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

第193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193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理解,他化自在六天王不是说一个人,做这个天王的很多。
  所以天王、天主,他也是众生,我们记著佛在《华严》里面告诉我们的一个原则,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换句话说,这些天王跟我们一样,也都是迷失了自性。那再问一问,你有没有做过他化自在六天王?很可能,还很可能你不只干了一任,你从那里又堕落下来,在轮回里又打转。所以看到这些一点都不希奇,想想自己做过,鬼王也做过,地狱也去过,甚至於色界、无色界天你都住过。这是讲六道轮回,无量劫来,你没出离六道,哪一道你都去过,所以你做过天王,你做过鬼王,你做过魔王。细心去省察、去思惟,你看自己的习气,长时间受圣贤教学的薰陶,改了很多。在没有接受圣贤教育的时候,那个习气,你就能看到前生从哪一道来的?很容易看出来,不需要问人。确实像美国预言家凯西所说的,你这一生当中所遭遇的都是有前因,他肯定的说,任何一个人一生当中所遭遇的,说是与过去生中没有因缘,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说因果教育,是真的。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於欲界中得自在』,在三界里面,这是欲界的地位最高的,他在欲界里得自在,所以也称为自在天。『以业惑苦为罥网』,「罥」是丝织品,「网」是罗网。他这个网是什么?是「惑业苦」,迷惑、造业、受苦。以这个网『系缚一切诸凡夫』,这些凡夫都归他统治。他提倡的是什么?提倡的是这个,运用得非常巧妙,也是用高度的艺术的教学,尤其是情执。情执是什么?属於惑,迷惑,永远不能了解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永远不会了解。特别是表现在艺术、文学、诗歌、舞蹈、戏剧、小说。然后你才知道,佛法为什么让学佛的同学,无论在家、出家,不要接触这些东西,什么原因你就明白了。到什么时候你可以接触?你真开悟,开悟就没有事情,为什么?你全通达、全明白了,那没有障碍。没有开悟、没有得定的时候,不能接触。
  印光大师在世,仰慕他的人多,他给人写字,他也写得很多,每个人得到他的字如获至宝。他的字,他不是书法家,他给我们做个示范,工工整整,诚敬心去写,没有潦草。我们十楼图书室里的对联,印光大师写的。弘一大师是个艺术家,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用文字确实也度了不少众生,接引大家入佛门,他的字也是工工整整。他一生最佩服的是印光大师。这都是给我们现代学佛做典型、做模范,我们要向他学习,那就不会有错。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老师特别重视,你要找一个人做典型、做模范,现代人说的是做样板,你要学他那个样子。我在学佛的时候,李老师一再的嘱咐我,学印光法师你就不会错了。印光法师也不在,到哪里去学?《文钞》在,那时候《文钞》只有正续两篇,一共四册,全集没有出来,四册。老师把四册《印光法师文钞》送给我,要我常常看,向他学习,有个典型,有个样子。读他的书,听他的教诲,依教奉行,他能成就,你也能成就。
  世间的东西,连世间的文学都不许我看。我跟他学习,拜他做老师,他给我提了三个条件,我跟诸位都说过。第一个条件,因为我没有跟他之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跟章嘉大师学佛三年。第一个条件是什么?你以前所学的我不承认,你要跟我学,从今天起一切从头学起。第二条,从今天起,你看书都要经过我同意。佛经也好,世间的典籍也好,要他同意,他不同意的一律不可以看。第三个条件,到这个地方学经教,只能听他一个人讲经,任何法师、居士、大德在台中讲经都不可以去听,这三条。为什么?惑业苦的网,你可不能掉在这个网里头,你掉在这个网里头你出不来。你听他一个人,他对你负责,真不容易。
  我当时听了他老人家这三个条件,心里想,这个老人家怎么这么跋扈、这么样傲慢,目中无人?可是他对於法师,从台中来来往往的,他非常敬重、尊重,一定送供养,一定供斋,请他吃饭,就是不请他讲经,不请他讲开示。以后慢慢的我们了解这个老人用心良苦。老人往生了,隔了不少年,我到新加坡去,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这是老朋友,也是一位长者,他大我十岁。在台湾我也常常听他讲经,我们都是讲经的法师,见面特别欢喜,我就提到李老师当年教我的时候这三个条件。他告诉我,他刚刚出家,做小沙弥,在观宗寺,谛闲法师给他也是这三个条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李老师的,是什么?是我们佛门代代相传的收学生的三个条件,这叫什么?叫师承。李老师讲了,但是没有说师承,不知道。我们才晓得,这叫师承,这是真教你,叫传法。
  首先把你心里这些染污洗掉,洗刷清楚,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不是你自己想的,老师决定。为什么?他化自在天所设的罗网,罥网,丝织品非常美,我们不认识,很容易上当。老师知道,为我们做防范,所以不可以看、不可以听。这个罗网对象是「系缚一切诸凡夫」,就是欲界众生,六道众生。我们谚语里面所讲的天罗地网,这就是自在天设的天罗地网,几乎没有人能逃得掉。出家修道的人是不是真能逃掉?不见得,也不容易逃掉。你遇到的老师,老师会观机,看看你是不是有可能做个漏网之鱼,你逃出六道,他才教你。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他不教你,不跟你说清楚,为什么?给你说了你不听,你不会百分之百的服从他,那何必,何必跟你做冤仇!这是我们隔了好多年才知道。知道之后一想,方东美先生对我也是这样的,但是他没有提出这个条件,而实际上他已经给我约束。你看不让我到学校去听课,每个星期天在他家里,家里一对一,这是意思都有了,话没说出来。章嘉大师也是如此,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也是每个星期见一次面,他给我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至少是一个小时。如果还有别的客人的话就一个小时,要是没有其他约的客人,他一定给我两个小时,这样教出来的。
  以后我就想,这个老师我跟他非亲非故,为什么会对我们这么好?以后想出来,没有别的,印光大师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对老师真的是真诚恭敬,对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决定没有疑惑、没有怀疑,这是感,老师对我们是应。尤其我跟方老师,是自己介绍的,自己写一封信给他,写一篇文章给他看。一个星期之后,他回我一封信,要我到他家里见面,我们缘是这么结的。套在一个什么?同乡,他是桐城人,邻县,隔得很近。桐城跟庐江县的县城大概距离是五十华里,五十华里就是现在二十五公里、三十公里的样子,所以距离很近。知道他是桐城人,仰慕之心,对哲学很有兴趣。
  没有想到的,真正是想不到,我写的信工工整整,毛笔字。所以见面就问我,问我学历,我说初中毕业。他说你有没有骗我?我说没有,不敢骗老师。他说你写的信,无论写的字、写的内容,我们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来。所以他怀疑。我说这一点,我失学三年,抗战期间,但是喜欢读书,读书没有放弃过,虽然没有在学校了,喜欢读书。所以这是礼貌,这种真诚恭敬这是因、这是感,善知识乐意来教你那是应,感应道交。我们那个时候生活非常清苦,对老师一分钱的供养都没有,他这样热心来教,三个老师都是这样。李老师不必说,我生活没有依靠,他叫我到图书馆去当管理员,每个月还给我一些零用钱,我在那里十年。
  所以「至诚感通」,这是李老师教给我的一句话,真诚到极处就通达,这他教我。因为佛法、世法分量都很大,你一生当中时间有限,你如何能贯通?如果不通,你自度都度不了,怎么能度人?他给我举例,别的不说,世间法,说中国的,《四库全书》,你这一生能通得了吗?佛法里也不讲别的,这部《大藏经》能通得了吗?我们听了之后,真的望洋兴叹,确实做不到。老师说,古大德的方法,你不能不求感应。用什么方法通?感通;什么东西来感?诚,真诚,真诚到极处就通了。他教我这四个字。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李老师教我「至诚感通」,确实我这一生得力於这两位老师,八个字。有这八个字,世出世间法,真正是古人所讲的「开卷有益」,展开书本我能体会。许多体会都不是在文字里面,有能力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完全靠感应。不是记诵,你能够记住多少,你能背多少,不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喜欢看书,我不喜欢背书,而且看书的时候一般都是一遍就过去,只记这里面重要的教诲。我看《易经》,我节录里面最重要的句子三十六句,管用。而且能够通什么?能通佛法,儒释道都通,再扩展,我们跟许多宗教往来,每个宗教典籍都贯通。用什么?用至诚感通。不是博览全书、过目不忘,有这种人,我不是这种人,所以我不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中下根人成就要靠真诚,真诚到极处,我们常讲三宝加持。
  讲经五十年,从开始学讲我就没有像老师规定的那些规矩,我就没有。老师规定的规矩,那时候在经学班,二十多个同学,老师订的规定是要写讲稿,讲稿是口语文学,就是讲话,不是文章,是口语。一个小时要一万字,这是他订的标准。我也做过几次,学《楞严经》,大概我讲了有十几堂课,不到二十堂,我用讲稿。以后就不用了,再也不用。以后用什么?用大纲、用表解,李老师很会做表解,我用表解、用大纲,不用讲稿,所以讲得比较活泼。有讲稿就很呆板,甚至上台,我就讲不出来。讲稿死板,没有讲稿活泼。可是真正叫科班出身,一定从讲稿著手。李老师那时候规定我,至少十部经写讲稿,这他规定的。他没有严格在这一点要求我,是我那个时候确实有两个长处,一个是记忆力很好。听老师讲一遍,听他一个小时,我可以重复讲,把他所讲的话讲出来,至少能够讲五十五分钟,我有这个能力,这是可以不要讲稿。另外一个能力,我听经有悟处,能够触类旁通,这一点在学习里头非常重要,悟性,没有悟性不行。有悟性好教,没有悟性就不好教,这是很不容易遇到。他一生在台中讲经教学三十八年,用这种方法约束我的,只有一个人,对别人他都不是这个方法。我们了解他应机施教,对每个人教学的方法都不一样,不是用一个方法教一切人,他是活的。所以我们要学基本的条件,真诚、尊师重道、好学,这是基本的条件。善知识要是真遇到,他不会舍弃你,只有你舍弃他,他不会舍弃你。为什么?在佛法叫法器,他的法可以传给你,你很可能接受。一般没有这个条件的,不是法器,只教你一点点就行了,你不是传法的人。传法的人大信、大愿,真的自己要谦虚、好学,要具备这些条件。
  我们再看第二首,『彼有贪欲瞋恚痴,犹於众生得自在』,这个「众生」是六道,特别是欲界。「彼」就是第六天王,他化自在天,他的贪瞋痴没有断,但是要知道,淡薄,第六天最淡薄。再往上去,贪瞋痴也没有断,控制了,不起作用,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