诉我,她们是有技术的虔诚社团。这也许能够使她们免遭劫难。〃
〃 那些制订法律反对天主教的人是不会对她们的技术感兴趣的。不会——纽格兰奇修道院的修女是个例外,是个大大的例外……〃 我们在灯光柔和的橱窗前停下来,橱窗里陈列着以凯尔特风格为设计基调的黄金首饰。
〃 我们可以请教科鲁博士,〃 我说,〃 他精通爱尔兰医学史。她们毕竟是护理教团……噢,太美了!〃 我指着一只丝带金项圈说道。那是一件颈部装饰品,上面的锻压金片被拧成连铸螺旋。〃 真是既简约又美观。〃 〃 你是不是想要个骨坠?〃菲尼安跟我开玩笑。在去都柏林的路上我把发现骨雕的事情告诉了他。
〃 最终葬在沼泽墓穴里?不要,谢谢!〃 我温情脉脉地挠挠他的软肋。我们又继续往前走。
〃 言归正传,我不知道那件骨雕跟她的死是否有关。如果有,那么你现在拥有这样一件物品是否是明智之举?〃 〃 你不会那么迷信吧?〃 〃 不,我只是想督促你小心。你想想,今天早晨还收到了威胁你的卡片呢。〃 〃 不管卡片是谁寄来的,他不可能知道这件骨雕的存在。〃 〃 同样的问题是:杀死特雷诺的凶手也不可能知道沼泽女尸的伤痕形状啊!可是,不知何故,他或她确实知道。我不知道跟你作对的是什么人或者是什么东西,但是我想,你最好明白一点:关于那件女尸及其死因,他们很可能比你知道的还要多。〃 房子里面所有的房间,包括楼梯和楼梯平台上都挤满了人:作家、新闻记者、艺术家,特别是还有一些环保主义者,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为约瑟林·科鲁的竞选摇旗呐喊,加油助威。还有些客人手持葡萄酒杯,或单独或三三两两,或说或笑,或四处走动,欣赏着满墙的字画。屋里各个角落似乎都摆满了雕塑。
最后,我们来到三楼客厅,在一架小型钢琴和一扇临街的乔治式窗户之间,找到一个僻静的角落。菲尼安打着紫红色的领结——对他来说,显得格外鲜艳——身着灰黑色的真丝上衣。我们聊了一会,他对我说:〃 我得去找约瑟林,介绍你们认识。〃 我们看见男主人时,他在楼下跟国家检查总长聊得正欢。
〃 你先别走,告诉我她是谁?〃 我正在观察一个穿棕色衣服的女人,她步幅轻快,形单影只,像树篱上的一只鹪鹩。我盯着她看了几眼,发现她戴着假发,上衣和裙子的式样几近爱德华时代的风格。
〃 她就是约瑟林的妻子爱迪丝。〃 菲尼安小心翼翼地说。
〃 我去拿杯葡萄酒。〃 我说,〃 待会在这儿见。〃 我灵巧地避开人群和家具,但是发现我前面的路暂时被挡住了。人群让出一条道,前面有四个年轻人走过来,两男两女,每人拿着一个乐谱夹。他们在壁炉边的一个角落里坐下来。我决定留下来听。现在没有必要去隔壁的房间里取饮料了——一位女性端着一个托盘从我旁边经过,我随手拿起一杯红酒。这时,他们开始唱《冬青与常春藤》。
感觉很美。我想,颂歌能够提醒我们节日的缘由。唱音优美,和声复杂多变,但不做作。掌声过后,他们报出下一首歌名,《韦克斯福德圣诞颂歌》。
芸芸基督徒,
圣诞乐陶陶。
深思记心间,
我主为人类,
甘心把子遣……
他们唱完,掌声响起。我听见菲尼安的笑声,他和约瑟林·科鲁出现在楼梯口。
〃 是的,那就是洛屯达产科医院……〃 科鲁说道。他们走进房间。
菲尼安把他领到我面前。〃 我刚才说过,依兰正要……嗯,在罗伊尔郡出了点乱子——让她自己给你解释。这位是约瑟林·科鲁,这位是依兰·波维。〃 科鲁握着我的指尖,向我鞠躬。〃 很荣幸见到你。〃 他穿一身笔挺的双排扣海军制服。佩戴的其他饰物有一条鲜红色的围巾,雪白的衬衣别着红宝石袖扣,胸前西服翻领上别着一朵红红的小玫瑰。他身材高大,色迷迷地打量着我的身体——当然是带着夸张的神态。〃 美丽追逐腐朽,是吗?〃 他的嘴唇红润、性感,在剪短的白色胡须和髭须的衬托下更为明显。他精心打扮,服饰多姿多彩,与夫人单调的服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 呃……是的,差不多是这样。〃 我对他格言名句式的问题一时难以作答。〃我想尽可能多地了解由一个修女教团所经营的产科护理院——〃 〃 啊,多么美妙的术语……〃 科鲁摆出一副姿势,仿佛是听到了美妙绝伦的音乐。〃 而且听上去是那么的仁慈。比起我小时候仍在营业的其他地方要让人放心多了。我的意思是你愿意被送到一个叫’不治之症医院’的地方或者是’垂死者静养处’吗?那么另外一个叫做’智障者聚居地’的地方又怎么样?对不起,亲爱的,我跑题了。〃 〃 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 菲尼安插话,〃 你们二位继续聊,我先失陪一下。〃 他悄悄离开,融入到人群中。
〃 请继续往下讲,〃 科鲁对我说。
〃 这是一个专为怀孕的富家女服务的护理院。〃 〃 亲爱的,用医学术语来讲,这叫进退两难。老爸的小心肝让马夫给糟蹋了,眼看就要生下小马驹了。〃 〃 哦,是的。可是她们还声称也关心和照顾穷人。〃 科鲁嗤之以鼻,两臂作出一个怪异的动作,让人想起由男角反串的哑妇。〃 请你务必告诉我,这些美德的典范都是些什么人?〃 〃 她们是安提亚克的圣玛格丽特修道院看护妇。〃 科鲁抬起眼睛斜视着天花板。这是他回忆问题时的一个习惯,他非凡的记忆力有口皆碑。〃 我父亲曾是爱尔兰教会的神父,据他说,天主教修女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修女助产士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另类——她们在都柏林和米斯郡交界处我的故乡附近有一家护理院……
因为父亲用最严肃的语调跟我讲,她们所履行的职责值得全天下的基督徒感激涕零。
〃 〃 这么说,她们就是圣玛格丽特修道院的看护妇?〃 〃 勿庸置疑,那是她们的产科护理院。〃 〃 不在城里?〃 〃 不可能在城里,亲爱的。我的上帝,那得躲开别人的窥探。〃 〃 您的父亲有没有告诉您她们具体的职责是什么?〃 〃 奇怪的是,我竟然从来没想过要问他这个问题。我想她们为保护别人的名声提供谨慎的服务,并把性行为不检点的产物送去收养,诸如此类。我想父亲的话暗示她们也服务于芸芸众生。〃 原来如此。该教团历经教会与国家的兴衰沉浮而完好无损,原因是不同教会的人都感谢她们。富贵之家为平息像非婚怀孕这样的家庭危机会不惜重金,任何人只要能帮他们掩盖家丑,便是救命稻草,谁还有暇顾忌什么宗教背景?在新教专制时期,如果非婚生婴儿被秘密带到天主教一方,其父母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将其归还的可能性很小,这样就保护了上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