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华西列夫斯基 >

第54部分

华西列夫斯基-第54部分

小说: 华西列夫斯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部队。不论在部队装备还是战斗素养方面,它一直是日军中最强的。截至1945年
8月上旬以前,它总共拥有作战兵力近100万人。其编成内计有第1和第3方面军、独
立第4集团军、空军第2集团军和松花江区舰队,后来又增加了第17方面军和第5集团
军两支部队。此外,隶属于关东军指挥的还有所谓“满洲国”、内蒙和绥远等省的
近3O万人部队。当然,这部分部队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都远远不能与关东军相比。
其时,关东军司令部设在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长春),后来又在通化设立了
一个作战司令部。
    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司令部联合研究了苏
军可能对日作战的期限问题。当时认为,苏军很可能在严寒到来之前实施进攻,但
其准备完成时间至早应在8—9月份。据此,日本陆军部于5月30日向关东军下达了新
的对苏作战要点。该要点规定的作战目的为:“击溃入侵满洲之敌,确保京图线
(新京到图们)以南、京连线(新京到大连)以东要地,以利于坚持全面作战。”
这说明,日军将要改变原来那种进攻战略为防御作战。这就要求散在中苏国境线上
的各兵团及大量作战物资向后撤移。按计划,撤移工作必须在9月下旬完成。
    此后一直到战争爆发前的关东军防御部署情况大致如下:
    喜多诚一大将指挥的第1方面军担负“满洲国”东部的防卫任务,其所辖第3和
第5集团军计有10个步兵师团和1个旅团的兵力。全部展开在苏联滨海地区南部的边
境上,主力则部署在通向哈尔滨和吉林的牡丹江方向上。方面军司令部设在牡丹江
市,两个集团军的司令部则分别设在延吉和拉河。         后宫淳指挥的第3方面军负担“满洲国”西部的防卫,其所辖第30和第44集团军
计有8个步兵师团、3个步兵旅团和1个坦克旅团的兵力。其中两个师部署在蒙满边境
一线,其余主力则集中在奉天(沈阳)附近地区。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奉天(沈阳)
市,第30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新京(长春),第44集团军司令部设在辽源。
    上村干男中将指挥的独立第4集团军分散部署在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和黑
河一线,担负着“满洲国”北部和西北部的防卫,在它的编成内计有3个步兵师团和
4个旅团的兵力。司令部设在齐齐哈尔。
    原田宇一郎中将的空军第2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新京(长春)。拥有作战飞机150
0余架,但日方说能够作战的还不到150架。此外,在朝鲜部署的还有空军第5集团军,
拥有作战飞机约600架。该两个空军集团军前者是掩护“满洲国”方向,后者系掩护
朝鲜方向。
    司令部设置在汉城的日军第17方面军,是关东军的预备队。其所辖计有第34和
第59集团军9个师团的兵力。其中第34集团军的司令部设置在北朝鲜的成兴,司令官
栉渊煊一指挥2个师团担负北朝鲜的防卫;其余大部则由方面军司令上月良夫中将统
帅,部署在南朝鲜地域,以防美军乘机实施登陆作战。
    此外,关东军司令部尚有1个步兵师团、1个步兵旅团和1个坦克旅团的预备队,
负有特殊使命的是专门由侦察员和防坦克狙击手组成的敢死旅团。再就是在各防卫
战区配合日军作战的“满洲国”军队。
    根据日本关东军的上述实际兵力及其部署状况,华西列夫斯基和总参谋部分析
了敌人的弱点和优势,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时远东苏军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制定对
日作战计划的全面工作。其中主要一点是,经过请准最高统帅斯大林同意,根据远
东新的敌我对比变化,他们提出了改防御为进攻的战略。华西列夫斯基认为,现在
对日作战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年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对德作战。现在,可以肯定地
说,在德国投降后日军根本不敢再进攻苏联了。所以必须坚决地卖施突击进攻才能
最后消灭关东军。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日本关东军的部署及其战略意图显然是守势,它在兵力配
置和部署方面的最大弱点在于缺乏可靠的后方。首先,它与日本本土相距太遥远,
交通线太长,北满和西满的铁路网不甚发达,而中满和东满铁路线也都在苏联空军
的航程之内。其次,整个关东军的部署全被长达4500公里的苏蒙弧形国境线所包围。
它的中国后方和朝鲜后方也被中朝两国抗日武装的不断袭击和骚扰活动搞得极为不
宁。在张家口以南晋绥地区、锦州以西的冀热辽地区,都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八路军
和地方武装,而在广大东北地区当地民众都对日军怀有深仇大恨。再次,关东军需
要防卫和掩护的战线太长,它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在整个边界和所有的障碍地区设
防。如从蒙古东部通往多伦和张家口的山地和沙漠地带,就是它防御最薄弱的所在
地区,这里既没有筑垒工事,也没有部队加以掩护。
    关于日军的长处,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在滨海地区对面苏军可以实施进攻的各
个方向上,已经全被关东军的筑垒防御和大量兵力所封锁。仅在这里,就有大片筑
垒地域8处,每处纵深达40公里以上,正面宽度则有20—100公里,在它的后面,还
有第17方面军的预备队。此外,这个方向的进攻,不仅要突破这些坚固的筑垒,还
必须强行通过绵长的山脉和大片的原始森林地区。这就要求苏军必须有绝对优势兵
力和大量大威力杀伤兵器,否则进攻很难秦效。再者,由于有了一线的坚固筑垒、
天然屏障和阵地防御,日军便可利用满洲平原在内线自由机动。一旦哪个方向出现
问题,它就会把部队运送到哪个危险地段上增援。
    经过。才关东军的情况仔细研究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和总参谋部便初步确定了
通过数路突击来分割敌军的总战略意图。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一是可以从敌人防御
的薄弱地域利用快速兵团突击,从而一举插入敌后;二是在敌防御坚固地区的突击
可以牵制住敌军的有效机动,在行进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最后,总参谋部形成的初步作战计划是:由后贝加尔方面军从蒙古境内实施进
攻,同时由滨海集群从滨海地区实施相向突击,而从北面越过黑龙江沿松花江的突
击由远东方面军来承担。这样,不仅可以彻底孤立关东军的各作战部队,而且可以
借助分割来各个消灭敌军。
    具体说来,从蒙满边境实施突击,应把进攻方向放在索伦和四平方向。只有在
这个方向上,才可能取得最大的战果,甚至搞得好一下子前出到奉天(沈阳)敌后
地区;如果继续挺进,则可经南满铁路直取旅顺口。预计,这个方向的突击将一举
消灭关东军第3方面军。如果只是考虑到敌人防御薄弱这一点,则张家口到北平方向
是最佳选择,但那里除了与大自然作无效的斗争外,则什么战果也得不到。同样,
从滨海地区的突击,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突破敌人的筑垒地域,都必须穿越高山和
森林地带,否则就不可能前出到吉林至新京(长春)一线,也不可能彻底分割并在
行进中消灭敌军。预计,这个方向的进攻将可吃掉关东军第1方面军部队。自然,消
灭关东军独立第4集团军的任务是留给北部正面突击方向上的远东方面军的。
    随后,他们才论了坦克集团军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怎样使用的问题。
    他们认为,更多的坦克部队应该交给后贝加尔方面军使用。因为在该方面所处
的满蒙边境突击方向上,没有既宽又深的黑龙江,没有原始森林,也没有为数众多
的筑垒地域。坦克集团军是能使部队具有突击力、高速度和实施大纵深进攻的主要
战斗手段。诚然,在这个方向上的纵深有大兴安岭山脉的天然阻隔,坦克兵要越过
这样高的大山的确也是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他们坚持认为,英勇的苏联坦克兵
是能够克服这一切的。而出奇不意地大量使用坦克于敌人认为根本不可能的地带,
才是解决突击任务、消灭敌人的关键。因此,他们坚决主张将坦克集团军用在通过
大兴安岭的主要方向上,而且还一定要用于方面军战役布势的第一梯队。
    后来华西列夫斯基曾说;我们所以坚持这样做,是因为敌人根本想不到会在这
里遭到强大的坦克集团的攻击。此外,根据情报,关东军第3方面军在大兴安岭地区
还未构筑好阵地,只有少数部队占据为数不多的野战工事。我们认为,有经验的坦
克兵是完全可以克服山地障碍的。只要我军先占领了山间通道,则敌军根本无力与
我坦克部队对抗。
    最后,他们还对达成战役突然性与进攻的迅猛性问题作了讨论。
    由于日本人早就坚信与苏联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要使作战行动达成
突然性显非易事。但是,华西列夫斯基提醒大家考虑这样的问题:在苏德战争爆发
之前,我们不是也预料到会爆发战争并作了准备,可德国人的突击仍使我们甚感突
然。经他这样一说,大家顿时明白了。就是说,即使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苏军仍不
应过早地放弃进攻的突然性。
    要达成在远东与日本作战的突然性,首先必须对苏军的准备程度严格保守秘密。
因此,专门制定了变更部队部署和集中作战物资等方面的保密制度。此外,他们明
显地感到,有一点是完全可以用来麻痹敌人的。这就是当时日本并不知道盟国方面
已经事先向远东地区投放了相当一部分援助苏军的作战物资,它只知道苏军所有的
兵力、兵器和大量作战物资必须通过运输能力较弱的西伯利亚铁路来进行。如果按
这条唯一的铁路运输线来计算,它肯定会把战争开始的时间判断为秋天甚至秋后。
    关于此点,他们当时还料定,敌人将认为在天气不良的条件下苏军将不会进攻。
而与盟国商定的对日出兵时间——“对德战争结束两三个月后”——从形式军事逻
辑的观点看正是非常不适当的远东雨季。按照这一逻辑,日本军部将会认为苏军只
能在晚些时候,即天气变得很好、很干燥时开始进攻。后来的事件表明,华西列夫
斯基和总参谋部的这些推测是正确的。日军果然计划在9月下旬完成部署,然后准备
迎击苏联的突击进攻。
    至于进攻的迅猛性,这似乎是任何进攻型战役行动所具有的一般特点,但总参
谋部特别从日军作战史的角度对此给予了格外的考虑。如,他们提出了不用事先炮
火和航空兵准备就实施突击,或者把行动安排在夜间,等等。因为,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日本在进行防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敌人,一般总是在强大的炮火和航空兵
准备与支援下进行非常谨慎的按部就班的进攻。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习惯于敌人的
胆怯的按部就班的行动和较缓慢的进攻速度,而根本不习惯快速的坦克集群的大规
模冲击。而且,据资料,在整个二次大战中,日本还没遇到过像苏军这次这样大规
模的迅猛的坦克冲击战役。
    到6月初,总参谋部已经把旨在消灭关东军的这次远东作战的初步计划拟定好了。
随后,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详细地听了总参谋部的汇报和计算结果。斯大林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