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烈将军史迪威-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情和壮志,但也不免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当史迪威在重庆忙于同蒋介石、宋子文进行艰难交涉的时候,派往前线的美军
联络官不断给他发来关于广西和云南的战况。桂林危机,龙陵危机,一个个坏消息
揪动着他的心。如果前线一败涂地,他就是就任总司令也难有回天之力。9月14日上
午,史迪威飞往桂林视察那里的防务情况。
这时,日军在占领湖南各要地之后,继续按照“一号作战”计划向广西进犯。
就在史迪威到达桂林的当天,全州失守,广西的门户洞开。广西境内有许多第14航
空队的机场和美国租借物资的仓库,是日军打通印度支那的最后屏障,一旦失陷将
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史迪威找来了负责广西方面作战的张发奎,向他了解了目前的情况。张发奎告
诉他,日军占领全州后,距桂林仅有100多公里了。根据委员长的命令,桂林外围的
几支主力部队。“为避免不利态势”已经撤走,而让仅有的3个师在桂林城关门死守。
后来,史迪威又从白崇禧那里了解到,蒋介石的意图是:“在桂林坚持两个月,等
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打出个结果来。”为了挫败日军对广西的进攻,史迪威回到重庆
后起草了一份防御作战方案,主张在坚持某些阵地防御的同时,组织有力部队实施
机动作战。这样即使不能击溃日军,至少也不会在自己设的“捕鼠器”里困守待毙。
由于张发奎无法抽调兵力保卫美军机场,史迪威经与陈纳德商量之后,决定除
留下一个机场给桂林守军空运武器弹药外,其他机场全部炸毁,美军人员和装备撤
往昆明。
当天下午,史迪威离开桂林飞往昆明,派驻中国远征军的联络官米德尔顿向他
汇报了滇西前线的情况。此时,驻缅甸日军的英帕尔作战已遭到失败,随后经调整
兵力。向中国远征军发起了反击,龙陵和腾冲一带的战况十分紧张。不过,尽管远
征军伤亡很大,作战十分艰苦,但仍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第二天上午,史迪威从
昆明飞回重庆。
9月15日,当史迪威回到重庆时,赫尔利已经拟好准备提交给蒋介石的两份文件,
一份是对史迪威出任前线总司令的任命书;一份是关于史迪威职权的指示。按照这
两份文件,史迪威将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指挥所有在华的陆军和空军;享有按
照中国的法律奖励、惩罚、任命和罢免军官的权力;享有改编、合并、调动和部署
军队的权力;享有发布战斗命令,指挥部队作战的权力,等等。史迪威对这些内容
感到满意,他认为没有这些规定是无法真正行使指挥权的,赫尔利也正是根据他的
要求起草了这些文件。
近中午时,史迪威突然接到蒋介石的电话,要他和赫尔利一同到委员长官邸去。
史迪威赶到后,蒋介石非常严厉地对他说,密支那的中国驻印军必须在一周内向八
莫发动进攻,以减轻龙陵方面中国远征军的压力,否则,他就要把远征军撤回来用
以保卫昆明。几天前,蒋介石已经提出要驻印军进攻八莫,但史迪威认为,驻印军
占领密支那以后,部队伤亡很大,极度疲劳,必须休整一段时间才能继续作战,因
此,他拒绝了这一要求。这时,远征军已在前一天攻占腾冲,全线只有龙陵一个点
的日军尚在顽抗,情况远不至那么危急。史迪威与蒋介石进行了辩驳,他提出如果
云南真是那么危急,可以把包围陕北的胡宗南部队调来增援。蒋介石再次怒气冲冲
地表示,他要撤回滇西的远征军。
回到驻地后,史迪威马上给马歇尔发去了一封电报,报告了桂林前线的情况和
蒋介石的无理要求。他写道:
今天从桂林回来,那里的形势已无希望。只有仅存的一
些可靠的中国部队部署在城里保卫桂林,那里将会像长沙和
衡阳一样变成‘捕鼠夹’。这些部署都是来自于大元帅本人的
命令。……长江以南的灾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重庆缺乏
正确指挥和远距离遥控,麻烦继续在向顶峰发展。今天,大
元帅召见我,要求从龙陵撤到萨尔温江(怒江)以东。这使
我感到惊讶,并进行了激烈的抗辩……。他听不进这些道理,
只是重复他那套自己发明的愚蠢概念。我确信,他把华南的
灾难当作小事一桩,以为日本人不会再在那个地方给他惹麻
烦。按他的设想,他可以躲在萨尔温江的后面,平安地等到
美国把战争打完。我们关于指挥权的会议还在拖延,明天我
打算尽量坦率一些地同宋子文谈谈,希望让大元帅看到一点
继续拖延和无动于衷的后果。
第二天下午,史迪威和赫尔利同宋子文举行了会谈。宋子文仍然坚持要由蒋介
石掌握租借物资的控制权,并说这是一个大国的尊严,由美国人控制租借物资侵犯
了这种尊严。这个问题确实十分复杂,当时美国向英国、苏联提供的租借物资,都
是由受援国管理,唯独给中国的租借物资要由美国人负责分配。不过,英、苏两国
都不存在国内冲突,中国则不同。史迪威和许多美国人都认为,如果把租借物资控
制权交给蒋介石,就无法保证这些物资都用于对日作战。蒋介石会把大部分物资囤
积起来,以便在战后用于对付共产党和国内的其他政治对手。赫尔利驳回了宋子文
的要求,他说:“请记住,宋先生,那是我们的财产,我们生产的,我们拥有它们,
我们愿意把它给谁就给谁。这里也牵扯到1。3亿美国人的尊严问题,正是他们为此付
了税。”宋子文一脸尴尬,史迪威则认为“帕特说得好哇”!
会谈未取得结果,史迪威把宋子文留下来,“开诚布公地”与他进行了个别交
谈。自从1943年9、10月间,宋子文鼓动蒋介石要求撤换史迪威失败以后,他隐退了
半年多时间。直到1944年6月华莱士来华,宋美龄、宋蔼龄姐妹出访南美,宋子文才
公开露面,充当蒋介石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中介。在隐退的那段时间里,宋子文曾托
人给史迪威带活,希望史迪威能给他以理解,说有些事情他是受蒋介石之命而做的。
因此,史迪威仍把他当作“朋友”。
史迪威按照他与赫尔利商定的两份文件内容,坦率地向宋子文谈了他对前线总
司令职权的想法,并建议由陈诚任军政部长,白崇接任参谋总长,这样便于他履行
职权。但宋子文表示,他对史迪威和蒋介石关于前线总司令职权概念理解上的巨大
差别“感到震惊”。他介绍了蒋介石关于前线总司令职权的规定:只能指挥前线兵
团,不包括守备兵团,也就是不到中国军队的1/3;必须按照最高统帅即蒋介石的命
令指挥部队作战,也就是没有命令权;共产党的部队在“内政”未解决之前,不列
入指挥范围;人事行政由中国军队行政系统按中国法规办理,也就是没有任免、奖
惩权。史迪威气愤地说:“这是一个十足的傀儡职务。”他向宋子文表示:“蒋介
石的想法办不到,如果我没有权力,我就不能承担责任。”
他还用强硬的态度告诉宋子文,如果蒋介石不同意授予全权,他就将建议美国
政府“彻底撤出中国和印度,到别处去建立基地”。同时,他又推心置腹地说,他
参加美军44年来,一直盼望能率领美国部队效命于疆场,并且完全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他不是把自己当作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就能如愿以偿了。“我希望大元
帅意识到,我不是来找工作的。”
马歇尔接到史迪威9月15日的报告以后,也在考虑作出强烈的反应。当时,美英
两国正在举行第二次魁北克会议,英国人已答应于1945年初在缅甸南部发动登陆作
战,蒋介石突然要撤回滇西远征军的消息使会议感到震惊。9月16日,有罗斯福和丘
吉尔参加的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会议讨论了这个问题。会议决定:“由总统发给大元
帅一份照会,指出撤退行动将产生的后果,并向大元帅指明必须为此而承担全部责
任。”当天,罗斯福便签发了由陆军部起草的给蒋介石的电报。9月18日,该电报由
华盛顿发往重庆。
同一天,中国时间已是9月19日。上午11点,重庆的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机要
室译出了总统的电报,并把它交给了史迪威。史迪威草草地看了一遍,顿时兴奋起
来。总统的电报中写道:
如果你不为你在缅北的几个师提供补充兵员,如果你不
向萨尔温江派遣增援部队,而是撤回这些部队,我们将会失
去打通与中国地面联系的全部机会,并将立即危及飞越驼峰
的空中航线。对此,你必须准备自己接受其后果,并承担个
人责任。
近几个月来,我再三敦促你采取果断的行动,以抵御一
直在向中国和你迫近的灾难。由于你至今尚未委派史迪威将
军指挥所有在华军队,致使我们面临着华东要地的失陷,面
临着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虽然我们在世界各地正迫使敌人败退,但这在相当时期
内无法救助中国的形势。我们的军队正跨越太平洋迅速推进,
但如果你不采取迅速和有力的行动,这一推进对中国来说也
太晚了。只有你依靠自己的力量,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才
能保住你们多年苦斗的成果和我们为支持你而作出的努力。
我确信,现在你要阻止日军达到其在华目的的唯一办法,
就是立即增援萨尔温江的部队,并加强他们的攻势;同时,立
即授予史迪威将军指挥你所有军队的全权。我要求你采取的
行动,将会使同盟国在保持和增加对华援助方面作出进一步
的努力。
史迪威把罗斯福的电报,看成是罗斯福采取强硬路线的重要转变,他认为:
“罗斯福终于把话说明白了,差不多句句都带有火药味,很浓的火药味。”他立即
驱车赶往黄山别墅,想把这封电报亲自交给蒋介石。
那天下午,蒋介石正和赫尔利、宋子文、何应钦、白崇禧等人召开会议。史迪
威先把赫尔利叫到外面,让他看了总统的来电。然后走进房间,把已译成中文的电
报交给了蒋介石。“我把这包辣椒面递给了他,然后如释重负地坐了下来。这一枪
打中了这个坏东西的要害,然后穿透了他。这是彻底的一击,但他没有脸色发青,
失去说话的能力,他眼睛眨都没眨。他只是对我说:‘我知道了。’然后坐在那里,
轻轻地摇着一只脚。”
当天晚上,史迪威充满胜利的喜悦,他在日记中写道:“在今天的日历上,我
用红笔做了标记。……漫长的两年过去了,但至少罗斯福睁开了眼睛,抬手沉重地
给了一击。”
蒋介石在黄山别墅,却是满心的沮丧和愤怒,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
话:“今日实为余平生最大之耻辱也。”
形势的突然变化,使冲突的双方都一时陷入了迷茫。蒋介石绝不愿屈服于美国
方面的压力,他在国内的地位由于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