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列夫斯基-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根据重新部署的行动计划,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主力也开始了攻
势。在德军南线的地段上,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一路领先,摧枯拉朽。德军的防
线终于被彻底冲垮,战场态势立即为之一变。此间,南方方面军和亚速海区舰队也
展开了新一轮的协同攻势。各路大军同时西向,越战越勇,其状势不可当。
到8月30日,德军的“米乌斯防线”已经荡然无存,全线败退的敌军简直向飞蝗
一样,回扑到了第聂伯河一线。当天,乌克兰南部重镇塔甘罗格获得解放。到9月上
旬,华西列夫斯基所统帅的西南和南方两方面军,已经解放了顿巴斯广大地区。铁
路枢纽巴尔文科沃、钢铁工业中心马里乌波利以及斯大林诺、沃尔诺瓦哈等一批城
市,相继获得解放。
至此,苏军在整个战场的南翼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通往胜利的征途,
正在他们脚下向前伸延……
由于德军“南部”集团军群已经面临灾难性的战局变化,急得希特勒特地从东
普鲁士来到他在文尼察的战地大本营。但他的到来也没能制止住形势的日益恶化。
最后,溃败的德军主力不得不撤向第聂伯河右岸。德军“南部”集团军群司令官曼
斯坦因在回忆夏秋战局时曾经写道:“到8月底,仅我们集团军群就损失了7名师长、
38名团长和252名营长……我们的兵员和物质已经衰竭……我们没有预料到苏军在军
事上,以及在本国发展军事工业方面会表现出如此巨大的组织才能。我们遇到了一
条一个脑袋被砍掉又在原来的地方长出两个脑袋来的真正的多头蛇。”
虽然德军大部分已经退到了第聂伯河对岸,但希特勒和他的帝国将领们并不甘
心最近一个时期所遭到的连连失败。他们企图通过第聂伯河这道天然屏障来阻止苏
军向西挺进,并在大河右岸附近迅速地建立起新的防线。同时,德军在第聂伯河左
岸地域也留下了一定的兵力,以对苏军实行梯次抵抗。特别是在第聂伯河中下游地
区,他们还利用暂时盘踞的某些战略重地和屯兵场,准备阻止苏军攻取行动的进一
步扩展。更主要的是,通过克里米亚地峡地域的顽强抵抗,保住其南部乌克兰与克
里米亚半岛之间的作战机动自由。
鉴此,苏军的下一步任务,就是通过连续作战不让敌军在第聂伯河两岸的接近
地上组织有效防御,在行进中强渡第聂伯河,并夺取该河中下游附近的战略要地和
登陆场。9月9日,为保证强渡第聂伯河成功,为进一步激发全体将士的战斗积极性,
最高统帅部向所有南线作战的部队发出训令。训令规定,对胜利地强渡大河并固守
登陆场的有功人员,将授予苏联政府最高勋章;对强渡像第聂伯河斯摩棱斯克以下
一段这类大河或强渡其他难度相同的大河的有功人员,将授予“苏联英雄”荣誉称
号。
9月18日,自春季以来始终置身前线的华西列夫斯基通过电话与最高统帅斯大林
就下一步战役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在电话中,斯大林关切地询问了
他的身体状况,嘱咐他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使华西列夫斯基颇受感动。
他觉得,最高统帅仍是一如既往地在关怀他,而这并不是每个在前线军旅生活中的
人都能得到的。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决定:西南方面军各部迅速突击并攻取第聂伯
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以便在最近强渡第聂伯河,夺取并固守住对岸的登陆
场。南方方面军各部突破莫洛奇纳亚河并摧毁敌军的防御,然后把敌人牢牢封锁在
克里米亚半岛,并向第聂伯河下游挺进,在该地段实施强渡计划。中央方面军和沃
罗涅日方面军的任务是向基辅方向集中,进而解放这座被敌军占领长达两年之久的
乌克兰首都。草原方面军则应向波尔塔瓦一克列缅楚格方向集中,夺取该两据点后
直接进抵第聂伯河。
华西列夫斯基很高兴。显然,这一段时间苏军的攻取与展开行动都相当不错,
实际战果也是相当巨大的。现在,整个左岸乌克兰地区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全部被苏
军解放。如果强渡第聂伯河的行动很快完成,对面的右岸乌克兰也就指日可待了。
想到这里,他特别兴奋。他叫来副官,让他通知马利诺夫斯基立即到他这里来。待
到副官刚一转身,华西列夫斯基又叫住他,说:“不要了,还是我自己到他那里去
吧。”
在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把他刚和最高统帅决定的战事安排告诉了
马利诺夫斯基。随后,他们来到作战地图前,就西南方面军的下一步行动计划做了
具体的安排。经研究,他们决定,在第12集团军和近卫第3集团军的结合部,调来实
力更强而又骁勇善战的崔可夫近卫第8集团军,它将担任主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和扎波罗热的艰巨任务。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与马利诺夫斯基请来了崔可夫将军,
当面给他下达了上述命令,同他共同研究了集团军的部署等一系列有关问题。崔可
夫表示,他需要航空兵火力支持及部分弹药补充,只要这些问题按时解决,完成任
务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剩下的其他部署,华西列夫斯基交给了马利诺夫斯基去安排,
他将立即动身去托尔布欣那里。
9月22日,华西列夫斯基飞到了南方方面军司令部。在这里,托尔布欣向他介绍
了方面军的部署情况。第二天,他们便直接来到前沿位置上的茨维塔耶夫的突击第
5集团军和扎哈罗夫的近卫第2集团军。前一天,他们曾企图在一昼夜中从行进间突
破德军沿莫洛奇纳亚河西岸的防御地域,但未能获得成功。华西列夫斯基知道,不
能把受挫归咎于这两位骁勇善战的司令员。因为,敌人的基本防御地带是设置在高
耸在莫洛奇纳亚河谷上的山峦上,而这些山峦又处在亚速海沿岸山地西部支脉上的
一片高原上。德军凭险在此构筑有完备的反坦克壕沟网,堑壕纵深达3—6公里,并
有防御极好的掩蔽部。守卫这道防线的德军,除了从东线溃退下来的部队外,还有
山地步兵第4师。据截获的德军无线电情报说,希特勒已下令必须死守这道防御线,
直至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
鉴于如此,经过共同讨论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加强该地区的苏军突击力
量,把原来分散的突击集中起来,解决该两集团军人员和弹药的不足。为此,华西
列夫斯基决定,除了上述两集团军的9个师外,再增派第44集团军的6个师、炮兵第
2、第26两个师及近卫M-31火箭炮第13旅和8个火箭炮团。突击时间定于9月26日开
始。
当晚深夜,华西列夫斯基把他对西南和南方两个方面的作战部署向斯大林做了
汇报,同时还对南方方面军拟议中的克里米亚战役提出一系列建议。斯大林批准了
他提出的作战行动计划。
9月26日,经过近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南方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在航空兵的支
援下发起了对莫洛奇纳亚河沿线敌军防线的猛烈突击。战斗十分激烈,德军依凭坚
固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并数次在航空兵支持下用步兵和坦克发起反冲击。3天后,
敌人的反冲击终于被压下去。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44集团军的部队立即全力向前挺进,
突破口被大大地拓开了。到10月2日,德军开始全线溃退,坚固的莫洛奇纳亚河防线
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左翼西南方面军所属的近卫第1集团军也已经前出到第聂
伯河左岸,第6集团军的4个师已经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南地段强行渡过了第
聂伯河,随后,第12集团军也有两个师沿这里渡过了大河。
10月9日,经过战斗间歇补充后,南方方面军主力开始了旨在夺取美利托波尔城
的攻坚战斗。该城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和第聂伯河下游地区的咽喉要地,因此德军
准备誓死固守。据说,希特勒在电报指示中曾以3倍军饷来悬赏死守该城的德军各部
队。战斗一直在绵绵的秋雨中进行,一方强攻,一方死守,其激烈程度甚至不亚于
去冬在斯大林格勒城廓的厮杀。德军照旧是不断地反冲击,致使许多居民点数度易
手。到13日,从预备队中调来的克列伊泽尔的第51集团军硬是从城南(扌契)入了
城垣。随后,逐街逐楼展开的艰苦巷战开始了。克列伊泽尔把部队化整为零,成立
了许多突击分队,逐一地围攻德军据守的每个据点。德军知道,元首悬赏给他们的
那3信军饷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了,于是,一部分人干脆躲在残垣废墟中待死受俘。
待到最后一段残垣中抵抗的敌军被消灭后,美利托波尔获得了解放。
事后,华西列夫斯基曾在第28集团军的指挥所里审问了一批德军俘虏。其中一
名营长供称,当战斗刚开始时,他所部的340人中就已有280多人被炮火杀伤,到最
后,他的营连他在内只剩下18个人。德军步兵第111师师长说,仅在10月20日一天内,
他的师的伤亡就高达4/5。
与南方方面军攻打美利托波尔的同时,西南方面军主力对第聂伯河下游突出部
上的扎波罗热地域的进攻也开始了。除了担任主攻的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外,左
右两翼配合作战的分别是第3和第12两个集团军。
10月1日拂晓,突击正式开始。头两天,近卫第8集团军的进展还较顺利,但随
后的几天中,德军凭借其“虎”式坦克及威力巨大的“斐迪南”式火炮,向苏军发
起了猛烈的反冲击,致使先此占领的第一、二道堑壕又被敌人夺回。到9日,崔可夫
的部队经过战术研究和经验总结后,再次对敌军发起了进攻。在战斗中,苏军士兵
终于找到了对付敌人“虎”式坦克的办法。这就是,在战术上要避实就虚,先让德
军坦克通过苏军的战斗队形,随后分工明确,自动枪手集中火力攻击坦克掩护下的
德军步兵;反坦克手则用反坦克弹或燃烧弹等对坦克的薄弱部位——侧面和尾部—
—实施攻击。这种新战术,终于有效地控制住了敌人颇有威胁力的反冲击。随着后
来此种战术在全军的推广,所谓“虎”、“豹”新式坦克不可攻破的神话终于被打
破。
但是,到11日,近卫第8集团军及其侧翼部队仍然未完成攻克扎波罗热的既定任
务。这里的敌军凭险固守,兵力也相当多,他们也摸准了苏军一般都是白天进攻的
特点,所以把部队分成不同梯队,白天严密布防,晚上则以追待劳加以修整补充。
为此,华西列夫斯基指示马利诺夫斯基亲自到崔可夫的指挥所坐镇,研究是否可以
利用夜战来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和有效性。后来,经多方研究论证,夜间突击的方案
形成了。
13日21时50分,整个苏德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夜战行动——参加的有3个集团军、
1个坦克军又1个机械化军——开始了。
当时,天空中悬着一轮明月,大地经过一整天的炮火轰鸣终于沉静下来。突然,
整个西南方面的炮火,包括“喀秋莎”和火箭炮一齐向敌军阵地猛轰了过去。暴风
雨般的炮弹划破了沉寂的夜空,呼啸着倾泻到酣睡中的敌军阵中,很多德军还没来
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儿便已做了死鬼。22时整,担任突击任务的各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