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人格-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初识虚无
萨特在童年时代,就以一个孩子的独特感受与虚无遭遇了。
11
6萨特:荒谬人格
萨特的父亲让。 巴蒂斯特是一位海军军官,他之所以去当海军,据萨特回忆说,主要是为了去看大海,因而才动了报考海军军官学校的念头。 后来由于染上了热病而变得体弱而极其瘦削。 他与萨特的母亲安妮。 玛丽。 施韦泽——萨特说她是一位“身材高大、孤独可怜的姑娘”——结婚后三年就去世了。 那是1907年,萨特出世才刚刚两岁。 过度的疲劳和不尽的焦虑使萨特的母亲憔悴不堪,萨特也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料而患了肠炎,奄奄一息,此后身体一直不好。由于既无财产又无职业,这一年,母亲带着萨特投靠外公外婆。“让。 巴蒂斯特的去世在我的一生中是件大事,它使我母亲重入牢笼,却使我得到了自由。”萨特相信“天下没有慈父——这简直是一条规律”
,他后来在将近60岁时不无诙谐地回忆说,“如果我父亲那时不死,我就要长期受他压迫,他不把我压垮那才算怪。 幸亏他寿数不济,年纪轻轻就归了西。 我一个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纵情玩耍,我恨那些一辈子都欺压孩子的父亲们。 我把一个没来得及做我父亲的年轻人甩在了身后,照我现在的年纪来算,他也许只能做我的儿子。 祸耶?福耶?我倒乐于接受一位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的看法:我摆脱了‘超我’的束缚。”
(《萨特自述》第7—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
父亲的死本身并未给他留下什么印象,因为父亲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外便什么也不是,甚至连忘掉父亲的必要都没有。“没有人告诉我他是否爱我,”萨特说,“是否抱过我,是否曾用他那双清澈的眼睛注视过他的儿子——在照片上,他的眼睛已经被蛀虫蛀蚀了。 我对他谈不上什么
12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7
爱。 那位父亲连个影子都不是,根本不值一提。“
(同上,第9页)
虽说父亲连影子都不是,但他的死毕竟还是留下了一点影子,那就是父亲的照片和父亲的书。 照片上是一个脑袋圆圆的低级军官,留着浓密的胡子;书中的页边空白处,还有潦草的字迹——这些都曾经是生命的标记,而在萨特懂事的时候却已经成了死亡的标记。 父亲留给萨特的,是一片真正的空虚。外祖父查尔斯对萨特宠爱有加,甚至有一种难以理喻的崇拜心理,他经常抚摸着小萨特的头,用亲切而颤抖的声音叫着“小东西”。
萨特不懂外祖父这种巨大的热情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有所矫饰,他根据自己的“天下无慈父规律”认定,如果自己是查尔斯的儿子,那么无疑查尔斯会来压迫自己的,但幸运的是自己不是他的儿子,而且,自己出现在查尔斯漫长生命的末尾,所以外祖父就把小萨特视作生命的一个“奇迹”
,一种上帝的恩赐,一种不图回报但随时都可以收回的赠予。查尔斯看到了自己的死亡,他拼命与死亡的痛苦作斗争,聪明而又稚气的小萨特则正是查尔斯思考生生死死的自然之道的一面镜子:他代表着查尔斯曾经有过的无限生机,同时又映照着查尔斯现时的临近死亡的迟暮的苍凉。外祖父是一个大学教师,往往纵情于山水,为荡漾于湖光山色之间的诗情画意而兴奋不已。 他爱看小萨特在他身边蹦蹦跳跳,力图在小萨特又似幼稚、又似睿智的话语中寻找智慧。 小萨特曾经嘲笑过外祖父的这种愚蠢做法,但他很快就为自己的童言无忌而后悔了,因为他明白,这其实是一种死亡的行进方式,其中包含着一个老人的痛苦挣扎与无可奈
13
8萨特:荒谬人格
何。如果说查尔斯对小萨特的过分宠爱代表了临近死亡的祖辈们对孩子的普遍心态的话,那么小萨特对大人们的装巧弄乖则显示了聪明的儿童与生俱来的心机。 他装着很情愿的样子让母亲刷牙、洗脸、往鼻子里滴药水;装作很用心地在教堂作礼拜,而心里却在想着恶作剧的游戏;与外祖父配合默契地在照像机镜头前装模作样,做出各种亲热无比、惊喜若狂的样子。 小萨特非常自觉地在大人面前扮演角色,而且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成功颇为自得。当然,小萨特再聪明,也有表演过火的时候。 直到晚年,萨特都还记得他九岁时的一次演出,和十岁时的一次心理测验。那次演出的是一个爱国戏,是外祖父为了不使被大雨封在旅馆里的十个孩子太闷而编导的。 在戏中,萨特并不是主角。 主角是一个粗暴而善良的老人,由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担任。 但小萨特为了引起观看演出的父母们的注意,演得十分卖力,企图把所有的目光都引向自己。 但喝彩声都倒向了演主角的孩子,因为他不那么做作。 演出结束了,意识到失败的小萨特一把扯下了主角戴的假胡子,手舞足蹈地在人们面前跳来跳去,以为自己很迷人。 但他这次的表演更加过火,因而也造成了更大的难堪。另一次是大人们作的心理测验。 萨特母亲的朋友带来一套心理测验题,她对小萨特的聪明和早熟十分佩服。有一次,萨特趁她在场的时候故意向母亲要求读《包法利夫人》,使得母亲假愁真骄傲地说,“如果我的小宝贝儿在这样的年纪上就
14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9
读那种书,长大了可怎么办呢?“萨特立即回答说:”我要像他们那样生活。“
这使母亲在她的朋友面前大为露脸,那位朋友从此对萨特的天才深信不疑。 萨特决心利用这次测验进一步加深她的印象。 当萨特发现大人们在互相交换愉快的目光的时候,一下子便来了勇气,他努力使自己作出超出自己年龄的答案。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可以显示自己的机会,有一道题是:“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萨特毫不迟疑地写上了自己的答案:“当一个战士为死者报仇。”
当时正是战争期间,但萨特并不知道他要讨好的这两位夫人都没有任何亲人在前线。 他写完答案后兴奋不已,立即跳下椅子,把答案拿给大人看。与萨特期望的效果相反,两位夫人脸上都立刻撅起嘴,现出古怪的表情,母亲的脸色变得通红。 母亲的朋友把萨特的答案还给萨特说:“你知道,亲爱的,只有当你说的都是真心话时,我们才觉得有趣。”……每当这种时候,小萨特就发现他家的朋友们用一种担心和窘迫的表情望着他,而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也非常虚假。 这类记忆使萨特对人生的“作戏感”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并不把小孩的表演只看成一种童蒙未开的幼稚,他到死都认为,人生就是一种“自欺”
,而自欺的根源就在于人生的虚无。
二、虚无与“无常鬼”
什么是虚无呢?严格地说,虚无什么也不是,因为虚无就是什么也没有。 我们不能像思考实有的东西一样来思考虚无,虚无是实有的对立面,其性质与任何“有”完全不同,但
15
01萨特:荒谬人格
没有“无”也就没有“有”
,没有“虚无”也就没有无所谓“存在”
,逻辑上“有”就是靠“无”才能加以定义,虚无不在别处,就在存在内部。但在西方几千年的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一种物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一方面只局限于思考“有”
,把“存在”只当成各种不同的“存在物”来看待,另一方面是见物不见人,把物当成与人无关的独立客体来思考。 尽管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尽管西方思想中一直有与“科学主义”思想相抗衡的“人文主义”思想,但其对人的认识总的说来是只知其“有”未知其“无”
、把人当成一种特殊的“物”来对待的物化思维占了主导地位。 人们批判的文本形而上学,其要害就是这种物化思维。物化思维的不断发展,必然地导致了作为西方精神支柱和价值源泉的基督教信仰的解体,导致传统价值体系的解体。“上帝死了”
,尼采说,上帝是“我们自己杀死的”。
上帝死了,这意味着传统价值规范不再有效,不再有区分善与恶的标准,人们什么都可以做,因为不再有所谓“犯罪”。上帝死了,人们也可以什么都不作,因为人们没有必须做什么的必要性。人生不再有目标,世界不再有意义。 虚无统治了世界,只是因为人们从来不思考虚无。在萨特之前,海德格尔已经对虚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海德格尔从他的老师胡塞尔那里接过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几千年来惯常的物化思维方式,不再把人当成纯粹的自然物看待,力图建立一门与自然科学相
16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11
对的研究活生生的人的严格科学,即“人文科学”。有人可能会认为,现象学既然研究事物的“现象”
,而现象总是千变万化的,它怎么可能成为严格的科学呢?又怎么可能由此研究人的本性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象学主张抛弃那种抽象、固定的“本质”概念,并不是主张对意识到的现象作单纯的记录,而是要关注现象的结构,并将人对现象的经验按某种最基本的结构进行整理。 比如,人是通过意识活动来与世界打交道的,而人的意识总是对某种意识对象的意识,这意味着没有离开一定对象的“纯”意识,无对象的意识本身就是一个空,就是一个虚无。 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理论,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过去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还原为“共存”关系,这是一种唇齿相依的活生生的生活关系。 海德格尔看到,人是生活在世界之中的,没有西方哲学所设想的那种离开世界的人,也没有与人无关的纯客观的世界,人的生活就是建立他的世界,人与世界是同时存在的。 人的存在是一个过程,他不是天生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且他必然要走向死亡,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虚无的问题。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万物向人显示出的一种意义,而“无”则是意义的失落。 世界只有对人才显示其意义,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万物的存在便与人无关,因而不具备任何意义。海德格尔常把人叫作“能死者”
,这一称呼在中国人听来,也许有点不顺耳,不大吉利,但它却以哲学的坦率点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是虚无之上存在起来的存在,是活着但
17
21萨特:荒谬人格
又必然死去而重归虚无的存在。 所以,没有虚无,便没有人的存在。从纯自然的眼光来看,能量守衡,物质不灭,是不会有真正的“死”或者“虚无”的。 在自然界,“死”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换,“虚无”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只有人才把“死”与“虚无”带给了世界,因为人之为人,在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意识和精神支配下的一种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生命活动。 人的存在当然也是一种物质存在,当然也受物质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但人的创造性生命活动与自然物质之间是根本不可通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