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 >

第20部分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第20部分

小说: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该怎么办?”齐高很为难地看著我说。 
我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显然我在这已经很多余了,再来一个…… 
等马剑民来时,他们轮流和他交谈,我隐约感到马剑民有一种被审问的不安。 
这间屋子的确容不下更多的人了。 
'上一篇' 
想家的感觉

苏菁
想家的感觉 
晚上回到住处,我坐在简陋的房里,忽然感到自己像片没根的叶子在飘飞。 
我不怕寂寞,不怕没有一点声息的长夜,不怕四壁空空的简陋,可是我害怕没有了人生的方向,没有了人生的目标,整个人像失了根的浮萍…… 
也许是我没能适应那家心理诊所的氛围,也许是心理咨询前景暗淡,也许……我当初的决定难道是错的? 
当一个人目标明确,生存环境再艰难再恶劣也能挺过去,可一旦怀疑自己的方向,怀疑自己的选择时,那就一点动力都没有了。 
我想起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成,而在于没有目标可达成。这多么可悲啊!这不正符合我此时的心境吗? 
晚上我梦见自己到了上海,过著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梦里心灰意冷的情绪一直左右著我,半梦半醒之中我问自己:你选的不是这个城市呀!怎么这么没著没落的…… 
当我从梦中惊醒,时间仿佛一下子停滞住了,整个心像悬在半空中,上下够不著,孤独排山倒海而来,这间以前总觉得太小的房子变得大而空洞。 
身边要有个亲人该多好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又一个和丈夫儿子一起逛公园、到野外兜风、爬山的情景…… 
我想打一个电话回家,又怕他们觉察出我的不安,引起他们的担忧,一时间竟想不出找谁倾诉。孤独真是可怕,无处排解,无人可诉。 
我的思绪又飞回到了丈夫和儿子的身边…… 
无边无际的暗夜中,耳畔似乎又响起丈夫亲切的话音,温柔地抚摸著我孤寂的灵魂。一种痛彻肺腑的感觉倏然而至,泪水也哗哗地流了下来。 
'上一篇' 
没有任何人能打败你,只有你自己

苏菁
没有任何人能打败你,只有你自己 
“铃铃铃”,一阵电话铃声把我拉回现实,原来天色已大亮。我像是寻找救命稻草似的抓起话筒:这时无论是谁打来,我都要告诉他我此时的处境了。 
“你好吗?”丈夫熟悉的声音从电话那头遥遥传来,他关切地问,“现在怎么样?” 
竟然是他!我差点哭出声了。 
可我还是努力克制自己,我不能将实情告诉他,他会担心的。我嗯嗯啊啊个不知所以然。丈夫没有察觉我的异常,只是说出门在外,好好保重,不要太牵挂家里,儿子挺好的。 
通完电话,我的心情没有得到太大改善。 
我又找出安东尼·罗宾的书,我每天都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管你所处的环境是多么恶劣,担子有多么沉重,你绝对有能力扭转,所做过的美梦终有成真的一日。然而要如何才能实现呢?就在你看完这些字时,马上拿出蕴藏在你身上的能量,这股力量可以立即改变你的人生,就看你是否有心把它释放出来。”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打败你,只有你自己。” 
这段艰难的日子,我就是靠著这个信念顶过来了。 
'上一篇' 
远方的关爱

苏菁
远方的关爱 
几天以后,我正准备吃午饭时,接到心理诊所那位温老师的电话,说有我的几封信。 
我饿感全消,找出一双跑鞋,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办公室。这段路平时要用15分钟时间,当时我只用了4分钟! 
温老师表情诧异: 
“我还说你上午来不了了,下午才来呢!” 
我笑笑,没有作答,她怎么能理解一个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书的祈盼和渴求呢? 
接过温老师递过来的几封信,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一封是丈夫写来的,一封是同事林秋洁的,再有一封是姐姐的。 
当我拆开丈夫的信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儿子在桂林拍的相片,身上穿著我在北京买了寄回给他作为生日礼物的运动服,看上去很精神。 
我又看到了丈夫那熟悉而亲切的字体: 
苏菁: 
昨晚陈楠给你写信了,是他自己写的,甚至有一个字写不出还是用拼音拼写的,他写好后我看了,写得不错,他说还有很多话没写。 
北京开始转冷了吧,想必北京深秋肯定很美,这样的环境可能比较适合你,望你的事业像北京的美景一样流光溢彩,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陈楠很懂事,像个大男子汉,很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回得晚,他就在阿婆那边睡,说不会在那干等爸爸,伤害自己。我听了都忍不住要笑。 
别说你这么长时间不见他,很想他,就连我隔一天没见他都感到心里空荡荡的,真奇怪,这也许是知心朋友加儿子的缘故吧。 
我和陈楠在家都很好,请你放心,你事业上早日成功就是对我们的最大安慰,也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陈志贤 
2002年8月27日 
  感谢丈夫! 
儿子的信就在下面,我迫不及待地看起来,这是用铅笔写的: 
妈妈: 
你好吗?我已经读二年级了,我已经学到+…×÷了。我们国庆节就去北京,我本来打算春节去的,但是爸爸说春节妈妈就回来了,su 以我们就国庆节去,我已经收到你寄回的衣服了。 
我们前几天去桂林了。 
这学期我的语文不是张老师上了,是新的老师韦老师上的。 
陈楠 
这信我反复看了几遍,甚至能背下来了。想到儿子在茶几上认真书写的神态,我忍不住在他的相片上亲了一下。这些都成了我以后在北京坚持下来的精神力量。 
我打电话回去,告诉他们信已经收到了。 
“妈妈,你能收听到天气预报吗?”儿子天真的童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不能,妈妈没有电视机呢!”我对儿子说,“你能告诉妈妈吗?” 
“这样吧,以后我每天注意收听,再打电话告诉你。”听著儿子稚嫩的声音,我的眼睛潮湿了。 
'上一篇' 
你要马上离开那家诊所

苏菁
第十一章  接触心理咨询机构 
是些平平淡淡的生活 
是些太一般的小事 
但于我却是一种心灵的感动 
一曲纯洁的生命乐章 
一片珍贵的温馨 
你要马上离开那家诊所 
在那家诊所遇到的心理学博士马剑民过了几天打电话给我,约我出来吃饭。我正想多了解些北京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就答应了。 
马剑民说他曾经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后来通过自学佛学,终于自己医好了自己。 
我把我那本承载著这些年来自己所思所想的厚厚的大册子带来,让他一起分享。他仔细翻看了一遍说: 
“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好学的人,还有一种把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劲头。我第一次见到你,就感觉到你这人比较有人情味,正因为这样,你要马上离开那家心理诊所,你根本没有办法融入他们当中的,因为他们太冷漠了。” 
原来如此,难怪我一直没找到感觉。 
“你最好到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那儿虽然简陋些,但比这家宽敞多了,我想你一门心思想学东西,是不会在意这些外部条件的。找肖峰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博闻广识的心理学专家,对了,还有吴建杰大哥,他是一个强迫症专家,他也是自己医好自己的,所以特别有同理心。” 
马剑民的话对我确实很有说服力。 
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 
我第二天就出发了。七拐八绕,好不容易按电话上说的地址找到一处平房时,我习惯性地又拿出了地图。 
“在这哩!”一个北京腔的男子声音传来,我抬头望去,一中等个儿、很精神、挺随和的中年男子对我喊,“我就是吴建杰。” 
的确如马剑民所述,这里很简陋,办公室设在没有粉刷的6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但只要我喜欢,对于外部条件我向来是可以忽视的。 
那天,正好碰上了两名准备回家的暑期班学员,我和她们聊了一会。她们说自己患了社交恐怖症,以前非要戴上大口罩才敢出门,经过7天的培训,现在感觉好多了。我邀请她们一起打乒乓球,她们也大方地接受了,而当时的志愿者吴建杰大哥则在一旁耐心地等候著。 
我想这也许是我要找的地方了。 
我打算报名参加他们的潜能课程学习,吴建杰大哥陪我到取款机处取钱。他事后说看我那么熟练地操作,就断定我一定很有钱且有能力,真有意思! 
'上一篇' 
你怎么这么急呢

苏菁
你怎么这么急呢 
创办人肖峰老师说要等9月份才能开课,我执意要当时交费,肖峰老师感到有些为难,因为他口袋里没有零钱找。 
“你等一会。”我说完,就跑出去了。10多分钟的时间我手里就抓著一把零钱回来了。“给!”我喜滋滋地把钱交到了肖峰老师的手里。 
“你怎么这么急呢?”肖峰老师很是惊讶,因为他从业这么多年来,还没碰到像我这么一个人。接著他又问:“去商店找的?” 
我兴奋地点点头。对于我来说,只要能学到想要的知识,就不喜欢拖延。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慧源的活动通知。有好心的邻居向我推荐工作,但只要一听和慧源的活动时间有冲突,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绝。我也不敢断定我这个决定就一定很对,但还是服从内心的安排,我相信灵感,我已经习惯了对所要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 
时间从我的指缝间一点一点地流走。 
我们需要朋友 
我终于参加了潜能开发班和口才班的学习。潜能班来了10多个学员,林梅、钟晓颜及郑玉芹的母亲都陪著她们。 
在潜能班“友谊”一课中,我完全进入了主持人所设计的情景之中:一个人闭著眼睛往前走,在凄凉哀婉的音乐声中看不到一丝光亮,孤立无助的我艰难前行,一路上充满了恐惧和迷茫。在我近乎窒息绝望的时候,主持人一声“停”,把我拉回现实之中。 
紧接著的一项是:扶著身旁的朋友一起闭著眼睛往前走,要走的路还是那样的崎岖、坎坷,充满险阻,我的腿不断碰到作为生活障碍的椅子,可这时的我一点也不感到可怕了。 
我忽然泪流满面,原来在北京我一直孤军奋战,我是那么需要、那么渴求志同道合的朋友扶持、帮助,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有一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 
是啊,所有的眼睛都在搜索世界,搜索世界的眼睛不怕光怪陆离,却怕空空一片。 
一个人如果搜索不到友谊的落点,那么他很可能对所有的人充满敌意;如果搜索不到真诚的落点,他很可能怀疑整个世界。 
'上一篇' 
最需要的是什么

苏菁
最需要的是什么 
慧源的口才课也带给我不少反思。 
在场景设计中,我抽到了一则小故事───“视鹿为夫,聊以抚慰失侣之痛”。 
故事大意是: 
一位意大利女士与一位名为安东尼奥的男子订婚,可是很不幸,不久安东尼奥患上癌症去世了,这位女士悲痛欲绝。 
一天,她走到公园长颈鹿馆的栅栏外时,竟控制不住大声哭泣起来。当她停止哭泣,抬起头来,发现一头长颈鹿正含情脉脉地注视著她,而她似乎从那里分明看到了安东尼奥的眼睛。于是她决定下嫁给这头长颈鹿…… 
为了含情脉脉的目光,为了一份理解,人竟可以和鹿结缘,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伤心欲绝的人来说,一双理解的眼神有多么厚重的分量,它是心灵不可或缺的营养啊! 
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