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发明家-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新学期,汤姆生的父亲开始讲课。新来的教授学问渊博,讲述有
条不紊,待人亲切,很快就博得了学生们的敬仰。没有多久大家就发现,教
授来讲课的时候常常带着两个漂亮的小男孩,让他们坐在教室里旁听。小的
那个孩子还背着装玩具的书包。起初,同学们都以为这两个小家伙是来玩的,
后来看到他们在认真地记笔记,才大吃一惊。因为这两个大学旁听生的年龄
实在太小了:杰姆是十岁,汤姆生才八岁!
一所堂堂的高等学府竟准许八岁的儿童当旁听生,听起来有些荒唐,但
是却是事实。人才的培养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我国历史上不也有甘罗十二
①
岁当宰相 的佳话吗?汤姆生的父亲望子成才,也很费了一番苦心。汤姆生从
接受启蒙教育直到中学教育,都是他父亲自己编教材,在家里教的。他在读
① 绝对温标是一种最基本的温度单位制,也称做开氏温标。
①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十二岁的甘罗因为聪明过人,外交有功,被秦王封做上卿 (相当于丞相)。
… Page 44…
大学以前,从来都没有进过学校。气宇轩昂的老教授是个天生的教育家,他
的最大乐趣就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把他们教育成材。汤姆生兄弟也很争气,
他们在大学非正式地旁听了两年,眼界开阔了不少。有一次上实验课,兄弟
两个对电学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以后,竟仿制了几个莱顿瓶和伏打
电堆。两个小实验家用电堆给莱顿瓶充上电,然后骗小妹妹维莉来摸,结果
“啪啦”一声,把她吓得大哭一场。
汤姆生十岁的时候,和哥哥一道正式进了格拉斯哥大学预科学习。这大
约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大学生。同年级的同学大多是农场主的儿子,最大的
二十四岁。这些纨袴子弟醉心在神学里,汤姆生却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
方面努力学习。汤姆生十五岁那年,获得了学校的物理学奖;十六岁获得了
天文学奖,同时还因为写了一篇出色的论文《地球的图形》,得到大学的金
质奖章。
1840年春天,汤姆生的父亲带着全家去欧洲大陆旅行。他们渡过多佛尔
海峡,顺着莱茵河南下,旅游的区域主要在德国境里。父亲选取这条路线,
主要是想让孩子们练习德语会话。为了避免分散精力,他事先规定谁也不准
携带书籍。这年年初,汤姆生的指导教授,向他介绍了法国数学大师傅立叶
①
(1789-1857)关于热的数学分析的一本著作,要他学习。汤姆生动身以前,
听说爱丁堡大学的凯伦特教授非难这部著作。他瞒过父亲,把书悄悄地藏在
皮包里,旅途中一有机会就偷偷地读几页。他们在法兰克福作客的那些日子,
汤姆生每天都躲进地窖里研究傅立叶的理论,终于发现是凯伦特教授自己搞
错了。于是,他写了一篇反驳的论文。旅行结束以后,他把论文寄给凯伦特
教授。凯伦特对这个十六岁少年的挑战,最初只是付诸一笑,但是当他读完
全文以后却完全折服了。第二年,这篇论文发表在剑桥大学的数学杂志上,
虽然用的是笔名,但是不久,大学生们就都知道作者是谁了,汤姆生顿时名
扬全校。
在以后的几年里,汤姆生发表了一连串的科学论文,内容涉及数学、热
力学和电学。十七岁那年,他把电力线和磁力线同热力线加以类比;十八岁,
接触到了热传播的不可逆性 (就是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能
反向传递)。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娴熟地运用了很多新的数学定理。
剑桥大学的数学家霍普金斯 (1793-1866),曾经担任他的指导教授,使他
得益不小。这一切都表明,他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物理学家。遗憾的
是,他成名太早,反而影响他刻苦钻研。他一生中的某些不足在这个时候已
经露头。他撰写论文很少参考别人的著作,写起来也是龙飞凤舞,一挥而就。
据说他习惯用铅笔写作,而且常常写在零乱的纸上就送去付印。
1845年一月,二十岁的汤姆生通过了紧张的毕业考试。事前,父亲和老
师们对他都寄予很大的希望。父亲确信他能够稳拿第一名,一个主考教授甚
至对他的同事说,他们都不配改汤姆生的卷子。可是考试揭晓,汤姆生只得
了第二名。直到第二次史密斯奖考试的时候,他才夺得了桂冠。
后生可畏
① 傅立叶也译做富里埃,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发现可以把函数表示为由三角函数构成的级数
(就是“傅立叶级数”),在无线电电路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 Page 45…
汤姆生毕业以后,首先选择了电磁学当做进军的目标。虽然热力学也在
他的视野范围里,但是自从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以后,探索电磁的
奥秘就成了很多科学家感兴趣的课题,汤姆生也受到强烈的吸引。这个高材
生还在儿童时代就被电学迷住了。他很羡慕法拉第的成就,尤其是对法拉第
关于电力线和磁力线的思想很感兴趣。汤姆生掌握了数学工具以后,更觉得
电磁学是个大有可为的领域,跃跃欲试。
汤姆生的父亲却一心要儿子竞选教授席位。当时格拉斯哥大学有位德高
望重的物理学教授要退休,父亲非常希望汤姆生能够接替这个职位。按照当
时的传统,必须要对物理学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有资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父亲特意安排汤姆生去巴黎留学,给物理学家雷尼奥 (1810-1878)当研究
生。雷尼奥是搞热力学的,曾经接受法国政府的委托,测定过比热常数。汤
姆生一边听他的课,一边给他当实验助手,在热力学研究上得到不少启发。
但是他当时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电磁学上。他在巴黎只逗留了四个多月,
就写了第一篇很有见地的电学论文,发表在法国的数学杂志上。这家杂志的
主编很赏识这个英国青年,曾经给了他不小的鼓励。汤姆生的论文根据光学
倒影原理,论述了静电感应的电荷分布,这已经是个创见;更不简单的是,
他还提出可以用数学方法来分析法拉第的静电感应现象。他这个闪光的思
想,比麦克斯韦要早十年!
1845年初夏,汤姆生从法国回到剑桥大学,参加了英国科学协会的会
①
议。出席这次会议的都是著名学者,包括法拉第、焦耳(1818-1889)这样
一些世界第一流的大科学家。相比之下,二十一岁的汤姆生不过是个孩子。
但是他不迷信权威,在会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个英俊的青年有些紧张地站在讲台前,介绍自己对电磁学的研究。他
的脸颊因为兴奋而微微发热,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提得很高。汤姆生在会上宣
读的论文,是根据自己发表在数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修改的。当他谈到法拉
第的磁力线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谈到他发现的光线在两块带不同电荷的
玻璃片之间发生极化现象的时候,会场上发出了一阵热烈的议论。
当汤姆生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旁边一个衣着简朴、态度和蔼的学者转
过脸对他说:“小伙子,你谈得不错啊!”
“先生过奖了!”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那位学者直率地说。
“请问先生贵姓?”汤姆生很有礼貌地问。
“迈克尔·法拉第。”
想不到同自己谈话的竟是法拉第!汤姆生顿时肃然起敬。法拉第从皮包
里取出自己写的一本电学专著《电学实验研究》递给汤姆生,建议他抽空读
一读。接着,他们的话题又回到论文上。汤姆生向法拉第请教,为什么光束
通过带电介质会发生极化现象。法拉第解释说,这个问题很不简单,他几次
想用《电学实验研究》来验证,都没有取得成功。
“但是我相信,发生电感应现象的时候,介质一定是处在某种特殊状态
中的。”法拉第坚定地说,并且表示要继续研究这个难题。
汤姆生当时很想提出来同法拉第合作。他犹豫了一下,没有把话说出口。
① 焦耳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在热学上有重要贡献。
… Page 46…
法拉第那时已经五十一岁,久病初愈,刚恢复研究工作。他虽然赏识汤姆生
的才能,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二十一岁的后生是最理想的助手。所以,他们探
索的目标尽管是共同的,特别是汤姆生又精通数学,却没有能够携起手来。
这是很可惜的。
一个月以后,汤姆生在皇家学院重新进行这项实验,可惜法拉第已经离
开了。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失去了一次最宝贵的机会。后来,法拉第始终
没有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汤姆生的愿望,也要到麦克斯韦
手里才能变成现实。
以后,汤姆生有好几次想把自己对电磁的研究总结成理论性的东西,但
是都失败了。他的主要缺点是不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他对法拉第虽然很敬
重,却从没有系统地读过《电磁学研究》。对于其他人的著作,他当然就更
少过目了。有人说,他在四十年里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这话虽然有些夸张,
但是也说明了汤姆生的弱点。他在实验中的一些发现,有的确实闪耀着天才
的光芒,有的却是重复了别人早已发现过的事实。
1846年五月,老汤姆生等候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那位受人尊敬的老教
授去世,他的职位空出来了。当时大学提出三十个有才干的教师做候选人。
汤姆生的父亲梦寐以求的,就是要让儿子坐上教授这把交椅。他一向训诫儿
子要把数学同物理学上的实际问题互相结合起来,对汤姆生一生确实有不小
的影响。父亲主要是为了适应选拔教授的考试的需要,儿子却因此转向了应
用工程的研究。
同年九月十一日,是汤姆生一家的大喜日子。通过一场激烈的竞赛,二
十二岁的汤姆生击败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第一名。汤姆生的父亲在学校听
到儿子当选为教授的消息,感到平生最大的愿望实现了,欣喜若狂,连帽子
都顾不上戴,就
在真理的边缘
1846年十一月一日,汤姆生正式担任教授的职务。他还是悉心研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