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 >

第14部分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第14部分

小说: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蹬着自行车到颐宾楼。拎着一个包,躲开服务员的眼睛,一家一家敲门
推销。”王新得到的最多答复是“出去!出去!”。

为增强目标性,王新把推销时间推迟到了10 点以后。“服务员下班了,
只剩下看门大爷,我递上烟,拉上关系,然后,翻看旅客登记录。”

第一笔生意下来,“我想大哭一场,太不容易了,我不知道自己心里到
底是高兴,还是悲伤,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

王新推销汉卡的时候,有人问他有没有微机?有没有打印机?什么价
格?王新开始说没有,只推销汉卡,后来王新说有,客户问什么价钱?王新
不知道什么价钱,就反问客户需要什么价钱,客户问两万八行吗?王新说得
回去商量。记下配置和价格,第二天,王新开始到中关村的满大街去商量了。
“我就是这么学做销售的”。王新的这段经历正如美国硅谷问题专家迈克·梅
隆说:“局外人把硅谷看作一个成功故事,而实际上它是一座坟场。失败是
其最大的特长,每一个失败的产品或企业都是一种教训,储存在人们的记忆
之中。我们不仅不指责失败,有时甚至尊崇失败,我倒真的希望看到在企业
家的简历中有一个失败的记录。”但我们更愿意看到在经历挫折与失败的过
程中汲取教训。

1990 年5 月2 日,王新用科海轻印刷世界的名义在中关村颐宾楼租下两
间房办起了公司。颐宾楼房租一年一交,王新找到经理好好地恳谈了一番,
经理答应他一个月一交。王新的这种办公司方式比起具有“车库里的两个家
伙”所称的斯坦福最有才华的电子工程学教授弗雷德里克·特曼的学生大
卫·普卡特和威廉·惠利特更具有传奇性色彩。

王新就这样在中关村开始了创业生涯。半年下来,王新算了一下帐,挣
了十七八万。但一下挣这么多钱并没有让王新高兴起来,王新认为他想做公
司总要有些方法。“我挣的钱全是累出来的,一个星期我要在颐宾楼开七桌,
请吃饭,陪着玩。这样不行。”王新要再上一个台阶。为此,王新开始研究
中关村所有成功的公司,把它们总结归类,得出一个结论,叫做“三条半路”:
“第一条路是做贸易,当时中关村也被某些人戏称为‘倒爷’一条街;第二
条路是做产品,联想有汉卡,方正有排版系统,四通有打字机;第三条路是
‘做贸易加做产品’,当时联想代理AST 很成功;半条路是‘靠关系’。”

正因为中关村具有了这些特点,才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但是,到现在,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关村作为高科技的代名词,在走
出国门之后,与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硅谷”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些国家的硅谷给人的感觉正如莱西克公司创始人、首席行政总监罗年·内
奇说:“要想创办高科技公司,硅谷即便不是最好的地方,也是最好的地方
之一。凡是创办企业需要的,人才、风险资本、市场营销专家,这里应有尽
有”。而中关村就达不到这些,导致了一些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的企业退出中


关村,另寻能使自己生存的土壤。

四通总裁段永基在中关村电脑节上还指出:中关村“还没有类似如下的
一些实实在在的标志——世界级的高科技园区;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世界
级的高科技企业家、创新者、技术精英。以上三个世界级,美国有,日本有,
台湾有,故提起硅谷,提起筑波,乃至新竹,每每令人如雷贯耳。相比之下,
从“中国的硅谷”出发,要把希望变成现实,中关村企业负有使命”。

记得美国硅谷老手乌曼·古普塔这样说:“在硅谷,成功光顾那些坚持
得最久的人。”如今,走在一年一次大变样的中关村大街,我们应该想想:
如果现在人们还把企业发展的销售手段放在颐宾楼的话,那么想实现梦想的
空间就一定是非常狭窄的。因为“中关村的发展也需要推崇集体学习,也需
要各家公司一边激烈竞争,一边又通过非正式的交流或合作相互学习市场和
技术的变化”,要看到企业的市场空间取决于企业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独特
价值。企业的竞争地位往往不是决定于现有的竞争对手,而是决定于变化的
用户群、供应商、潜在的或现有的替代者所构成的竞争环境。正确的发展必
须建立在对竞争环境的深刻洞察之上。

如果说这只是为中关村施加压力的话,那么,推倒北大南墙后兴起的北
大高新技术企业,才在本质上阐释了中关村高科技发展的现实意义。1994
年,以杨芙清院士为首的北大青鸟应运而生是在为创造一个世界级的公司作
出证明的话,那么,以老牌企业四通为我们带来的:第一家纯粹民有民营的
高科技公司;第一家在中关村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并且控股的公司;第一家开
发、生产、销售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且产值逾亿元的公司;第一家在海外
股票上市的民营科技公司;第一家鲜明地提出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服务的民营
IT 公司。。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索?是不是他们以第一个张口吃螃蟹
的身份为我们提供了造就“中国的微软”的企业管理体制与竞争机制。还是
让我们看到了中关村的发展与你想象的不一样,一年一次的新变化所体现出
的是“平静的外表之下蕴藏的是高压锅的状态”。创新依然是中关村生活的
精髓。尽管在这里演绎出了众多企业生生死死的故事,但中关村依然是培育
天才的沃土。它将继续是中国高科技创新的温床。在这里,才华横溢、雄心
勃勃的青年男女正在创造未来。


三、追求的恐惧

要做“中国的微软”,如果只是单一地从软件入手,恐怕是难以胜任的。
微软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软件企业,一是它采用了多元化战略,采取了与
众多企业合作的方式,让众多的企业抓住了微软这根救命稻草,从而在技术
革新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二是微软在进入某一行业时,总是把竞争对手置
之死地而后快。微软提倡能实现某些特殊目标最优化的紧密联结的系统,和
能利用无法预知的变化获益的松散联结结构,具有以上两种系统的由人组成
的组织结构,应该在技术上得到体现。并且在实现多元化战略时是以其核心
产品操作系统软件作为后盾。

在我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不同企业采用的企业战略方式也就有所不同。
四通利方软件可以说是中国软件产业界的一颗明星,有谁不敢承认他就不可
能成为“中国的微软”,而且四通在其掌舵人段永基的引导下,在多元化战
略方面可谓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四通也有过迷茫的日子。段永基在
回忆四通的发展时说:“有一段时间,也有一点迷茫,四通打字机做完以后,
我们到底干什么?特别是1992 年、1993 年,中国一片热,房地产热,什么
都热,有点把多元化的范围扩大了。迷茫了几年以后,我们把多元化调整到
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多元化,在电子领域内的多元化。具体来说,‘弱电’我
们做信息产业,和康柏做PC,和富士通做打印机,和三井做商业机器,和TRW
做系统集成;‘强电’我们要进入民用领域。1992 年12 月26 日,和松下电
工签下合同做照明电器,环保节能产品。”

对此,外界的议论很多,众说不一。由于我们这里谈的只是为何四通软
件在企业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却不知为何听不见他的呼声?段永基认为这是
由于四通过去对PC 大幅降价和PC 软件的发展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同时还与
四通在这方面的宣传有关。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时,四通认为文字处理机
的下一个市场是农村、基层和个人用户,所以四通就在争论中不做汉卡,因
为汉卡会冲击MS-2401 的市场,但是我们在1994 年成立了四通利方软件开
发部,以此能为市场撑起一片天空”。

此时思来,做“中国的微软”也好,还是基于平衡考虑也好,我们不得
不相信:“从表面看,优秀的人不会被击倒,却容易被辉煌的成功捆住手脚。”
所以段永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讲话:“不是麻雀,不一定就是凤凰,也可以是
喜鹊、乌鸦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却也因为
不能适应生态环境而消亡了。四通绝对不只是昨夜星辰,也绝不会成为流星
化作的陨石。它将永远是一颗闪亮的星星,一颗真正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美丽
的恒星。”

总体看四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发展模式正好与美国迈天顾问公
司主席迈天提出的“灵活生产”相符合。“灵活性所关心的是对来自不同企
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动态组合,这种组合是对快速多变的市场——这一市场要
求优秀而异常灵活的能力做出反应。”而这种灵活性则是通过集中不同企业
的核心能力,并从中选择最优,可使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不
同能力的整合,可达到单个企业达不到的效果。这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是不可少的或是不可缺的。例如,微软在企业战略方面,微软的开放策略使
他们与IBM 的协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软的开放策略使他们刚到中国便赢
得了一大批的协作开发商和方案供应商,并通过培训,通过规范化的项目管


理手段,改变着微软的成长模式。

再如 NETSCAPE 的浏览器通过英特网免费发布,让数千万人使用,这几
乎没有花费NETSCAPE 什么钱。但NETSCAPE 通过这一创新也成功了。IBM 公
司里任何一个业务线索都在其内部的网络中得以被鉴别乃至充分利用;
INFORMIX 的销售员们正在通过英特网与全球的同行共同讨论新产品的竞争
策略和销售经验;ORACLE 的经理们可以就最新的销售分析及客户分析数据研
究其市场,以便提出更科学的决策。。

我们可以这样说,我国的软件企业在寻求发展时就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
征制定出不同的战略方案。有时可能仅仅是为制定某一计划而结合在一起;
有时可能仅仅是为某一种生命周期较短产品的生产而结合在一起;有时可能
有长期的、不断发展的合作关系。而这些,只有在企业产生跳跃性的变化时
便可分不同形式而应用。例如,用友软件集团在实现产业化与规模化时,用
友的用户得到大幅度的增长,面对这一形式,用友总裁王文京表示:“用户
对财务软件的选择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有持久发展力
的合作伙伴。这方面已有不少用户因为合作伙伴的转向、改行甚至倒闭,或
是服务网络的欠缺蒙受损失。在这一背景下,类似像用友这样规模化、全国
性的软件企业,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信任和青睐,保持在竞争中的优
势。”

与用友不同,科利华则是通过联合的方式扩大自己的规模,科利华的高
层领导认为只有把企业放在合作的位置上,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因为在这个
以“光速”传播的社会里,把客户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来获得利润的时代一
去不复返了,只有协作才有可能获得我们不可能独自建立的市场背景和技术
背景,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