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荒虚玫瑰园 >

第41部分

荒虚玫瑰园-第41部分

小说: 荒虚玫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小姐,你可没有把这个线索告诉我。她的后面传来高平膺的埋怨。
这也算线索吗?叶婉心虚地自辩后又催张妈,你为什么不回答?
张妈死灰一般的表情像凝固的水泥,她依然不回答也不理会叶婉。张伯再次替妻子出面,说了那个凌晨的事。张妈是为沈乐的死哭泣,他安慰了几句,然后告诉她,他要到地下与沈华起商量如何对沈丹他们,要替沈乐报仇。张妈因为紧张,才啊了一声。
恐怕不是这样吧。高平膺严厉地拆穿张伯,张妈为沈乐的死哭泣不假,你安慰她也不假,你告诉她要到地下与沈华起会合也有可能,但张妈不会因此就紧张地叫。当你告诉她要到地下去,她一定很好奇,会问你是怎么知道地下秘道的。看在张妈同心协力帮你杀叶国强的分上,你跟她说了十年前的事,于是,张妈受惊而叫。

第107节:第四十一章徐虹梅的表姐

张伯沉下脸默然了,高平膺从他脸上得到确认后,继续说:张妈一定劝你不要到地下去,她知道你一下去,就把你罪恶的身份暴露无遗,而她极力隐藏的秘密,正与十年前的事有关。可你还是到地下去了,当张妈得知后,就在楼梯口痛哭怨叨,让人感觉好像是因为你的抛弃。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她痛哭怨叨的用意,不是在怨恨张伯,而是哭诉给某个人听,希望对方能原谅张伯。她命不好,嫁了两回也没嫁到好丈夫,与张伯好坏也生活了十几年,连女儿都有了,不可能说分开就分开。
她哭诉给谁听呢?叶婉也回想张妈在楼梯口的怨叨,当时的情景,给人的感觉就是张妈因为张伯抛下她而痛哭。那时候,余健还在,她是哭诉给余健听吗?让他放过张伯。难道张妈的前夫是余传虎,余健是张妈的儿子?不,叶婉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因为张妈在四楼密室里看到余健的尸体时,可不是一个母亲的表现。
在封闭的环境里,我对各位的过去一无所知,对各位的身份也无可奈何。一切都只能凭线索来推断,而且为了自身的安全,还不能打草惊蛇。高平膺苦笑一声,其实,我一直很好奇某个人的存在,这个人出现在住宅里,真的仅仅只是巧合吗?我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可又找不出有关这个人的蛛丝马迹。张妈的暴露,让我分析透彻了这个人。张妈要隐藏的秘密,是她要保护一个人的身份,而这个人,正是她在楼梯口哭诉的对象,是不是?
张妈垂下头将脸埋在双手里,她已经招架不住高平膺的推断,即使她不说一个字,高平膺都可以把她隐藏的秘密全盘说出。高平膺也不期望张妈回答,他慢慢将目光移到何俑身上,向大家宣布,张妈要保护的人,就是何医生何俑。
高平膺把张妈与何俑拉在一起,让叶婉和沈华起惊得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这可是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张伯漠然的表情,说明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何俑,他还是那么平静,让人捉摸不透的平静。至于沈丹,她杂乱不正常的表情不能说明什么。
你前夫姓何,何俑正是你和前夫生的儿子。你在楼梯口的一番哭诉,就是哭给何俑听的,你以为何俑来这里,是为吴森严的事。高平膺再次向张妈展开攻势,你和张伯那么放心地将叶国强关在二楼,是因为那里非常可靠。你们的地盘里虽然有一个外人,可他相当于是你们的人。试想,叶国强在二楼被关了好几天,多少会有一些响动,像何俑这样精明细心的人,不可能没有察觉,他一直在装聋作哑。
叶婉看向何俑,想到第一个夜晚她与他的对话,他其实都知道都明白,却装腔作势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张妈在楼梯口哭诉时,其他人都没有任何表示,只有何俑安慰了她。得到何俑的安慰后,张妈才安心回房间。这个人的平静有多么可怕,那富有感情的微笑,祥和的语言,原来背后藏着的是一颗黑暗的心。
现在,能说说你两次的婚姻吗?高平膺向张妈提要求。
张妈抬起头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终于张口说话了。她比徐虹梅大两岁,没读过书的她,二十一岁就结婚了,二十二岁生下何俑。何俑的父亲叫何志成,在何俑两岁的时候偷渡出国,一去就是好几年。到何俑八岁的时候,从国外回来的何志成却要和她离婚,原来他在国外闯荡时认识了一个女的,这次是专门回来办离婚的事,并且要带走儿子。她又穷又不懂法律,根本斗不过何志成,就这样离了婚被他带走了儿子。后来,她一个人到城里打工时碰到出狱的张伯。当时的张伯,因为徐虹梅的失踪自暴自弃。张妈挺同情他,就一直照顾帮助他,慢慢地两人就产生了感情。两个人都没有伴侣,所以就很自然地走到一起。三十二岁的她和三十三岁的张伯结婚后,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
从张妈的第一次婚姻里可以得到一个线索,何志成带着何俑去了国外,与后来从国外归来的吴森严就有了某种联系,折射出何俑与吴森严之间的关系。因为何俑的姓氏与吴森严的姓氏无关联,习惯于靠表面来判断的人,常常会造成错觉,高平膺也犯了错觉,一直没有将何俑与吴森严连起来思考。
张妈,有一点我很好奇,张伯的恐吓信是根据你说的方法来做的,可你又是如何想到用这种报纸贴字法?高平膺又将目标转向张妈。
我,随便想出来的。张妈胡乱地回复。
那就更令我好奇了。高平膺又咬一口,你随便想出来的方法,与一年半前,寄给沈华文的恐吓信方式居然一样?更巧的是,那两封恐吓信又都是你发现的。
碰巧的事多着呢。张妈被问得有些烦躁。
恐怕不是碰巧吧,恐怕那两封信也跟你有关系。高平膺提高声音,拂开眼前的杀戮,仔细一想,事情最开始的起点,是一年半前的恐吓信。现在的局面,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在这片混乱的局面中,还是有一个幕后主谋存在,那便是一年半前制造恐吓信的人。
难道张妈是主谋?叶婉惊问。
高平膺摇摇头,又将视线移到何俑身上:不是张妈,而是她的儿子。'=bw('

第108节:第四十二章幕后的主谋

第四十二章幕后的主谋'=''=zzs('第四十二章幕后的主谋'='何俑平静地接受了高平膺的挑战,问高平膺有什么证据说明他是幕后主谋。高平膺表示没有,但可以从一些事情上推断出,他便是那个幕后主谋。可能一下子很难说清,不过可以从眼前的事情开始推断,慢慢推到一年半前。
你和吴森严是什么关系?高平膺看着何俑问,是你自己说呢,还是让警方调查。
怎么说呢,也不算直系亲属,他是我继母的哥哥。何俑微微一笑,从容地回答高平膺的问题,简单的笑容还是那么富有感情,对自己身份被揭穿,他似乎满不在乎。
那么,你是否知道地下墓穴的历史,还有吴森严买地造楼的原因?高平膺收起自信,慎重地问,他不敢再轻敌,何俑的自信一点都不亚于他。
何俑思索了几秒,有点为难地表示,地下墓穴的历史属于吴家的秘密,以他的外族身份,是没资格知道的。不过,他的父亲从继母的口中,探知一些内容,私下曾偷偷告诉过他,如果高平膺有兴趣,他愿意讲。
天主教于13世纪我国元朝时期,由西欧天主教的传教士传入我国。一位三十多岁的法国传教士,接受罗马教皇的任命,来这里进行宗教事业。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探测,最后选定这块田地为教堂的建造地。
传教士为了体现罗马天主教的威严气势,特意从罗马派来设计师与运来相关的建筑材料,打造了一座罗马教堂风格的天主教堂。西方教堂都设有藏身躲难的地下室,这座教堂也不例外,传教士在下面建造了一个华丽高雅的藏身躲难地下室,又在地下室后面建了一个隐秘的墓穴。当然,这个墓穴他是为自己准备的,因为他是这座教堂的开创者与建造者,是第一任主教,应该享有这种待遇。
这位第一任主教因病去世后,第二任主教就依照他的遗愿,把他的棺材安葬在地下墓穴空间里。也希望,第一任主教的灵魂,在去往天堂后,还能记得眷顾他亲力打造的教堂,以及他创办的宗教事业。
可惜的是,这座教堂却因为突然袭击而毁灭。1900年,北方掀起义和团运动,运动的浪潮蔓延到这个靠近北方的南边城市,使这座象征西方帝国的教堂成为斗争目标。教堂被摧毁,负伤的主教被当地一位教徒扶着躲进地下。
第二主教因为教堂遭毁非常愧疚,进入墓穴内向第一主教忏悔,由于伤势过重,死在了里面。临死前,嘱咐这位教徒,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将他好好安葬。还要将教堂被毁主教去世的事传报给另一个城市天主教堂的洋主教,这样罗马教廷那边才能知道,才能派新的主教过来,修建教堂重新开展宗教事业。
可当时,义和团运动浪潮越来越高,各个教堂的洋主教都躲藏起来了,这位教徒也无可奈何,只能等待运动过去。而这位教徒的家庭背景是和宫中皇族有关,跟随义和团运动,宫中出现了维新运动,这位教徒因受牵连暗中逃到国外,第二主教嘱咐的事被他遗忘了。
等义和团运动过去后,这座教堂早已经是残垣断壁。随后又是连绵不断的国内战争,战火不断又爆发日军侵华事件,逃到国外的教徒一直没有回转国内,教堂也在战火中成为废墟。时过境迁,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经成了一片荒地。

第109节:第四十二章幕后的主谋

那位教徒在1950年去世,死前将心中的憾事告诉子女,让子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帮他达成心愿。1955年,教徒的子女重返故土,想完成父亲的遗愿,可中国的天主教已经与罗马天主教分离,成为独立的中国天主教。那座教堂也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尘埃。
二十几年后,教徒的子女也相继去世,死前也将父亲的遗愿作为自己的遗愿传给自己的子女,让他们记得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去完成祖父的憾事,就是找到第二主教的遗体好好安葬。如果不能完成,这个憾事将作为家族憾事,一代代传下去。
1995年,年岁已高的吴母,将祖上的任务告诉自己的儿子吴森严与女儿吴森洁。吴家当时在海外已经创下不错的基业,吴森严便有了完成遗愿的念头。于是,1996年来到国内,寻找教堂的遗址,就有了十年前吴森严买田地的事。
就这样吗?高平膺见何俑停止讲述,便问他。
我知道的,就这些。何俑平淡地答。
那你来到沈宅的目的,也是为吴家完成遗愿吗?高平膺疑问。
何俑很无辜地一笑,他来这里纯粹是凑巧,是真的因为沈丹而来,来到这里后才知道亲生母亲也在这里。他是吴森洁的继子,对方是不会将吴家的事交付给他,而他也不会为继母劳心劳力。吴森严在名义上是他舅舅,可论亲属关系,他们可不沾边,他怎么会笨到要为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出头。
他的理由很充足,如果何俑来这里是为吴森严报仇为吴家完成遗愿,那才是非常可笑的目的。除非他与继母的关系好得超过亲生母子关系,但这种可能性很小。何俑跟随父亲去外国时,已经有八岁,记忆里已经存有亲生母亲,与继母的关系不会太融洽。
你是什么时候回国的?高平膺皱起眉问,他的招式在何俑面前不管用。
两年前。何俑进一步说明道,我在国外学的是心理学,学业完成后,觉得自己应该脱离那个家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与事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