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作品选-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八四.五.二十
祠庙·宫观·庵寺
近来看了几本古典文学读本的注释,发现有一种旧社会的情况已不为当代青年所了解。例如刘禹锡的诗“玄都观里桃千树”,注释道:“玄都观是道家的庙宇。”又有一本书的注释中有“和尚庙”这个语词。可知“庙”字的意义,有些人已不很清楚,连类而及的“祠”、“观”、“寺”等字,似乎也很少人能区别,连大中学校的某些语文教师,也未必能讲得清楚。
我国古代,从皇帝到士大夫,都有祭祖先的祠庙。庙的级别高,皇帝家祭祖的建筑物叫作太庙,这是至高无上的庙。颜真卿家历代都是大官,他有家庙,是祭颜氏历代祖先的地方。颜鲁公写的家庙碑,现今还在。一般士大夫祭祀祖先的建筑物,称为“祠”,俗称“宗祠”或“祠堂”。山东嘉祥有武梁祠画像石刻,是汉代武家祠堂里的壁画。汉碑有李孟初神祠碑,张公神碑,是李氏、张氏祠堂的碑记。人死为鬼,鬼升级为神,子孙不忍说已死的祖或父是鬼,所以称之为神。祠堂里有每一位祖先的牌位,写着“×世祖××公之神位”或“先考××公之神位”,就是这个神字。
成都有一座先主庙,就祭祀刘备的。刘备是蜀汉开国之君,他的庙是蜀汉的太庙。
另外有一座后主祠,是祭祀后主的。这位小名阿斗的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死后居然还有人纪念他,为他立祠,但没有资格称为庙了。杜甫诗云“可怜后主还祠庙”,这个庙字是凑足七字句,没有原来的意义。
祭圣贤、忠臣、烈士的建筑物,也称为庙或祠。帝王一级的称为庙,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关羽死后封为帝君,岳飞死后封为鄂王,都是帝王一级,所以有孔庙、关帝庙、岳王庙。湖北有黄陵庙,是奉祀舜的两位妃子的,当然也是帝王同级。其下一级,如杜工部祠,屈子祠,苏文忠公祠,就都只能称祠而不能称庙了。
还有民间崇拜的传说中的神,国家规定要祭祀的山川之神,也都有专用的祠庙。五岳四渎,是国家规定的神庙,其中以东岳庙最为普遍,每个县城都有。因为东岳有泰山府君,它是专管人的生死的。佛教兴盛以后,泰山府君被阎罗王夺了权,于是各地东岳庙里的塑像,都被误认为阎罗王了。
民间自己建造的,有山神庙,土地庙,蛇王庙,羊头庙,瘟神庙等等。有些庙小得很,连一个人都钻不进去,例如江南各地的五圣庙,可是老百姓居然也尊之为庙。这些都是未经朝廷批准的,称为野祀、淫祠。
管庙的人,称为庙祝。祝就是巫师。因为来祭祀的人,都要有所占卜,例如求签,起课,掷珓,需要有巫师讲解。这种职司,近代都由道士担任。但祭祖先的祠庙,还是由本姓家族管守,不用道士。
隋唐以后,道士的修炼之处,称为道院。道院有宫观二等。由朝廷建置的称为宫。
四川有青羊宫,广州有玉霄宫,余杭有洞霄宫,都是宋代著名的道宫,这些道宫的主管者,都是退休的大官,挂一个“提举某某宫”的名义,领一份比退休工资高的俸禄。下一级的称为观。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是长安咸宜观的女道士。玄都观因刘禹锡的诗而著名至今。北京的白云观,苏州的玄妙观,是元代著名的道观。
总之,祠庙是祭祀鬼神的地方,宫观是道士供奉玉皇、老君、列仙的地方,也是修道的地方。庵寺是佛教徒供养释迦牟尼及诸佛菩萨的地方,也是参禅唪经的地方。祠与庙,宫与观,是等级的区别;庵与寺是男女区别。现在一般人都不清楚这些区别,把一切都称之为庙。上海人把玉佛寺、静安寺、龙华寺都称为庙。杭州人也把灵隐寺、净慈寺称为庙。从前各地的集市,都在东岳庙或城隍庙,故曰庙会。现在佛寺里的集市也叫作庙会,这也是错的。这些错误,在一般人的语言中,已成习惯,不用挑剔。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学术性的著作中,或报刊论文中,我以为这些名词的概念必须弄清楚。不要再说和尚道士都在庙里。
一九八四.十.二十二
堂名的起源
有一位滁州读者,读了我的《祠庙·宫观·庵寺》,以为有益处,来了一封信,希望我再写一篇文章,谈谈中国各种堂名的起源和演变。他列举许多堂名,要知道这些“堂”的根在何处何时。
堂名的起源和演变,比较单纯,只要知道“堂”字的意义就可以意会。许慎《说文》注解“堂”字道:“殿也。”可知堂就是殿,一切高大而明亮的屋子都叫作堂或殿。古代人家住宅正中向南的一间叫做明堂,这个名词现在宁波还在用。明堂是整个住宅的正屋,也叫做堂屋,平时是空着不用的。有客人来,请客人在堂屋里坐,这时它就是客堂。
在这里办婚事丧事,它就成为礼堂。老秀才开设私塾,收几个学生在这里进行教学,它就是讲堂、课堂。
堂的后半间叫做室。现在上海人叫做后客堂。在封建时代,男女之别就在这前后半间。妇女平时都在后半间,这是她们的起居室,堂在外,室在内,所以叫做内室。丈夫称妻为内人、室人,都是由此而来。内室的对称词是堂前,这个名词现在有许多地方也还在使用,弹词小说常常有“太夫人移步出堂前”的句子。太夫人平时是在后堂的,有重要事情,她才来到堂前。
堂与殿,在汉代还是一般通用的名词。我有一块汉瓦当,文曰“马氏殿当”,是马家堂屋上的瓦当。可见人民家屋的正屋也可以称为殿。汉代以后,殿和堂分了级别,皇宫里的正屋叫做殿,宗教正屋也可以叫做殿,例如大雄宝殿、玉皇殿,也属于帝王级别。
人民住宅的正屋只能叫做堂。皇宫里的不作朝会之用的正屋也叫作堂。
大建筑不止一所正屋,无论是殿是堂,都需要各立名目,以为区别,于是有了堂名殿名。西晋时,洛阳宫中有则百堂、延禄堂、仁寿堂、乐昌堂等名称,这是最早见到的堂名记录。唐代宰相裴度在退休后起造了一座住宅,有著名于文学史的绿野堂。士大夫住宅之有堂名,大概开始于唐代。以后,有许多人家,用本姓的典故来作堂名。杨家有四知堂,是用“天知地知,子知我知”这个杨震的典故。王家有三槐堂,是用北宋王祜家的故事。周家有爱莲堂,是因为宋代道家学周敦颐有一篇《爱莲说》。
从宋代开始,文人喜欢用堂名作为别号。但堂名总用两个字,而用作别号,只用一个字。郭沫若别署鼎堂,鲁迅用过槐堂,周作人用过知堂,林语堂干脆成了正式的姓名。
私人开店,就以自己家里的堂名为店名。庆余堂是胡雪岩家的堂名,他开药店,就名为胡庆余堂。由此可知,凡用堂字为名的店铺,都是私人独资企业。发展到私人合股企业,就改称公司。而现在的公司,又已发展而为人民的集体企业了。
十年治学方法实录
一九八○年,我计划创办《词学》专刊,首先向夏承焘先生请求帮助,并请他赐稿。
先生复函,热烈赞襄我的计划。他同意担任《词学》的编委和主编,并且说:近年来没有新著论文可供《词学》发表,但有数十年日记,都与词事有关,可以付《词学》刊载。
我得信大喜,立即函请师母吴闻夫人陆续抄惠日记,以《天风阁学词日记》的标题在《词学》创刊号上开始按期连载。出版以后,很受读者注意。可恼的是,我编《词学》,虽然干劲十足,希望每年出版四期,可是碰上了牛步化的出版社和印刷厂。《词学》创刊号发稿一年,才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出版。第二期到一九八三年十月才出版。一九八四年五月看过第三期的清样,到今天,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五日,还没有印出。吴闻师母给了我一九三一——一九三二两年的日记,我才给发表了九个月。前几天收到夏老寄赠一本《天风阁学词日记》,才知道夏老的日记已以单行本形式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印行。
我第一次翻阅这本印刷精良的《日记》,心头着实感到难过。我的《词学》如果能按我的意愿出版,从一九八一年到如今,至少已出版了十六期,夏老的日记,也该发表完了。
而现在,两年的日记还没有发表完毕,十年的日记已印出了单行本。对于一个刊物编辑,岂不是一件伤心透顶的事。
但是我应当为读书界人士着想。夏老这部既有学术价值,又极饶趣味的日记,如果要断断续续地在我的《词学》上发表完毕,真会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现在单行本赶上前,使夏老十年治学的经验,早日送上读者案头,应该是一件大好事。我也不能不为此叫好。
这本日记忠实地记录了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这十年间夏老的生活和治学方法。我说“忠实地记录了”,这不是顺口恭维,而是夏老自己的论定。夏老在一九一六年日记的扉页上题了一首诗,有句云:“平生无甚难言事,且向灯前直笔书。”这个直笔精神,夏老是贯彻在他的六七十册日记中的。至于现在印出的《日记》内容,夏老在《前言》中也有所说明:“此十年,正值予作《唐宋词人年谱》及《白石道人歌曲珓律》诸篇。
在日记中,多有读书、撰述、游览、诗词创作、友好过从、函札磋商等等事迹。今日回顾,雪泥鸿爪,历历在目。”这里,夏老已自己说明了他这部日记的内容及价值,我只要阐发一下就够了。
这部日记,总的说来,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的方法指导书。《唐宋词人年谱》和《姜白石词编年笺证》是解放后出版的夏老的两部词学巨著,是夏老数十年辛勤工作的成果。
但是这两部书所提供的只是成果,读者不能由此看到这些果是如何成的。这部日记使我们看到了夏老取得成果的艰难历程。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夏老当年如何上图书馆,如何向师友们发信请教或借书;刚看了一部书,解决了一个问题,不到几天,又因看到另一个资料而推翻了。我跟着夏老每日晚上的记录,看到他的成果产生的过程,真是“历历在目”。
夏老很少游山玩水。日记中记游诸文,大多是因访友而游览,记游与记人往往融合为一。一九三一年五月游西湖赤山埠,访元代词人张伯雨结庐之浴鹄湾未得。过俞曲园墓,抄录了墓道石刻联语。游葛岭,访得宋词人孙花翁墓,有俞樾写的碑。一九三四年游南京、苏州,游览之间,亦多记词友往还之事。文字甚俊,但这是学者的游记,不是钟、谭、三袁的山水小品。
日记中最可贵的部分是关于许多词坛先辈的记述。马一涪金松岑、吴梅、郑文焯,况蕙风、朱祖谋、张尔田诸家的遗闻轶事,或名言隽语,一经夏老点染,遂为不朽,否则后人皆无从得知了。我以为这一部分,可以目为“词林外史”。有许多条,还可以入《今世说》。
保存一代词家的论学书札,也是这部日记的一大善业。日记中所载有吴梅、张尔田、金松岑、朱祖谋等数十人的书信,都是珍贵的文献。我从前看周亮工的《尺牍新钞》,常以不得同时见对方的书信为憾。选录尺牍,最好能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