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上升,引起南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将地球上的五大洲都淹没了,
只留下了南北两踉的陆地,出现了“南北极时代”。已进入计算机化的人类,
连名字也用上了代号。这时的女主人公是个代号为w218 的服务生,她义务服
务于一家医院。这家医院专门收洽一些老年患者与残废人。w218 是个美貌少
女,她的义务是在两性关系上满足这些患者的要求,以此来“温暖”这些被
社会唾弃的人的心,她实施的是“爱情疗法”。不久,w218 与一个代号为LKJS
的青年男子邂逅,两人很快堕人情网。但当她千里迢迢去他的国家打算与他
成婚时,却发现他旱有妻室。此人原系间谍,他负有监视w218 的使命。原来
她有一种潜在的“特异功能”——她满30 岁后便能“看出”每个人头脑中在
想些什么。这种特异功能很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因而,LKJS 所在国政府千
方百计试图控制她,甚至消灭她。她已“看出”了她情人负有的这项使命,
便愤怒地向他的背部刺了一刀。他受了重伤。w213 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
徒刑。应她本人的请求,法院同意她去位于冰天雪地的极地的一家医院继续
当她的眼务生,以“服务”代替苦役。这是一家传染病院,患者进入这家医
院,犹如进入死牢。三个月后,w218 已染上了传染病,住进了病房。在病房
内地与一老妇进行交谈。后者告诉她。患者入院后几乎无一生还。只有一个
年轻妇女,因思念女儿心切,身穿睡衣冒死逃出医院,后被寒冷和悲伤“溶
解”,却又在她的故国重新“聚台”,成了一个天使——一个和平小天使。
这时,原来用第三人称讲述的老妇,突然改用第一人称,仿佛这个天使就是
她本人的化身。天使的突然出现,使这个陷于内战的国家立即出现了和平。
但那位从医院里逃出来寻找自己小女儿的年轻妇女(这时她又由天使恢复到
自己的原形)终于发现,她如此渴望见到的这个女儿却早已在战乱中死去。
w218 的命运如何呢?她此时已得了不治之症,等待她的是什么,人们完
全可以想见。
作品鉴赏进入本世纪30 年代,拉丁美洲文坛出现一派空前繁荣的局
面,流派纷呈,思想含义深刻,艺术技巧独特的作品次第涌现,层出不穷,
评论家们称这种现象为文学“爆炸”。“爆炸”文学在60 年代经历了巨大的
发展后,进入70 年代因拉美一些国家政坛发生剧变,有的国家发生了军事政
变,出现了军事独裁政权、进步作家受到迫害,繁荣的丈坛出现了短时间的
萧条。人们一般认为,“爆炸”文学已进入尾声。然而,尖锐的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是无法用武力强行使之平息下来的。有压迫,必有反抗,有反抗,
必有文学。7O 年代中期起,在拉丁美洲广袤的土地上再次涌现了一大批文学
新人。评论家们称他们为“爆炸后的新一代”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便是
这一代作家的杰出代表。普伊格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他常常喜欢用
写通俗小说的方法进行写作。他的小说都有一个引人入胜、娓娓动听的故事,
以吸引读者。与此同时,却又在作品中提出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发人深思。
在《天使的命运》中。安娜在梦幻中所经历的一个个惊心动魄、扑朔离奇的
场面,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看成是一部部小说中的小说。诚然,因其属梦幻,
显得荒诞不经,缺乏现实性、严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就象人们在梦中见到
的事物一样,时而出现这个场面,时而又出现另一个场面。这儿需要读者的
合作。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需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小
说中出现的这一个个场面加以联贯,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值得指出的
一点是,在《大使的命运》里那一幕幕梦景虽属荒唐,却总以现实生活为基
础。安娜的这一个个梦正是她现实生活的拆射。现实中的安娜是个不幸的女
人。她没有真正的爱情。丈夫只将她看成“长期包下的妓女”,以满足个人
的欲望为唯一的目的,男友们与她相好,初时显出一片真心,日后渐渐露出
真面目:或仅仰慕她的美色,将她作为玩物;或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安娜
也没有自由,没有家庭的幸福。梦幻中的安娜又是怎样呢?她成了贵妇人,
但仍然是只“笼中鸟”,幽禁在海岛上;与瑞奥出走,原以为找到了心上人,
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却又发现他是个另有使命的人;到了好莱坞,当了电影
明星,金钱有了,名声大了,仍然没有她最需要的东西——自由与爱情。小
说正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层面对安挪这个女主人公遭到的种种厄运的描述,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70 年代阿根廷的社会情况,指出了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
位以及她们的悲惨遭遇。
《天使的命运》这部小说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对话、日记和第三人称的叙
述。普伊格原来是搞电影的,因而,在他的小说里对话均占有相当大的分量,
而且,犹如戏剧和电影里的人物对白一样,有时整章整章地让甲乙两人在那
儿对谈,作者丝毫也不露面。在《天使的命运》里,这种对白主要是在安娜
与其女友贝娅特里斯和其男友波齐之间进行的。小说一开始,安娜已住院,
她的这两位朋友前来探视,他们之间的谈话就这样开始。谈话的内容多属日
常生活琐事,有时也涉及时政,有时平心静气,仿佛在叙友情,有时也有激
烈争论。一切显得是那样自然,就仿佛作者用一架录音机将书中人日常之间
的言谈录下音来,然而加以记录整理而成一般。主人公的心态有时光凭对话
难以全面展现,这时,作者使用日记——安娜自白的一种形式加以补充。简
言之,小说正是通过对话和“独白”使女主人公的身世、境遇和复杂的心理
活动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屠孟超)
巴拉圭文学
阿·罗亚·巴斯托斯人子(1960)
作者简介阿·罗亚·巴斯托斯巴拉圭当代作家(1917—)他的文学道
路是从诗歌创作开始的。1942 年,诗集《歌唱黎明的夜莺》问世,受到读者
与评论界的好评。曾任巴拉圭《祖国》杂志的编辑和记者。1947 年,因反对
军事独裁政权被流放,只好长期侨居在阿根廷。他的文学成就,在小说方面
尤为突出。1960 年,长篇小说《人子》问世,该作以其鲜明的思想性和浓厚
的乡上气息而享誉拉美文坛。此后,又先后创作了《闲汉》(1966)、《水
上行》(1967)《莫利恩西娅》(1969)三部小说。1974 年,一部运用魔幻
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篇小说问世了,它的名字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我,
至高无上者》。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即统治巴拉圭二十六
年的独裁者弗朗西亚。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弗朗西亚写的或口授给秘书帕蒂尼
奥的记录,在书中被称作“历史文献”。其中,还穿插着弗朗西亚和秘书的
谈话摘要。此外,书中还有一应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由他做些必要的解释和
补充。正文之外,还有一位“编纂者”,时重大的事件和人物加以注释和说
明。这样,整个作品的结构就变得错综复杂了。小说是这样开始的:一张匿
名传单贴在大教堂的墙壁上,写着:“我,共和国的最高独裁者,命令:在
我死后,我的尸体必须身首异处,将头颅插在长矛之上,必须在共和国广场
上暴晒三日,届时要用钟声召集百姓前往观看。我手下的全体军政官员一律
要受绞刑。他们的尸体要埋葬在郊外牧场,不得安置任何纪念性质的十字架
和标志。三日之后,我的遗体必须大化,其骨灰抛入大河之中。。”作品立
刻把被压迫群众的愤怒情绪表现了出来。接着,作者运用意识流、内心独自
等手法集中刻画这个独裁者的优心仲仲、残酷暴戾、武断专横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在他从马背上摔下来之后,由于脑震荡,神志恍惚,出现了复视现象。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病态,使他的人格双重化:一个是“我”;另一个是
“至高无上者”,二者互相冲突。“我”表现了独裁者的色厉内荏和对人民
的恐惧心理;“至高无上者”则描写弗朗西亚的刚愎自用和武断专横,这样,
双重人格集于一身,使得人物性格复杂并丰满起来。鉴于《我,至高无上者》
鲜明的思想倾向与高超的艺术技巧相结含,拉美文学评论界认为,它是七十
年代拉美文学中反军事独裁统治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同时,它也被看作是
罗亚·巴斯托斯的代表作。
内容概要《人子》全书分为九章,标题是“人子”,“木头和肉体”,
“车站”,“迁徙”,“家”,“联欢,“流放者”,“使命”和“从前的
战士”。第一章以“我”回忆的形式主要介绍独裁者弗朗西亚的一个奴隶的
儿子——马卡里奥老人的故事。接着,通过老人的讲述描绘了伊塔佩村的发
展史。马卡里奥的父亲本是独裁者弗朗西亚的仆役,只是由于马卡里奥拿了
元首的一枚金币而被赶回伊塔佩村。随后,在“我”和几个村童的一再要求
下,”马卡里奥讲起他的外甥加斯帕尔·莫拉的故事:加斯帕尔是个会制做
吉他的琴师,“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到这里买他的乐器,而且从不跟他讨价还
价。因为他不是吝啬鬼,他留移买材料和工具的钱之启,把剩余的钱全部分
给那些比他更穷的人。他替那些被大火、冰雹和蝗虫毁掉庄稼的农夫偿还债
务,他为那些孤儿寡妇购买衣服和食物。孩子们挤在他的作坊里看他干活。
他教那些有兴趣的孩子作木工和唱歌。他建造了学校。。”总之,加斯帕尔·莫
拉是个为民造福、受人爱戴的好青年。但是,他不幸得了麻风病,为了不把
疾病传染给村民,他悄悄躲进山里去了。他的夫踪引起人们的震动,纷纷进
山求他回家。他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好怠,不久便死在一条小溪旁了。为了纪
念他,村民们把他主前雕刻的基晋像搬回村中的教堂里,但遭到神父的反对。
于是,大家决定把圣像竖在村旁的山顶上。第一章以马卡里奥之死而告结束。
第二章主要讲述阿列克赛·杜布洛夫斯基的故事。萨普开村来了一个外国人,
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他不是一个一般的流浪汉。我看他是从某个欧洲国
家逃出来的大官。”“这是个特殊的人。。”“这是个神秘的人。。。”但
最了解情况的人是镇长阿塔纳西奥·加尔万,此人从前是个发报员,1912 年
3 月1 日,当农民起义军准备从萨普开出发去攻打首都的独裁政权时,发报
员阿塔纳西奥·加尔万把行动计划秘密地通知了政府控制的兵营。事后,他
被提升为镇长。他经过调查,知道阿列克赛·杜布洛夫斯基是个俄国侨民,
据此,神父推测,这个俄国人是因为“逃避布尔什维克党人的革命,才来到
巴拉圭的。有一天,掘墓人的女儿马丽亚·雷加拉达得了急病,多亏了阿列
克赛及时给她做了手术,她才得救。此事迅速传开来;村民们开始改变对阿
列克赛的看法:“怀疑、嘲弄和流言蜚语渐渐变成了尊敬和敬仰。谁也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