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火-員工激勵手冊-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从社会经济历史背景来看,“经济人”的假设是风行于20 世纪初
到30 年代的美国乃至欧洲企业管理界,采纳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假设,认为人
的推动力来自他要改善自己经济状况的愿望;换言之,人是受经济利益所推
动的。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种假设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当时美国
工厂的工人绝大多数是第一代移民,他们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一无所知,只是
也只能是为追求足以维持生活的工资而辛勤劳动。但是,X 理论却把这种状
况过于极端化,从而把一般人看成是天生懒惰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自私的
人,因而犯了本质性的错误。
其次、泰勒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了多余
的动作,制定精确、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实行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并实行明
确分工、明确责任和奖惩等,这一系列措施大大地改进了过去的混乱管理,
明显地提高了工效。但是,他把人们分成少数的管理者与多数的被管理者,
并把这种人为的分野说成是天生的人性,这是为剥削合理作辩护。
再次,泰勒一再宣扬社会财富的总额是非固定的,只要劳资双方携起手
来共同为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奋斗,双方所得到的利益——即从“经济利益的
大饼”中所分得的份额就将同时增加,因而要求工人不要反对他的科学管理。
但是,他却有意无意地掩盖或者回避了这种剥削的事实:劳动生产率提高的
结果只是使资本家剥削工人血汗的贪欲更加强烈、更加残酷,工人们却处于
更加相对贫困的地步,两极分化进一步增大。因此,泰勒所殷切期待的工人
与资本家携手合作的“心理革命”也终于没有出现。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X 理论已经过时,
没有多少市场。
x 理论早已过时,但却不无借鉴意义。泰勒奖金制度提供了反面教材。
滥发奖金,过分使用物质刺激,结果造成工人的麻木,看不到工作本身的意
义,一味追求金钱,奖金作为激励生产率的杠杆作用不断衰退,只得靠增加
奖金提高强化作用,使企业陷入难以管理的困境。从另一方面来说,明确工
作规则、步骤,使工作科学化,提高了生产率,这对企业来说是有益而无害
的。
总之,分析x 理论的利弊,可以给企业管理界提供一些启发,为提高管
理水平提供参考。
二、“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
□。。 社会人假设的产生背景:霍桑实验
在本世纪初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方的许多管理工作者和专业管理学者
认为:1)在物质工作环境、工人的健康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
的因果关系。如果有正常的通风条件、温度、照明及其他物质工作条件,工
人就处在最理想的状况中从事经过科学测定的作业,这时再采用刺激性工资
制度进行激励,就能产生很好的提高生产率的效果。2)像疲劳和工作单调这
样一些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恰当的作业设计、不良
的物资流程、在紧张条件下的工作或阻碍工人努力的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
学者们研究发现,疲劳是由于血液中的乳酸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减少无效动
作及科学地规定休息时间来减少乳酸素。有些研究者甚至提出,每日服用磷
酸钠药丸是治疗一切工业疲劳病症的好办法。总之,人们认为激励生产积极
性的动因来自外部环境条件。
有趣的是,当时人们普遍看到了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的重要性,发现它
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数量和安全。1924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研究
委员会决定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研究,以确定照明条件同工人个
人工作效率之间的精确关系。霍桑工厂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设备制造和供
应厂,坐落于芝加哥西郊的工业区,当时有工人25000 人。
按照传统的方式,这一研究一开始就指定了两组女工,分别来自两个照
明度相同的车间,且都从事相同的工作:从事装配电话继电器这种高度重复
性的作业。其中一个组为对照组,实验期间照明度、工作环境基本不变;另
一组为实验组,由6 名工人组成。实验中对这一组的照明度作各种变化,由
此测定照明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经过仔细设计,对房间中的温度、湿度和照
明度都作了精细考虑和控制。研究工作者对小组进行观察并作出精确的生产
记录。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产生的结果越来越令当时的研究人员不可思议:
不管照明如何(有一次甚至降低到近似于月光的程度,只有0。06 烛光),对
照组和实验组的产量都不断上升。研究工作者感到迷惑不解,没有哪个参加
研究的人员能够解释产量的这种变化。因为按照传统的经济人的假设,人们
理所当然地认为:人是由外在环境因素所驱使的,工作环境条件优劣不同,
生产率应当有所区别才对。实验从1924 年持续到1927 年,在整个实验期间,
每个工人每周的平均产量从2400 个继电器增加到3000 个。由于无人能够得
出明确的结论,解释其中的原因,以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种实验没有什
么用处而准备放弃它。
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的副教授埃尔顿·梅约(GeorgeEl…tonMayo,
1880…1949)于1927 年末到1928 年初,在纽约市的哈佛俱乐部对一批人事经
理作报告。听众中有西方电气公司的检验监督乔治·潘诺克。潘诺克告诉梅
约有关霍桑工厂实验的情况,并邀请梅约作为顾问参加这一研究。梅约对霍
桑实验的初步结果很感兴趣,很快就带着哈佛研究小组来到工厂,与西方电
气公司的职员包括潘诺克等人协作进行研究,梅约则是该协作组的核心人
物。梅约敏锐地指出,解释霍桑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中精神状态的一种
巨大改变。”由于梅约的才干,发现了在看起来似乎已经失败的照明度实验
中的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并对实验设计作了各种变化(见
专栏1…2),终于揭开了其中“社会人”的秘密,取得了重大成果。
※专栏1…2 神奇的霍桑实验
梅约指导的霍桑实验系列中有几个著名的实验,分别揭示了工作环境及
人际作用下人的重要心理品质。
(1)照明度实验。研究者在厂里选出一些绕线圈的工人,分为两个小组:
一组在不同的照明度下工作,称为实验组;另一组仍然在不变的照明条件下
工作,称为控制组。实验发现:虽然只增加实验组的照明度,但两个小组都
增加了生产;而且当随即减弱照明度时,两组的产量仍然继续上升!研究者
得出的结论是: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对两个小组的生产率很少或甚至没有什
么影响。梅约认为:实验室中的工人组成为一个社会单位,对于受到研究者
愈来愈多的关心而很感高兴,并培养出一种积极参与实验计划的感觉。正是
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促成了产量的提高。
(2)福利实验。该实验是第二阶段的研究,历时一年半。梅约选出五名
有经验的女工组成工作小组,让她们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继电器装配工
作。实验开始前,梅约通过各种渠道同女工们沟通感情,鼓励她们通力合作。
在实验的早期阶段,研究者为工人们逐步增加了一些福利措施,如缩短工作
日、延长工间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并对工作条件
(如车间温度、工间茶点等)作了变换,结果产量得到了提高。按照传统的
管理理论,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产量的提高归因为福利措施的改善。但是,在
继续进行的实验中,研究者取消了各种福利措施,换言之,各产量动因被排
除。按传统认识,这种变化必定使产量下降。但是结果与设想相反,产量仍
然上升。显然,传统的管理理论无法解释其中隐藏着的更为复杂的动因。研
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导致产量增加的因素并非福利条件和工资制度,而是士
气、监督和人际关系,尤其重要的是工人的社会需要:在实验期间,由于女
工们感到自己是被特别选出的一群人,产生一种被重视的自豪感,由此形成
积极参与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她们不断努力提高产量,而福利措施、工作条
件等便退居较次要的地位。
(3)访谈实验。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实验,研究者得出结论:工作的物
质条件与生产率之间并没有重要的联系。因此他们提出,工作环境中人的因
素显然比工作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对生产率具有更为重大的影响。于是,研究
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请工人对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
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内容的访谈计划一开始就发现:
工人总想就规定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
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于是,访谈者及时把访谈计划改变成以不
规定内容的方式进行,让工人任意发表意见,访谈者的任务就是让工人讲话,
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也从30 分钟延长到了1 小时至1 个半小时。访谈者多听
少说,“在他们同工人的个人接触中防止任何道德说教、劝告或情绪”,详
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厂的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了。据分析认为,这是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
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
供了发泄的机会:发泄过后感到心情舒畅,提高了士气,从而提高了产量。
(4)群体实验。该实验是为证明访谈实验得出的结果而进行的。实验选
择出14 名男工在隔离的观察室中进行中央交换机接线器的装配工作,具体的
工作有三种:1)在接线柱上绕线;2)焊接头;3)检验前两项工作的质量。
实行集体计件工资制:以小组的总产量为依据对每个工人付酬,并强调必须
进行互相协作。研究者起初设想这种付酬方式可以使工作效率高的职工迫使
效率低的职工提高工效,因为他们都想取得最高的经济利益。但观察发现,
产量只维持在中等水平。工人们对干什么是“公平的日工作量”有明确的理
解,而这个工作量低于管理当局所规定的产量。更令人惊异的是:“工厂部
门中的社会群体能对各个成员的生产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调查发现:
产量之所以维持在中等水平是因为工人估计到,如果产量超过了俗成的非正
式标准,工资率将会降低,或者计件工资的计件基准(即管理当局规定的产
量标准)将会提高。所以工人面对两种危险:一是产量过高,导致降低工资
或提高产量标准;二是产量过低,引起监工的不满。每个工人的共同感觉是:
不要超过非正式的标准而成为“生产冒尖者”,也不要寄生性地低于俗成的
标准而成为“生产落后者”,使同伴受到损失。这些工人为了维护班组的群
体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内部规范,使每人的产量在那个非正式“标准”
的上下波动。为了使这内部规范得以实行,群体成员采用了一些内部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