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刚烈将军史迪威 >

第2部分

刚烈将军史迪威-第2部分

小说: 刚烈将军史迪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充沛的精力经营着各项事业。尽管他的才智后来没有在更大范围施展过,但在扬
克斯上层社会,他确实成了受人爱戴和有很大影响力的知名人士。
    对于回到扬克斯最感到高兴的莫过于约瑟夫·沃伦·史迪威。家里人都叫他沃
伦;在公立学校里,同学们直呼他史迪威。1888年他5岁时进入这所学校,4年后和
父亲一起迁居外地。这次回来,他已是13岁的翩翩少年。同学们和他别后重逢,彼
此都喜出望外。特别使他开心的是,几个爱好体育的同学很快又聚拢到他的周围,
他们或打网球,或到哈得孙河里划船比赛,玩得非常痛快。
    小同学们没有忘记,1889年史迪威二年级时,大家常常围住他,听他讲坐船过
大西洋,到欧洲旅行的有趣故事。
    那一年是美国建国100周年。他父亲带着他和他的母亲、姐姐,过大西洋,在法
国登陆,先到巴黎,接着到英国,返回来又在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奥地利、
意大利等国家旅行。一路上,他们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新奇的城市,听他父亲讲了
许多有趣的神话,脑子里装满了五彩缤纷的印象。当时,他父亲写了一系列迷人的
游记,寄回美国在《扬克斯政治家报》上连载。由干他的文笔出色,扬克斯人都喜
欢看,而且过了十来年人们仍记忆犹新。
    沃伦从欧洲回来,每见课文里出现自己到过的地方,课本就像活了起来,他便
情不自禁地给同学们说点见闻,显示显示自己的阅历。尽管同学们并不都是孤陋寡
闻的,但还是乐意围在他身边听他说东道西。
    这次他从农场和乡间回来,最叫人羡慕的是他的体格比别的同学健壮。每次上
体育课,他总是最出风头的角色。
    沃伦很快适应了中学高年级的一切,得到他父亲的夸奖。史迪威博士对自己的
孩子都视若掌上明珠,既和他们是朋友,又称得上是教子有方的严父。他能绘画,
会弹钢琴,家里的欢歌笑语声,常常飞出窗外。但每日三餐前,他都领头作祷告,
严格得很。在饭前、饭后,他常用“布道”的口吻,以孩子们的行为和见闻为话题,
谈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规范。其中常有引逗孩子们恍然开窍的笑话、幽默。孩子们
对他十分敬仰,认为他是世界上最棒的父亲,他的一切言行当然都是正确的。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史迪威博士不断加深和丰富这种“布道”的内容。他
常以高度的道德标准,议论乡间、市里等外部世界发生的,还有自己经办的大大小
小的事例,让孩子们锻炼着分辨善恶、是非。
    就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为少年史迪威开拓了纯洁无暇的心田,使他渐渐萌生出
追求高尚、完美而又疾恶如仇的正直性格。
    在沃伦的少年时代,美国的工业生产正迅猛发展,跃居到世界首位;悬挂着星
条旗的海军舰队在太平洋上驰骋。报纸上天天有人谈论美国向世界传播“文明”的
伟大计划。史迪威博士虽然常看报纸,但对时局和政治问题很少开口说什么’。18
95年底,·美国公众在纽约举行了一个“保卫和平”大会,一位博士领头谴责美国
政府“用战争恐吓来达到政治目的是无耻而丢脸的”。纽约有几家报纸报道了这个
大会的情况。12岁的沃伦已初谙世事,他好奇地问爸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史迪
威博士没有回答什么,他摇了摇头对儿子说:“这是不对的。”他们家历来持共和
党观点,总是把国家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沃伦的脑海里从小就留下了“国家利
益至高无上”的深刻印象。
    在沃伦将要中学毕业的前一年,也即1898年,美国公众对西班牙统治者在古巴
极其残暴地镇压和屠杀当地起义者,表示了极大的义愤。史迪威博士非常同情古巴
人民和起义者。他从传统的人道主义道德准则出发,尖锐抨击西班牙统治者的野蛮、
残暴。后来,美国海军在古巴胜利登陆,而陆军却在作战中失利。同时,由于补给
不足、药品奇缺,仅黄热病就夺去了上千名美国年轻士兵的生命。这件事引起了国
内公众的极大愤慨,强烈要求罢免军中无能之辈,改革军队管理。陆军的失利,使
史迪威博士受到很大刺激,但他除了深深的叹息,不愿说什么,也实在顾不上去说
什么。因为他所在的几家银行和公司的业务,都在迅猛发展,他夜以继日地工作,
有时还要沃伦帮他办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传递一句话。沃伦很乐意帮父亲做
事,每当他把委托的事圆满办成之后,那种乐趣是难以形容的,他好像一下子又长
大了许多。对父亲所教导的办事要公正、守信等道理,他铭记在心,并且奉行了终
生。那两年,史迪威博士是绝没有想到要让儿子去从军的。
    沃伦·史迪威在扬克斯中学高年级期间,施展语言天赋的机会不多,他出色的
表现是在体育方面。他最拿手的是短跑,由于老师指导得当,没有人比得上他。但
当时的热门项目是橄榄球,史迪威很快便成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骨干。
    橄榄球运动源于英国,经过美国大学生们的改造和革新,成了一项风靡美国的
运动项目。在一些名牌大学橄榄球队的影响下,不少中学也建立了自己的代表队。
扬克斯中学的代表队叫“高地橄榄球队”。在11名队员中,史迪威是身负重要任务
的“四分卫”,而在比赛场上,人们称他是全队的“灵魂和将军”。同学们都羡慕
他,一佩戴上头盔、护具,他简直像个古罗马的斗士,威武异常。比赛时,无论是
脚踢、手传、夺抢橄榄球,他都特别机灵、麻利,骁勇无比。特别是他的抱球奔跑,
在整个球场里无人能抵挡,无人追得上。经过几次比赛后证明,只要有他上阵,高
地队就稳操胜券。他和高地队的神威,使扬克斯中学在全纽约市都名声大振。
    1899年,16岁的史迪威率高地队作为扬克斯市的代表队,和纽约市、西切斯特
市所有预科学校的橄榄球队比赛,连战连胜,大出风头,使一些名牌大学的橄榄球
队也对他们称赞不已。高地队返校时,校长托马斯·贝克博士亲自迎接他们载誉而
归,还破例给史迪威和全体队员发了奖金。
    在田径运动中,史迪威也是出类拔萃的。他擅长四分之一英里赛跑,并且名扬
校外。后来,西切斯特市的“校队竞赛联盟”特邀他出面组织田径比赛。与此同时,
《扬克斯政治家报》特约他作体育记者,报道这次的比赛盛况。在他的一些小崇拜
者的多方面帮助和支持下,他犹如身负重任的指挥官,细心按程序和规则进行工作,
把这次比赛组织得既热烈紧张又井然有序,使同学们高兴,老师们满意。他在报上
发表的两篇文章,还对改进田径运动教学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意见。
    在这次活动中,史迪威对自己的号召力和组织才能,既出乎预料,又十分得意。
心底的喜悦,使他的自信心升高了一大步。
    史迪威中学毕业时,校长托马斯·贝克博士在结业报告中,对他作出了很高的
评价。称赞他“是个模范学生”,“各科学习成绩优良”;还夸他“没有坏习惯”,
热心“做有益于学校的事业”。总的评语是“精力充沛,有办事能力”,“完全可
以信赖”。
    然而,世上一帆风顺的事少,事与愿违者常有。中学毕业曾得到校长高度评价
的史迪威,竟在不到一年之后,闹出了一桩与校长对他的评价完全相反的事情。
    本杰明·史迪威博士曾和校长一样,认为沃伦聪明、能干、精力过人,而且做
事认真、效率高。他计划让他上耶鲁大学,进入著名的耶鲁大学橄榄球队也是有把
握的。但沃伦刚刚16岁,到大学独立生活,年岁小了点。沃伦的母亲也不放心。他
们决定让沃伦在母校再学习一年。没想到,沃伦对这样的安排十分反感。复读课程
的枯燥无聊,青春期的逆反躁动心理,使他对外部环境采取了消极的反抗,闹出了
一桩损害学校声誉的丑闻,使校长托马斯·贝克博士非常恼火。本杰明·史迪威博
士更觉得脸上无光,以致改变了让儿子进耶鲁大学的美好设想。
    事情是这样的:沃伦自小好动,精力旺盛,而且灵敏得很,眨眼就能爬上屋顶。
这两年,由于他在体育方面如愿以偿地显露了身手,同学们对他表示钦佩和崇拜的
多了,他的兴致正高,而让他再读一年毕业班却大扫其兴,于是一发性子,忘了其
他,竟拉上三个毕业班的好朋友,在学校的阁楼上搭了个玩纸牌的秘密场所。他们
玩得开心,就自称是高山上的“四巨头”,把玩纸牌的阁楼叫作“四巨头俱乐部”。
有一次,他们还把校长的桌子吊了上去用来玩纸牌。四个“淘气鬼”这样玩了好多
次没有被人察觉,心里非常得意,胆子也越来越大,以至无所顾忌地放肆起来。19
00年毕业班同学开舞会时,他们模仿当地青年的撒野风,搞了场“冰淇淋大战”的
恶作剧。四个人冲向舞会的茶点部,同守卫者混打成一团,连校长贝克博士也挨了
他们的拳头。他们七手八脚打开通道,抢了冰淇淋桶和糕点盘子便逃之夭夭!
    第二天,学校教务委员会举行特别会议,决定对三名闹事的学生分别给以停学、
开除、不准毕业的处分。史迪威得以幸免,是因为他早已毕业,学校不予追究,但
这场乱子已成丑闻,在全扬克斯城沸沸扬扬地传播开了,对本杰明父子形成了很重
的精神压力。
    开始,本杰明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有这等劣迹,他亲自查实后则认为:必须让
沃伦到军队里严加管束。于是毅然决定送儿子报考西点军校。但是,进西点军校谈
何容易!必须有国会议员的推荐,或是陆军里有过硬的“门子”。自己没有这种关
系,只得另想办法。幸好,马路对过的街坊,和当任总统威廉·麦金利是朋友。法
律规定,总统可以向西点军校推荐10名考生;议员可以在自己的选区推荐1名考生。
史迪威博士请街坊帮这个忙,街坊给了他满意的答复。
    沃伦听说三个伙伴都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心情沉重,十分内疚。他也像变了
一个人,一切言行格外谨慎起来。他父亲告诉他要去报考西点军校,他没有细问便
埋头进行应考准备。有人告诉他,在床上躺一个星期,可以增长四分之一英寸。为
了争取完全达到军校生的身高标准,他硬是耐住性子,老老实实地在床上躺了一个
星期。
    本杰明·史迪威博士为了防止儿子再出事,对他总是好言相待。一会儿说“乔,
西点在哈得孙河上游,离扬克斯不远”;一会儿说“乔,西点对你很适合,你可以
在那里尽情地打网球、划船……。
    由于本杰明·史迪威博士是扬克斯的名人,祖辈中有人在独立战争时担任过将
军,沃伦在体育上又小有名气,威廉·麦金利总统接受了朋友的请求,决定推荐约
瑟夫·沃伦·史迪威参加西点军校的考试。军校接受了总统的推荐,答应让史迪威
作为后备生参加入校考试,并寄来了报考军校申请表。
    全家人的心踏实了。本杰明·史迪威博士先用铅笔代儿子把申请表填好,检查
无误了,才让儿子描写清楚。其他各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