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什么叫法界大定?简单的说,尽虚空遍法界你统统放下,决定没有一丝毫染著了,尽虚空遍法界你的心如如不动,整个法界你都得到了。为什么?不动心是真心,虚空法界是真心变现的相分,这叫证果。
凡夫,为什么佛在经上常讲「可怜悯者」?凡夫六根对外面境界起心动念。动什么念头?我常讲「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这个念头很糟糕,把你的性德完全障碍住,你所得到的非常非常有限,完全不懂得佛陀的教诲。世间人患得患失,所以多少积功累德的机会在面前,自己想的、考虑太多,不想做了,丢掉了,机会失掉了。他想些什么?还不是自己利害吗?利害这一关几个人能够突破?这是什么?佛的教诲没有真懂,懂得不够深、不够广,所以还是被烦恼习气障碍,事到临头还是烦恼习气作主,自性般若做不了主,经典里面的教诲不能作依靠。菩萨行里头第一个科目是布施,我的布施被人骗去了,那就布施他好了,你就心开意解了。你命里头财富,佛说愈施愈多,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愈布施愈多。不要操那些心,不要想得太多,你才能够积大功累大德。
所以起心动念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利益正法久住!这个就对了。不但要用言语为众生讲说透彻,自己还要做出榜样给人看,人家才相信。否则的话,你会说,你为什么不做?你教我做,你没有去做,你是不是来骗我的?这样说法叫众生起疑惑,错了。佛说法是帮助众生断疑生信,你说法是令众生起疑惑心,这就错了。所以经教不能不深入,我没有这个疑惑,我可以不读它;我有这个疑惑,我不能不读,我不读,这个疑惑就成障碍。佛在大经上常说,菩萨最严重的障碍就是疑,菩萨最殊胜的善根是精进。疑为菩萨重大的障碍,《无量寿经》上说的,如何能够断疑生信,在这一生当中成就我们圆满的功德,所以不放下不行。
人为什么不敢放下?怕死。我统统放下了,我自己生活怎么办?他为什么害怕?怀疑,不相信佛的话。佛说你财富愈施愈多,不相信,怕施完之后没有了,上佛的大当,你说成什么话!对佛没有信心。只有真正信佛的人,对佛陀的教诲才不折不扣,才真正能在一生当中修积无量无边殊胜功德。所以「信」字多重要,「信为道元功德母」。
我当年发心出了家,我出家两年才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也教了两年讲了两年经了。受了戒,受戒当然第一个到台中去拜老师、谢老师。老师一见面,手就指著我,我还没有进门,他在里面看到我了,「来!来!你要信佛」,说了好几个,「你要信佛」。我走到他面前去,我也呆了,那个时候我学佛九年,讲经也讲了两年,怎么不信佛,出家受了戒了。他教我坐下来给我解释,信佛不容易,许多老和尚到死都不信佛,我这才明白他的意思。什么叫信佛?依教奉行者谓之信佛。佛在经上讲的你没有做到,你不相信,你不信佛,那你还会有什么成就?我们亲近一个老师,原则是我对这个老师信得过,老师的教诲,我会依教奉行。同样一句话,别人说的我不相信,老师说的我相信;别人说的我不肯照做,老师说的我愿意照做。
佛是我们的老师,传到后世,怕的什么?怕经是伪造的,经真的是佛说的吗?现在人这个疑惑愈来愈多了,尤其是翻译的,这个翻译靠得住吗?有没有翻错?所以往后学佛愈来愈难。中文本的译经,这个翻译不可思议。我的老师告诉我,古时候翻经的这些法师都是证果的菩萨再来的,至少都是三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中国人真正有福报,感得佛菩萨应化到中国来。你看很多人晓得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
我这次到日本,日本也有这个讲法,他们都肯定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净宗,他们非常尊重善导大师,他们的祖师都是在唐朝时候到中国留学善导的学生,所以对於善导大师非常敬仰。我们到比睿山见到供养祖师的那些像,塑像、画像,善导大师的塑像在日本很普遍。寺庙有很多名称就用善导寺,你一看善导寺,你就晓得那是净土宗的。日本人怀念祖师,尊师重道,实质上我们现在不知道,至少形式上它还保存著。我们去参访,看到之后,我们很尊敬、很佩服。
言语是夫子教学四科之一,老夫子教学第一个科目「德行」,第二个科目就是「言语」,我们不能不重视言语的学习。头一点,这是从前老师常常教我们的,第一要注意的,言语不能得罪人。因为言语造成的误会,在古时候历史上的例子很多,小的祸害造成杀身之祸,大的祸害造成国破家亡。儒重视,佛也重视。你看看《无量寿经》上,我常常提起,佛家按一般顺序排列,「身口意」三业,《无量寿经》一开端教导我们修行的纲领善护三业,它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有一些人不懂这个道理,喜欢开开玩笑,不知道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麻烦就来了,怨仇就结了。
李老师以前跟我们讲这个,举郭子仪做例子,这是唐朝的大将,封侯的、封王的,那个地位还得了!郭子仪有一天在家里听说卢杞来看他,马上穿上大礼服在家里恭候。卢杞那时候是个什么地位?大概像现在科长、司长的地位,地位很低。别人家人都奇怪,多少大官大人物来看,你都很随便,你为什么对他这么样尊重?他跟家人说,他说这个人不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要得罪他,将来他得志的话,他会报复,所以一定是以大礼来接待,不敢得罪。郭子仪讲的话没错,后来卢杞果然做了宰相。郭子仪有智慧,决定不得罪人。心地忠厚老成的人,那还随便没有关系;心胸窄狭,所谓是有恩必报,有仇必报,这种人对他要很有礼貌。言语不能不谨慎,尤其是要教化众生,讲经说法,首先要学言语。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八五卷) 2002/4/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85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牒问许说,六根三业十问,第八句:
【示现三种自在海调伏成熟一切众生不可思议。】
这一句对法身菩萨来说是很容易的,也是很自然的。我们要怎么学习?这三种自在就是身、语、意,身自在、语自在、意自在,我们要学,不能不学。为什么?不学就不自在了,自在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你身有苦乐,心有忧喜,你怎么会自在?要怎样才能得自在?总的原则上来说,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句话我们常讲,它的内容包括古德所谓的身心世界。果然放下,你就跟《金刚经》上讲的离四相相应,真正契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境界不就是法身菩萨吗?最低的位次也是圆教初住菩萨。
由此可知,身心世界这个范围多大?我们一般凡夫不知道,认为放下我操心忧虑这些事情,以为就是放下了,这个范围小。放下我们这个地球还没有用,你还是出不了三界,那要怎么办?势必要放下六道轮回。六道里头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天福都舍掉了,何况欲界?这不能不懂。不仅如此,还要放下二乘权教,也就是说十法界要放下。二乘权教里面有藏教的佛果,有通教的佛果,都不能放在心上,你才是真的放下了。十法界都放下了,你的悟门就打开了,中国谚语里面所谓的「茅塞顿开」,大彻大悟,这样学佛,真正的利益受用,你才能尝得到。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境界,你才能契入,这是佛家俗话里面讲的修行证果,契入就是证果。不入这个境界,总是凡夫,凡夫修行不读《华严》(这个读里面包含著信解行证,证是契入),就像清凉、李长者所说的(他们两个对这桩事情说的完全相同):不落小乘,便落权教。为什么?心量拓不开,不知道毛孔微尘里面含藏著无量无边世界海微尘数刹土众生,不知道!怎么会晓得?那么这三种自在你又怎么能够得到?自在就是解脱,真实究竟圆满的解脱。
所以这个大经要读。经文读了也不懂,为什么?烦恼习气业障太重,障碍了悟门,读不懂。如果能有古人那种读诵的仪式,肯定有利益。古人什么样的仪式读经?真诚恭敬。展开经卷,如同面对毗卢遮那如来,如同一切诸佛、文殊、普贤诸大菩萨就在我面前,这样的心态来读诵,利益无量无边。什么利益?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个十分利益是什么?十分利益是大彻大悟,一分利益是佛菩萨冥冥当中的加持。你在读诵的时候,心地清净,没有一个妄念,这样的读诵,我们在讲席里头也常说,这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的修学方法,很好!
你读多长的时间,就是你修多长时间;一天能够读诵四个小时,你就真正修四个小时;一天读八个小时,你就真正修八个小时;每一天不间断,三、五年就有显著的效果。纵不能大悟,肯定有若干小悟,古德常讲「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成彻悟」。这是中下根性的人,渐修渐悟,这不是上上根人;上上根人是顿悟,这种悟入是属於渐悟。渐悟纯熟之后,你这个心永远是定的,无论在什么境界,心都是定的,定才自在,不定哪来的自在!定到一定程度就变成顿悟,这个事情是很自然的一个程序一个秩序,非常自然。所以顿悟的人,你要晓得,他并不是侥幸,他是累积渐悟而成顿悟的。
由此可知,不但法门平等,众生的根性又何尝不平等,相上是不平等,理上平等,完全靠你自己修行的功夫。功夫没有别的,就是伏贪瞋痴慢而已。为什么放不下?贪瞋痴慢在作祟,我很想放下,但是实在就是放不下,这是什么原因?你想是你的愿望,但是你有业障,业障就是贪瞋痴慢。为什么放不下?我喜欢它,我需要它。你喜欢、你需要,没错!暂时得到它,你有没有想到,你付出多少代价,你值不值得这么去做?没有去想想。认真想想之后,自己会明了不值得。为什么?戒定慧三学是实学,真实的学问,真实的学问不能成就,真实的学问修学进度被它妨碍了,这个损失是无法想像的,这是真正的损失。世间一切,经上讲的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我们这个身体,舍身受身也都属於虚妄,没有什么了不起。戒定慧三学是真实功德,佛法里面常讲这个是带得去的。
多少学佛同修在这个地方疏忽了,所以修行久远劫以来不得利益。古圣先贤的话听不懂,佛在经上跟我们讲「深解义趣」,我们听经学教解得都很浅;不但浅,有的时候解偏了,连个正解,就是浅显的正解,难!非常非常困难。为什么?邪跟正是心理的作用,心正解就正;心邪,你听善知识讲经说法,你会错解意思。所以儒跟佛的教学,为什么儒家首先就教你「诚意正心」?你在一切法里面得其正。说老实话,法没有邪正,邪正在人。正人说法,无法不正;邪人说法,无法不邪;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心要正,正的标准是与性体性德相应,这是纯正;若与性体性德相悖,不正。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