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恋恋不舍地把目光移开了。
任弼时又说:“因条件有限,今天不吃喜糖,不喝喜酒。先欠着,等我们二、六军团打了大胜仗,再给大家补上!”
众人大声叫好。关向应发觉罗扬眼神不对,碰碰罗扬胳膊:“罗扬,你是看新娘子呢,还是在看小何?”
罗扬脸红了:“首长,你怎么老盯着我啊。”他急忙躲开了。
关向应一把拉住他并小声道:“看看也没啥嘛,你躲什么,还是心里有鬼。”
罗扬心想,关向应素来严谨,平时不和人开玩笑,看来今天他心情颇好。人群中间,任弼时抓住贺龙说,你也是红娘之一,你也得讲两句。贺龙手托大烟斗,乐哈哈地说:“我就讲两句吧。甘泗淇、李贞,他们二位呀,堪称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众人叫好。贺龙道:“他们办喜事,我们两个军团的同志都跟着喜兴,对不对?”
众人高声响应。贺龙又道:“要打大仗了,我们痛痛快快高兴一回,改日就上战场去!”
却在这时,两架敌机突然飞临镇子上空,气氛骤然紧张。好在敌机越过头顶,飞走了。贺龙用烟袋杆子指指天空:“龟孙子!也想来凑热闹,你们来晚了。”
众人开心地大笑。贺龙一挥手:“敲起来!”
战士们得令,奋力敲打锣鼓。瞬间,锣鼓声震耳欲聋……
在这热烈的气氛中,何梅羡慕地望着佩戴大红花的李贞和甘泗淇。陈琮英凑到她耳边,小声说:“小何,是不是眼热了?”
何梅嗔怒:“大姐!”
陈琮英道:“哪天我给弼时说说,给你和罗扬把问题解决算了。”
何梅脸飞红:“大姐!不行不行……”她赶紧跑到一边去了。
闹腾了一阵,贺龙和任弼时从院子里出来,锣鼓声仍在他们身后咚咚作响。贺龙道:“弼时同志,我们一切都就绪了。”
任弼时掏出怀表看一下:“还有三十几个小时,就要走了。”
不知为何,他们突然都有些伤感,是的,马上要离开根据地了,谁能不难过呢?贺龙闷头抽烟,说:“政委,我请半天假。”
任弼时有些不解地望着贺龙。
“我想回洪家关老家看一眼。”
“好啊!让罗扬陪你去。”
“不用,让他留下来协助你。我带这两个娃儿去就行。”
贺龙一挥手,丁天娃把枣红马牵过来。贺龙上马:“我走了。”
任弼时道:“路上小心!”
这里离洪家关不远,一会儿工夫就到了。贺龙推开破烂的木板门,只身进入院子,丁天娃在院门口警戒。贺龙缓缓走进自己的出生之地,这原本是一座挺阔气的院落,但此时满院荒草,正房门窗几乎烧成灰烬,墙壁上布满累累的弹洞……他站在院中,目光深沉地、感情复杂地掠过被敌人烧了不知多少次的家园……他的耳边,回荡起几个少年的欢声笑语,那是他和姐姐妹妹们的声音,倏忽之间,已经远去了……
离开老宅,他又来到村外的贺家祖坟。和老宅一样,祖坟也是多次遭劫。他挪动着一双穿草鞋的大脚,穿越荆丛,缓步走向几座很矮小的坟包。坟地里,被挖掘过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他在中间一个小坟包前站住,久久地望着坟头。凭记忆,他知道那下面埋葬着的是他的父母亲,许久,他低沉地说道:“……爹、妈,常伢子来看你们啦,我又要远走喽,你们好生安息吧……”
常伢子是他的小名,小时候爹妈最疼爱他,可是,他却没让爹妈过上一天好日子。他上前,弯腰抓起一把黄土,缓缓松开手,在夕阳的光辉里,黄土飘飘落下,洒在坟头上。然后
,他退后两步,眼含热泪,对着坟头,连鞠了三个躬。紧接着,他毅然转身,走向枣红马,腾身上马。在他身后,丁天娃和另一个警卫员也腾身上马。
贺龙最后回望一眼祖坟,诀别一般拍马而去。在秋末的原野上,三匹马迎着落日的余晖,飘然远去……
黄昏时的刘家坪似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听不到人声马叫,仿佛时间凝固了。从各个方向涌出的部队渐渐汇聚到一条大路上,大队人马在路边百姓们无言的注视下,神情决然地快步行进。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咳嗽。只是队伍中,送行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在抹眼泪……
一双双穿草鞋的脚,踏着黄土奔走。罗扬的脚上,穿着那双崭新的布鞋,这使他感到有点不自在。入夜后,夜行军的队伍打着火把,不见首尾,浩浩荡荡。罗扬走着走着,趁别人不注意,蹲下,脱掉布鞋,从腰间解下一双新草鞋,换上,他爱惜地把布鞋上的灰土拍打掉,然后装进背囊,追赶队伍。穿上草鞋的脚,觉得自在了。
队伍过完了,没人会想到,小小年纪的杨连根竟从后面追了上来,他从路边折下一根树棍,模仿战士扛枪的样子,像尾巴一样,跟在队伍最后面。跟了大半夜,他想起应该找到当初答应带他走的那两个女兵,便加快步子绕到队伍前面,麻利地爬到路边的一棵大树的树枝上,藏在上面。
不断有人从下面经过。
黎明时分,何梅、李贞走过来了,杨连根瞅准时机,跳下去。吓了何梅等人一跳。他说:“大姐!是我,杨连根。”
何梅吃惊地张大嘴巴:“杨连根,你怎么跟来了?”
杨连根委屈地说:“你们不收我,我就一直跟着你们走,一直跟到底!”
李贞说:“你这个孩子可真淘气啊!小兄弟,我们首长有指示,你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能没有人照顾。你还是回去吧,已经是离家很远了,你爷爷奶奶会牵挂你的。”
杨连根固执地说:“大姐,是我爷爷奶奶同意我来的。”
李贞和何梅摇摇头。杨连根急了:“我不骗人,你们看,爷爷给你们写了信。”
他从怀里摸出一张纸,递给何梅。何梅展开,上面是几行歪歪扭扭的毛笔字,最下面的署名上,还摁着一个大红手印。
李贞问:“写了什么?”
何梅念着:“老总,收下我的孙子吧,我和老伴真心愿意他跟着红军走,为咱们穷人打天下。杨道厚。”
她们没主意了,好在不久,任弼时、罗扬等人赶上来。李贞、何梅与任弼时打过招呼,任弼时问:“你们这是怎么了?”
何梅说:“首长,就是这个杨连根,他非要跟着走,怎么劝都不行!”
何梅把信交给任弼时,任弼时阅毕,明显受到触动,他郑重地把信收起,放到衣兜里。杨连根眼圈一红,道:“首长叔叔,我离家,爷爷奶奶肯定难过,可是你们要是不带上我,我就这样空手回去,爷爷奶奶会更难过……”
任弼时说:“杨连根,记住,不论到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你的爷爷奶奶。”
杨连根使劲点头。任弼时又动情地说:“你的爷爷奶奶,送你当红军,等于是把命根子送出来了。说到底,他们是我们红军的恩人哪……”
说罢,任弼时向前走去。何梅追上:“哎哎,政委,怎么办啊?”罗扬小声地对她说:“傻瓜,还用问?”何梅明白了,笑一笑。罗扬大声说:“杨连根,入列吧。”
杨连根高兴地跳起来,何梅和李贞也如释重负地一笑。杨连根说:“大姐,我帮你们拿东西。”
他从何梅和李贞手中各抢过一个文件包,背上就走。
澧水河是一条百十米宽的河流,入夜,河的北岸,河边树丛里,红十七师四十九团团长王烈等人头戴树条编织的帽子,隐蔽地观察着对岸。师参谋长刘转连匍匐过来,靠近王烈:“王团长,都准备好了吗?”
王烈点点头,刘转连轻声道:“十点钟一到,你带一营开始佯攻,能过去当然好,即使过不去,只要把对岸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就算完成任务。十点一刻,我带二、三营在下面的渡口实施强渡!”
澧水河防线是湘军李觉设置的第一道防线,湘军妄图借助这道河流堵截突围的红军,河岸所有的渡口都有湘军重兵把守。十点钟一到,王烈一挥手:“突击队,上!”几十个战士们扛着竹、木筏子等渡河工具,扑进激流中,向对岸划去。
南岸的敌人很快察觉了,碉堡里,敌人的轻重机枪一起吼叫起来,一道道火光划过江面。这边河堤上,王烈指挥几挺轻机枪与敌人对射,掩护突击队渡河。敌人火力猛烈,河中,竹、木筏子上的战士纷纷中弹落水,没中弹的一看不好,跳下水便往回游。
王烈抓起头上的树条帽,狠狠摔到地上:“他妈的!第二批,再上!一营长,你留下指挥!”
话音未落,王烈已跳到河边,冒着弹雨,抱住一根木棒,跳进激流中。一营长急叫:“团长小心!”
这一次,战士们都学着王烈的样子,抱着木板、木棍等物,从河堤上翻过来,跳进水中,拼命向对岸游去。忽明忽暗的水面上,王烈突然头部中弹,立即沉入水中……
王烈是二、六军团突围以来牺牲的第一个团级干部。
在下游的渡口,南岸却静悄悄的,敌人的注意力被上游强渡的红军部队吸引去了。上游方向传来的枪声持续不断,刘转连看一下夜光表,吼道:“二营掩护,三营,上!”
战士们抬着渡河工具下水,有的直接徒涉。到了河中心,南岸敌人仍未发觉。刘转连松了一口气:“狗日的敌人都被一营吸引过去了,我们成功了!”
接下来,他们仅仅遇到了轻微的抵抗,弟兄们摸黑冲上去,比较顺利地到了对岸。上了岸,有人点起几堆火,刘转连吩咐,除留下警戒的人以外,其余的抓紧时间休息三个小时,天一亮就搭浮桥。
浑身湿淋淋的众战士哎哟叫唤着,倒地休息。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同志们!现在还不能休息。”
是军团政委王震的声音,人们都愣了。王震从木筏子上跳上河滩,几步登上河堤。刘转连迎上敬礼:“王政委,你来得好快。”王震还礼,道:“刘转连,四十九团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同志们辛苦了!”
刘转连声音一变:“首长,团长王烈同志牺牲了……”
王震一愣:“我们六军团又少了一个好同志……你代理四十九团团长!”
刘转连立正答道:“是!”
王震说:“搭浮桥的任务交由后面的五十团来完成。我命令你团,立即出发,一鼓作气,急行军一百八十里,于明日夜间赶到沅江,夺取渡口。”
刘转连等人都愣了:“这……”
王震望着面前疲惫的、全身湿淋淋的众战士说:“同志们,我们六军团从江西出发时,就是先遣队,如今我们二、六军团从湘西出发,你们师,你们团打前锋,你们是尖刀。我知道你们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了,还打了半夜的仗。可是,只有趁敌人不备,让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就能赶到沅江,我们才能夺下沅江渡口,大部队才能顺利渡过那条急流险滩!”
刘转连接过话茬儿:“首长不必说了。四十九团,全体集合!”
战士们抖擞起精神列队,王震站到排头位置:“我在前面带路。”刘转连道:“首长,你……”王震说:“少废话!出发!”刘转连吼道:“出发!”
王震最先走下河堤,下到小路上。队伍急行军,跑步前进。这一天,数百战士连饭也顾不上吃,人们的动作显得很吃力,但都咬紧牙关奋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