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是怎么回事。
《鲁肃传》写鲁肃向孙权献策后,孙权最后以叹息的口吻说了一句:“此天以卿赐我也。” 而按《周瑜传》:周瑜从鄱阳回来向孙权献策,孙权最后又用叹息的口吻说了一句:“此天以卿赐我也。” 二者完全雷同,文字有些累赘,所以司马温公删去了对鲁肃说的那句,而保留了对周瑜说的那句。这是文字的风格与技巧问题,并没有什么深意。
第三. 纪传体史书的缺点是:人自为传(或纪),有时看不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次序;而编年体史书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个要求。司马光在北宋时代编写《资治通鉴》时,他所看到的唐朝和五代的史料,数量浩瀚,远远超出正史的记载范围,他把许多重要内容,编入了《资治通鉴》,所以研究唐和五代的历史,《资治通鉴》很有史料价值。而在他那个时代所能看到的三国史资料,却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差不多是相同的。裴松之所引用的那140多种古书,在宋代就基本上都失传了。所以《资治通鉴》所用的史料,我们在《三国志》正文和裴松之注中基本上都能找到。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治通鉴》对于研究三国史来说,史料价值并不高。它对于史料的时间顺序的排列,可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这种编年,有的在《三国志》的正文和注文所引书中有眀确的说法,有的原文具有模糊性,就只能根据一些资料进行推理,推测,把它放在一个较佳旳时间段里。因此可以这样说:《资治通鉴》对三国史事的排列,有的是有出处的,有的是推论出来的,具有相对性,只能说这件事大致发生在哪个时间段里,而不是确指。但尽管如此,也要做大量的考证工作,对于我们读史还是很有作用的。易中天抱怨说:
“司马光不但在史料的取舍上做文章,还在时间的顺序上做手脚。……谁先谁后,也就变成了一种‘春秋笔法’。”(《品三国》203页)这主要是指孙权联刘抗曹决策的过程说的。按照《三国志》的诸葛亮、鲁肃、周瑜各传,这三个人都劝说过孙权联刘抗曹,究竞谁先谁后,《三国志》的记载并不那么明确。《资治通鉴》把诸葛亮排在前面,易中天附合裴松之的意见,认为是抢了鲁肃的头功。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现在不再重复。
最后我要谈的是:易中天认为司马光偏袒刘备,事实并非如此。《资治通鉴》在写到公元221年刘备武担山称帝一事时,司马光紧接着便写了一篇很长的史评来谈正闰问题(我们在上面引述过部分內容),文中表示了他对刘备的汉朝宗室血统的怀疑。他说:“昭烈(刘备在历史上称昭烈帝)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及晋元帝(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相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这完全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实事求是的立场,怎能说他偏袒刘备呢?
30 试析易中天讲史的特点(1)
在品读和研究易中天的《品三国》的过程中,我发现易中天的讲史有许多特点,其中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值得学习借鉴;而所谓的缺点,也许只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和一孔之见,谨提出来与易先生及广大读者商榷。
一是风趣幽默。
通过现代视角讲史,有时也穿挿一些现代语言或者和现代事物相比附。这可以触动不同读者的某一根神经,使之哑然失笑。例如:说关羽、张飞、赵云对诸葛亮的话“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执行。”(《品三国》7页)说袁绍想当皇帝。” 人还在; 心不死”(《品三国》57页)。说刘备自已还是光杆司令,“给诸葛亮封个‘上校团副’之类的头衔,有什么意义?”(《品三国》160页)这些都是文革那个特定的年代非常通行的语言,可以触动50岁以上的人的神经。而对于50岁以下的人来说,则淡而无味,不知所云,就幽默不起来了。
再有,有一些时尚性的东西,可以引起青年人的共鸣。如说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整天开派对,泡酒吧,玩
电子游戏。”(《品三国》46页)还插入一些民间谚语。如说官渡之战时,刘备从袁绍那里开溜,“很可能是已经预感到袁绍的失败。刘备在政治上是很敏感的。他就像海轮上的那些耗子一样,知道这条船会不会沉。”“他之于袁绍,就像年三十的凉菜,有他过年,没他也过年。”(《品三国》89页)
还有,易中天还常用一些现代商业上的语言,以比附古人古事。如把某一政治军事集团的领袖人物称作“老板”,说当时士人出仕都愿意找一个“好老板”。又把刘备比作“绩优股”,把袁绍比作“垃圾股”。(《品三国》132页)总之,易中天调动了多种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书的可读性,使人兴趣盎然,不致犯困或改变频道。这是他走红的原因之一。但搞得太多太滥,就是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化。这些问题我们在下面有专章进行讨论。
二是荟萃众说,思想活跃。
三国史上有许多难解之谜(其它朝代的历史也无不如此),有一些问题历来就在学者中间争论不休。易中天能够荟萃众说,加以考证、对比,然后作出自已的结论或者存疑待考。他用力较勤,思想很活跃。他的讲述是开放型的,可以引导受众思考问题,起到一定的互动作用。这也是他走红的原因之一。
三是化简为繁,故弄玄虚。
搞学问需要深入,应该有创见,不能墨守成规,人云亦云。但深入和有创见,不等于哗众取宠和故弄玄虚。具体地说:不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具体问题细碎化。
例如:皇帝问题,当时确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也不是那么太复杂,好像没有必要用大量的篇幅翻来覆去地、多侧面、多角度地来叙述这个问题。表面看来,似乎把问题引入一个空前的高度,跨上学术的顶峰,实际上,对一些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玩那么多的花样吗?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对儒家经典的研究逐渐烦琐化,有人解释《尚书》的“尧典”两个字(那是一个篇名),就写了几万字,至今成为文化史上的笑谈。易中天在解释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到东吴游说孙权之辞时,就有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具体问题细碎化的倾向。特别是诸葛亮对孙权所说的开头的一句话:“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就解释得过于叮咛备至,好象诸葛亮所说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都可以奉为经典。我们知道: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以及赴柴桑和孙权谈话时,当时并没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场面,那都是史家事后的追忆之词,大致的意思可能是那样,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去咀嚼,去死抠,只能“观其大略”,宜粗不宜细。否则就不是深刻,而是故弄玄虚。
再如:易中天提出了《隆中对》的四个版本以及刘备的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前者概念模糊;后者名词烦琐,彼此之间也不好界定,英雄之志与英雄之魂有什么区别?英雄之魂与英雄之气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名词越多越表示深刻,越表示水平高,那么我们还可以一口气再说上一串:英雄之魄、英雄之心、英雄之道、英雄之德、英雄之才、英雄之胆、英雄之度、英雄之情、英雄之智、英雄之威……;有人也可以借鉴易中天的那种方法,提出五个版本的《出师表》,八个版本的《述志令》,岂不是把本来简单的问题,搞得更复杂了吗?那后果恐怕不会是惊世骇俗、振聋发聩,而成为学术界的奇闻与话柄了。
第三章 纠错70条
四是见解游移,自立自破。
易中天为了树立某一个观点,可以不惜笔墨与精力,运用大量的资料,占用大量的篇幅,翻来覆去地来论证这个问题,使它终于能够自圆其说(即荀子所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又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也许是几页之后,也许是几集之后),往往又会冒出一段话,把先前的说法修改或否定了。我把这种现象叫做“见解游移,自立自破”,例如:在皇帝问题上,袁绍的谋士提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的谋士则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易中天认为:“实际上,这事从一开始曹操就高了袁绍一头。高在哪里?高在格调,高在品位。……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目的是要实现国家统一,‘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目的是要实现个人野心。一个光明磊落,一个鬼鬼祟祟,岂能同日而语?毛玠说得对:‘兵义者胜’。不义,气度上就差了一截。”(《品三国》71页)“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呢?还是要‘挟天子而令诸侯’呢?曹操的谋士们显然是主张前者的。(《品三国》72页)“在公元196年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还是想做‘乱世英雄’的,也是主张尊奉现任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品三国》74页)“曹操迁都许县以后,便悄悄地开始由‘奉天子’变成了‘挟天子’。……反正曹操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皇帝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是从‘被尊奉’变成了被软禁……”(《品三国》75页)现在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易中天的思路。一开始,易中天说袁绍是“挟天子”,曹操是“奉天子”。“挟天子”坏透了,“奉天子”好极了。接下来又说:曹操及其谋士,在公元196年时,基本上是“奉天子”,是“尊奉现在的皇帝的。”但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曹操变了心,高的“格调”、高的“品位”,又都没有了。什么时候变的呢?按照易中天的逻辑,曹操在196年以“高格调”、“高品位”在实行“奉天子”的策略,但在这一年又变了心。说来说去,所谓“奉天子”不过是一个“蜜月”。好比一对新婚夫妻,丈夫在蜜月里很爱护妻子,过了蜜月就拳打脚踢起来,变得这么快,能说原来是真心吗?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接下来易中天又说了一段话:“其实,‘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挟天子而令诸侯’,并不矛盾。因为要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铲除导致国家分裂的诸侯,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也必须消灭异己。目的虽然不一样,事情和结果却是相同。这事在曹操那里就更不矛盾,因为他个人的野心已经和国家的统一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曹操很清楚,他要实现个人野心,就得实现国家统一;只有实现国家统一,他才能实现个人野心。因此,在战略上,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必须‘奉天子以令不臣’;在策略上,在私下里,则不妨‘挟天子而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口号,是旗帜;‘挟天子而令诸侯’是手段,是牌。什么时候举旗,什么时候打牌,什么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什么时候‘挟天子而令诸侯’,他心里清清楚楚,而且做起来游刃有余。”(《品三国》75…76页)这才是明白话,这才合乎逻辑!但既然是这样,你前面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干什么?。如果你一开始就说:其实“奉天子”和“挟天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