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57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57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染著,不染著家,你就出了。一切众生修行圣道而不能证得圣果,不能超越六道,都在放不下家,病根就在这地方。所以佛菩萨示现为我们讲经说法,让我们真正明了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要记住。现在我们看「离世间品」,示现出家有十句,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出家,何等为十」。第一个「所谓为厌居家故,示现出家」。觉悟的人看到家很苦,所以叫家累。我们韩瑛堂,也就是斋堂里面有一幅画叫醒世图,我相信你们都看到过。醒世图里面画的就是家累,你看一个人在拉车,那个车就是他的家,车上有他的太太、有他的儿女、有他的家私。这一张图,早年我刚刚出家没有多久,这说起来五十多年前,台南开元寺的客堂挂在客堂门口,我用照相机把它照下来,这是照相放大的。现在印的很多到处赠送,现在放这么大,比原图还稍微小一点,小不了多少,很值得人省悟。你看到这个样子,你还要不要家?菩萨觉悟、清楚不愿意背这个重担,他把这个重担放下,示现出家。为厌居家故,这第一句。
  第二句「为著家众生令舍离故,示现出家」。这第一句讲的是自己真的觉悟明白了,家是负担、是重担,你没有办法解脱,你没有办法了生死出三界,菩萨做这个示现。第二个意思是为众生,无量众生贪著家业,贪著家亲眷属,产生了深情爱意,那就是佛法里头常讲的「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你为什么会在六道里头轮回?就是你的情执、你的情爱太重了,你放不下,那你得要去搞生死轮回。菩萨觉悟明了、放下了,令那些众生看了之后,心里有所警觉,为这个而示现出家。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离世间品」,以十事故示现出家。这一段经文一共有十句,前面两句介绍过了,现在从第三句看起。「为随顺信乐圣人道故,示现出家」。圣人道就是佛道。我们知道菩萨在家的多,出家的少,从这个地方我们去思惟观察就知道,这个圣人法是说示现成佛,就是示现成等正觉。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一定是现出家相。其实这是示现,真正出家,你一定要懂得家是什么,这个先要搞清楚。家是现在人讲压力,佛经里面我们读得多了,重担。
  佛说「家」有四种。第一种田宅家。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房地产,你有房地产这有家,你家住在哪里。有房地产,当然你有妻子儿女,我们现在讲家庭,这是第一种家的意思。实在讲这个家并不重要,菩萨作斯示现,目的是叫我们要出另外三种家。另外是哪三种家?烦恼家。烦恼是家,所以断烦恼也叫出家,这个就不分世俗里面讲的在家、出家。在家居士把烦恼断了,他出了烦恼家了,真管用;田宅家出了,如果没有断烦恼,不管用,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第三种五阴是家,色受想行识,六道是家,六道轮回!到大乘菩萨还有一个家,无明是家。出了无明,那才真正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家有这么多种,你出哪一种,你得要清楚。
  「出」也有四种:第一种身出心没出。这是有名无实,身剃了头了,像个出家人的样子,心跟在家人完全没有两样,具足自私自利,具足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享受,贪瞋痴慢一分都没有减少。身虽然像个出家人的样子,你心没有出。烦恼习气不但没有减少,还天天在增加,你说你怎么得了?这样的出家人,他将来往生到哪里?给诸位说,决定往生地狱,地狱是他的家。你要说他没做什么坏事,他很守本分,没有坑人,没有骗人。他有一个罪名,什么罪名?破坏出家人的形象,这个罪名就是阿鼻地狱。人家一看出家人是这个样子,他不是骂你一个人,把所有出家人全部都骂到了,你把出家人形象破坏了,罪是从这个地方结的。所以不能不知道。
  诸位学《沙弥律仪》你就明白了,《沙弥律仪》在家同学可以学。出家戒里面除了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人是禁止的,不可以学的;沙弥戒跟菩萨戒可以学。沙弥戒,小戒,我们现在不敢讲比丘,能够把沙弥做到就不错了,念佛往生是真正能行,真能去得了。如果十善、五戒、沙弥戒都做不到,出家人念佛不能往生,还要搞轮回。即使要搞轮回,三恶道的成分太大太大了,就是我刚才讲的罪名,破坏出家人的形象,你的罪业就重了。这第一种身出心不出。
  第二种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这真能成就。形象是在家身分,心里头对这个家一尘不染,没有一丝毫染污,没有一丝毫贪恋,这个在家居士是菩萨、是罗汉,这是正确的。第三种身心俱出。在我们佛门历代的这些祖师大德,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身心都出。这个就是圣人道故,菩萨要随顺信乐,你真的信圣人之道,真的喜欢圣人之道,那你就要示现出家。第四种人是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指哪里?指在家居士,他身没有出,心贪著五欲六尘、贪著名闻利养、贪念家亲眷属,他都没有出。所以名字优婆塞、优婆夷,有名无实,他不是真的在家修行人。除这个四种,我们也要清楚,我们是属於哪一种人?你是在家的,你是属於心出身不出真正在家居士,诸佛赞叹,诸佛护念;如果是身心都不出,你也是破坏佛教形象。人家一看,你虽然不是出家人,人家说你学佛的,学佛的人干这种事情,你把所有在家学佛人的形象破坏了,这个罪不得了。
  所以出家这桩事情不容易,非常非常不容易。印光大师一生为什么不收出家徒弟?不给人剃度?就是这个道理。什么人印光大师会给他剃头?身心俱出,这是应当要给他剃度。身出心不出,不可以,你怎么忍心把他往地狱送?决定不可以。我学佛七年才出家,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我对於这个很清楚很明白。我发愿学印光法师,一生不做主持,不做当家,不传戒,不收剃度弟子。现在你们图书馆这些跟著我出家的,我跟你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们是跟韩馆长出家的。韩馆长一生护持我三十年,她建了道场,道场需要人照顾,所以有很多人就找她,求她出家,她答应了。那没法子,找她是我来替她,代替。所以她一往生,我当时就说了,馆长往生之后,我绝对不会替一个人剃头。以后找的人很多,我统统拒绝了。所以你们出家要感谢韩馆长给你们的缘,我没有这个念头。她走了,留下你们这么多人,离开图书馆之后没有地方去,所以建这个道场是给你们的,我报韩馆长三十年护法之恩。你们跟她的人,我不可以看到你们到处去流浪,所以给你们建一个道场。
  建立一个道场,我在这里要担任院长这个名义,那是你们在澳洲没有拿到身分,拿到身分,我就得移交了。现在行师已经拿到公民了,我就交出去了。布里斯本的净宗学会,我也把它交出去了,现在让悟通师在那里管理。你们有这个条件就应当接手,自己好好的来管理,不辜负韩馆长,不辜负许多护法拥护你们,出钱出力建这个道场。你们要知恩报恩,你们要认真修行。出家要像个出家人,在家要像个在家人。在家的就是心出身不出,出家的身心俱出,这就对了,这是圣人之道。佛为我们示现出家用意很多,都是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做模范的。
  第四「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故,示现出家」。世尊为大家曾经讲过一部经,《出家功德经》,赞叹出家。佛菩萨赞叹出家,自己不出家,那不好意思,讲不通,所以他要给我们做榜样,示现出家。所以在家居士学讲经,不能讲这部经,就是《出家功德经》这个经你们不能讲。为什么?讲了,人家问你出家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出家?会叫别人怀疑。讲经的目的是要帮助一切众生断疑生信,你讲这个经引起别人怀疑,那就错了。所以这个经不好讲,这个经一定要出家法师来讲。下面第五句。
  「为显永离二边见故,示现出家」。永断二边,二边是相对的,空有两边,真俗两边,出家是两边都离。两边都离,大乘法里面称它作中道,再向上一层,中道不存,中道也没有,那你就是真的出了家。不但出了三界家,出了十法界家;不但出了烦恼家,你出了无明家,你成就无上菩提了。你看出家还有这一层深义在里面,这个意思太深了。这个意思不是普通人能够体会得到的,什么人体会?至少是四圣法界,六道凡夫体会不到。我们就晓得示现给声闻、缘觉、菩萨看的,帮助他们向上提升。
  第六句「为令众生,离欲乐我乐故,示现出家」。这里面讲了两个「乐」。佛为了帮助众生,教导众生离欲乐,欲是欲望,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都包括在其中,我们现在把它说之为物质享受。物质享受之乐叫欲乐,另外一个叫我乐,我乐是属於精神享受,不是物质的。精神享受里面有道有学,好学的人精神生活很丰沛。人生在世,我常讲最重要的一桩大事要活得很快乐,你就没有白到人间来。你这一生得人身要活得很痛苦,那你很冤枉。幸福快乐与地位的尊卑不相干,与贫富不相干,与贵贱也不相干,我乐。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不是欲乐,这里头没有欲望,道跟学。所以修道有乐趣,不论是哪个道门。在中国过去社会里头,儒释道三家,佛出家,道里头也有不少出家,道士出家的,儒家确实有心出身不出。
  所以这是佛为了教化众生,让众生把这两种乐都能够放下,这两种乐是有为法,不是真的。这种乐好比是外面境界刺激的,不是从内心生的乐趣。内心里面生的喜悦,那是真的。什么人有?出家人有,心出身不出的人也有,真出家!这是佛家常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论语》里面所说的「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你把你所学的都能够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无比的快乐。这个乐是圣贤之乐。
  所以人活在这个世间,如果活得不快乐,那就错了。谚语常讲「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有助於你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是从喜乐里头来的。你心有忧虑、有牵挂、有烦恼,你决定多病。治病从根本治,不要医药,不需要请医生,把你内心的贪瞋痴拔掉,什么病都没有了。所以贪瞋痴,我常常讲,那是你内心里头最深处的病毒。你有烦恼,你有疾病,你有生死,都是它在作祟。佛教我们出家有这一层深义在里头,出烦恼家、出生死家。我们在讲席这么多年当中提过不少次,真正学佛功夫得力,不老、不病、不死。这个不老可以说老化的很缓慢,这不老,你真的功夫得力,你真的学到东西了。所以学佛你有没有功夫、得不得力,一看就明了,你瞒,瞒不住!都在你面孔上,都在你身体上,你怎么能瞒得过人?
  第七句「为先现出三界相故,示现出家」。先是提前,现在还没出三界,示现出家身,绝不贪恋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换句话说,出三界就是超越六道轮回。现在虽然身还在,还在这个世间,你看他的思想,你看他的言行,他不在三界中,他已经在三界外了。这一种示现出家,这不是为自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