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说,「但令众生舍离恶趣,修行於道,成就佛法,是名现在施」。你看佛菩萨多慈悲,在这个世间,就像《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五十三参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菩萨,我们看不出来。我们看到这些示现的人跟凡人是一样的,他们的思想、行为跟我们都差不多,实际上骨子里头完全不一样。他的应化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和光同尘,来诱导众生。目的,我们如果知道这十二个字,我们细心观察心里就有数,这十二个字是什么?「舍离恶趣,修行於道,成就佛法」。不管他什么人,你细心观察,他在生活当中所作所为,细心观察,真的他是帮助众生、影响众生、诱导众生舍离恶趣。舍离恶趣,恶趣是三恶道,这从果上讲的,真的来讲是从因上讲的,就是贪瞋痴,舍离恶趣,恶趣的因是贪瞋痴。帮助众生远离贪瞋痴慢,那就是佛菩萨来示现的。我看到一个新闻报导,亚洲的赌王,他真回头,真觉悟回头了,他发了个大愿,他才四十多岁,愿他有生之年,到处现身说法,劝人不要赌博,远离贪瞋痴慢,这不就是佛菩萨示现吗?所以,你细心去观察,有,这世间有,会有很多。无论是大人、老人、小孩、妇女,你去看,这里头有佛菩萨,他真干,真正是修行有道。道是道路,《弟子规》是道,《感应篇》是道,《十善业》是道,认真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那就是菩萨。佛法是觉悟之法,他觉悟,他不迷,这叫现在施。所以我们要发心,我们现在是凡夫,如果一发心,一回头、一觉悟,你的聪明智慧好像立刻就现前,那怎么回事情?佛菩萨借著你的身体,这不是鬼神附身,佛菩萨附身,你自己没有感觉。鬼神附身会有感觉,感觉很累,很辛苦;佛菩萨附身,你会感觉到很轻松、很快乐。常有,不一定是在讲台,处事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一念觉都得到加持。如果你能够不退善心,久而久之,逐渐逐渐自己真的不知不觉转迷为悟,不知不觉的转凡成圣,但不是大圣,小圣。小圣也很难能可贵,小圣往生就不成问题,生到极乐世界就变大圣。所以这是一条光明的大道。
再看最后一条,「究竟施,谓菩萨见无量众生,无眼耳鼻舌身手足,来至我所,告言:我身薄佑,诸根残缺」。薄佑就是没有福报,我们讲这个人命很薄,佑是神佛保佑,没有神佛保佑他,他的命很可怜,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诸根残缺,「惟愿仁慈,舍己所有」。这个地方要注意,是不是真的无眼?有眼,有眼见不到是非善恶,有眼等於无眼。有没有耳朵?有耳朵,有耳朵不能辨别是非,有等於无,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六根愚暗,没有聪明智慧,不能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这样的人他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於是所造的一切业都是恶业,他与十恶相应,与十善不相应。来求助於菩萨,菩萨帮助他,首先要教他断恶修善,再帮助他破迷开悟,最后帮助他转凡成圣,能这么做的,这个人就是菩萨。
所以后面说,「菩萨闻知,即便施与,假使经阿僧只劫,不生悔惜」,悔是后悔,没有后悔,没有吝惜,「但念此身危脆不坚,应以施彼,愿我成就清净智身,是名究竟施」。所以菩萨应化在世间,为什么?我们在讲席里讲得很多,提升自己的灵性。法身菩萨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六道三途,普度一切众生,对他自己来说,这是我们世间人都能体会得到的,叫教学相长,老师帮助学生,学生也能帮助老师。我们这些凡夫,帮助这些法身菩萨什么?把他无始无明的习气磨掉;他要不肯教化众生,他无始无明习气就很不容易断掉。我们知道华严会上从初住以上,真的无明断了,无始无明断了,习气在。习气分四十一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品,还有等觉一品,四十一品,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尽了,究竟圆满佛。这四十一品无明怎么断尽?没有办法,没有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应化教化众生当中自自然然没有了。所以,自行化他是一体,没有一个菩萨不教化众生,阿罗汉里头有,菩萨里头没有,所以菩萨能施。这里的文字,我们要细心观察里面的意思深广无际。
这十条确实是难舍能舍,难施能施,为什么?现在我们很清楚,世尊常常跟我们讲真实义、第一义,这是诸佛如来亲证的境界,这不是假的。真实义是什么?是诸法皆空,了不可得。你说你要不要放下?你放下对你自己有没有妨碍?一点妨碍都没有,为什么?它不是真的。你要身,佛把身给你,你要什么他都给你,佛缺不缺乏?一点不缺乏,自性里面的德用。我们从《妄尽还源观》,你看「起二用」之后接著就「示三遍」,这个要知道,你就晓得菩萨布施没有妨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这个作用就是物质的世界跟我们自己这个身,我们的身、我们的意念都周遍法界。我们说我们的念头周遍法界,念头有波,大家容易懂,说我们的肉体周遍法界就不懂了,不知道这个肉体(物质)也有波动现象。现在科学家发现,物质有波动现象。我们每个细胞,讲到最小的,粒子,细胞还可以分析成分子、原子、电子、粒子、夸克,佛家分到最后叫极微之微。极微之微它有没有波动现象?有,这个波动周遍法界。所以我们的身周遍法界,念周遍法界,「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弥勒菩萨给我们说得这么清楚。
第二种是「出生无尽」,要什么有什么,这个也很难懂,我们常用万花筒来做比喻。无有穷尽,要什么给你什么,样样都是无尽的,转轮王位也是无尽的,七宝也是无尽的。七不是个数字,代表圆满,七是什么?东、南、西、北、上、下、当中,是这个意思,就是圆满的。你没有一样不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色相圆满,佛家讲相好圆满,他怎么不施?什么人能受?清净心的人能受,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受不了,给你你也受不了,实在讲你也不敢要,敢要你受不了。心地清净的人能接受,心地善良的人能受,所以这要知道。
最后一个周遍是「含容空有」,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样不在你心性包括之中。你晓得这桩事情,这事实真相,你才晓得自他一体,我们跟整个宇宙一切万事万物是一体,自他不二。菩萨这十种施,前面讲的十种戒,这是什么?这是所作称性,不是这样就不能回归自性。所以忍辱菩萨,你们大家念《金刚经》念到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忍辱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就是憍陈如尊者的前世,这一世遇到,他的话兑现了。你看看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没有怨恨,他没有报复,反而发了一个心,我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你。说话算话,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就是歌利王。他不但不恨他,还感激他,因为他这个动作,让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本来在这个千佛,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弥勒佛是第四,释迦是排在第五,结果因为这桩大功德,释迦牟尼佛提前了,先成佛,弥勒菩萨在后。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忍辱好,不是坏事,吃亏好,古人讲吃亏是福,饶人是福。为什么?你要施,你不肯施,人家逼著你非施不可,非舍不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所以我感谢韩馆长,很多人不晓得,她对我那么凶、那么恶劣,为什么感谢她?不是她,我们的贪瞋痴非常不容易断。她什么都要,那都给她,不给,不给也得要给。三十年就变成习惯,再给我,给我我不要了,我已经生活得很自在、很舒服,这些名闻利养给我我都不要。那时候要真是有的话,真有就舍不掉。你看图书馆建立之后,我真正当一个负责人,她给我当家、给我服务,那不一样,十方供养来,会起贪财,会贪名利,那就完了。所以我跟她三十年,能把这些烦恼习气放下,她有大功德。老师是教我放下,她是逼著我非放下不可,这个大功德。所以,她今天能生天享天福,有道理。还是我要能接受,如果人家逼你,逼你你不接受,那就变成仇人,那就会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接受,接受了,她成就我,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学佛要有这样人,我看她是菩萨,她是来成就我的。确实我都能放下,对於名利不动心,你真的给我,我都不要,她走了,她的任务完成,所以她离开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0四卷) 2008/11/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0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九段「无上慧菩萨」,偈颂第二首看起。我们先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所得处。无作无分别。粗者无所有。微细亦复然。】
这二十个字意思很深很广,这是像方先生所说的高等的哲学、高等的科学。我们先把清凉大师的开示念一遍,清凉的《疏》:「次八中分二」,次八就是第二首到第九首,这八首偈颂。八首偈颂里面分为两大段,前面六首是「内证德」,后面两首是「外化德」,这个很好懂,前面六首偈是讲菩萨自己修证,后面是教化众生,后两首是讲他教化众生。「前中亦二」,前面又分为两段,「前偈」,就是我们现在念的这一首,「正明证入」,后面五首就是从第三首偈到第七首偈,这五首偈是「照境显理」,这是先把段落交代清楚了。我们看这首偈的注解,「今初」,这就是刚才念的这首偈,「即菩提涅盘」,菩提涅盘从哪个?就是处,经文上『诸佛所得处』,这个「处」就是菩提涅盘。「以无所得,得菩提故」。处在这里接著,「处即涅盘。本觉自然,故非造作。悟亦冥符,则智无分别。三细已尽,六粗亦然。又不可以识识,故无粗者。不可以智知,故无细者」,这是粗细都不可得。「又有能所证,名之为粗」,这是解释为什么叫粗,为什么叫细,有能证所证叫粗,「无能所证,目之为细。皆言语道断,故并无之。菩提涅盘,绝心行故」。这一段文是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如果我们不细心去体会,还是很难理解。
学佛终极的目标是要成佛,这个地方就为我们说出来,诸佛是菩萨修行到圆满,证得佛的果位,所以叫「诸佛所得处」,清凉跟我们讲得很明了,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菩提跟涅盘。什么叫菩提?什么叫涅盘?这个名词的意思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菩提、涅盘都是梵语,翻成中文,菩提是智慧、是觉悟,对於宇宙人生彻底觉悟,彻底的明白,这叫菩提。涅盘翻作圆寂、寂静、灭。四谛里苦集灭道,灭是什么意思?灭是烦恼灭尽,是灭烦恼。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静,也是寂灭。唯有妄想分别执著灭尽,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如来智慧德相就现前,圆满的现前,这个叫做涅盘。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涅盘就是死,所以很多人都说涅盘,佛入涅盘了,佛死了。死了不是涅盘,如果死了是涅盘,每个人最后都要证涅盘,哪有这个道理?证涅盘就成佛,不能说死了就成佛,这是一定要把意思懂得。入般涅盘确实不是死了才入,是活著时候证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