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做个喜悦的人 >

第13部分

做个喜悦的人-第13部分

小说: 做个喜悦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因为有这种人,我们的时代才被称作“末法时代”!对不对?
    修行者不求成佛,不求证果,但求自己及众生苦恼的止息。若苦恼尚未止息,则当自我反省,看看是不是见解上或方法上有所偏差而改进之。不知改进而仅是一味地怪“时代”不好,以为自己“生不逢辰”,这种人是毁法者而不是护法者,更不要说什么菩萨道或负荷如来家业了。
    我本章主要是在指出目前学佛人修行态度上的一个通病——离开问题谈解脱。中国人谈玄说理的本事,举世无匹。始于魏晋南北朝,至宋明而达到颠峰。说是说得高妙,谈是谈得圆满,但一旦离开人生现实的问题而自成一体系或一学派,就成了纯为思想而思想的“玄学”了。以佛法观之,此是“执著”,不是解脱;虽然“谈的”是解脱。我以为整个中国文化近代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知识分子受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把思想及文化抽离于现实人生而单独存在了。其结果是文化丧失了“自省力”,也失去了“自我调节力”去适应内外环境的变迁,结果中国人近百年来所经历过的痛苦是不可言喻的……我以为站在佛法四圣谛的观点来看,中国知识分子唯有在痛定思痛之余,诚实地作文化反思的努力,找出那些是“病因”,进而用方法去改正之,化解之。否则这个文化仍然有病,过去的苦痛仍有可能再来。
    我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佛法,而不是中国文化近代思想史,故我们没有必要用太多篇幅来谈中国文化的问题。但我要请读者诸君留意的,是“文化”同样是缘起的,是和其他人类活动互依而互动的。所谓佛教文化,是无法自外于其他人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中国文化已和佛教文化相结合而共同发展了一千多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佛教文化影响了中国人及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更是佛教文化近千年来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故如果近代中国文化中有什么“质”上的问题,它也一样必定会影响到中国的佛教文化。而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身上所能找到的一些“通病”,也很有可能可在近代中国的佛法修行人身上,找到类似的痕迹。平心而论,我以为离开人间的苦痛而谈解脱、开悟,乃至“到另一个地方去”,就是这一个整个近代中国文化之病,在其佛教文化面上的表现。清末民初的儒家能诗能文,高谈心性,但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被人讥为“腐儒”。作为一个现代的佛法修行人及佛教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如果仍没有自我检讨及反省的能力,看出近代佛教文化中已有的缺失及基本态度上的偏差而改正之,我们将只是佛教史上的笑柄罢了!再谈什么“菩萨道”,只是使来者笑得更厉害罢了!菩萨不为佛缚,不为法缚,不为僧缚,智慧深广如海,一定有充分的文化意识而能见到当时的文化之病,一定有慈悲心及方便善巧力,而能向修行人指出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执著”,什么是个人的“执著”,而令修行人智慧增长,帮助自己或他人解决人生中的问题。历代的大菩萨皆是如此,圣龙树就是一个例子。事实上他的论述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及震撼力的,其目的是“破邪见”,指出当时佛法修行人普遍在思想及见解上的谬误。指出他人的谬误并不是件很令人愉快的事,但历代的菩萨皆如此,本着直心,宁威不假。这种能看穿时代弊病的智慧及愿为时代眼目之慈悲,又岂是为时代所缚,为传统所缚的苦恼众生所能臆测的。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1)

    忽略了四念处在佛法修行上所易引起的一些流弊,其主要的缺点就是失去了佛教中“止息人生苦恼”的基本精神,而成为为了思想而思想的玄学,或为了佛教而佛教的宗教了。“纯思想”的态度形成了佛法与生活脱节,结果虽然能自成一完备之体系,但因抽离了现实之人生,高谈缘及空只能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非佛教的本来面目,结果形成修行人不重视理论,几乎全都在“定”或“信”形成的神秘主义心态中;而讲究理论的人,则不少人颇有“遁世”的心态,因“空”而对人生抱着根本上“灰色”的人生见解,以为一切的作为皆毕竟是枉然。
    事实上,佛法的本来面目哪里是如此?当初修四念处,以四谛为方法论而证果的阿罗汉们,个个皆是喜悦自在,无忧无悔的。他们念念清明地活在当下,却不执于所谓“念念”之连续相。连丝毫的执著都没有(包括身体、感受、心之整体及思想观念等层面),当然也不会梦想着自己已成为什么或将到哪里去。对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皆了知得很清楚,当然不会为任何境界或思想体系所迷惑的,远离神秘主义的引人境界与思维上的密见稠林,不执于一切相而游于一切相之间。那种自在和愉悦,是陷于神秘主义和玄想中的修行人所想像不到的。
“活在当下”是四念处修行的要诀之一。学习者当体会这其中的神韵,而不只是依义生解。
人为什么会“不在当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而且往往并不是因为人是否聪明、有能力,或受过高等教育等,而决定他是否有活在当下的个性。几乎一切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及智商的人,皆一样有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有不在当下的倾向。
    我自从修四念处以来,曾于上下班的时间特别地去观察纽约市“上班族”的面部表情,看看有几个人像是“活在当下”,结果却是相当的少。许多人在赶路或坐车时,皆很明显地在想心事,表情凝重。有人甚至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又有些人不一定是在想某一件事,但他们整体的精神状态,会让人觉得他们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地。另外有些人总是要找一些事做,来分散注意力。如有人总是浑身是劲似地,不住地摇头摆尾,作跳舞状;也有人像是不能够仅停留在一节车厢似地,总是在作车厢间的“旅行”。总而言之,越看越会令人觉得实在很少有人是活在清楚明白的当下,是在享受眼前的风光。同时,我也就越能体会佛陀当初创立教法深刻的智慧与慈悲,觉得他所以会提出这样一个“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深解人性的。
    人往往会把自己保护在有重重防卫墙的内心世界里,而不肯出来面对真实的人生及世界。事实上许多“创造行为”的产生,就是想要在自己心中创立一个自己想要存在的理想世界,而不愿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另外像有人老是会把自己弄得“很忙”,连一刻闲暇的时间都没有,或一有空闲就会打电话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几小时,事实上都是一种形式的不在当下。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形式的“逃避自我”。四念处的修行人当在一切时中培养自己一种活在当下的修行个性,去深观自己的行为及身心,由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人若不能走出自己的心之牢笼,谈什么修行、解脱,总是不着边际的。无论那个心之世界谈的是禅定也好,是佛法也好,以四念处的观点而言,牢笼就是牢笼。生存在佛法的心之牢笼中,和生存在学问艺术的心之牢笼中,皆一样是自我囚禁的受苦者,是不能体会到佛法中风清月白的自在无碍的!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2)

    活在当下意味着无忧无悔。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所以无忧。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作无谓的思维与计较得失,所以无悔。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喜悦而不为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所束缚,就是当时修道成就者的写照了。
    这件事说来简单,但实行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修行人若没有掌握这其中的神韵,通常皆易走入一些极端。要把这些弄清楚,就必须较深入地了解四念处的内涵与精神。
    人通常对未来多少都有一些忧虑的,这中间包括自己及家庭未来的生活,及社会国家的前途等。人应当努力工作,赚取自己的衣、食,这是当然的事。但工作的同时,“忧虑”是不是必然会随工作及谋生而并存的现象呢?这就是佛法所要讨论的课题了。
    佛法所提供的答案是否定的。修行有成者,能喜悦自在地做许多事,甚至十分努力及忙碌地做许多事,但却没有忧虑或压力沉重的感觉。以正见观之,忙碌是由缘所生的事,那些缘在“近”来说大多是外来的。但忧虑及压力的产生,除了那些外来之缘外,最主要的缘仍是自己内在的执著,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把四念处修好,充分看清外缘与内缘的分际,故为境所转却不了知。一旦了知(透过身念处,心念处及受念处),才知道真正使自己苦恼者不光是生活、工作或老板,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紧张或心情沉重地做事情,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把事情弄糟。只有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判断情况,作出决定后再专注地投入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专注地投入工作,活在当下,正是四念处修行的范围。
    另外如有人老是想在一个时间做两件事,也是一种没有活在当下。其实这也是一种“苦”。过去曾有一位照顾小孩的管家告诉我她带小孩子的经验,认为她如果很专注地看顾小孩,心中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容易疲劳。但如果她老是想一面看小孩也一面写信、看报或打电话,就很容易疲劳,而她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说佛教中的四念处修行理论也有同样的看法。人如果能专注地投入一件工作,就算这个工作是很繁琐的,只要他能活在当下,就皆能在其中体会到一种喜悦。但如果他无法专注地投入工作,不管是因为没有兴趣或无法专心,只要他不能活在当下,就算是简单轻松的工作也会令人觉得度日如年的。
    有人以为“活在当下”意味着对未来的不思考、不计划,这是对修行的误解。修行是要人对未来不忧虑,不是不计划。人如果根据自己及环境目前的情形作分析及整理,并对未来种种作预测及计划,这正是“活在当下”。因为他是根据“现在”的种种评估未来,他采取的态度是实际的,他的头脑是清楚的。就算他评估错了,那只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够或资料不全等因素。预测及评估本身并非执著。
    但若有人不是根据自己及环境目前实际的情形去想象未来,而是在作一种纯粹由心所生的空想,想像自己“如果是那个样子”该多好!或者如果不是那个样子就糟了!这样就容易产生执著,忧悲苦恼也会由此而生。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3)

    佛曾在《一切漏经》(书目六)中指出人如果不智地作意思维他不当作意思维之事,忧悲苦恼就会滋生或增长。这些不智的思维包括:
    我在过去存在,还是不存在?
    过去我曾是谁?我曾怎么样?后来我又曾如何?
    我于未来将存在,还是将不存在?
    未来我会是谁?我会怎么样?然后我又会成为什么?变得怎么样?
    如果老是想自己会成为什么,变得怎么样,他就不是“活在当下”了,而是把自己凭空想象在一个未来不可知,但却如梦一般的世界里。这个梦的世界虽然美丽,但它是一吹就散,一碰就破的。人如果老是希望待在一个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