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444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444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药方,不但治不好病,还得送命。吃错了药大家知道问题严重,学错法门比吃错药还要严重。
  佛法是好,佛法能救人,佛法也能害人。我早年讲经,讲了这句话,有同学听到了不以为然,去问李老师。李老师说对,没错,大家才相信。我们学经教跟吃药的确是一桩事情,所以佛法需要人指导。《华严经》、《大智度论》里面佛菩萨都说过,「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这就是说,你要想学佛,不能不依止善知识。善知识在哪里?我到哪里去找善知识?找不到的时候怎么办?找不到的时候你就好好修善根,你先把基础打好。善根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十善业》暂且不谈,你就好好的学前面这两样,学《弟子规》,这儒家,伦理道德,学《感应篇》,学因果,学《安世全书》,这扎根。这个根扎好之后,有这样的根基,你找不到善知识也能成就,特别是净土宗。我给你介绍三个人,你找他,你这一生没有不成就的。第一个是,从近代说起,印光大师。这老人家不在了,往生了,他的著作在,印光大师的《文钞》,你天天读《文钞》,你就是听印光大师给你说法,跟一个人学,我从他这个地方奠定基础。这个基础真正奠定好了,我再介绍你第二个老师,蕅益大师,明朝时候的人,专攻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然后你再去读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就行了。三位大善知识。当然这三位他们的著作是文言文,不深,不是很深的,浅显的文言文。
  所以学佛法,古来高僧大德的著作全是文言文写的,我们必须要有文言文的基础,把文言文的钥匙拿到,这钥匙是什么?古文。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用《古文观止》教我们,一个星期教一篇。我在那里十年,十年这一本《古文观止》讲完了,三百多篇。老师教我们,你要熟读五十篇,这五十篇能够背诵,能够讲解、能够背诵,文言文的钥匙你拿到了,你有能力看《大藏经》,你有能力看《四库全书》,文字的障碍没有了,如果你能够熟读背诵一百篇,有这个基础,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老师把这个秘诀告诉我们,肯不肯学在自己。真正发心,相信,没有怀疑,你就去选五十篇古文,先选五十篇,首先熟读,然后再求解,字字句句讲清楚,这是扎根教育。德行上,《弟子规》、《感应篇》是德行。文字上,五十篇古文。现在在台湾,台湾缘殊胜,过去国语日报每个星期,是一个星期还是十天我记不清楚,它出一个小的副刊,叫「古今文选」。这么多年来,他选的东西很多,而且注解得很详细,有注音、有注解,你不必查参考资料,你在这一套东西里面选五十篇。选的标准怎么样?《古文观止》里头有的你就选,以前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是用《古文观止》,《古文观止》里头没有的我们暂时不选它。等於说我们念《古文观止》我们有人指导,生字有注音,注解很详细。这样子花一年的时间,一年五十个星期,一个星期念一篇,要把它念背,要把这个字字句句都搞清楚,一年时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拿到,这一年值得。如果没有这一年的工夫,那就很麻烦,你学习会非常辛苦,你查资料、你查字典取正确的读音,很费事,你缺乏人指导,这一条路就非常艰难。
  我这么大年岁,一生没有福报,讲经讲了五十一年,现在十二月了,过了这个月就讲五十二年了,连个道场都没有,没有福报。很多人想跟我学,我没地方给你住。跟我学,像从前我到台中跟李老师学,李老师有个台中莲社、有个慈光图书馆,有两个道场,我是一个都没有,这是诸位要了解的。我懂得这些方法,我完全和盘托出供养大家,你们听到之后,依照我说的方法去修学,个个成就,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你修净宗,跟定这三位大善知识,印光大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德行这个基础要扎稳,文言文的钥匙要拿到,这是祖宗给我们的宝贝,不能够轻视,不能够疏忽。
  我们今天再看八自在第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一首偈,在佛经里面讲四句就叫一首偈,不一定是偈颂的形式。我们中国人习惯上,读一本书,读一篇文章,这个长短的标准是讲字数。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就是五千多个字,跟《金刚经》差不多,《金刚经》也只有五千多个字,是一个字一个字算的。印度不是的,印度是算四句,句子不管长短,四句叫一偈,它用这个来算数。《华严经》,《华严经》分量多大?十万偈,那你就晓得,《华严经》全经是四十万句,一首偈是四句,四十万句,它跟中国人算法不一样。偈颂也有很整齐的,四个字一句的,五个字一句的,六个字一句的,七个字、八个字、九个字也不一定,但是四句就叫一首偈;由此可知,一首偈并不长。
  底下说,「谓如来智慧辩才,演说一偈之义,虽经多劫,无有穷尽,称性宣扬,自在无碍也」。真的,这个不是假的,我们现在完全能接受,对於经上说的这个话没有怀疑。为什么?我们在贤首大师《妄尽还源观》里面学到,不要说一首偈的意思无量劫也说不完,这话真的,即使是一个字、一句,无量劫也说不完。为什么?它称性,只要称性就没有边际,古人所形容的,「大而无外」,你说它大,大没有边际,说它小,「小而无内」,那怎么能说得完?小而无内这个话很难懂,说大没有边际还能够体会,小无内这个就不好懂。我们在《还源观》三种周遍里面读到过,那是举一个例子,什么例子?一微尘,一粒微尘,我们今天科学家讲的基本粒子,外国人叫夸克,肉眼看不到,要用高度显微镜才看到这个现象,佛说的一微尘跟这个相似。一微尘里头有世界这就不可思议,那一粒微尘里头有世界,整个宇宙在一微尘里面,你看我们世界没有缩小,微尘没有放大,它居然是完全相同。一微尘里头有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科学家讲的能量、物质、信息,圆满的,丝毫不缺。
  佛在经上还告诉我们,真有人去,到微尘世界里面去参学、去供佛、去听法,到微尘世界里面去。什么人去?普贤菩萨去。诸位要知道,说普贤菩萨,每一位菩萨都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代表什么意思?真干,真干就是普贤,他不说别的菩萨。每个菩萨名号表法意思不同,地藏菩萨代表孝亲尊师,所以《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眼千手是眼到手到,他表这个意思;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他真做到,把孝亲尊师、慈悲、智慧统统做到、落实,他表这个意思。真干的人他就能入微尘世界里面,那你还得晓得,微尘世界里头还有没有微尘?当然有微尘,微尘的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这叫其小无内,没法子想像,真的是其深无底、其大无外,没边际。一微尘如是,一切微尘皆如是,《华严经》上讲的。这个事情从理上讲或许是哲学,方老师讲的高等哲学,从事上讲高等科学。换句话说,在《华严》里面讲的科学、哲学登峰造极,讲到究竟圆满,除这个之外,它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也是讲到究竟圆满。这么好的一部教科书,方东美先生早年把这个东西介绍给我,他说这是佛经概论,加哲学,佛经哲学概论,就是指的《华严经》,他特别介绍给我。而我对於这部书也特别有缘分,老师介绍之后,我相信老师的话,等於这部经是方老师鉴定的。我那个时候虽然把这部经论找到了,就是清凉大师的注解,《华严经疏钞》找到了,看了非常欢喜,但是看不懂。看不懂,喜欢看,不舍弃,天天都看它,慢慢的就看出味道出来了。
  以后我们在台中,八个同学,我们私下商量,老师年岁大了,要请他长久住世,他老人家一生讲经,那长久住世,我们就找一部大经给他讲,他没讲完总不好意思走。我们八个人联名去请,我是其中之一,请李老师讲《华严经》。他很慈悲答应了,他说好,我把《华严经》讲圆满,然后再讲一遍《弥陀经》,我就往生。我们听了很开心、很欢喜。他《华严经》没讲完,讲了一半他就走了。他怎么走了?所以缘不一样,他是食物中毒走的。他在生病那个期间我去看他,看他好几次,每一次去都提醒我吃东西要小心、要谨慎。他慈悲,他是个好中医,人家送给他的东西,当然是供养他的,也不是害他的。他是山东人,喜欢吃面条,煮面条给他吃,面条怎么?面条是一把一把的硬面,那都有防腐剂,时间过了它里头确实就有毒,你煮去闻闻味道都不一样,变味了。这个老同修也无知,好心好意煮了送给老师,老师当他面吃,让他心里欢喜。他走了,老师用中药解毒,把这个毒化解掉,他真的化解了。最后这一次,年岁太大,他走了之后再用解药,那个毒扩散,这一次受了伤害,害他好像讲经停了两个多月,休养两个多月才恢复。他告诉我吃东西要特别小心,不要说我们慈悲,要惜福,惜福是会要送命的,是要赶快往生的。所以看东西味道变了、坏了、腐了,我们都不要吃它,这是正确的,除非你希望快点往生,那另当别论。往生得要具备往生的条件,否则的话服毒等於自杀,自杀不能往生,这个道理要懂。
  从这一偈能讲长劫意思都讲不完,这是指自性本具的德能。诸佛如来能,记住,我们每个众生都能,为什么?你有自性,你哪一天明心见性了,跟诸佛如来没有差别。你要懂得这个意思,这《华严经》有没有讲完?早就讲完了。还能不能继续讲?可以,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每一次我们讲两个小时,可以说都是圆满的《华严经》,问题是你会不会听。禅宗大德常常勘验学生,问他「你会么?」真会的人没问题,怕的什么?怕的是不会。为什么不会?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就不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会了,字字句句无不称性。既然称性,性没有分际,性没有数量,自性里头没有数量,所以我们讲都是圆满而没有边际的。
  下面引「经云」,这个经是《涅盘经》,因为我们这个资料是从《涅盘经》里面节录下来的。「如来演一偈之义,经无量劫,义亦不尽,是也」。这绝不是佛在这里说大话,这是实话。我为什么提起这桩事情?因为这个世间很多人对於佛法没有深入理解,产生一种误会,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大学有一位教授,也是很有名的教授,他教的是考古学,年岁大概大我应该是二十岁的样子,他就给我说,他看过《金刚经》。我说你对《金刚经》怎么看法?没什么,像两桶水倒过来倒过去,他说看了佛经,释迦牟尼佛很会说大话,我们一般人说不出来的他都能说出来。那是个名教授,高级知识分子,而且是专攻考古学的,还有这样的偏见,那一般所谓学者我们就可想而知。也正印证了《华严经》上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要什么人来讲?有修有证的人,他就不会讲错,如果不是有修有证,很容易起误会。为什么?像这里说一首偈里头含义无有穷尽,我们一般学文学的人看到,这是形容词,这是夸大,这不是真实的,总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