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302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302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漏掉。诸位想想,你到哪里去找?真正有这样的信心,那个人怎么会不成就?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人?自己觉得我不是,不可靠,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自己。必须有事实来考验,这个境界发生了,看你的心态。不容易!夏莲居老居士常常讲「真干」,我们距离真干的标准还差很大一段距离。天天在薰习,都没有用处。什么原因?天天在薰习是形式,你自己没有契入,你没有听懂。天天在听,你没有听懂。
  听懂是什么样子?听懂一定依教奉行,那听懂了。天天听,听了做不到,没懂,不是别的。此地讲「清净胜解」,那是真懂了。胜解是懂了,又加上个清净心,所以他发出来的能力不可思议。一般菩萨有胜解,上头没有加清净。「清净胜解」,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是不动地。家里房子被火烧掉他不动,如如不动;黄金万两,他也如如不动,我们什么时候能到这个境界?但是在这个地方提醒我们一桩事情,「求解」。你解得愈深、解得愈广、解得愈透彻,你的信心清净,你的信心坚定,你才能入境界。清净坚固的信心从哪里来的?从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理解当中来的。你信心清净坚定的程度,随著你的理解,一定是成正比例。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
  【一切如来善根所流,及一切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故。】
  第九句有上下两个半句。前面这一句「善根所流」,清凉大师说这是讲「成正觉时」,成正觉就是我们一般讲成佛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什么样的境界?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的身「充满十方世界微尘刹土」,他的身,虚空法界有多大,他的身就多大。「念劫圆融」,时间没有了,过去、现在、未来变成一刹那,一刹那展开无量劫,无量劫浓缩一刹那。这个时候,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他都知道,不是猜测,不是推算,现量境界。换句话说,无量劫前跟无量劫以后,那个境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个不可思议,我们无法理解。成佛有如是的殊胜,我们学佛的人终极的目的就是希望作佛,这才真正叫有志气。你要想作佛,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你得放下。学诸佛如来,自己一切所有的供众,自己不受用,供养大众,供养道场,这是正确的。如果不知道供众,自己享受,增长我执、增长妄想分别执著,增长我执、法执,这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修行人一定知道即相离相、离即同时,没有先后。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出家人真的契入境界了,许许多多四众弟子供养你,你受不受?当然受,为什么?人家来供养是想来种福的;你要不接受,你的福田不肯让他种福,哪有这种道理?可是你如果受了,你在这里面起贪瞋痴,你那个田坏掉了,你不是福田。那怎么办?虽然受了,心里头痕迹都不著,这就对了。事有受,理无受;相有受,心无受,这就对了。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接受这些东西怎么处分?供众。帮助需要的人,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你供养我,我替你结善缘,这个福辗转的来修,这叫大福。所以福报自己不能享,要令一切众生享,这是真正的福报,永远享受不尽的福报。
  在这里面,最真实的福报是什么?帮助众生觉悟,没有比这桩事情更殊胜的。帮助别人觉悟,佛在经上你看看就连普贤十愿,十愿只有十条,它还列了一条「请转法轮」,这个福报不可思议。请转法轮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请法师来讲经说法。讲一部经,无量的功德,无量的福报。不著相,福德就变成功德;著相了,没有功德,有福德,你来生一定得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为什么?请法师讲经这里头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因具足。种三种因,当然得三种果报,就这么个道理。果报大小殊胜,要看你请的法师或者居士大德他的解行功夫、他的道德学问。修持愈高,那你的功德愈大;请来的法师是个初学的,比较弱一点的,你的福报比较小,福不唐捐,总是都有福。请转法轮,如果这个法师与这个地方上有缘分,那你更是要带头,带头人将来就是领袖,果报是领袖,是这个地区、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带领大家请佛住世。要请这个法师常住在这个地方,教化一方。
  用什么来请法师?绝对不是金银财宝,绝对不是一切供养,那是请不动的。如果法师看到你的七宝供养这一切享受,他住在这边了,这法师不是个好法师。真正的好法师是佛菩萨,你怎么请他?只有一个条件:「依教奉行」。肯定他要住世,他一定住这个地方,他不会走的。如果我们请他在这边常住,我们修学的态度阳奉阴违,表面上听你的,背后完全跟你相违背,佛菩萨决定会走的,这一位善知识在此地肯定不能常住。诸佛菩萨、世出世间这些圣贤人从事於社会教学工作,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短,是缘分,这个缘分就是这个地方是不是有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没有依教奉行的人,缘尽了,他就入般涅盘,这个世间再没有人能听他的,入般涅盘了。别的地方有人有感,真的想依教奉行,他就到那个地方去示现。哪里有缘,他就到哪里去。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真正善知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难懂,我们要能体会到,要知道学习。
  清凉大师说,这个成就由二种因:一种因就是刚才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一切如来善根所流』,第二个原因就是接著所讲的,『及一切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清凉大师讲「成道势力」这是果,「善根所流」是因,这里头有因、有果。「成道势力」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他德行教化之影响。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虽然他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印度,一千年之后,他的教学从印度逐渐传到中国,影响了整个亚洲,这是成道的「自在势力」。这些势力的影响,依靠什么?依靠他的学生。学生依教奉行,在这个世间各个地区传教,用现代的话来说,把这样殊胜、真实、圆满的教学普遍的向四面八方去宣扬。自己就像佛陀一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将佛陀所教的道德完全落实在自己心地、行为当中,展示出给社会大众去看。自己这个形象就是最好的展览,感化社会大众,用的是这个方式。
  流布经典,现在由於科学技术的进步、普及,这个影响比过去方便。有很多人问我,今天这个世界这样的动乱,人民生活这么辛苦,有没有方法挽救?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用什么方法挽救?我说过多次,真正能挽救世界劫运的两种人;一种是国家领导人,他有权势。国家领导人如果觉悟了,请十个、八个,不要多,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国家在电视台辟一个频道,这个频道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你请十个、八个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教学,这是义务教学,不收学费的。我相信顶多一年,这个社会风气就改变,所以他有能力挽救世界劫运。第二种人,卫星传播电台里面的主持人,主持政策的人。他有权力,他可以选择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这个节目,这个节目播出就救世界。节目的内容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利用谈话的方式、用连续剧的方式、用艺术的方式来表演。古圣先贤的教诲大力的来宣扬,挽救世界劫运,这个影响力多大!请看本经最后一句:
  【普贤菩萨自在愿力故。】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无问成与不成,常能融摄。又前是妙觉,此是等觉。」前面这两句,「一切如来善根所流」、「一切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这是妙觉,这是如来果地上。最后一句『普贤菩萨自在愿力』,「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无问成与不成」,成与不成是讲成佛,菩萨无论是成佛或者是没有成佛,成佛自在融通,不成佛的时候还是自在融通。我们读普贤十大愿王就知道,十大愿王过去我们曾有多次的讲演,有专题的讲演。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诸佛如来、这些法身菩萨他们真正彻底究竟圆满觉悟宇宙人生真相,或者说觉察宇宙人生真相,回过头来教导我们这些后知后觉、不知不觉,统统教!慈悲到了极处!
  这一段长行文到这里告一个段落。下面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他老人家讲,「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法性土没有形相,就是真如本性,这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万有一切形相,我们常讲「虚空法界、刹土众生」,都是它变出来的,它是能变。一切诸佛国土,无论是自受用土也好、他受用土也好、变化土也好,都是法性变现出来的。那什么原因?你要追根究柢讲它的第一个因,清凉说这个因「有正有助」,正因法尔,法尔是正因。「以一切智,及总以诸因而为缘因」,所以世出世间法是一个大的因果现相,因果现相佛门里头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转变不空,这个转变里头就是此地讲的「总以诸因」。我们以植物来做比喻,好像一个桃核,这是桃的因,我们把它种下去,长成桃树。核没有了,这个因没有了,变成树,这个桃树是果。因变成果,因没有了,因变成果,果又结桃,那个桃又变成因。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果,果会变成因,所以叫「总以诸因」。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没有一定。因果相续不空,因果循环不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外因果现相。
  末后这三句,也融前面所说的诸土。清凉末后做一个总结,「非有别体」,体确确实实是法性,我们称它作法性土。大师在《钞》里面给我们说,他说净土总的来说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行净业为因,感净相果」。这个道理我们懂,是不是真懂?不见得!为什么?你现在心不清净,你的业不清净,你的思想不清净,你的见解不清净,你的言论不清净,你身体造作不清净,你不能生净土。念几声阿弥陀佛不行,「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往生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清凉大师这里讲得好,「净业为因」。讲到净业为因,你就一定想到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是根本。第二是讲「德业为因,感自在净果」,这比前面要提高,德业清净,八地菩萨境界。又说:「行业(就是净业)始自凡夫,终至十地」,我们今天修的;德业,我们就难了,「德业始起不动」,八地,八地菩萨修是的德业,「终至如来」,这个讲得好。我们今天要效法菩萨的德行,要专修净业,这就对了,希望这一生不再空过。过去生中我们确实曾经遇到这个法门,没有能认真修学,空过了,落得今天这个地步;这一生不再空过,认真努力。所以经不能不听,教不能不学,这是我们修行的根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0九卷)  2002/05/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709
  诸位同学,请看「起具因缘」长行最后一段:
  【诸佛子,是为略说十种因缘。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
  这个总结不能没有,如果没有,我们以为这个世界成就就这么简单十种因缘;菩萨在此地说这句话意思就圆满了,这十种是『略说』,如果细说有世界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