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茅盾文学奖]第1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

第81部分

[茅盾文学奖]第1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那位老头子继续在朗朗地背诵: 
  家家哭皇天, 
  人人哭皇天, 
  父母妻子相抛闪! 
  你也反, 
  我也反, 
  人马滚滚数不尽, 
  投晋入楚闹中原①。 
  仇报仇, 
  冤报冤。 
  在劫之人难逃命, 
  血债还用血来还。 
  到头来, 
  达官贵人不如狗, 
  干戈扰攘入幽燕。 
────────────── 
  ①投晋人楚闹中原——这句话是指初期农民军的活动路线是由陕西渡黄河入山西,然后活动于湖北、安徽、河南一带,而以河南为中心。 
────────────── 
  老头子念到这里,向大家扫了一眼,用细瘦的指头拈着花白长胡须,说: 
  “你们看,这末尾一句,不是说要反到北京城么?所以说,大明的气数是要完啦。” 
  田见秀称赞说:“你这老头的记性真不坏,记多清楚!一句不漏,滚瓜溜熟。” 
  类似这样用歌谣体编的预言,几年来不断出现,有的说是从地下挖出来或从井中捞出来的石碑上刻着的,说是刘伯温的诗;有的说是玉皇大帝或吕洞宾降坛时写出来的。从明朝中叶开始,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特别激烈,在民间传说中就将足智多谋的明初开国功臣刘基(字伯温)这个人变成了一个大预言家,经常借他的名字编造政治预言诗在民间传播,对造反起鼓动和宣传作用。就是今晚老头子所背诵的这首预言歌谣,也流传很广,闯王和田见秀早已听过,只是词句上稍有出入。这分明是一些不满朝廷、同情造反的农村知识分子编造出来的,故意染上神秘色彩。在当时不少有学问的人们都相信这类预言,农民军的将领和士兵更喜爱听,也更相信,他们常常从这类带有神秘色彩的预言中得到鼓舞,增加推翻明朝政权、夺取江山的勇气和决心。田见秀望望老头子,对大家说: 
  “到了‘达官贵人不如狗,干戈扰攘入幽燕’的时候。就该改朝换代,否极泰来,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了。” 
  老头子感慨他说:“但愿早一天否极泰来!” 
  闯王推开半掩着的门,探进头去,老百姓看见他,纷纷站起来打招呼,请他进去烤火。他没有进去,同大家说几句话,便把见秀叫出来,一起往见秀住的宅子走去。黑虎星忍不住说: 
  “田爷,你真行。看你同老百姓在一起多家常。他们见了你一点儿也不害怕。” 
  田见秀慢慢他说:“咱在造反以前,不也是受苦的百姓?还不也是打牛腿种田过生活?如今造了反,可不能忘了当年自己也是受苦的人!” 
  “对,对。你说的对极啦。”黑虎星又转向自成说:“闯王叔,咱们在这里快快活活地过新年,朝廷老子就不会有咱们快活,到处闹灾荒,满鞑子也没有退,有他坐萝卜①的日子呢。” 
────────────── 
  ①坐萝卜——作难,不好过。 
────────────── 
  李自成和田见秀都笑了起来。但这句话也引起来自成的另一条心思:他多么想知道北京的情况啊!尚神仙如今在哪里?难道真的在路上出了事情么?想着尚炯的吉凶难说,他的心情登时感到沉重了。 

  
   



第二十六章



  由于清兵的主力移向山东,洪承畴、孙传庭和别的援军陆续到达畿辅,北京城的局势缓和多了。尽管并未解严,但为着皇帝、贵族、达官、富人以及宫廷的需要,一年一度的灯市又开始了。 
  西从东安门外起,东到现在灯市口大街的东口止,约摸二里长,几条街全是灯市。每年从正月初八日开始,到十六日结束,共有十天。白天是市场,晚上看灯。在灯市场上,会集着各地商人,有南北两京的、各省的、以及外国的各种货物。从年代和范围上说,有三代以来的各种古董,有时兴的锦缎、绫罗、刺绣、布匹、手工艺品、家常用具,还有西洋的自鸣钟和稀奇玩艺儿,商肆按行业分类,各占一段街道。一吃过早饭,大小街道都涌着人流,到巳时后就拥挤不堪。人们有买东西的,有看热闹的,有看稀奇开眼界的,也有专为着看人的。人们有时被踩掉了靴、鞋,有时被扒走了银钱,有时被挤散了同伴或孩子,叫叫嚷嚷,呼呼唤唤,像锅滚似的。俗话说,灯市是“九市开场”,就是指附近的许多街道和胡同在灯市期间都随着热闹起来。 
  晚上,店铺关门,通夜赏灯,放烟火。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街,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缙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串①钱。从灯的质料说,有烧珠料的、夹画堆墨丝的、五色纱的、明角的、纸的、麦桔的和通草的。从形式说,有百花、鸟、兽、虫、鱼、走马灯……巧夺天工。至于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从晚到晓,叫做太平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 
  ①串——一千铜钱叫做“一串”。当时银价大约是一千二百钱一两。在以后几年中银价不住飞涨,变化很大。 
────────────── 
  今年的花灯和烟火虽不如往年热闹,但也相差不远,只是乡下的灯进城来的较少罢了。 
  正月十四日是灯市进入高潮的第二天。这天上午,有一个相貌不俗的中年人,生着疏疏朗朗的三络胡须,穿一件半旧的圆领羊皮袍,戴着方巾,眉宇间含着几分郁悒神气,骑着一匹驴子,从西城来到东城,在东长安街向王府井的转角处下了驴子,开了脚钱,慢慢地往灯市走去。一边走一边颇有感慨地低声吟道: 
  近畿才消战火红, 
  太平灯市闹春风。 
  感时诗就心如捣, 
  踽踽游人笑语中。 
  这个人就是医生尚炯对李自成所说的举人牛金星,他来到北京已经几个月了。 
  越走人越挤,生意越热闹,使牛金星不知道看什么好。有时他想站在一个店铺前仔细看看,但正在看着,又被人潮推向前去,他走到一个较大的珠宝店前,由于好奇,进去随便观赏。这个店里的广东老板正在请一位太监看一颗很大的珍珠,几尺之外,光耀人目。牛金星知道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径寸之珠”,他不敢走近,也不敢问,只听那个太监说: 
  “三千两不能再少?” 
  商人极其恭敬地回答说:“实在不能再少,公公。田皇亲府上的总管老爷已经来看过,叫小的把这颗珠子给他留下。只是公公喜爱,我才敢卖给公公,要是在往年,像这样的宝物至少可以卖四五千两银子。今年生意差一点,又是公公想要,作价三千两卖给公公,赔几百两银子算小的的一点孝敬,以后仰仗公公关照的时候多着哩。”商人随即走近半步,嘻嘻地笑着小声说:“以后里边采办珠宝,只要公公垂爱,照顾小的一下,什么都有啦。” 
  太监又把珠子端详一阵,说:“好吧,我留下吧。其实我也不打算用它。我看这颗珠子还不错,送给我们宗主爷①嵌在帽子上,倒是很好。” 
────────────── 
  ①宗主爷——明朝太监们对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尊称。 
────────────── 
  牛金星第一次看见用三千两银子买颗珠子,骇得张嘴瞪眼,不由得摇摇脑袋。看见太监向他扫一眼,他赶快一转身退出了珠宝商店。当回到人潮中继续向前拥挤时候,他禁不住喃喃他说: 
  “一颗珠子的价钱在乡下要救活多少人家!” 
  刚吐出这句闲话,正担心有东厂的人听见,果然有人从背后照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他骇了一跳,回头一看,颇觉意外,又惊又喜。“啊啊,是你!”他立刻抓住拍他的这只手,正要往下说话,那个人赶快使个眼色,说: 
  “这里人太挤,咱们出去找个地方畅叙吧。” 
  他们回头向南挤去,看见金鱼胡同里的人稍稀,就从抚宁侯朱国弼的府第前穿过去,转了几个弯子,来到了东长安街。牛金星急于想知道这位朋友的来龙去脉,看见身边没有人,边走边问: 
  “你如今……” 
  尚炯不等他把话说完,抢着说:“启翁,你没有料到吧?我是年底到京的,好容易找到足下!”随即向左右一看,放低声音说:“我现在改名常光甫,以字行,籍贯是内乡。” 
  牛金星点点头,问:“下榻何处?” 
  “住在前门外仁寿堂药铺里。弟一到京就向河南同乡打听老兄消息,昨天才打听出尊寓在西城皮库胡同。今早去尊寓趋谒,不想大驾已经出来,不胜怅惘之至,询问贵价①,知大驾来看灯市。我回到仁寿堂交代几句话,便赶快来灯市相寻。原以为此处九衙纵横,人山人海,无缘遇到,只好晚上再登门叩谒,没想会看见老兄在珠宝店中,数载阔别,常怀云树之思②;今日邂逅相逢,快何如之!”尚炯说到这里哈哈地大笑起来。自从离开商洛山中以后,他在同有身份的人们说话时故意文制制的。 
────────────── 
  ①价——仆人。 
  ②云树之思——从前知识分子口头上和书信中常用的话,指朋友阔别后相思之情。典出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渭北指杜甫所在地,江东指李白所在地。 
────────────── 
  金星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多年不见,你还是那么热情豪放。” 
  尚炯在朋友的脸上端详着说:“阁下也是风采犹昔,只是鬓上已有二毛③了。” 
  “唉,光阴茬苒,不觉老之将至!足下近几年寄迹何处?何以知愚弟来京?” 
  “去年冬月,弟因事有谷城之行,路过老河口,遇一宝丰香客,始知兄有官司纠缠,来到北京,目下贵事可已办妥?” 
  “没有。目前奸贪横行,公道沦丧,谁肯仗义执言?愚弟深悔此行!” 
  “究竟所为何事?” 
  “一言难尽。” 
  ③二毛——黑发杂有白发,古人称做二毛。 
  “仁寿堂离此不远,请到敝寓畅谈。” 
  “好,甚愿一倾积愫。” 
  尚炯下榻的仁寿堂是一个有名的老药铺,兼营参、茸、银、燕等贵重药品的批发生意。尚炯路过西安找当铺办理汇款的时候,那个同李自成部队有秘密联系的当铺伙计拜托管账先生给尚炯写了一封书信,介绍他到京后在仁寿堂落脚。他扮做贩卖贵重药材的行商,从西安来的时候带来许多真正的藏红花、四川银耳、犀角和麝香,打算回去时带一些高丽参和燕窝之类。仁寿堂原来只把他当做一位有钱的客官,殷勤招待。后来一位邻家妇女上吊,大家认为已经死了,经尚炯扎了一针,灌下去一剂猛药,过了两个时辰,竟然活转。又有两次外科难症,别人认为不可救药,经他着手回春。从此仁寿堂的人们才知道他是一位了不得的医生,对他更加尊敬。 
  当尚炯问牛金星来到仁寿堂药铺时,梁掌柜赶快起立相迎,拱拱手笑着说: 
  “常先生,刚才派两个伙计去灯市上找您,倒是大驾自己回来啦。” 
  “何事如此火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