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419部分

柏杨全集-第419部分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令驱逐。
   「一旦泰国政府下令驱逐,」段希文将军说服反对者的意见,「你们有什么对策?事情又回到当初我们缴械时的情况,谁补给我们?没有补给,用什么跟泰国对抗?我有一句话,希望弟兄们切记,我们今后唯一的一条活路,是跟泰国政府合作。」
   大家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是的,孤军总是被困在前有虎狼,后面却是万丈深渊的狭道里,退一步即死。
   
   
   ○四指挥部
   孤军像一叶飘萍,在穷山恶水的泰缅边区,飘泊二十年,现在他们用自己的血,换来一块土地,安定生根。
   在段希文将军主持的军事会议上,大家终于认识清楚,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即行组织三五两军混合野战部队,在两军中挑选六百人──孤军的全部精华。可是坚塞少将对段希文将军的作战计划,不能同意,那时的坚塞少将跟孤军之间还没有感情,只不过国务总理他侬元帅既然颁发下来训令,他不得不照训令行事。泰国国防军失败的原因在于正面仰攻,而孤军正重蹈覆辙,也采取正面仰攻。双方发生剧烈争执,坚塞少将认为这是死路一条,段希文将军坚持不肯改变,僵到最后,段希文将军威胁说,如果改变作战计划,他就拒绝担任总指挥,坚塞少将烦躁而轻蔑的勉强点头,但段希文将军要求坚塞少将陪在身边,一直到战争结束,因为那是泰国,中国的将军无法运用自如。坚塞少将问,一个月的时间够不够,段希文将军回答:
   「足够,或许只要一个星期。」
   清莱会议后的第四天,孤军在昌孔城锣鼓喧天的集结,坚塞少将紧皱双眉,他只听说过有秘密集结的攻击,从没有听说过闹得唯恐天下不知,很明显的,山上已布下陷阱,在轻重机枪火网交叉封锁下,六百名中国战士没有一个逃过劫数。可是坚塞少将事实上只看到五百名中国战士,那是四月间雨季将临前的某一天,当夜幕初垂,星光齐现,大概九时左右,五百名孤军在无座力炮掩护下,成仰角强攻。
   果然不出所料,苗兵的火力如炽,孤军开始死伤,但攻势不挫,他们接到的严厉命令是,必须一口气攻到山腰,不怕任何代价,段希文将军亲自督战。
   就在发动攻击的同时,从叭当上游十公里左右一个树丛中,驶出十二只小舟,没有灯火,没有人影,唯一划破沉寂的是韵律的桨声,顺着湄公河南岸疾下,最后在画梦山北麓停泊,一百名孤军弟兄,带着卡宾枪、手榴弹,和泰国政府临时配备的火焰喷射器,悄悄登陆,按照着情报指示的山径,潜行攀登。
   这场惨烈的争夺战,在拂晓时结束,孤军所以强攻,就是要吸引苗共的主力,中国人的作战方式与泰国人的作战方式不同,所以苗共不得不一再增援,最后把所有可以动员的武力,包括后山的防卫部队,全部投入。当他们正在庆幸终于把孤军锁在山腰的时候,后山就像敞开了的大门。苗共一部份溃散,大部份被俘。而孤军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七十余名阵亡,轻重伤三百余人,数目占全军的一半。这是自撤退到泰国后,最大的一次损失,几乎使孤军不能成军。当尸首和伤兵分别运返美斯乐、唐窝的时候,村庄里一片号啕,哭她们的丈夫、儿子、亲人。
   这一战役使坚塞将军对中国人留下动容的印象,段希文将军向他道歉不能先把战略告诉他的原因,为的是苗共间谍四布,万一泄漏,后山奇袭失败──苗共只要一挺重机枪,就能在登陆时把孤军消灭,大局就不可收拾。坚塞将军对段希文将军由崇拜而成为朋友,直到坚塞将军后来升为上将,成为国务总理,友情不变。而「九十三师」的名声和对泰国的贡献,才开始为泰国人民所接受。泰皇陛下亲自颁给段希文将军一枚勋章,用以酬庸孤军的勇敢和忠心。段希文将军一位亲信的云南省籍的高级将领,向我形容接受勋章时的心情。
   「段将军告诉我,他这一生只跪过一个人,就是他的祖父。但在颁奖典礼上,他向泰皇下跪,固是感激泰皇的宠荣,更是感激泰皇收留哀哀无告的孤军。」
   孤军的血为孤军苗裔奠立了今日安居在泰国的根基。叭当攻克后,泰国国防军并没有进驻──他们对那里的艰苦也不能忍受,而交给了孤军。由三五两军混合部队驻防,三军的一位将领段国相先生担任指挥官。这说明泰国政府对孤军信任,把国防要塞都托付给他们。泰国政府对阵亡将士的家属,和负伤将士,以及负伤将士的家属,统统发给泰国公民证,对其他孤军,也履行承诺,发给居留证。孤军像一叶飘萍,在穷山恶水的泰缅边区,飘泊二十年,现在用自己的血,为自己换来一块土地,安定生根。
   接着,泰国政府批准孤军改组,称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由段希文将军任指挥官,李文焕将军任副指挥官。在这里,有一个我迄今都没有弄清楚的事,就是他们的武器如何处理,新武器如何更换,因为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使我无法分辨什么是真的事实。比较可信的是,一位孤军高级将领告诉我说,自卫队武装人员的编制是一千五百人,泰国政府即以这个标准补给弹药和粮秣。可是武器没有更新过,泰国最高统帅部如果需要孤军作战时,就临时发给,战役结束后,再如数收回,在后来爆发的考牙山战役中,就是这样。为什么在这方面这么严格,是可以了解的。无论如何忠心,中国人仍是中国人,在泰国立场来看,还是越谨慎越好。
   泰国政府为了统御孤军,最高统帅部特地在清迈──泰国第二大都市,泰皇陛下行宫所在地,另行组织一个没有名称的指挥部,因为它设立在清迈边防警察○四号营房,一般人就称之为「○四指挥部」。后来泰国政府是不是给了它一个官方的正式名称,没有人知道,大家只知道「○四指挥部」是自卫队(孤军)的最高司令部。
   
   
   罗星汉的奥秘
   中国人和中华人必须划分,不要增加其他国家内骨肉同胞的困扰。我们无力帮助他们,已够惭愧,不应去害他们。
   一连接到几封关于罗星汉先生的信,其中没有署名或仅署名「一读者」,以及虽署名而没有地址,无法求证的几封,只好束之高阁,因为那是太不肯负责任了,使我虽然愿意听信,却不敢听信。只有一位住在桃园县龙潭乡丁流先生的信,内容比较详尽。为了了解罗星汉先生这位神秘人物的背景和现在行踪,和澄清作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澄清的观念,摘要抄录在下面。
   丁流先生礼貌的开端之后,他说:
   「在你文章中,关于罗星汉那一部份,想是提供资料给你的那些人,当初就只道听涂说的,知道一些他的传奇故事。我是果敢人,是罗星汉父亲堂妹之子,从小跟罗星汉一起读书,一起长大,直到孤军进入异域后,星汉当了果敢自卫队的一名小指挥官,而我成为孤军阵营中反共大学的一名学生时,我们表兄弟俩,才行分开。所以我自信有资格提供你一些确实的资料:
   「1据果敢当局一九四七年印发的『高小』地理教科书上说,果敢土地面积为五千六百余平方公里,人口一十六万余众,它绝非掸邦行政系统下的一个『小镇』。
   「2果敢实际于一八九七年二月四日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中,被中国的满清政府割给了英国。同时被出卖的,还有班洪及板弄等地。
   「3以国籍法而论,目前的果敢人当然不是中国人,但这是人为的国际因素造成,除非柏老你有办法把香港人说成英国人,否则,果敢人应该永远是中国人。说他们不是中国人,我想不仅国内同胞不会同意,连他们自己亦未必能够完全同意。
   「4当我和罗星汉先生都还是小孩的时候,缅甸政府军力量,尚无法到达果敢,那时我们唱的是中国国歌,升的是中国国旗。
   「5罗星汉这三个字,不如你所说的,只像是中国人的名字而已。他是道地中国人的名字,他的上一代属于『朝』字辈,如罗朝中(云南大理干训团毕业生),罗朝栋(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任团长,在果敢可谓无人不知),罗朝相(曾任果敢教育局长)。
   「6如果罗星汉这名字真如你老所说,是由当年孤军替他取的,那么,罗星科、罗星斗、罗星梭、罗星强等,这些罗家『星』字辈名字,又是谁替他们取的呢?又如『星』字辈以下的『秉』字辈,如罗秉仁、罗秉义等等,这些名字又是谁取的呢?
   「7罗星汉的么妹罗星菊,去年(一九八一)从缅甸辗转来台,双十节前后那些日子,均住在我家,她告诉我许许多多关于果敢发生的事。」
   丁流先生接着叙述那些发生的事:
   「罗星汉于一九七○年七月一日获缅甸政府释放,受到英雄式欢迎,所有各行业的人们一律停止活动,庆祝他重获自由。虽然他曾有过走私贩毒的窝囊行为,但在骨子里,他仍不失为一个有魄力和有正气的中国人。他之所以离乡背井,是因为一九六二年,罗星汉在缅甸政府支持下,推翻了当时果敢的杨氏政权──杨家执政者名杨振财,曾担任过掸邦的财政厅长,亦即《异域》里提到的那位游击女杰杨金秀小姐的二哥。罗星汉向缅甸政府推荐他的另一同班同学苏文龙为副手,后来苏文龙夺权,罗星汉斗不过他,只好带领自己的基本部队逃到金三角,干起被世人咒骂的贩毒买卖来。
   「罗星汉在成为果敢自卫队的一名小指挥官前,与其他十名果敢青年,的确被当年的孤军训练过,负责训练的是一位武姓上尉,目前住在花莲。」
   最后,丁流先生说:
   「或许在我个人的心态反应方向,民族主义色彩太浓了。因此,就中国人比中国人,我觉得可怜的不只是那些生活在泰北穷山恶水环境中的难胞,而更可怜的应该是我们果敢人。我们身不由己的连同自己居住的土地,被自己的国家出卖给了别的国家,到最后竟有自己祖国同胞,说我们不是中国人。
   「我好想哭,但你的文章并非你所亲见的,想到这里,我的无名火便从心中熄灭,你的文章无罪。」
   丁流先生的信写到这里结束。首先,我向丁流先生以及所有果敢的骨肉同胞致歉,想起来不仅丁流先生一人想哭,我也想哭。国势凌弱,和少数划界的无能赃官,轻轻一笔,就把果敢划到界外,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分离。这跟当年满清政府把台湾断送给日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台湾已重归祖国,而果敢,那个很少人知道的丛山边区,仍在东望王师,「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这是丘逢甲先生的感慨,重读此诗,我们充满了内疚。
   然而,「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跟国籍是两回事,这是一个必需具备的现代知识和现代观念。好比,我女儿是我亲生骨肉,可是她已入了澳洲籍,虽然作父亲的我是中国人,她却是澳洲人。所举香港例子,这正是我们要了解的,香港人也绝不是中国人,他们是英国殖民地香港人,在新国籍法实施前,他们拿英国护照,则就是英国人。丁流先生现在当然是中国人,如果你是由正常轨道到台湾的话,你只能拿缅甸护照,恐怕非是缅甸人不可。但是,无论你是哪国人,我们仍是骨肉同胞,这等于出嫁的女儿,虽然冠以夫姓,她跟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