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

第42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42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后说,佛经确实是把宇宙万法真相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这些法难信,为什么?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也就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放下那全明白了,不必佛说;带著妄想分别执著很难听得懂,很难体会。它讲的是「转深转细,难解难知」,那大多数的听众总还有疑虑,还有怀疑,只要有一丝毫怀疑,「尽居惑地」,依旧是住在六道里面,惑地是指六道。如果听了佛所讲的难信之法不怀疑,他能超越六道,他在四圣法界,他不怀疑。但是他没有证得,他要证得那就超越十法界,他就入一真法界。不怀疑的人是在方便有余土,有疑虑的都是在六道,在佛的凡圣同居土,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要晓得,我们自己有大病,这是身病、心病,有大病。知道自己有病,你才会去求医,你才治疗。那我们得找医生,佛是大医王,我们跟他学习。心病是什么?身病不要紧,身病从心病来的,心要没有病,身就没有病。我们的心病是贪婪、瞋恚、怀疑、傲慢,这讲贪瞋痴慢疑,愚痴,这是大病。这个病与生俱来,为什么?迷了之后,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能就变成这个毛病。贪瞋痴慢疑,这五种大病是从我们般若智慧变现出来的,觉悟了它都变成智慧。所以有病他才造业,没有病那是具足功德,他不造业,他叫修诸功德。造业就有果报,果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三善道是人、天、修罗,变现出这个境界。我们要想脱离,除了求诸佛如来这个大医王之外,找不到第二个人。只要依照佛菩萨教诲去做,准能恢复自性,准能反璞归真。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你本性本善,你本性本觉。马鸣菩萨说得好,本觉本有,当然可以恢复;不觉本无,当然可以放下。也就是说不觉就是迷惑,烦恼决定可以能够断得掉的,给我们信心。永明大师编《宗镜录》这本书,他说了四句,应该也是他编《宗镜录》的目的,「宗镜所录,随闻一法,可断深疑,能成大信」。「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
  我还有份资料在这个地方,说明我们的修学除了依靠佛菩萨,还要靠祖师大德来帮助我们。佛菩萨是教授,祖师大德是助教,距离我们就更近,我们常常跟著他,道业才会有进步,为什么?他们给我们的指导,都是我们现前切身的问题,我们学习就有下手之处。弘一大师他也从经论里节录一些格言,跟永明大师的方法一样,不过永明大师节录得多,整个《大藏经》,那大工程,他只节录少分,有经典也有祖师的语录。他是现代人,距离我们不远,所以很适合现代人的根机,对我们的学习就方便太多。我们从他的节录选择几条,做为自己勉励自己,也跟同学们一起学习。
  第一条《梵网经》上讲「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我们选这条,就是现前学佛的同学也好、不学佛的同学也好,就是不能忍,真的古人讲是个形容词,现在变成事实,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再加上烦恼习气,不但道业不能成就,世法善业也不能成就,感得现前可以讲全球的灾难。我们在资讯里面所看到的,报导说前所未有,过去没听说过,这今年是异常灾难。《梵网经》上这几句话我们应当学习,毁是毁谤,侮是侮辱,我们受是代一切众生受。怎么叫代一切众生受?这道理要懂,我们受给众生看,他不能受,我能受,我受给他看。别人无故对我毁谤,我不毁谤他,我不怨恨他;别人对我的侮辱,我也不憎恨他,我也不报复他,做出样子来给众生看。一般人决定受不了,他遇到这些事情他有怨恨、他有报复,他想出种种方法去反击。佛教导我们,这菩萨行,只要沈默,一句话不说,这显示出定力,也显示出智慧。世间人多,有些人看不出来,但是也有些明白人看出来了,恶事、不好的事情向自己,好事给别人。这就是可以代替别人承受过失,这是菩萨行。你行善做好事,自己不居功,什么人喜欢要这功劳,给他,那些要名要利的,名给他,利给他。我们只希望社会能安定,世界能和平,圣贤教诲能够落实,能够发扬光大,这就是大好事,名闻利养谁要就奉送给谁。
  《梵网经》上教给我们,戒律里面也这样教我们,我们这里选三条,第一个是「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不但不造恶,这身语意业最重要的是意,意是念头,没有恶的念头,没有不善的念头,这就好。心清净了,身口自然清净。恼是恼害,让众生生烦恼。这是什么?这是真正利乐有情。我们怎样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得到真正利益?不让他生烦恼。如果让众生生烦恼,我们就错了,要真正忏悔。「正念观知欲境空」,这正念,正念是无念,至少没有分别执著的念叫正念。实在讲真正得正念的是阿罗汉,没有证得阿罗汉的念都不正。这佛在经上讲得很多,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自己的意思不正确,不是正念。观知,你观察了解欲境空,这就是六尘境界,《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真的。空无所有,你在这里头起分别、起执著是错的!末后一句话说得好,「无益之苦当远离」,这佛在经上常讲无益,没有利益的苦行没有必要。佛是教导学生以苦为师,苦对自己有利益;这个苦对自己没有利益,你就不要去学了。
  下面一句说「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佛说「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这是教导我们要把名看破,要把利看破,为什么?名利是人之所好,这两样东西能损害善法。损害什么善法?损害你的清净心,损害你的戒定慧,这你就明了。我们希望真的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像世尊一样,像惠能大师一样,一生证得圆满的成就;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的表法,龙女在《法华经》上的表法都是一生成佛,他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那你就晓得,我们就是被名利害了,对名利过分的执著,不肯放下,所以你一生不能成佛证果,道理在此地。所以佛末后这两句话说得很重,它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这人头是自己。
  又说「世间色声香味触」,这六尘。因为这个句子是七个字一句,后面包括法,色声香味触法,「常能诳惑诸凡夫,令生爱著」。你可不能受六尘的诱惑,这些东西能诱惑人,法,这里面包括邪法。尤其是现前许多灾难发生,传递讯息的有科学的报导,有预言家的推测,也有灵媒传递讯息,很复杂,能不能相信?世间相信的人不少!学佛的人该不该相信?这要知道,学佛的人不要去理会这些事情,为什么?佛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问题整个就解决了。你只要心地清净,一切境缘当中不惊不怖,没有惊慌、没有恐怖,这在逆境恶缘;顺境善缘里面不生贪爱,什么样境界对自己都是提升灵性的增上缘,有什么不好!世间人相信这些鬼神,你好生去想想看,他为什么会相信?贪生怕死,不了解事实真相,这愚痴,那就上当了。苦难还没来,他自己已经先尝到苦头,冤不冤枉?所以佛法里面没有迷信,佛法是正信,佛法是真信。
  下面一条智者大师说的瞋恚,「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这是我们常常要警惕,无论在什么环境里头,不能有瞋恚心。同学们应该都记得佛门里面有句谚语,叫「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无量无边的业障都现前。所以佛法修行,菩萨修行里头虽然是六个科目,最重要的两个科目,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放下,菩萨六波罗蜜摆在第一。瞋恚摆在当中,就是忍辱,第三个就是忍辱,布施、持戒、忍辱。能忍,你放下的功德、持戒的功德才能够保得住,才能成就;如果不能忍,前面功德立刻就没有了,叫火烧功德林,那个火就是瞋恚,所以功德很难。我们过去讲席当中做过多次的报告,福德不怕瞋恚,你能够带得去的,功德不行,功德一碰到瞋恚就没有了。所以功德很难修,你修一辈子功德,到临终时候发一顿脾气,全没有了,都烧光了。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智慧。一发脾气,戒定智慧都没有了。所以佛才说忍辱能成就功德,能保持功德,在一切境缘当中都要修忍。特别是顺境,顺境善缘里面修忍,不生贪恋,这要忍,逆境里面要修不生瞋恚,只要能做到这个,智慧就现前,真的是转愚痴成智慧。所以一定晓得,这个东西对於修学障碍真大,不但是障碍你修行,而且什么?堕恶道的因缘。
  学佛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送往生的时候,这个往生的人断气了,佛告诉我们八个小时之内不可以碰他,不但不能碰他的身体,他躺在那个床,床都不能碰,为什么?他有感觉,碰他的时候他会痛苦,痛苦怕他会生瞋恚心,这就麻烦了。人在断气的时候家亲眷属不可以啼哭,哭的时候他动感情,他对家亲眷属有留恋,极乐世界去不了,把他拉回来了,这个关系太大!有很多人不懂,认为家亲眷属过世,他还不哭好像不近人情,这不懂得,不晓得这事实真相。你哀悼要等到他八小时之后,他神识离开,那要为他安全起见,最好十二小时、十四个小时之后,这很安全。八小时几乎是大多数,绝大多数八个小时离开,有少数会到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十四个小时很安全了。怕他生瞋恚心,所以这个时候只让他听佛号,大家一起念阿弥陀佛送他。瑞相你会看到,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之后,你看他的面相,比他生病的时候一定更好看,身体更柔软。这是他给你的回报,他给你的讯息。
  下面一段《华严经》上的,佛说「多瞋及怨结者,此是愚痴人,以瞋恨故,於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这《华严经》上,贪瞋痴,佛对於瞋讲得特别多,为什么?瞋恚是地狱的果报,是地狱的业因。人一生在世不跟人结怨,这比什么都重要。不结怨那就要忍耐,事事要忍有大利益,这个大利益临终的时候走得好,没有冤亲债主。现前的冤亲债主要化解,宿世的冤亲债主也要化解,宿世怎么化解?我这一生诵经、念佛、忏悔、积德修善,把功德全部回向给宿世的冤亲债主,怨结就能化解。这一生当中不跟人结怨,不跟一切众生结怨,也不跟鬼神结怨,处事待人接物,印光大师教给我们两个字的秘诀,「诚敬」,真诚、恭敬,这问题解决了。这两个字很重要,我们在《文钞》里面读到,有人向大师请教,有没有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佛法?印光大师就提出这两个字,「诚敬,入德之门」。凡是有意无意跟众生结怨的,这都是愚痴没有智慧。
  经典里面,祖师大德特别告诫有权、有地位的人,有权、有地位的人他要做好事太容易,他要做坏事也非常容易。你看看了凡先生,他做宝坻知县,有权有势他做好事,他想到什么?农民纳税太重,他有权可以把税收减轻一点,他就做了。他自己发心想做一万桩好事,太太天天愁闷,你许愿做一万桩好事,现在在衙门里我到哪里去做好事?就感动得天神晚上托梦给他,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