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秘密议定书-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人恰巧是哈里。伯金肖。
普雷斯顿在自己的小房中沮丧地踱来踱去。他想到外面的街上去,至少应该到
行动的前线去,不想在自己的国土上却类似一‘个潜伏者,更不愿充当自己的顶头
上司们权力角逐的人质。
当晚7 点钟,哈里。伯金肖的人前往接了岗。特勤处的人也很乐意把这种任务
交出来。这是一个温暖而美丽的黄昏,令人愉快。四人盯梢小组在小旅馆的前后左
右形成了一个“箱子”——街上那边一个、这边一个,旅馆对面一个、旅馆后面一
个。两辆车混在苏塞克斯路上停着的几十辆车子里。一旦那位先生行动,便可以马
上跟住。四个人都用无线电互相联系,并由伯金肖与总部联系——科克大街地下室
的无线电室。
巴里。班克斯也在科克,因为这个行动是应“六局”的要求而采取的。他们都
在等待着温克勒接头。
伤脑筋的是,温克勒并不去接头。他什么也不干。他只是坐在带有纱窗的小房
间里或躺在低低的床上。8 点30分,他出来了,走到艾治威尔路的一家餐馆,简单
地吃了点晚饭,又回来了。他没有扔下什么东西,也没接到什么指示,饭桌上也没
留什么东西,在街上没跟任何人讲话。
他做了两件令人感兴趣的事。在去饭馆的艾治威尔路上,他突然停下来,向一
个玻璃窗看了一会儿,又回身朝来路走回去。这是发现有没有盯梢的老花招儿。但
这个招儿并不一定高明。
离开餐馆后,他停在马路边,等着车水马龙的车辆空隙,然后急忙穿过马路。
在马路另一边,他停下来,回头环视路上,看有没有人跟着他穿过马路。什么人也
没有。温克勒这样做的结果,只是离伯金肖的第四个盯梢更近了,那个盯梢始终在
马路的对面。当温克勒搜寻路面时,那个盯梢就在几英尺之外,假装在叫出租车。
“我们在盯着他,”伯金肖告诉科克大街的总部说,“他在防备盯梢,但很蹩
脚。”
伯金肖的判断传到了切尔希,普雷斯顿听到后点了点头,放心了。这是一个好
的开端。
温克勒在艾治威尔路转了一圈后,回到旅馆,晚上再也没出来。
同时,在桑蒂纳尔大楼的地下室,另一件事情正在抓紧进行。特勤人员在希思
罗机场和贝斯沃特马路上给温克勒拍的照片已经洗印出来,并且毕恭毕敬地摆到了
传奇性人物布劳德温女士的慧眼前。
对外国间谍或涉嫌间谍的识认,是任何情报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有的可能为对手干事,有的可能不是——都被各种情报机
关照了相,即使是同盟国的人,也免不了要被照下来,装进一本本的相册中。外国
使节。商业人员、科技文化代表团等,虽然不一定都拍照,但来自共产党国家的或
其同情国的人,是一定要拍照的。
档案越积越多。同一个男人或女人,大约都有20张照片,拍于不同的时间、不
同的地点。这些照片从来不扔掉,它们的用处就是为了“识认出”什么人来。
如果一位叫伊万诺夫的俄国人陪着一个贸易代表团去加拿大,那么,他的面部
照片就将被加拿大皇家警察传送给华盛顿。伦敦和北约其他国家的兄弟机构。很可
能有这样的事,在五年前非洲某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上曾拍过同样一个人的照片,但
那人却叫科兹洛夫,是一个记者。如果一旦对科兹洛夫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时,参
照他在握大华时的身份,那么,对他就可以“识认”出来,说明他只能是一个克格
勃。
盟友情报机关之间,包括以色列精明强干的摩萨德情报局,一直进行着卓有成
效的照片交换。几乎没有一个到西方的或第三世界国家的苏联集团来的记者不出现
在相册里的。同样,进入苏联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不在苏共中央的大厅中愉快地
照一张相的。
美国中央情报局使用电脑库来储存千百万张面孔的图像,以便与每天源源不断
进入美国的面孔相对照。而英国却使用布劳德温女士,虽然这有点浪漫,但却是真
的。
布劳德温女士岁数不小了,常常是操劳过度。她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总是让她
快些“识认”这个、“识认”那个。这一行,她已经干了40年,并且一直为桑蒂纳
尔大楼工作。她在那儿有一个庞大的照片档案库,构成了六局的“脸谱大全”。其
实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排排洞穴似的小屋,里面是一排排的相册。只有她对这些
照片了如指掌。
她的大脑就像中央情报局的电脑库一样,甚至有时要比那个电脑库还灵。在她
的大脑里储存的不是30年战争的细节,也不是华尔街的股票行情,而是各种面孔。
像鼻子的形状、下巴的线条、眼睛的神采;像面颊的垂度、嘴唇的曲线和擎杯夹烟
的姿势;像一个人在奥地利酒馆中微笑时被拍了照,、几年以后他那镶装牙齿的光
泽,又出现在伦敦的超级市场里——这些都储存在她那惊人的记忆里。
这天晚上,贝斯沃特街在沉睡,伯金肖的人守在监视岗位上,而布劳德温女士
却坐在那里,盯着弗朗兹。温克勒的脸。两位六局来的年轻人默默地等待着。一小
时后,她只是说:“远东。”便沿着一排排的相簿走去。在5 月26日(星期二)的
凌晨,他被“识认”出来了。
这张照片照得不好,还是五年前的。那时温克勒头发还较深,身体也细一些。
他正在参加印度大使馆的一个招待会,笑容可掬地站在自己的大使旁边。
一个年轻人看着两张照片,疑虑重重。“你敢肯定吗,布劳德温?”
“他的相貌要是变了的话,除非铁树开了花。”
年轻人急忙回去打电话。
“认出来了,”他说,“他是个捷克人,五年前是东京捷克大使馆的一个一般
工作人员,名字叫吉利。海克。”
普雷斯顿在凌晨3 点被电话吵醒。他听了一会儿,谢谢打电话的人,把听筒又
放下了。他高兴地笑了。
“逮住你了。”他说。
上午10点钟,温克勒仍在旅馆里。科克大楼的行动控制已经转交给了K 分局二
处二科——苏联卫星国处捷克科的西蒙。马杰里。不管怎么说,捷克归他们管。巴
里。班克斯晚上在办公室睡的,现在也和西蒙在一起,随时把进展情况报告给桑蒂
纳尔大楼。
与此同时,普雷斯顿给美国大使馆的法律顾问打了一个私人电话,这是私人之
间的关系。在伦敦格罗夫纳广场的美国大使馆里办公的法律顾问是美国联邦调查局
的常驻伦敦代表。普雷斯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对方说一定尽快回电话,考虑到两
地的时差,大约在五六个小时以后能回复。
11点时,温克勒从旅馆出来了。他又走到艾治威尔路,叫了一辆出租车,向花
园巷开去。两辆监视车跟着他,车中坐着盯梢人员。在海德公园路口,出租车向皮
卡的里开去。在皮卡的里东边的色克斯站附近,温克勒打发走了出租车。尽管他并
没有看到谁在盯他,但也耍了几个小花招,企图甩掉盯梢者。
“又来这一套了。”兰。斯图尔特小声地说。他已经看过了伯金肖的盯梢记录,
等着那出戏重演。温克勒突然闪进附近的一条拱廊,从那一端走出来,急忙走到人
行道上,转身看他刚刚穿过的拱廊里是否有人跟着他。没人出来。他们没有必要,
在拱廊的另一端早就有一个尾巴等在那儿了。
这些尾巴对伦敦了如指掌,比警察和司机还要熟悉。他们知道每幢大楼有几个
出口,哪里有拱廊和地下道,哪里有窄胡同通向哪里。不管哪个被盯梢的人若想溜
走的话,总会有一个人早已在他的前面,后面的人则可以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跟
着,而且,两边也都有人盯着。这个“箱子”从来不会四裂八半的,而且,只有非
常机灵的人才能发现自己被盯上了。
温克勒感到很满意,没有尾巴。他走进雷金特街上的英国铁路旅行中心。他询
问了到谢菲尔德的火车时间。几英尺外站着一个戴围巾的苏格兰足球迷,正在联系
回马瑟韦尔——他是一个盯梢。温克勒用现金买了一张去谢菲尔德的往返火车票。
最后一班车是9 点25分,从圣潘克拉站开出。他谢谢售票员后,离开了那里。
他在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吃了午饭,又回到苏塞克斯公园路,整个下午都待在那
里。
l 点钟以后,普雷斯顿得到了温克勒买了去谢菲尔德火车票的消息。他找到奈
杰尔。欧文爵士,爵士正要到俱乐部去吃午饭。
“可能是毫无目的,但又好像他要去城外。”他说。“他可能去接头,或许在
车上,或许在谢菲尔德。他拖了这么长时间,可能是因为他提前来了。关键是,爵
士,如果他离开伦敦,咱们就得有一个野外指挥和盯梢组一起去。我想去指挥。”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不容易啊,而且,我还得试试我能不能帮上忙。”
奈杰尔爵士叹了一口气。他想,让午饭见鬼去吧!他找来私人助手。“把我在
怀特订的午饭取消了,把车准备好,再发一个电报。按这个顺序办。”
助手落实头两个任务时,奈杰尔爵士给伯纳德。亨明斯的家——苏里区法纳姆
——打了个电话。
“对不起,又麻烦你了,伯纳德,出了点事儿,又得找你参谋参谋了……不,
最好当面谈。我来好吗?好天气,没关系。好,大约3 点钟吧。”
“打电报吗?”助手问。
“打”给谁?“
“给我自己。”
“那当然。从哪儿?”
“维也纳站长。”
“要不要通知他一下,爵士?”
“不用麻烦他。只是让密码室安排一下就行。让我3 分钟后收到他的电报。”
“当然可以,电文呢?”
奈杰尔爵士口述了电文。给他自己发了一封要干什么的电报。这只不过是从他
的良师益友、前任毛利斯。奥德弗尔德那里捡来的老花招。当密码室把这封电报以
维也纳来电的形式送到他手中后,这位老局长把电报揣在口袋里,下楼朝他的车走
去。
他在蒂尔福德找到了伯纳德爵士,伯纳德正在花园里,坐在5 月的阳光下晒太
阳,双膝上包着毯子。
“说是今天来,”五局的总局长诙谐地说,“准得明天才能到。”
“那是,那是。”
“那么,找我有什么贵干啊?”
“棘手啊,”奈杰尔爵士说,“有人已从维也纳飞抵伦敦。表面上是个奥地利
商人,但却是假的。昨晚我们把他认出来了——捷克特务。捷克秘密警察和情报组
织的一个小伙子,下级人物。我们认为他是个交通员。”
伯纳德爵士点点头。“对,我这儿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听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