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225部分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25部分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父亲,佩德罗死去了,科马拉村也在饥馑中死去了。变成了一个鬼魂出没
的世界,过了一段时间,佩德罗的结发妻子、被抛弃的多洛雷斯·普雷西亚
多死在外乡,临终前嘱托儿子胡安到科马拉村寻找自己未见过面的父亲。胡
安回到故乡。正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杀死佩德罗·帕拉莫的赶驴人阿文迪
奥,他为胡安作向导,引他回村里,可是胡安不知道阿文迪奥早已死去,现
在只是一个鬼魂。胡安本来希望看到母亲回忆中的美丽故乡,看到精心耕种
的绿野和村中快乐的人们,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个死亡的、充满私语、回声、
阴影和游荡着痛苦的亡灵的村庄,他在村里遇到的都是死者的幽灵,他们仍
像生者一样活动着,会思想,会说话,有性格。通过与他们的接触,胡安知
道了村中发生的一切,也听到了关于生父佩德罗的种种说法。在这鬼蜮世界,
他觉得阴森可怖,透不过气来,最后他也死在科马拉村。这村里仅存的三个
活人,多尼斯和他的女人,亦即他的妹妹,还有穷苦的老太婆多洛特阿把他
埋葬了。现在胡安的亡灵与科马拉村与其他亡灵在一起了,他们继续以对话、
独白、回忆等方式讲述着佩德罗·帕拉莫以及科马拉村的故事。

作品鉴赏《佩德罗·帕拉莫》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首先表
现在它奇特的结构上。它象一幅表面互不相联的零碎片断拼成的镶嵌画,这
幅画要由读者参加拼排才行。故事情节并不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交代的,而
是从胡安返回故乡开始,以赶驴人阿文迪奥杀死佩德罗·帕拉莫结束。全书
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胡安回到科马拉村的前因后果,讲他在村中奇
异而可怕的经历,但他的叙述又不时被佩德罗的内心独白及母亲多洛雷斯的
回忆打断,以跳跃的方式引出一系列人物和事件,作者从而打破了时空界限,
迫使读者随之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视野。我们一直以为胡安是个活人,当读到
全书一半时,突然发现他在回答与他埋在同一墓穴中的老妇多洛特阿的问


话,才明白本书一开头就是胡安的鬼魂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到这里小说才进
入第二部分,主要讲佩德罗的为非作歹,以及他与苏珊娜的爱情悲剧。这时,
尽管仍有倒叙、回忆、对话、独白的穿插,但已经显示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故
事轮廓。读者好象开始踩到坚实的土地了。由于故事是从半截开始写的,全
书又在半路结束,正好可以与小说的开头的情节衔接,所以我们感觉整篇小
说呈环形结构,好象读者可以随意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这种结构正符合墨
西哥印第安人时时间概念:时间是环形的,周而复始,轮回不灭。在写作技
巧上,胡安·鲁尔弗运用了全新的手法:取消了传统小说中的叙述者“我”,
以对话、回忆、内心独白等手段,把所描叙的人物事件与读者直接联系起来,
有意地留下一个个空白,客读者去想象,去填补,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
摄取镜头;如同“立体派”画家把商标、广告等原始资料直接运用在自己的
画面上那样,宜接录用每个人物(鬼魂)的对话、独白、回忆、私语;避免
直接描写,用暗示和回忆等代替,尽量去除逻辑推理及作者的评论,让客观
事物和书中人物来说话,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情节的剪裁非常讲究,有意
打乱时空顺序,依据心理时间来描写。胡安·鲁尔弗通过精心构恩,采用上
述种种手法,使这部表面杂乱无章,实则结构严谨的小说艺术化、形象化地
反映了墨西哥严酷的现实生活,其艺术效果有如一幅奥罗斯科的大型壁画,
多姿多彩,凝炼浓重。人们把《佩德罗·帕拉莫》看成一部墨西哥当代神话,
因为其中溶进了许多西方古代神话和印第安传说。比如。墨西哥印第安人认
为,人死后,身躯虽然被埋葬,灵魂仍然在地上游荡,在亡灵节前后还会回
家与亲人团聚。因此鲁尔弗在这部作品中创造的鬼魂世界对墨西哥人来说是
非常熟悉的。他还借鉴了但丁《神曲》中所写的天堂、地狱和炼狱的形象,
不过在《神曲》的鬼魂世界中亮相的是历代名人和当时的显赫人物,而鲁尔
弗笔下的鬼魂世界中活跃的却是一些最普通的乡下人,使人觉得非常真实。
与但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鲁尔弗的笔下只有炼狱、地狱而没有天堂,从而没
有给人留下可以脱离苦海的希望,连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胡安也死在科马拉
村。科马拉意为“饼铛”,寓意“炼狱”,人们在那里受煎熬。正由于作品
没给人留下任何希望,才显得格外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具有震撼人心的悲
剧力量。胡安历尽辛苦返回故乡寻找父亲,令人想起荷马的《奥德修记》。
科马拉村中唯一幸存的多尼斯和他妹妹,这多么象《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
在墨西哥小说史上,《佩德罗·帕拉莫》被称为第三代革命小说。马里亚诺·阿
苏埃拉《在底层的人们》(1916)是第一代,从正面讴歌1910 年爆发的革命。
三、四十年代以穆尼奥斯的《紧跟潘乔·比利亚前进》为代表的一系列小说
属第二代,是对那场革命的回顾。《佩德罗·帕拉莫》并没有从正面描写那
场斗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极端穷困、落后并且毫无希望的墨西哥农
村,好象那里从未发生过革命,好象社会变革之风从来就没有刮进这个村庄。
这更促使人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反思那场革命,从而深刻地指出墨西哥资产
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虑,引导人们去探索贫困落后国家
的最终出路。

(段若川)


奥·帕斯太阳石(1957)

作者简介奥克塔维臭·帕斯(1914—),墨西哥诗人、散文家。

出生在墨西哥城,父亲是律师和记者,是墨西哥革命(1910—1917)中
著名将领埃米利亚诺·萨帕塔驻纽约的代表。母亲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虞
诚的天主教徒。祖父专门收藏墨西哥古代史并出版印第安小说、帕斯于1919
年开始上学,并和阿玛丽娅姑妈学习法文,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卢梭、雨果
等法国作家时作品。从14 岁开始诗歌创作。为满足父母的要求,曾入哲学文
学系和法律系学习。但他本人更愿自学。受祖父的影响,大量阅读浪漫主义、
帕尔纳斯派、象征主义以及西班牙“27 年一代”诗人的作品。17 岁时柏一些
作家共同创办歌诗杂志《巴朗达尔》(1931)和《墨西哥各地手册》(1933)。
1937 他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作家联盟。马德里的严酷现实震撼了诗人的心
灵,《在法西斯炸弹下》(1937)就是他当时精神状态的写照。回国后又主
办了《车间》(1938)、《浪子》等文学刊物,成为“车间派”诗人中重要
一员。1944—1945 年在美国研究拉丁美洲诗歌。后从事外交工作,曾出使法
国、瑞士、印度、日本等国,旅欧期问,参加了超现实主义的文学活动。1968
年为抗议本国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辞去驻印度大使的职务,到美国和英国大
学的研究机构中供职。1971 年回国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
作主涯中,帕斯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最主要的当然要数西班牙的塞万
提斯文学奖(1981)和诺贝尔文学奖(1990)。帕斯主要的诗歌作品有《假
释的自由》(1958)、《火种》(1962)、《东山坡》(1969)、《旋转》
(1976)、《向下的树》(1987)等。1989 年他自己又编选并注释了《帕斯
最佳作品选》。他的专著与散文作品有《孤独的迷宫》(1950)、《弓与琴》
(1956)、《十字路口》(1957)、《榆树上的梨》(1957)、《旋转的标
记》(1965)、《开向田野的门》(19,6)、《交流电》(1967)、《克劳
德·莱特芳斯或伊索的新宴》(1967)、《马塞尔·杜尚或纯真的城堡》(1968)、
《连接与分解》(1969)、《补遗》(1970)、《酸橙树的子女们》(1974)、
《仁慈的妖魔》(1979)、《索尔·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或信仰
的陷井》(1982)、《阴暗的时代》(1983)、《人在他的世内容概要及
作品鉴赏《太阳石》作于1957 年,是帕斯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584 行,
结尾的6 行不算在内,因为它们与开头的6 行是重叠的,完全一样,这样就
形成了这首诗的环形结构,如同阿兹特克人的日历一样,周而复始,无尽无
穷。太阳石是1790 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发现的阿兹特克人圆形石历,用整
块玄武岩雕成,直径为3。58 米,重约24 吨。按照阿兹特克人那样,将一年
分为584 天,这是金星绕太阳公转的时间。全诗的行数正好与这个数字相符。
诗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的:

一株晶莹的垂柳,一棵水灵灵的白杨,/一眼高高的喷泉随风飘荡,/一
棵稳健的树木翩翩起舞,/一条河流曲曲弯弯/前进、后退、迂回/却总是到达
要去的地方:

全诗以这样的描述开始,反复吟咏,一气呵成,分成几十个段落,却没
有一个句号。在这首诗中,帕斯完全打乱了时间扣空间的界限,将神话、现
实、回忆、憧憬、梦幻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诗人激越的情感、深邃的思考
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浸游,在自己人生经历的记忆中
打捞,为的是寻找那“闪光的躯体”、“太阳的岩石”、“浮云”和“白昼”


的颜色。在帕斯看来,这“闪光的躯体”只是个短暂时“瞬间”,是人类“相
爱”的“瞬间”。由此可见帕斯的思想是受到弗洛伊德性原说影响的。为了
寻找这样的时刻,诗人“像言人一样”,通过“声音的回廊”走向环形的中
心,走进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帕斯把它比喻为一个女性的躯体:

我沿着你的身躯,像在世界上游荡,/你的腹部是一座阳光明媚的广场,
/你的胸脯耸立着两座教堂/血液在那里将平行的神奇酝酿,/我的目光像常春
藤一样覆盖着你,/你是一座大海包围着的城市,/一座被光线分为两半的/
桃色的城墙/一个受全神贯注的中午/管辖的海盐、石块和小鸟的地方/。。

诗人从“白皙的前额”离开了女性的“躯体”,进入了记忆那“没有尽
头的通道”,搜寻往事的碎片。一个具体的时间出现了:下午五点钟,一群
姑娘走出了学校。其中一位向诗人走来,他“身披我欲望的颜色”走来。姑
娘的身上凝聚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品质:她既是老虎又是小鹿,既是猛兽又是
猎物,它们相反相成,像“阴”和“阳”一样维系着世间万物的平衡。她既
是所有的女性而又不是任何一位女性,诗人在她的身上列举了梅露茜娜、劳
拉、伊莎贝尔、佩尔塞弗娜、玛丽亚等一系列的名字。梅露茜娜是一位仙女
的名字,她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丈夫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将她赶走,此
后便时常回来用叫声抒发自己的婚姻悲剧。不幸的女性的形象使诗人联想起
利剑的锋刃与屠夫的血杯。她就像常春藤一样纠缠着诗人无法平静的心灵。
这女性是“火的字迹”。“海的字迹”、“风的字迹”和“太阳的遗嘱”,
她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