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明,没有黑暗。我们知道黑暗是阴影,不是真的,是假的。这些大乘经教佛讲得太多,我们要细心体会,不能辜负佛陀的教诲。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落实,我们要转迷为悟,转黑暗为光明,转愚痴为智慧,你要能转。是,我很想转,转不过来,怎么办?那你要找,你为什么转不过来,你毛病到底在哪里?转不过来就是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不下,自私自利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们从哪里做起?从依教奉行做起,所以在这个地方你要信佛。信佛好难、信佛好不容易!因为你信你能做到,你做不到就是不信,这是早年李老师教我的。信,哪有做不到的,所以做不到就是你不信。佛教愚痴众生、中下根性的人,尤其下下根性的人,佛怎么教的?佛教十善五戒,从这里做起。十善:不杀生、不偷盗、在家的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做什么?我们没有去做。不杀生更深一层的意思,决定不伤害众生,决定不能够让一切众生因我而起烦恼,这都是在不杀生这个范围之内。十条统统做到,能令一切众生常生欢喜心,那我们就成功了。无论在哪个地方跟人家接触,人家都很喜欢你,都很尊重你。这要靠自己修养,没有别的,看破放下而已。放下十恶业,修学十善业,从这里做起。
我今天在许许多多地方教人修学,我教的是什么?《弟子规》、《十善业道》、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是纲领,确确实实落实在《弟子规》,落实在《十善业道》,这是净业三福里头第一跟第二,但是也给第三做了准备的功夫,不能不认真学。你要想成就,你不能把《弟子规》、《十善业道》落实,我老实告诉你,你这一生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但是跟阿弥陀佛结了很好的缘。什么时候能往生?你到哪一生、哪一世《弟子规》、《十善业道经》落实了,肯定往生。再告诉你,生的品位不高,凡圣同居土中下辈往生。凡圣同居土里面上辈往生的,那还要加一点功夫,单靠这个还不行,不能不知道。现在时间到,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五首偈颂:
【一切世间中,处处转法轮。】
我们在前面这一个小时说这么两句,这两句我们要细心体会,那就是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无时无处不在学习。学就是教,教就是学,这个教跟学意思我们要搞清楚,影响就是教。所以佛家讲教,有言教,我讲给你听是言教;有身教,身教就是我做出来,你们看,你看清楚、看明白了,我觉悟了,这是身教;意教,念念与性德相应。就世间,世间人讲很具体的形象,一定要讲个具体的,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相应,这是性德,念念不舍。要再向上一著,念念与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相应,那就入佛菩萨的境界,这是理。给你讲真诚清净平等觉,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事、这是相。体、相、用统统都相应,意教。念念不舍,三轮教化,教化也就是在学习。
自己没有成佛之前,教跟学是一桩事情,教学相长,教化众生是为了提升自己。到了自己修学究竟圆满,证到无上菩提,究竟极果了,还是照常现身学习,跟没有觉悟的时候一模一样,为什么?教化众生。三轮都要做给众生看,永恒的没有止境、没有休息,都在这里做,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所谓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难行能行,难做能做。世间人觉得难,难在什么?他有分别执著。佛菩萨示现的不难,他没有分别执著,所以难舍能舍,能放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王位舍弃了,荣华富贵舍弃了,妻子儿女舍弃了。这世间人难,做不到,他轻而易举做到了。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世间法,这不是真实法,这是非常短暂。你觉得自己很幸福、很美满、很快乐,非常非常短暂。佛法讲什么?你要把这个短暂的乐放下,你要去追求永恒的乐。
永恒的乐在现前有没有?有。但是一个我执没有放下的人他享受不到,现前那种永恒的乐他享受不到,必须到无我。真正做到无我,永恒的乐就在现前。我们不要讲佛菩萨,孔老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颜回就是。他在物质生活上是穷苦到谷底,箪食瓢饮,那么样穷苦的生活,颜回过得很快乐,他那个乐在哪里?他那个乐是永恒的乐。永恒的乐不受世间物质欲望、名闻利养的影响,丝毫不受影响。有,很快乐,没有,还是很快乐,那才叫究竟圆满的幸福。短暂的快乐里头你没有永恒,永恒里头包括短暂快乐都在里面。短暂的乐跟永恒的乐,《论语》前面两句话就是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永恒的,颜回得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现前的,好朋友难得聚会很快乐,那是短暂的。永恒里面有短暂,短暂里头没有永恒,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追求永恒,绝不贪恋短暂。
第二句讲『处处转法轮』,就是一切众生无量劫来天天都在学习,佛菩萨如是,所有一切众生无不是,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那就是学,你学圣、学凡,你学善还是学恶,善恶永远混杂在一起,你是学哪一边的多、哪一边的少?我们现在在初学,总得要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希望我们能学善的多一点,学觉的多一点,学迷的、学染的、学恶的少一点,这样你就有进步。后面这两句那完全是圣人,凡夫就没分。前面这两句我们凡夫也包括在其中,六道众生都不例外。纵然在地狱里头还是在学,还是在影响,总不能够脱离,为什么?这是性分,就是自性里头它本来就有这么一分。我们称它作性能也好,称它作性德也好。第三句讲:
【无性无所转。】
注解里头说「无性寂灭,故无所转」。性是性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它没有性质。大乘教里头我们也常常听说有这个讲法,「空无自性」,就是此地讲的『无性』。所以《般若经》讲得透彻、讲得详细,到最后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毕竟空就是无性,无自性;无所有就是『无所转』。十方诸佛如来在九法界现身说法,你要问:他有没有所转?给你讲真话「无性无所转」,这给你讲真话。但是讲真话你不懂,要是跟你说佛在九法界,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便说法他就跟你说什么法,这个你好懂。这就是说空你不懂,说有你就懂,为什么?因为无始劫以来,你就执著有,你就分别有,你总觉得这有是真的,有不是虚妄的,这个执著很不容易突破。
常常住在一个地方,我们这个地方有当地的朋友常常来参加我们的温馨晚宴,参加我们的多元文化论坛。有几位跟我交谈过,他们在图文巴出生,一生(现在五、六十岁了)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城市,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他很爱这个地方,我们听到很羡慕他。翻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一生,这一生当中没有家,出家没有道场,一生都过著流浪、漂流,哪里有缘哪里去住。缘有长短不一样,缘分好的大概能住个三、五年,缘短的三、五天,天天都在流浪。所以我们看到真正住在一个地方如如不动,我们很羡慕。就像古来大德真是有福报,一生当中住在一个山上一个寺庙不下山,学生「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我们想想,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大的福报。我们不是喜欢到处跑,不是,没有这个福报。
现在我们建了一个小道场,总算修了这么多年有一点福报现前了,但是时运不同,还是不能安居。社会动乱,人心不安,所以最近这几年还是各处去走动,那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平。我跟大家讲很多次了,如果不是为这个,我住在这里我不想下山。虽然不能成就别人,但是能成就自己。我们的学习通过网际网路、通过卫星电视,一样可以跟不同的地区许许多多同参道友互相在一起学习。我能放得下,不是放不下。现在愈来愈感觉到年岁大了,转眼八十岁了。目前最关怀的,真的是希望佛教能有后继人才,这是我非常关心的一桩事情,但是这种人可遇不可求。
师资之道总是要讲缘分,缘分要讲到过去世,还要众生有福,能出一个好的法师。好的法师具足信解行证,所以头一个是信,这就非常困难。他连佛都不信,他怎么会信我?这不可能。我们对一个老师,尊重这个老师,首先你要信佛、你要信教,这个教就是经典。佛宝、法宝这是根,真正知道这是宝,然后我才亲近一个老师。老师是过来人,老师年岁比我大,学得比我多,他能帮助我,我们才去拜一个老师。所以我们对於佛法要不信,你对老师怎么会生信心?对佛法为什么不信?是对佛法了解不够。你们这些同学跟我不少年,天天都在听,了解够不够?不够。什么原因?你们自己有业障,所以你们没有进步,我看得很清楚。从什么地方看?你们的贪心没断,你们的瞋恚没断,你们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统统没有,三皈五戒十善你做不到。这怎么样?不具备修学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不要说你跟我这十几年,你跟我一百年你也学不到东西,你也是白跟。
我们跟一个老师学,最重要的,老师教我的东西我一定很认真的把它做到。老师看得出来,老师不糊涂。老师教我不杀生,我真正能够做到,从今而后再不敢伤害众生。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喜欢打猎,我打过三年,真的杀害不少众生。以后是学佛了,要不学佛,这个果报决定会现前。这个果报是转过来了,这是听老师的话,不但不杀害众生,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意念。意念都没有,当然不会有行为。
别人伤害我,我接受,我很欢喜接受,我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因为我懂得世间一切世缘都有因果的。他毁谤我,他伤害我,他为什么不伤害别人?他跟那个人没有这个缘,他跟我有这个缘。这个缘是什么?总是过去生中我对他不善,这一生遇到了,他要报复,应该的,这是帐,这冤冤相报。我这一生明白了,我欢喜接受,我感激他,这一笔帐了了,来生来世我们就是好朋友;甚至於不必到来生,再过个一、二年他气消了的时候,我们又是好朋友了。这要不是佛法,我们哪有这种缘分,怎么会晓得这个道理?学了佛之后才真正觉悟到「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善缘、恶缘只要我们觉悟明了都是好缘,逆境、顺境都是好境界。这不从大乘佛法里学,你到哪里去学!
我们能转境界,不被境界所转。你要问我学佛有什么好处,这就是真实的好处。这个好处在大学里头、在研究所里头学不到的,比那些课程殊胜太多了。古时候这些学问,因为学的人多,得到受用的人多,所以在社会上很流行,连帝王都乐意来学习。我们知道这三教的圣贤许多都是帝王师,国师。这些国王大臣很聪明,带头来学习,他们一带头,全国人民也乐意学习,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安定和平一定带来繁荣兴旺,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学习一定是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开头,这个根性很重要。根性,一半是先天的,这是过去生中余习,一半是后天的。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