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二经营管理方略-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所谓的休假,是要脱离平常的心,使疲惫的身心放松下来。为此,不宜躲在家里继续读书或者工作,应该到各处旅行,借此充分地享受休假。以管 理者的生活来说,精神的紧张会不断地累积起来。因此,最好找一个合适之地消除它。否则的话,膨胀的气球总有破裂的一天。如果自己不察觉到紧张 已经到了某种极限,而把休假日当成平常日子使用的话,纵然拼命地做,效率也无法提高。休假后也不能很愉快地恢复工作。必须充分地享受假期,使 身心都感到轻松以后,工作的效率才能够提高。由此可见“很会工作的人,玩乐起来也蛮有劲的!”
如果无论如何你也放不下工作,那就把工作集中于休假的第一天完成, 再一心一意地去享受剩下来的休假日。因为你已经为自己准备了“成功报酬”
——待做完了这些事情,就可以一心一意地享受假期,工作效率自然就能够 提高。
2。在车上记备忘录,使用铅笔最理想 出门在外要记备忘录时,铅笔用起来非常方便。铅笔的优点在于写错或不要之处可以马上加以修正。在车内记下突来的灵感,使用铅笔是最理想不 过的,而且也不必把笔套取下套上的,随意插在口袋上也不会弄脏衣服。
3。用档案夹做垫板 在车上看资料时,经常需要在上面写东西。如果公文包内备有档案夹,可当做垫板使用。 档案夹有布制、纸制、塑胶制的,不论哪一种,其封面都是硬的,拿来做垫板,是最适合不过的。把档案夹的背面朝前放在膝上,在上面写东西。 如果里面的资料太少,档案夹的表面会稍微有点斜,这样摆的话,就会保持平衡,在摇晃不定的车上,可以安然地写东西了。
4。搭火车不预先购票,是种浪费 管理者搭火车出差的机会非常多。很多人都认为,出差时预先购票是很浪费的。其实,情况刚好相反,不预购车票才是大大的浪费。要是没预购车 票,为了车票就得早早到售票口排队,万一没位置,就得买站票,一路站到底,在车上无法看书、写字,这种情况相当多。若把这些时间成本列入考虑, 即使多花点钱预购车票,也称不上奢侈。
5。一卡在手,行事方便 对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人来说,电话卡是随身必备品。即使是偶尔才去一次的地方,但考虑时间上的损失,你也要随身备有一张电话卡,免得打电 话时受到零钱的限制。所以一卡在手,行事方便。
6。把常去地方的地图复印下来归档 你公司员工经常外出办事,如果是第一次去的地方,就把地图复印下来,标出目的地,并在旁边空白处写上名称、电话号码、负责单位、营业时间等 资料,交给属下随身带去,只要按图索骥,就一定不会迷路。办完事之后,就用不着这张地图了。不过,为了供以后其他人使用,仍将其收回并予归档 保存。如此,即使是新来的实习生,只要交给他这张地图,马上就能够前往 目的地。
7。前往陌生地时必须在地图上确认其方位 初次前往的地点,你一定要先从地图上确认其所在位置。在打电话向对方问路时,也先预备好地图,在视觉上加以明白地确认。此外,有些街道号 码的编法,连当地的邮差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光靠地址想要找到地点,往往都要比预期花上更大的功夫。在离开公司之前,你可先了解一下大概的位置,其他细节再仔细地慢慢研究。这样,既不会浪费时间,且八方 地理也尽在你胸中。
去过一次的地方,要在地图上书写有关资料,以方便再次前往 如果地图上没有标出目的地的位置,去过一次后就将其位置标在地图上。此外,要是找到一家书店,如果你认为在此地与人会面十分方便,也将 其标在地图上,对方的电话号码及届时必要的资料等也都全部写上去。一年之后这张地图就成为内容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来源。
8。随身携带口袋地图 经常在公文包中放一本口袋地图,并随身携带,必要时复印一份带上也可以。为什么要随身带一本地图呢?只要实际试试,就可以体会出其中的方 便。临时想拜访附近的朋友,虽然知道地址,却不知道怎么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手中有本地图,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赴外地出差时,也可带着 当地地图,在路上根据地图来确认目的地。再次前往时就非常清楚,办起事 来也十分方便。
9。准备一张市内地图 在你所在的公司中可挂一张大型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清楚地标明着每一家商店的名称、邮局在哪里,一看就知道。如果有一张这种地图,显示住 宅或公司附近半径一公里内的周围环境,将会非常地方便。例如,出门买文具时,只要看一看地图,就可以知道最近的文具店在哪里。
10。假日外出时,最好散步去 很多人假日到附近办点事,也要开车去。其实,值得提倡的是你最好走路或骑自行车去。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平日运动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开 车去反而容易造成行动上的不便。在外出的时候,冒出一个灵感,为了进一步研究灵感的可行性,打算顺便去书店找些资料,可是开着车出去,就担心 找不到停车位,结果感到十分麻烦,就干脆打消这个念头,直行而过。如果走路或骑自行车出去,“绕道而去”是轻而易举的事,正因为这样,假日外 出时,最好散步去。
11。有计算功能的手表,随时随地都可验算数字 在车上突然想要计算数字,计算机手表十分方便,不必专门从公文包中拿出计算机,且对口算心算没有把握时,这种“计算机手表”更能发挥特有 的功能。虽然,按键太小不容易操作,但是在这些功能之下,这个缺点不足 挂齿。
12。出门一趟要多办几件事 在电话与传真机十分普遍的现代,有时还得亲自出门一趟,如交接重要文件之类的工作。由于出门拜访客户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如果一趟只办一件 事的话,未免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当你在派人前往收送文件时,可先确认有没有其他要收送的东西,然后交待一并处理,这样回来之后,才不会又为 了要收什么东西,再跑第二趟。去一趟办好几件事,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
13。准备些可在等待中做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去银行或行政机关,即使只存笔钱,从文件送入窗口到处理完毕,仍要花上一定时间。为什么很多人都一脸不耐烦地在柜台前等待? 如果预先准备一些工作,等待的时间就不会浪费了,一样可以有效地利用。
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先送出必须处理的文件。在处理完毕之前,以电话处理 好事情。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就可以看看预先准备的书报杂志。比起不耐烦地等待着,这样更合乎效率原则。
14。先拟好采购单,可防止漏买必要东西 许多家庭主妇去超级市场购物时,都会先拟一张采购单。先拟好采购单,可以防止漏买必要东西,以免饭做到一半,突然发现忘了买某样材料,又得 慌慌张张跑出去买,增加无谓的麻烦。在家庭中实行有成效的做法,不妨也应用在工作上,比如说铅笔用完要出去买时,可检查一下其他文具的库存量, 看看有没有其他要买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一次办两件事,也不会发生文具用光而弄得手忙脚乱的情况。
15。多利用大型公文包 平日如果你随身携带的东西很多,例如文件、文具、钱包、地图,一直到备用的眼镜、雨伞等等,可以全部放在公文包内。如果公文包中该有的都 有,遇上紧急情况就不必发愁。只要身边有这个百宝包,没有什么应付不了的事。比如说突然间必须从家里直接外出,或是因急事要马上出差等各种突 发情况,有了公文包都能应付自如。
16。多层式公文包,便于携带整理 在购买公文包时,最好购买多层式的,譬如内部分成三层的公文包,且里面还有三个袋子,一共分成六个空间,事先决定各层中分别放入什么物品, 所有的东西就不会乱成一堆。即使在匆忙赶路时,也能够用一双手打开公文包,迅速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也许有人说,这样的公文包看起来好像医 生出诊时所带的皮包。由于这种公文包内部是多层构造,又有很多袋子,因此内部不会乱成一团,更不会毫无条理。
17。手提的物品要集中一个袋子 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双手分别提着手提袋和纸袋,带了一堆东西。是否有必要带这么多东西出门,而这些东西是否已按用途分别整理? 东西最好都放在一个袋子里,即使挤得满满的也无所谓,如此好空出一只手自由活动。随身带的东西如果多的话,不但双手无法自由使用,行动也很不 方便,而且一下子带好几件东西,又要担心一不小心搞丢东西。其实拿一个大公文包,把随身必备的物品全都放在里面,就能空出右手,便于自由活动。
四、如何获取“未来时间”
把握及看透未来时间时间都是向未来流动的。如果你能看出这种流动性,又能加以分析、判 断,你将能够获得别人还未看见的“未来时间”,而且能够经常意识到未来的时间,积极地活在现在,那么,你的时间便会向未来膨胀,你所过的一分 一秒,就会更充实。
时间的运动,又被称为“时间的流动”。流动本质上就包含了时间,因 此,流动的分析、流动的考察,可以丰富管理者的时间知识,并跟充实时间意识和时间感觉,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以上的观点来看,首先就把工作的流 动,当成第一个主题。第二个主题是最大的流动,即有关时代的流动、看透潮流等问题。第三把焦点从现在转到未来,把握及看透未来流动即未来时间 的方法。
打破工作的“瓶颈”
“工作是一连串时间的流动”。如果从这个观点来看工作,大致可以找 出下列三个重点:一、围绕在工作周围状况的变化;二、和有关部属的联系、调整;三、自己订立的工作步骤。这三点如果都能够做得很好,工作便能顺 利地开展。不过,像这种理想情况,往往都只是少数。现实中的工作开展,会因为各种事情而遭到阻碍。
妨碍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瓶颈;(2)忽然介入 工作;(3)工作顺序安排不当。当管理者面对这些问题时,该如何解决呢?“瓶颈”是工作中的危险。当瓶颈存在时,工作将一再受困,还会导致失败。
“突然介入”的处理在工作的流程中,造成最多妨碍的是“突然介入”。“突然介入”是指 出乎意料的工作。例如,忽然间有个电话,突然来了位客人,突然通知要开会,突然接到检查的通知,忽然发生纠纷,以及婚丧喜庆等。除此之外,像 上司突然对你说:“赶快把这件事调查出来”或是“替我去开会”,这些也都属于突然介入的工作。“突然介入”将使原本已经预定、计划好的工作, 无法顺利推进。这些可说是不可抗拒、迫不得已的事情。实际上,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突然介入”的事太多是重要因素之一。“没想到意外的事情那 么多,以致事情都没法进行”。但是,“请等一下!”这句话经常可以听到。
无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