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

第51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51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感冒,感冒不能够疏忽,因为它会引起并发症。感冒的初期确实很容易治,你不要害怕,你要知道休闲能治病,一定是要把自己的妄念减少。现在人很可怜的是头脑没有办法休息,日夜胡思乱想,没病也会想出病出来。
  为什么病那么多?我也看到一个报告,说一九七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现有三十多种病菌,新的,过去没有过的,新发现三十多种。最近五年,新发现的,就是过去没有的,发现一千一百多种,还不断在上升。这些病菌从哪里来的?佛经上答得好,从心想生。不善的念头,都会把这东西变成带病毒,那么你就晓得,善的念头就把它化解,就正常了。所以意念的治疗原理就在此地。你要是希望你自己身心健康,你生活幸福快乐,没有别的,慈悲、爱心、感恩。前几年我在日本访问,江本博士他就告诉我,从他几十万次实验,水实验里头,他说只有爱跟感恩,水结晶是最美的。水懂得人的意思,它能看各种不同的文字,中文写的爱,日本人写法跟中文是一样的,其他的语言文字都不相同的,你把爱字贴在水上,结晶都是一样的,所以它能看。我们一般人不懂得,水都懂得。所以他说,爱跟感恩可能是宇宙的核心。他不是佛教徒,所以我说你讲的没错,真的是宇宙核心。
  自性的性德,我们这几年讲得很多,爱从哪个地方生起来?从自爱,你不知道自爱,你怎么会爱人?你不会爱人。自爱就是你要爱你的性德,你要把性德常常能够现前,能够把它发扬光大,对待天地万物。在中国古圣先贤教诲里面,在人事方面,首先爱父母,敬祖宗,表现在这个地方;对外面境界是敬鬼神。鬼神有没有你不要去管他,现在人很多不相信,你敬是敬爱!敬爱鬼神,就能敬爱万物。连《华严经》上都讲的万物,我们在前面读过,山神、海神、树神、花神。所以,这些神那就是代表天地万物,你爱万物,你就不会伤害它,你就不会破坏地球生态平衡。为什么?你爱它,你怎么会去破坏它?有道理。现在人相信科学,不相信圣贤的教诲,认为没有这个东西,任意破坏,带来这么多的灾难。佛法是最圆满、最究竟、最高明的,它讲到终极,都是你自性变现的。有是自性变现的,没有也是自性变现的,迷是自性变现的,觉也是自性变现的,这就叫法界一相。相是法界一相,体是法界一心。
  诸位很冷静去思惟、观察,这个理论能不能解决现在全世界一切问题?真的解决,没有人反对,真解决了。再简单讲,爱解决一切问题,在爱里面,没有问题;离开爱,问题可就多了。所以佛法,古人用最简明的一句话讲,讲得好,讲得真好,什么是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一句八个字,说尽了。慈悲是无条件的爱,是一体、一相的爱,法界一相,法界一体。自性,性德流露,性德的核心就是爱。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哪里有冲突?你自爱,你身心没有冲突;不自爱,你的身心就冲突,你的烦恼很多,是你自己本身跟本身冲突,这不是外来的。所以今天要和谐,你本身不和,你自己跟自己不和,你跟外面还能和得了吗?这些话是前几年我在昆士兰大学跟这些教授们举行座谈会,讨论化解冲突,我说的。
  我告诉他们,冲突的真正因素不在外面,他们问我:在哪里?我说在家庭,他们没想到。我说家庭,你现在看,夫妻不和,社会上离婚率多少?家庭是社会最小的一个组织,像人身体一样,最小的一个细胞,这个出了问题,要是多了,等於说你就得皮肤癌,你就好不了。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邻居不和,冲突你怎么能化解?他们听了都没有话说。然后我再告诉他,还有更深的。更深的是什么?是你自己,你自己跟你自己不和,这是佛法讲的自性跟习性的不和,这不好翻,翻译不好翻,我就换个名词,浅一点,自利跟利他,这个他懂,不和。利害当前的时候,你首先考虑的是自利还是考虑到利他?当然是自利!每个人都自利,不就发生冲突了吗?冲突就这么起来的。如果每个人都利他,冲突就没有了。化解冲突之道,基本的理论在此地。每个人都自利,最后怎么样?最后是彼此两方面都受害,彼此都受痛苦。如果都为别人著想,两方面都快乐,两方面都幸福,这是基本的道理。
  我跟他们开了两次座谈会,一次两个小时,两次座谈会,他们就拉我参加他们学校的和平工作,所以我就成了学校的教授。以后代表学校参加联合国的和平活动,我前后参加七次联合国主导的,不是联合国主导的有三次,总共参加十次,不再参加了。为什么?我了解、明白了,那个会议不能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我们每次都提出来,要什么?办班教学,这我们中国人的经验。你看中国在《礼记》里面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人懂得解决问题要靠教育。什么教育?爱的教育,能解决问题。中国五千年来长治久安,从哪里得来的?爱的教育。
  所以我们把这个介绍给大家,大家听了都很欢喜,到最后怀疑:法师,这是个理想,恐怕做不到!那我们就必须要做出实验来给他看,实验做成功了,很快做成功。联合国现在跟我们联系,各国驻教科文组织的大使都希望到汤池去参观、去考察,我们非常欢迎,好事情。最近我们得到的讯息,国家欢迎,国家来接待,好!把中国五千年来传统的办班教学的方法要能在全世界推广,世界可以恢复到安定和平,真的能解决问题。所以头一个解决问题,要解决你家里的问题,家里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怎么能解决邻居,怎么解决国际?头一个家要和,修身、齐家、治国,然后才能够平天下。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一七卷)  2007/8/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1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八段,「毛光照益三昧门」第四段,第四个小段,「释成分齐」。这一段前面总明,这是前面一首偈子,我们学习过了,我们现在从第二首,就是后面六偈「别显」,它有六首偈。别显里面也分两段,第一个小段有两首偈,「法说」,后面有四首偈是比喻,「喻说」。我们把经文念一遍,这两首偈:
  【往昔同修於福业。及有爱乐能随喜。见其所作亦复然。彼於此光咸得见。若有自修众福业。供养诸佛无央数。於佛功德常愿求。是此光明所开觉。】
  这两首偈是别显,前面这首偈里面讲的「本行所得光」,本行是过去生中所修的因,所以在这一生当中他有果用,就是前面所说的,一毛孔里面所放的光明,这个光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佛为教学方便起见略举四十四种,并不是毛光只有四十四种,那就错了。前面说得很清楚,一毛孔放的光,无量无数如恒沙功德。一毛孔既然是这样,一切毛孔都是这样的。这种无比殊胜的庄严在哪里?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样殊胜庄严的氛围,我们一般人讲气氛,为什么我们现在感受不到?为什么我们现在所感受环境的气氛是这样的恶劣?外国人叫磁场,我们中国人叫气氛,话说得文明一点,氛围。下面就要跟我们解释。
  这六首偈里面,首先讲『往昔同修於福业』,过去生中,我们跟诸佛菩萨曾经同修过。这个有人会怀疑,我们现在学了这么多年,对於这个道理、现象逐渐熟悉,知道佛经上讲的全是事实。宇宙太大,随俗说宇宙,佛经里面不叫宇宙,叫法界,遍法界虚空界,真的是大而无外,没有边际。在时间上讲,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这是六道众生的境界。如果在佛与大菩萨,这个大菩萨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法身菩萨,有没有时间?没有。他们的境界里面,时间、空间都不可得,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华严经》讲「不思议境界」。你看《普贤行愿品》品题,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是它品题。为什么不可思议?就是它没有时间跟空间。没有时间,诸位晓得,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说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凡夫。没有空间就没有距离,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华藏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阿鼻地狱在哪里?也在此地,没有距离。你说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现前,不必要动一步,就是。这很难懂,所以不可思议。
  现代这些科学技术提供我们不少这些资料,我们讲参考资料,从这些地方让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些。譬如我们现在用网路教学,全世界许多同修在我们这个时段,都在收看我们的讯息。你的频道按钮一按,不就现前了吗?我们讲堂的现场在哪里?就在你家里,你只要一按就现前,不要走一步。这是科学技术给我们好的讯息。而实际上,实际上不需要用机器,也不需要去按钮,这是科学还没有做到,还得去按一下钮。我相信有一天不需要按钮,意念,我想哪个频道,那个频道就现前,肯定会到这一步,科学会走向这种进步的状况。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随你的念头,你一动心,境界就现前。那我们现在怎么动也不能现前,我很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怎么都没有看到?很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没有现在面前,这什么原因?缘不足。前面这首讲得好,这种氛围必须是有缘你就见到;没有缘,是在面前,你见不到。经上举了个比喻,没有缘好比说「盲瞽常暗」,眼睛瞎了,对面都见不到;耳聋的,永远听不到。不是不在面前,在面前,你见不到。所以,别显偈颂里面第一首偈颂,第一句就是讲「同修福业」,过去生中曾经同学。我们现在是讲过去生中,实际上在佛菩萨面前没有过去,确实我们跟一切诸佛如来同修福业。怎么能那么肯定?因为一切诸佛如来是自性诸佛,唯心净土,唯心净土里头没有时空。自性如来,佛是自性变的,我们现在身体还是自性,惠能大师讲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自性,他怎么不同修福业!
  你要知道,我们跟所有一切众生,上面到诸佛如来,下面到三途众生,共修福,也共造罪业,没有一样不共。觉了就修福,迷了就造业,就这么回事情。你现在想,我们迷的多,觉的少,你在《华严经》上看,迷的不多,觉的不少。我们只看到现前这一小块,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外面世界,知道像极乐世界这样福业成就的报土太多太多。我们在《华严经》前面「华藏世界品」里面读过,「世界成就品」里面读过。诸佛菩萨应化在十法界,说实在的话,我们的凡夫知见,佛为什么到这里来?菩萨为什么到这里来?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世间众生转凡为圣;换句话说,帮助他反璞归真,帮助他转迷为悟,回归自性而已。
  所以佛教也说得很明显,佛教这个世间就为一桩事情,「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八个字,帮助众生。众生太苦,苦从哪里来?迷,迷而不觉,苦!一念觉悟,苦就没有了。苦是假的,不是真的,自性里头没有苦,自性里头没有迷,自性里头只有觉,只有乐,所以是极乐世界,那是真的。迷是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