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庄子 >

第8部分

庄子-第8部分

小说: 庄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
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
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
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
,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
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
,囗(“茫”字去“艹”)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
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囗(上
敖”下“言”)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
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反于鲁,以告
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
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
,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
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
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
乎?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
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
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愿闻德人。”曰:“德人者,居无
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
。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
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愿闻神人。”
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是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
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溟。”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
故离此患也。”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乱而后治
之与?”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有虞
氏之药疡也,秃而施囗(上“髟”下“也”音di2),病而求医。
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囗(左“火”右“焦”音qiao2)然,
圣人羞之。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
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
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
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
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
则不谓之道谀之人也!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谓己道人,则勃
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也,合譬
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
世,而不自谓道谀;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也,愚之
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大惑者,终身不
解;大愚者,终身不灵。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
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
,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囗(上“艹”下
夸”音hua1),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
出,俗言胜也。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
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
而不推。不推,谁其比忧!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
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
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
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
,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囗(“悛”字以“凶”代“厶”音z
ong1)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
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杨、墨乃始离囗(左“足”右“支”)
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囗(左“号
号”右“鸟”)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
,皮弁鹬冠囗(左“扌”右“晋”音jin4)笏绅修以约其外。内
支盈于柴栅,外重囗(左“纟”右“墨”)缴囗囗(左“目”右“完
”)然在囗(左“纟”右“墨”)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
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
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
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
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
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
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
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
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
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
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
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
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
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
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
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
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
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
。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
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
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
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
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
;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
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
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

  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
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
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囗(左“纟”右“至
”),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
后从之者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父先
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
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
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
流也。夫天地至神矣,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
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语道而非其序者,非
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
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
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
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
。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
。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故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
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
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
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
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
曲之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
之所以畜下也。

  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不
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
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
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扰
扰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
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
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
老聃不许,于是囗(左“纟”右“番”音fan2)十二经以说。老
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
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
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
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
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夫!无私焉,乃私也。夫子
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
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遁而趋,
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
也。”

  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
,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有余蔬而弃妹,不仁
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不应。士成绮明日复见
,曰:“昔者吾有剌于子,今吾心正囗(左“谷”右“阝”)矣,何
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
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
其殃。吾服也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