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 作者:鲁特维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诞生了。第一部分:
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恺撒为女王而战(4)在《泰坦尼克号》中饰演凯特未婚夫的比利·赞恩在剧中扮演马克·安东尼。
非常巧合的是,与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一样,比利与莱奥诺也深深坠入爱河。
据说恺撒见过的女人可不少:有可爱的科涅利亚,她是恺撒青年时代惟一的爱人。
他十七岁的时候结识她,
二十三岁时又失去了她。有青春焕发的庞培亚——苏拉的孙女,她背叛了恺撒和克洛狄乌斯相好。
有欲壑难填的塞尔维莉娅,她使恺撒一度元气大伤,几乎到了体力不支的地步。有高贵的卡普妮娅,恺撒与她共同生活了十年之久,她分享了他十年来获得的种种荣耀。当然,他也会偶尔和长老院其他的妻室、外邦的公主及随军妓女逢场作戏,任性求欢。
她们吸引他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声色技艺,有的是性情活泼,有的是能歌善舞,有的是聪明机灵,还有的是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
他让自己身边有这么多女人的原因是她们身上都只有某个特点吸引他,只有把诸多女性的优点杂糅在一起才符合他青年时代就确立了的有关完美女性的想像。
如今,他已经要到更年期了,才平生第一次遇到了他做梦也没想到的精灵——
一位能把所有对立面统一起来的女性。她勇敢而富有创造力,冒失而又狡猾;一个计划如果落空,她能马上再提出三个计划来;战场上她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可是一天的忙碌结束后,跃下战马,卸下盔甲后她的性格就会发生改变。如果他的战马倒下了,她总有本领再找来一匹,让恺撒对它的喜爱远胜过先前的那匹。如果船长问恺撒,他该如何处理那些又重又庞大的船帆时,她会告诉他正好有一个棚屋可以安置这些东西。
如果有人信不过某个主动提供援助的人,她就会告诉大家那个人的底细。
在罗马人还没看出来远方有人在奔跑时,她就已经辨认出来那个骑在骆驼背上的人到底是谁了。
在千米以外的地方,她能够靠自己的嗅觉分辨出黏合船缝的是希腊沥青还是罗马沥青。她还能趴在地上,根据地面的震动估计敌人战马的数量。不到一个月,她就成了恺撒的副手、近臣、法官、间谍甚至是参谋。
在没有战事的日子里,恺撒见到的她又别有一番风貌。她有条不紊地管理着成百上千的奴隶,做出的决定既迅速又准确。她从来不知疲倦,总是准备应付一切突发事件。
她此时更像一位精明强干的主妇。到了晚上,她就既不是战士也不是女王。她和恺撒合用一顶帐篷,或同住一座宫殿。她总会让奴隶准备几盏灯和几张毯子,然后亲自安放好。经她的手一整理,本来还是四面楚歌的地方立马就能变成一个让人忘却一切烦恼的温柔之乡。
每每这个时候的到来都会让恺撒有一种幻觉,仿佛自己本是尤利亚一族,属于维纳斯的后代。
甚至全然变成了马尔斯的儿子,正是维纳斯解开了他的剑扣。
她的直觉让她很快就能领悟出这个挑剔的男人想要的是什么,实际上,她的欲望比他的更强烈。
然而他们的良辰美景总是会被一声惊呼,一声巨响或一阵敲门声打断。因为在最艰苦的那几个星期里,敌人和他们只相距几百步,根本没有安稳可言。
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恺撒为女王而战(5)现代人头脑中的埃及艳后形象 步步紧逼的敌人近在咫尺,只有超凡的勇气才能驱散命运的威胁。在他们翘首期盼的援军迟迟未至时,生命的光芒时隐时现。
他们都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思考着如何捍卫他们在亚历山大城以及罗马的权力。
然而,正是这种恶劣的条件把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生命的光芒经历过风暴后必会更灿烂地放射光彩。
战争最终让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将军和最非凡的女性拥抱在一起。这一次拥抱是这个年长的男人过去不曾体验过的,也是这个年轻女人今后再也没有体会到的。
两人既感受到了肉体上的满足也享受了精神上的狂喜。两颗勇敢的心灵在相互撞击中不断有惊奇的发现。他们各自都在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帝国,猜测着与对方还能有多长的共处时间。恺撒觉得自己要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第二的梦想就要在亚历山大城实现了,而且是在与这个妙曼女子联盟的基础上实现的。她是作为古希腊最后一个女王与他结成同盟的。但在夙愿实现之前,他似乎有些话欲说又止。但他即使不说,克娄巴特拉也知道他的心思。她也想用罗马这根她不信任也不喜欢的链条来编结一个全新的,更坚固的帝国样式——从一对恋人,一个世界霸主和一个女王的梦想中诞生的新埃及。 与恺撒相比,克娄巴特拉的抱负与他的雄心相距甚远。她的抱负产生于欲望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忘我状态。这时的爱几近于恨,心灵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克娄巴特拉本来像一匹野性十足的小母马,只有玩性十足时才会背上一个人跑一段路,然后就把他抛下、忘却,奔向更广阔自由的天地。现在这个年长的男人唤醒了她内心深处一种隐秘的情感:他那梦幻般的凝视、平缓的呼吸、对得到的享受心怀感激,这位天神之子的表现让她忽然间变得成熟了。她有时会冒出一个怪念头:她会不会是他的女儿呢?躺在他怀里的时候她总爱想像一个上了年纪但富有经验的女人会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欲,这是她现在无法感受的,因为她太年轻。而恺撒却深受克娄巴特拉行动的影响,感到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像克娄巴特拉一样年纪的日子,情窦初开,心如同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无影无踪的,他们对本该分发给他们的薪饷和土地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尽管意大利到处都树立了恺撒的塑像,这个国家并没有一个真正的领袖人物。身在异乡的恺撒很有必要让自己像宙斯一样横空出世,统领全局。
这个宙斯曾经把欧洲弃之不顾,如今,厄洛斯来告诉他,那边的人已经茫然不知所措了,他必须出现在这些被他的威力吓坏了的人面前。
可是,他为了获得权力,为了眼前的这个女人征战了多长时间啊!这个英勇的战士在年轻的时候就把亚历山大大帝的名望视作自己的北斗星,指引自己前进。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罗马广场和大祭司的房子,他想成为那里的主人,而且是惟一的主人,不需要第二个执政官与他分享权力,更不需要那些市政官员、司法官员和两百名议员。这就是他的人生目标!如今他一直梦想的美景就要在他的面前展开了,王权正在等待着他的掌控。他已经享有国王一般的权力,缺少的只是一顶皇冠而已。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不赶紧坐上最快的船回到罗马去,而在这儿犹豫不决呢?
法萨卢斯之战后,恺撒的声望如日中天,受到了全世界的景仰。然而,他却像个冒险家一样,只领着几千士兵到异国他乡游荡,对罗马帝国无人主持大局的凌乱形势置之不理。他随时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什么也留不下来。可他居然能在到处有身首异处危机的东方新娶一位妻子。起初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才关注那个女子,后来是因为不得不和她并肩作战,而最后他是因为爱上了她才和她结合的。是她阻止了恺撒回到罗马去吗?不是的。怀孕已经让这个女人的美貌打了个对折,随着身体日渐臃肿她也变得越来越懒散了。恺撒为什么不趁机离开她一段时间,让克娄巴特拉那阿芙洛狄特般优美的身体线条永远留在他的脑海里不变形呢?
那么到底什么让恺撒如此放不下牵挂,一直滞留在埃及不肯离开呢?答案只有一个,他是在等待他的继承人,他一定要亲眼看到自己孩子的出生,验证一下克娄巴特拉的预言是否准确。如果这果真是个男孩,他到时一定会返回罗马登上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距离孩子的出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步履日渐沉重的克娄巴特拉又一次展现了她的才智,让恺撒对陪着一个孕妇待产不太乏味。她让人装修了一条船,请恺撒和她一起沿尼罗河航行旅游。
这艘皇家游船名叫塔拉美尤斯。从来没有哪个法老拥有过如此豪华的水上宫殿。船上的宴会厅是埃及式的,用雪杉木和柏木刻成的雕塑能使人联想到那些屹立在古老的尼罗河两岸的原作。船上其他地方则处处体现着女王的审美趣味,全部都是雅典式的。这条船的装修也与她日常的生活方式相吻合。平日里她总保持着雅典式的生活习惯,只有在几个埃及重大的节日里,才采用法老们规定的方式。阿芙洛狄特和狄俄尼索斯就在这条船上。恺撒的房间里有一幅在粗尼龙布上绘出的画,取材于《伊利亚特》,为的是鼓励这位已上了年纪的英雄继续努力以争取更大的业绩。船的甲板上每时每刻都被布置得光鲜亮丽。船上甚至还有一个小花园,上方有亚麻布做的遮阳篷。这次航行时值埃及的春季,正是缺水的时候,太阳一天比一天毒辣。可是,在他们溯流而上的时候,奴仆、舞女、埃及最好的戏剧演员、厨师们都穿着他们最华丽的衣服随大船同行,时而扬帆,时而划桨场面十分壮观。为了让这位尊贵的朋友兴高采烈,女王想尽了一切新奇的办法来安慰他、刺激他,希望他在这些日子里不会觉得无聊,而是沉浸到节日般的喜庆当中去。
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尼罗河之旅(2)…(图)
埃及人眼中的埃及艳后 恺撒同意这一次航行对克娄巴特拉而言就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因为是她让恺撒第一次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享受休闲的乐趣。克娄巴特拉运用她的智慧不断想出更刺激更有意义的点子,这些做法可能和恺撒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能让恺撒的思维始终保持着十分活跃的状态,就算是让他这样过几个月他也不会感到厌烦。与此同时,克娄巴特拉没有忘记为恺撒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她让埃及的学者和巡视官随同出行,沿途还有很多人从小镇登上大游船,他们的任务是为恺撒介绍埃及方方面面的情况。尽管如此,恺撒还是一个三天不发号施令就难受的人。他再也不可能过那种青年时期逍遥轻松的日子了。尾随大游船的四百艘战船上载着他的几千名士兵。此时此刻他无心向谁宣战,也没想过要征服什么地方。但是防范之心不可无,谁知道沙漠里的阿拉伯人现在在干什么呢?
或许他们想采取一些让恺撒意想不到的行动来制服他呢?现在的上尼罗河地区比一千多年前辉煌的底比斯时代来可是动荡不安的啊!
从亚历山大城到努比亚边疆,整个埃及的风貌如画卷般逐日展现在恺撒的面前。尼罗河就是埃及!恺撒注视着眼前这条极富传奇色彩的河流,看它如何起伏、如何蜿蜒,看着它宽阔的水面和可以调节高度的河岸。尼罗河两岸的高度是根据当年国内粮食产量的多少调节的,也正是销售这些农产品并征集农产品税使得埃及成为一个富有的国度。恺撒用一个机智的观察家的公正眼光和一个有经验的组织者的挑剔眼光审视着沿途的一切。他不时有惊奇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