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二经营管理方略 >

第62部分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二经营管理方略-第62部分

小说: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二经营管理方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相应的自主性和自控性,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场力 控制恰恰是承认、尊重和发挥其自主性、自控性,激发其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即调动和激发被控对象长期行为的动力,从而实现控制效果上的持久性。

  (3)不可抗拒性 场力控制是通过强化内在约束力,激发诱导其责任心、荣誉感进行的,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因为,它的作用是无形的,无处不在,使被作用对象在 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它的作用是连续的无时不在,被控对象无力抗衡这种连绵不绝的作用;它的作用效果场力重大,场力作用使被控对象行为自觉 化,外在作用力同化为内在动力,其结果是使被控者心甘情愿地接受控制。

  (2)场力控制方法的利弊 场力控制的优点很多。表现在:第一,场力控制的无形性可以消除被控对象的“被控感”,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被控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第 二,场力控制的作用效果深远、持久。它不仅使被控者心甘情愿地接受控制,而且能调动和激发被控者长期行为的动力而实现控制的持久性。第三,场力 控制的力是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通过主观努力能大大提高的一种作用力。对于实现领导控制,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场力控制也有其局限性。即它的作用较为缓馒,虽然实现控制时比较彻 底,但在短期内,一般不易很快体现出明显的作用效果。而且,领导者影响力的提高也是日积月累之功,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太大的提高。

  (3)领导者场力控制能力的提高 领导者的场力控制就是影响力,是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总和。

  领导者场力控制能力的提高,就是要设法提高其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 力。

  (1)权力影响力的提高 权力影响力是影响力的重要部分,一般说来,权力影响力是随着权力、职位的确定而确定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如何提高它,是个不可忽视的 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权力影响力呢?首先,上一级权力组织一定要按下级担负的职责授予相应的实在的权力,并尽力摒除影响和牵制其权力的诸 种因素。其次,各级机关一定要树立起自己稳固的强大的影响力。因为个人影响力若不以组织影响力为基础,就无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三,领导者 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国家宏观政策与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并行之有效地取得工作成效,取得职工对我们的信任和支 持。其四,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纪律和奖惩等,通过这些规章规则来强化自己的权力影响力。

  (2)非权力影响力的提高 非权力影响力,是影响力中最富潜能和弹性的力,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影响力的提高,主要的就是提高其非权力影响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非权 力影响力呢?首先,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其次,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的品格素质。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要公正廉 洁、奉公守法和勇于创新。其三,领导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导者不仅要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掌握领导科学、管理科学、 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其四,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技巧。技巧的提高是多方面的,领导者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决策技巧和控制协调技巧, 还要提高运筹能力、用人技巧,甚至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字、语言表达技巧等等。其五,领导者要不断完善同下属的关系。要善于协调和完善同下级的关 系,不断地同他们交流思想,不失时机地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感情。

  权力制约和场力控制各有利弊,而且利弊互补。所以,领导者在控制权 力的过程中,若能将二者综合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控制效果便会令人满 意。

  权力分配的原则和艺术1。权力分配的原则 如果说权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权力分配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它的纷繁复杂性。权力分配的范围广泛,权力分配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尤为复杂的还是权力分配者和分配对象都是活生生具有能动性的人。不同的领导者会因其知识、能力、专长、好恶、情感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分配方 式方法,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必须遵循领导者权力分配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领导权力分配的科学性。根据权力分配的层面、角度、 领域的不同,领导者权力分配可以概括出许多原则,但基本的原则有以下几 种:(1)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 权力分配是为更好地实现领导目标而借助他人或集体的力量。为了保证被分配权力的下级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 配时,必须遵循职权一致的原则。与职位相称的权力是下级开展工作的基础,有职无权的人是打不开局面的;若权大于职,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必 须保证被分配权力的下属有职有权、职权相称,更要有权有责权责对等。职权是执行任务时的自决权,职责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义务。责任是中心,权力 是条件、是手段。权责对等原则要求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既不能让下属只承担义务和责任而不提供权力保证,又不能只分配权力而不使其承担一 定的义务和担负起一定的责任。

  (2)层级分明、权责明确原则 领导者的权力系统,从静态结构看,是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权力关系。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必须注意这一系列权力关系,必须注意权力的层级 性、权责明确性。权力分配要逐级逐层进行,以使每一个被分配权力的人都知道是谁分配给自己权力的,知道自己属于那个层级,知道自己的权力和责 任范围多大,知道哪些事应由自己决策,哪些事需要请示、向谁请示。另外,这个原则严格要求是不能越级授权,越级授权最容易造成权力和责任的混 乱。

  (3)分配适度、系统优化原则 系统的整体功能原理告诉我们,要想使领导活动实现高效运转和整体功能最优,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就一定要遵循分配适度、系统优化的原则。 分配过度,就会权在下而令不易行、禁不易止。若分配过少,权力过于集中在上,就会一方面下级权轻无法负起应负的责任;另一方面领导者也会被琐 事缠身,无法超脱日常事务,工作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不该做的做了不少,应该做的却没做好。因此,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要把单一的一种权力 的分配放到权力的整体系统中进行,既要发挥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又要保证整体的效能,要追求权力整体系统运行的优化。

  (4)择人任事、量才授贤原则 这项原则就是要求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必须是因事设人,择人任事。设人是因有事要做,有任务等待完成,即分配权力必须是因为工作的需 要。决不能因人设事,不能因要安排某人而没事找事。择人要举贤任能。择人是为了成事,而要成事,贤能自是其基础条件。择人若为“不肖”,轻则 成事不足,重则败事有余。择人更不能任人唯亲,任人唯亲则小人趋至,蒙蔽视听,贤能远避,良谋不纳,这不但要降低领导者的威信,更会给事业造 成严重损害,于己于公都是有害无利的。

  2。权力分配的艺术 艺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多变性、创造性,甚至还具有时效性和区域性。

  作为领导艺术,它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识、胆略、 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总和,它是领导者总体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标志。领导者的权力分配艺术,是融用权、用人于一体的艺术,是领导者灵活有效地运用 各种权力分配方法的艺术。由于领导者权力分配方式广泛的多样性和发展完善性。领导者权力分配的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试将领导活动过程中 有关领导者权力分配方面的几种常见的艺术简介如下:(1)分散与集中要适度 兵法云:“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即应分散用兵不分散,部队就会陷于累赘,作战受牵制,成为縻军;应集中兵力而不集中,会成为 孤军。这就是用兵的奥妙所在。

  领导活动之成败,往往也不在一己之贤能,而在于他是否善于分配权力 和集中权力。关于发现贤能而授之以权柄,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汉高祖刘邦在分析自己为什么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时说:“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集军粮,使运输军粮的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络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 信。此三人皆人杰也,我能用之,这就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他只有一个谋士范增,还极不信任他,不能任用,把他气跑了,这就是项羽失天下 的原因。”进一步理解这段话会使我们明白:领导者若善于发现贤能之士而授以权柄,使之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就会成就事业,如刘邦之得天下。反 之,若不能识才任能,不信任、不重用人才而且对其束手束脚,势必要严重影响事业,如项羽之失天下。

  权力分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那么是不是权力越分散越好、权力下放越 多越好呢?,不是的。管仲在《七法》篇中说:“重在下,则令不行。”所谓“重在下”就是指下级权力过大,权力过于分散在下级,这样,下级往往 会骄横跋扈,欺上瞒下,上级的政策、法令就往往不能顺利地贯彻执行。

  总之,领导者既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又不能大权旁落、无所用心。 如何才能不走这两个极端呢?那就是分散与集中适度。即领导者在权力分配时,既要保证下级能有充分的权力,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又要保证自己在 整体上的把握和宏观上的调控。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没有定规和公式可资套用。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变化,领导活动也日趋复杂多变,领导者只有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针对各种情况,采取适度的分散和集中。

  (2)根据实际而变通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是说:战争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和一成不变的打法,就像水无固定的形状一 样,指挥者能因敌变化相机采取变化而取胜,才谓之用兵如神。军事上是这样,管理和领导也是这样。事实上,不论哪个时期、哪个领域,自古就是: 法(方法)无定规变则通,不变则死法矣!所以,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一定不要拘于定规、囿于死法,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原则,善于创造性地运 用各种分配方法与艺术。

  (3)层级和幅度要合理 任何一个主管人员,他的精力、体力、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他能直接领导多少下级,是受有限的数目制约的。这在管理中被称为“跨度”、“幅 度”,是管理下级的最大数目。那么,这个最大数目应当是多少呢?英国的管理学家厄威克认为不应超过五六人。有关学者们的研究也指出:平均一个 人脑的有限界限,只能处理其他 4 个到 8 个人的事务。这就是说,一个人直接领导的下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