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就上常青藤-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符合“常青藤原则”。
孩子要宠不要惯:从分床说起
孩子上学前是否要和家长睡?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在美国,主流的意见和习惯从来都是自幼分床。这和美国人强调个人独立、强调夫妻的隐私的价值观念,以及美国住房面积大的物质条件恐怕都有密切关系。在日本,主张一起睡的就比较多,实际上许多人就是这么做的。这当然也是日本住房拥挤的反映。日本的媒体上,也有不少讲这样从小不分床,使孩子不独立,乃至日后有“母子分离”的心理危机的讨论。
我们的女儿是7岁以后才和我们分床的。其间也经过了一些小小周折。我们觉得孩子应该在一两岁时就和父母分床。之所以拖到7岁以后,还是出于“常青藤原则”中平等的观念,和女儿商量,尊重她的意志,保证在她自己愿意时分床。为此,我还发展出一套自己的不分床的理论。
小女出生时,我们夫妇都在读研究生,能力有限,住的地方十分狭小。再加上是第一个孩子,没有老人帮忙,非常紧张小心,所以她从小就睡在我们屋里。
等她快1岁、该脱离婴儿床时,我们就开始考虑分床的问题。当时全家还在日本。记得那天去看儿科医生,顺便就问了一句:日本的不分床和美国的分床哪种好?没有想到,医生对美国很有成见。他说:“你们想想,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自己孤独地躺在屋子里,不觉得父母在身边,长大后也不懂得和别人沟通,最后闹不好拿枪杀人了。那会儿父母后悔也晚了!”
这几乎是你能听到的最强烈的偏见了。我本来应该不理。不过,因为他说得十分激烈,我不得不把问题重新想一下。孩子身体确实太小。这么小的一个躯体,自己躺在一个屋子里,害怕是最正常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去一个同学家,他姐姐向我们抖落他的丑事,说他晚上没有胆量上厕所,就把尿撒到暖气片上,弄得屋子里臊得进不去人。当时我们哈哈大笑。现在想想,那位同学也是怪可怜的。他后来是我们几个里面最强壮的,不仅练就一身武功,还是学校头号球星呢。这样的人都怕成那样,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的孩子呢?所以,我对妻子说,能分床就分,但不要在这方面推孩子太厉害。
女儿两岁多时,妻子说服她分床,并且告诉她:爸爸妈妈的床就在几步之外,而且门也不关,不要怕。另外,现在的小床也做得很讲究:床头有一个手电筒,孩子半夜醒来,可以用来照明。女儿一开始觉得很新奇,还挺高兴。可是,第二天晚上就开始哭。到后来,干脆半夜哭着跑到我们床边来。我心一软,马上把她抱在怀里,两人一起睡着了。分床计划也就这样破产了。
为什么如此?并不是我溺爱孩子。我一直有个理论:孩子要宠但不能惯。所谓宠,就是满足她的一切感情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该严要严,决不放任她养成坏习惯。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的。孩子其实很脆弱。你对她严加管教固然对。但是你还必须考虑:你对她厉害后,你和她之间的父女纽带是否会被破坏。比如,孩子一怕你,就不会什么事情都和你讲了。真到了青春期你需要多知道一些她心里的事情时,她对你关上了门,这样的代价应该付吗?另外,被训出来的孩子,未免畏缩,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做错了,毫无自信。这对孩子的成长难道不会形成障碍吗?所以,我认为,对孩子能多严,要看你对她有多宠。你越宠她,她在你这里得到的感情满足越大,你该教训她时“本钱”就越大,不至于怕会打击她的自信,伤害她对你的感情信任。
也正是循着这个逻辑,我不仅没有和她分床,而且每晚要陪她睡,给她摸背,一直等她睡着了才起来干自己的事情。因为我工作忙,她总跟妈妈,晚上睡觉就成了我们难得在一起的时光。对此我异常珍惜,几乎垄断了这个差事,一直等孩子7岁后分床后才和她妈妈轮流哄她睡。
不过,在不分床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告诉女儿:别的孩子都是分床自己睡了,就你还和父母睡。这一来是让她有这个意识,为将来分床做心理准备,一来是让她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特别受父母宠爱,有信心,这样我们该教训她时又多些本钱。等到她上了学前班,她和父母睡这件事情就成了家庭秘密,说不出去。但是,等上了二年级,她自己开始有压力了。因为一些小朋友陆续开始互相串门。她把同班同学请来,人家问她卧室在哪里,她只好支支吾吾,结果主动和我们商量买床的事情。我们顺水推舟,满足了她的愿望,给她卖了个单人床。她欢天喜地地有了自己的卧室,再也不要回来了。
我们的女儿,就是这样水到渠成地和我们完成了第一步分离,没有任何转型期的障碍和反复,一切快快乐乐。更重要的是,她发展出几个品性,我看都和这种渐进的分床方式有关。
第一,她非常听话。孩子总会有各种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满足她,她从来不会争。比如我们全家一起出去逛购物中心。她看上的东西想买,我如果嫌贵,随口就说不能买。她二话也不会说,马上把东西放回去。许多孩子那种非要一件东西,甚至不惜耍赖的事情,我是从来无法想象会发生在她身上的。另外,她出去交朋友,也不会过分依赖哪个小朋友,不像许多独生子女,对同伴有时有偏执的占有欲。父母叫她做什么,她都照着做。一句话,她没有感情饥渴症,绝对相信父母,待人接物有信心,学东西也很快。我认为,这是父母让她感情充分得到满足的结果。
第二,她的小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马上就会和父母讲,父母可以及时应对。比如,几天前她回来说,她班上一个叫奥莉维娅的女孩子很怪。原来,那孩子教她怎么搔首弄姿,吸引男孩子。等吸引过来了,就把他甩掉,让他心碎,等等。我们当时非常吃惊,真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已经成熟到这种地步。于是我们教育她,做人要坦诚,不应该欺骗别人。她也很快明白了是非。最后还问:如果碰到别人教我一些东西,我来不及问爸爸妈妈,必须自己决定时,应该怎么办?我们告诉她:你不是学过黄金戒律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家要让你对另一个人做什么事情,你只要想想你是否希望别人对你做同样的事情,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她非常认真地点点头。我们也对她这方面很有信心。这一切,还是有赖于家长和孩子间的信赖。
讲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说分床不好。我只想说,每一家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是因人而异,在这方面各种处理方式都可能是正确的。不过,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盲目和别人比,一看别人家孩子如何了,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如何。这里最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孩子和家长的感情信赖和沟通,孩子的信心。不管你怎么安排,都要有利于孩子这方面的发展,让孩子更容易适应这个世界。所以,在分床的问题上,我们虽然一直抱有分床的目标,但最终还是遵循“常青藤原则”,避免单向指令,和孩子充分协商,最后启发她自己做出决定。
父母:孩子的第一个常青藤教授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关于早期智力开发的材料,可谓应有尽有:读物、磁带、录像、光盘、游戏,甚至还有增加智能的启蒙班。不过,这些现代智能开发技术和产品的效果却不佳,甚至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久看电视孩子会智能下降,老玩电子游戏智能也会下降。而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也证明,那些利用新技术开发的智力的产品,也导致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在美国风行一时的《婴儿爱因斯坦》系列读物和光盘,销售额已经达到两亿美元,一度成了早期智力开发的经典。但是,华盛顿大学2007年8月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系列对孩子的智力成长实际上有负面作用。在8~16个月之间的孩子,每天看1个小时的这种光盘,其掌握词汇的能力就会相应降低17%。我也听过一些国内出版的帮助儿童背诵古诗等等的音像制品,感觉更糟。只可惜国内有关研究不发达,无法知道这些东西对儿童究竟有多大危害。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我们不妨回到“常青藤原则”。常青藤上课重视小型讨论班,即使上大课,也往往在正式授课之外把大班拆成几个小组上讨论课,由教授或者研究生主持。这种教育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其功能不仅是传授一些死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置疑、辩论、说服、论证等等能力。这必须要教授在小班和学生面对面地互动中才能做到。这套传统,大概是来源于英国的牛津、剑桥。在那里,至今甚至还保留着师生一对一辅导的传统。可见面对面的教育的传统是多么源远流长和重要了。
到了美国的州立学校景象就不同了。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是美国最好的州立大学,也是响当当的世界名校。不过那里本科生教育的大课是有名的。大约10年前,我一位朋友为了儿子选大学到该校访问,发现大课规模上百人,老师根本不认识学生,甚至教室外还有出售课堂笔记的;那些逃课的学生,买了笔记复习一下,考试也能应付过去。后来那位朋友赶紧将孩子送到个名气小但规模也小的学校读书了。伯克利的教授,明星如云,其大课的精彩也是可想而知。但是,不管教授多么出色,不管其课堂是多么激动人心,这种满堂灌的大课,比起对话式的讨论班来,毕竟差一个等级。最近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耶鲁、麻省理工等名校,纷纷把课堂免费搬上网,有录像、有讲义、有阅读材料,免费供全世界的学子身临其境地使用。这种课,大多也是经明星教授精心准备开设的,质量绝对一流。但是,你在网上修遍这些课,还是拿不到毕业证书,也不能说受了常青藤的教育。关键是你没有在常青藤的环境中和师生们有过面对面的人际互动。
把这套“常青藤原则”搬到幼儿期的家教,也是一个道理。父母虽然未必是教育专家,但是父母和孩子面对面的互动,就如同是讨论班。这种天伦之乐不是父母单向对孩子传授信息,而是父母针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随时做出反应。比如父母给孩子读书,孩子马上会触景生情,从书里的故事讲到自己游乐场的经历,讲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看到的动物等等,父母马上也会跟着附和。这样的对话,激发孩子提问、想象,使孩子始终处于能动的状态。这才是一流的、“常青藤式”的教育。
那些智力开发的磁带、光盘是什么?质量粗劣的且不去说。即使是经过专家反复研究而制造的尖端产品,充其量也不过是“大课”,甚至是网络式的远程教育。这种教育再好,也不能代替父母与孩子那种面对面的对话式教育。在这种磁带、光盘主导的教育中,孩子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做出回应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变得消极迟钝。与此相对,哪怕是父母随意和孩子玩耍,给孩子智力和感情上的良性刺激也要丰富得多。所以,让孩子过多地接触那些智力开发的产品,等于以之替代了父母和孩子们互动的时间。这就好像用州立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