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种田日常-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枫卖起了关子,神叨叨地说:“你猜呗,你儿子喜欢哪样的姑娘你不知道?”
石榴心粗得很,她哪里知道儿子喜欢哪样的姑娘,平时并未见他和哪位姑娘走得近啊,而且他的学堂里又没有姑娘,全是清一色的男孩。难道儿子还学会了偷偷摸摸,背地里和哪位姑娘交往已久了?
在旁吃菜的钱满满忽然一惊一乍地说:“娘,我大概猜出是谁了!”
“谁?”石榴急问。
钱满满做个鬼脸,再摇头晃脸地说:“不…告…诉…你!”
石榴真是拿这一对儿女没办法了,她从来就管不住他们兄妹俩,平时他们只听钱枫的话,有事没事他们俩就伙同钱枫一起耍她玩,拿她逗趣。
哼!你们还无法无天了,在石榴要抓狂时,门外响起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二弟,石榴!”葛桃花急匆匆地跑进来,“松球让人捎回一封信,你们帮我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钱枫接过来一看,脸色有些凝滞,再抬头看着心急的葛桃花,“大嫂,松球他……”
葛桃花见钱枫这般神情,有些慌了,“他怎么了,他的三个孩子都还好么?他那个婆娘也真是的,带几个孩子都带不利索,上回来时,她一会儿打老大骂老二,又一会儿训老三,当初松球怎么就娶了她这个废物呢!”
葛桃花只比石榴大七八岁,但她鬓边却有几根白发了,想来也是,她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大孙子都有七岁了。
钱枫怕葛桃花听了会承受不住,就寻思着把松球的信换一种措词说给她听,“大嫂,没啥大事,你先坐。”
钱满满一把将信抢了过去,看过后她张着嘴,舌头伸了伸,不敢说什么。
石榴给葛桃花搬一把大椅子,陪她在旁边坐着。
钱枫顿了片刻,说:“或许这还是件好事,松球自己请辞不想当这个知府了,打算带一家老小回咱们村里来,过闲适的日子。”
“什么?”葛桃花惊得一下起了身,“他……他不当知府了?好好的大官他不当,跑回来当农夫?”
葛桃花简直不敢置信,儿子是不是哪根筋抽了,不对,肯定是他那个恶婆娘吹了什么枕边风!
“二弟,你赶紧给他回信,说我和他爹都不答应!你让他的婆娘过来,我有话要训她!……”
钱枫连忙摆手打断她,“大嫂,你也知道,倘若不是柳儿,松球也当不上知府,还一直在县里混着,以他的性子也不适合当大官。他在信中说了,倘若他不请辞回乡,到时候就要被人陷害,会被人扣一堆屎盆子。他是清廉正直的好官,但是他知道的太多,要想自保,只能抽身了。”
其实不是松球要自请回乡,而是已经被人陷害了,只不过被人扣的罪名不算太大,朝廷派来查他的钦差大臣顾忌着钱柳儿,就说啥也没查出来,所以只是抄了松球的家,关了他一阵子,一个月后松球就能带着妻儿回乡下了。
葛桃花魔怔怔地走过来,把那封信打开细看了一遍,她不识字,只是看着这熟悉的字形她就欣慰,因为这是她儿子写的字,她认得的。儿子才当了八年的官,没为自己谋一丁点私,这就要回来了?有柳儿罩着,他怎么也应该越爬越高,然后入朝当一二品大官才对。
她不相信,也不甘心,可是钱枫应该不会骗她的。她失神地折好信,放进信封里,默默地走了。
一个月后,松球带着他的妻儿回来了,就连穗儿也带着她的相公和两个孩子来了。穗儿嫁给了松球手下的一位主薄,这次松球倒了霉,这位主薄自然也跟着丢了官,而且他的父母年前已逝,所以他和穗儿带着孩子来钱家村生活。
钱桐见儿孙满堂,都回来聚在了一起,他倒是欢喜得很,儿子和女婿当不当官并不重要,一家人能守在一起,这才是最圆满的。
葛桃花却心酸得很,平时她在村里十分得脸,儿子和女婿都是官场上的人,每次回来都是坐着官轿,村里人见了她都是好话和奉承话一箩筐,虽然比不上柳儿让家里光耀门楣,那般风光,但她也算是知足了,可是儿子和女婿这一回来,她觉得自己是彻底不得脸了。
但他们回都回来了,她自然也是笑脸相迎,自己的儿女,她怎么会不心疼,倘若再苦着个脸,难免会让儿女心里添堵,这个理她懂。
这个夜里,一大家子全围坐在一起,钱老爹和杨氏都老得满头白发,身子骨却来却不行了,估摸着只有两三年的活头了,他们心里想念着钱柳儿,可是已经两年没见过女儿了,越见不着越想念得很。
当年杨氏巴不得她的小仙女将来有出息,能琴棋书画,能写诗作赋,能嫁给大富大贵之人。结果,他们的愿望确实实现了,可是两三年才能见一回女儿,他们又追悔莫及。
五年前的某一日,十五岁的钱柳儿去桃花村玩,她坐在石榴家的饭馆前教一群小孩子写字,因为她的字写得极为娟秀,长的模样也十分清雅可人,宛然仙子一般不食烟火,把一位来此游玩的公子哥看呆了。
他就是皇上的长子,也就是太子。太子当时并未表露身份,他上前跟钱柳儿搭话,谈吐不俗,还跟钱柳儿对起了联子。太子输了仍不服气,又要对弈一争高下。
就这样,太子在桃花村一住就是一个多月,钱柳儿也对他暗生情愫,当太子离开桃花村时,她还默默哭了一场。直到三个月后,太子派人来接她去皇宫。
当时钱枫是如何也不同意的,家里人都欢喜不已,唯有他万般阻拦。因为他知道,这个王朝将来就是亡在这位太子的手中,虽然那是好几十年后的事,那时钱柳儿估摸着已经过世了,她应该不会因此受到多大的伤害,可是钱枫真的不想她去皇宫和一堆女人争宠。
但是钱柳儿已经爱上了太子,太子又不可能为了她而放弃太子之位,所以她要生死相随。平时她什么都听二哥哥的,可是这回她却不听了,无论钱枫怎么劝她,她都不依。她说,无论太子是尊贵的皇储,还是低贱的乞丐,她都要跟着他,与他同甘共苦,一生相依。
或许这是天意,钱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妹妹被轿子抬走,成为太子的女人。
太子那时早已大婚,有太子妃和两位妾室,幸好他没有薄待钱柳儿,大前年他的父皇病逝,他登基为皇,就册封钱柳儿为贵妃娘娘了。
家里出了一位贵妃娘娘,这是多大的荣耀啊,松球一家子之所以能安好无虞地回来,也是钦差大臣知道皇上宠爱贵妃娘娘,不敢对松球怎样。
但钱柳儿只生有两个公主,没有皇子。不少人觉得钱柳儿没有福气,但钱枫认为这正是妹妹的福气,因为这样,皇上宠她才没有顾忌,她也不必和那些女人斗来斗去,或许这样她才能在皇宫里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吧。
只是路途遥远,她不能时常回家看望爹娘,钱老爹和杨氏心里实在是牵挂得很。
所以,在这个夜里,大家在一起商议着几件事,一是杨氏要过七十大寿了,说不定可以借这个缘由,派人给钱柳儿送信,让她带着两位公主回来省亲,好让老两口见到闺女能心安;二是松球和穗儿的相公都回来了,总得干些营生吧,虽然家里不缺钱,但日子可不能虚度;三是钱多多不肯考科举,如今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该是给他娶亲的时候了,也该让他挑些担子,钱枫打算把自己手里的一些活给儿子打理。
子承父业嘛,钱多多不觉得继承父业有多丢脸,钱枫也觉得这样挺好。
☆、第102章 喜事连连
钱柳儿在皇宫里也十分想念她的爹娘,当她收到家信,就知道她的爹娘是在想方设法见她一面,因为她知道她的娘今年才六十六岁,农家一般是逢九过寿,也就是要等到六十九岁才过七十大寿。
家里人为了见她一面,硬是把她娘的寿宴提前了三年。
她立马去找皇上,希望皇上答应她带着两个女儿回钱家村一趟。皇上面露难色,京城离钱家村甚远,他担心钱柳儿赶这么远的路身子会吃不消,而且两个女儿都还小,一个四岁,一个才两岁,都是连话都说不利索的,他不舍得女儿遭这些罪。
钱柳儿把先帝与她二哥哥钱枫的交情搬出来,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皇上终究拗不过她,便同意了。
就在钱柳儿准备动身省亲时,皇后突然殡天了!她只好推迟了日子,直到皇后葬入陵地,她才带着两个女儿起身。
与她交好的一些妃子及她手下的宫女们都劝她不要这个时候回去,因为皇上很有可能近日要册封新的皇后了,她这一走,这位子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女人抢去了。
钱柳儿执意要走,她不想当这个皇后,人家抢当皇后是为了儿子能当太子,她没有儿子,也就没有必要争了。结果,在她出发之时,皇上特意跟她说,他不会再立什么皇后了,只立太子。她永远是他心中最宠爱的女人,希望她能早些回来。
钱柳儿知道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当初与他相识相爱,就注定她要跟着这个男人一辈子。
当钱柳儿回到钱家村时,跟随她的仪仗和护卫军延绵了好几里,简直要遮云蔽日了。她这一回来,不仅忙坏了殷山镇的几位里正,更是忙坏了县令和一些差役,生怕贵妃娘娘回娘家会出什么差错,否则他们就没法跟皇上交差了。
钱柳儿回来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殷山镇的人都羡慕得眼红,说这个小地方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尊贵的娘娘,钱家村也算是福地了,难怪当初杨氏总是小仙女小仙女的叫,这是知道钱柳儿长大会得福呀。
可大家哪里知道杨氏和钱老爹心里的苦,哪里知道他们一家子都极其不愿意钱柳儿入宫做皇上的女人。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话,女大不由人,嫁了就不再是自家的人了?可是他们真的是日夜牵挂啊。
但事已至此,钱柳儿连孩子都生两个了,再说这些也无益。
这五年当中,钱柳儿只回来过一次,现在一见,她更是感慨非常,她的爹娘越来越老了,以后还能见他们几面?
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虽然热闹,可她身份毕竟尊贵,家里人当着外人的面还得给她行礼,而且跟随她来的人太多,虽然有官府为她解决这些人的吃穿住行之事,但她身边伺候的人还是留在家里的。加上两个女儿对这里过于陌生,没法和这里的孩子们融洽地一起玩,也不适应这里的饮食与生活风俗。
所以,她回来这一趟,与爹娘和哥哥嫂嫂及乡亲们倒是好好聚一聚了,可是带来的麻烦也真不少,害得一家子前前后后忙着。她在这里多住一日,家里人就跟着忙活一日,官差们也都没清闲的日子可过。
本来皇上让她在娘家住十日,她住够了二十日才打算起程,就在这二十日里,不知有多少人累得只能在心里抱怨。
在她要走的时候,她的二哥哥钱枫特意找她谈话,说他算过卦,皇上到了七八十岁之时,或许会丢掉江山。
钱柳儿当场脸色倏变,十分惶恐,尽管她的二哥哥平时总拿算卦说笑,并不能当真,但她此时对这个卦还是有些相信的,否则她的二哥哥就不会这般慎重地跟她谈话,何况二哥哥以前有好多事情都算得很准,许多事她都记忆犹新。
在回京的路上,她一直忐忑不安。她会听二哥哥的话,不会将这些告诉皇上,皇上到那时也老得差不多,该赴黄泉了,或许她不必为他太操心。
至于自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她觉得万事还是小心为好。幸好她没有儿子,也不必担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