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述要领在期货行业中是相当通行的,不过我们也可以对之加以修正,以适应各个交易商的具体需要。有些交易商更大胆进取,往往持有较大的头寸。也有的交易商较为保守稳健。这里的重要用心就在于,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多样化的投资形式,未雨绸缪,防备亏损阶段的降临,以保护宝贵的资本。
决定头寸的大小
一旦交易者打定主意在某市场开立头寸,并且选准了入市时机,下面就该决定买卖多少张合约了。我们这里采用l0%的规定,即把总资本(如100,000美元)乘以100,就得出在每笔交易中可以注入的金额。在上例中100,000美元的10%是10,000美元。我们假定每张黄金合约的保证金要求为2,500美元,那么10,000美元除以2,500美元得4;即交易商可以持有四张黄金合约的头寸。如果每张长期国债合约的保证金是5,000美元。,那么我们只能持有2张长期国债合约。如果每张S&P500合约的保证金是6000美元,那么我们只能持有一张合约。在这种情况下,或者我们必须权衡一下,看看该不该持有2张合约(那就占到总资本的12%了)。请朋友们记住,上述几条不过是些要领,在有些倩况下,我们需要做一定程度的变通。这里也一样,最重要之处是,不要在哪个单独的市场或市场群类中卷入太深,以免接二连三地吃亏赔本,招致灭顶之灾。
分散投资与集中投资
虽然分散投资是限制风险的一个办法,但也可能分散得过了头。如果交易商在同一时刻把交易资金散布于太多市场的话,那么其中为数不多的几笔盈利,就会被大量的亏损交易冲抵掉。这里头也有个一半对一半的机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有些成功的交易者把他们的资金集中于少数几个市场上。只要这些市场在当时处于趋势良好的状态,那就大功告成。在过分分散和过分集中这两个极端之间,我们两头为难,偏偏又没有绝对牢靠的解决办法。依我的经验来看,同时在四到六个不相干的市场上持有头寸,或许是一条中庸之道。关健的一点是“不相干”。我们所选择的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越小,则越能取得分散投资的功效。如果我们只是同时在四种外汇市场上持有多头头寸,那么,算不得是优越的分散投资。
设置保护性止损指令
我向朋友们强烈地呼吁,一定要采取保护性止损措施。不过止损指令的设置着实是一门艺术。交易者必须把价格图表上的技术性因素,与资金管理方面的要求进行综合的研究。这一点,在本章后面的“交易策略”部分,我们再细谈。交易者应当考虑市场的波动性。市场的波动性越大,那么,止损指令就应当比较远。无独有偶,这里也有个机会间题。一方面,交易者希望止损指令充分地接近,这样,即使交易失败,亏损也会尽可能地少。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止损指令过于接近,那么很可能当市场发生短暂的摇摆(或称“噪音〃)时,引发不必要的平仓止损的行为。总之,止损指令过远,虽然能够避开噪音干扰,但最终损失较大。关健还是要走中庸之道。
报偿一风险比
最成功的交易商也只能在40%的交易中获利。事实就是如此。大多数交易以亏损而告终。那么,既然交易者在多数情况下都赔钱,他们最终又怎么能盈利呢?因为期货交易只要求如此小额的保证金,所以,哪怕市场朝不利的方向只变化一点点,我们也不得不忍痛平仓止损。于是,在交易者真正捕捉到他心目中的市场运动之前,或许不得不先进行几番尝试。
假定某交易者预期黄金价格即将从300美元涨到500美元,于是他在300美元的价位买入了一张合约,并把冒险金额限定为10美元。随后市场跌到了290美元,这笔交易就被止损平仓了。然后在295美元的时候,他又买入一张合约,接着又一次地蒙受了10美元的小额损失。最后,他在305美元第三次买进,这一回终于如愿以偿,价格涨到了500美元,结果获利195美元。他总共做了三笔交易。头两笔有小额亏损,总共为20美元。第三笔盈利195美元。尽管在三笔中只有一笔有利润,但是最终结果仍然是赢余175美元(195…20)。这就相当于17,500美元的实际利润(175美元x 100美元)。
这样我们就涉及到了报偿一风险比的间题。因为大多数的交易是赤字,所以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确保获利交易的盈利额大于亏报交易的损失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部分交易者都要考虑报偿——风险比。对每笔计划中的交易,我们都要确定其利润目标(报偿),以及在万一失败的情况下的可能亏损的金额(风险)。然后,我们把利润目标与潜在亏损加以权衡,得出报偿——风险比。报偿——风险比有一个通用的标准,3比l。在考虑一笔交易时,其获利的潜力至少必须3倍于可能的亏损,我们才能够付诸实施。在前面的黄金交易的例子里,假定其预测风险为10美元,那么其利润潜力至少达到30美元才行。
有些人在报偿一风险比的计算中,加入了一个可能性因子。他们认为,仅仅预估利润和亏损的目标是不够的。因此,在潜在的利润和亏损额上,必须分别乘以上述利润和亏损出现的可能性(以百分数表示)。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颇有道理的,但是麻烦之处是,我们必须假定各个交易商能够事前定量化地评估获利或亏损的可能性。
“让利润充分增长,把亏损限于小额。”在期货交易中,这是老生常谈了,我们刚刚讨论的问题与之很有关系。在商品期货中,如果我们咬定长期趋势,就可以实现巨额的利润。因为就每年来说,我们仅有少数的交易可致巨利,所以机会难得,必须尽量扩大战果。“让利润充分增长”,一语道破天机。而“把亏损限于小额”就象同一块硬币的另一面。不过,如果朋友们知道很多交易者的所作所为与这句话恰恰相反,怕会惊愕不已吧。
复合头寸交易:跟势头寸与交易头寸
说起来,“让利润充分增长”似乎颇容易。只要我们有慧眼捕捉到某市场趋势的开端,就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取巨额利润。然而,迟早有一天,趋势突然地停滞不前了。此时,在摆动指数上显示出超买状态,在价格图上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阻挡水平。怎么办?虽然我们相信市场尚有很大的上涨余地,但是又担心价格下跌,丧失帐面利润。现在,是平仓获利呢?还是安之若素,准备忍过可能出现的调整呢?
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间题:我们始终采用复合头寸来进行交易。所谓复合头寸,是指我们把交易的单位分成交易头寸和跟势头寸两部分。跟势头寸部分图谋长期的有利之处。对于它们,我们设置较远的止损指令,为市场的巩固或调整留有充分的余地。从长期角度看,这些头寸能够带来最大的利润一。
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特地留出交易头寸部分来从事频繁地出市入市的短线交易。如果市场已经达到第一个目标,接近了某个阻挡区,同时摆动指数也显示出超买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交易头寸部分地平仓获利,或者安排较接近的止损指令。其目的是要锁定或确保利润。如果之后趋势又恢复了,那么我们就把已平仓的头寸重新补回来。因此,我们最好在开始交易时,避免只做一张合约或一个单位头寸的情 况。通过多单位头寸的交易,我们就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从而可能提高总的交易成绩。
资金管理:保守型与大胆型交易方式
《商品期货游戏》对资金管理这个间题有一番精彩的议论,其作者是塔韦尔斯、哈洛和斯通。在这本书的“资金管理”一章中,有一段语重心长的陈述,把保守的交易风格推祟为最终取胜之道。
……甲交易者成功的把握较大,但是其交易作风较为大胆;而乙交易者成功的把握较小,但是他能奉行保宁的交易原则。那么,从长期看,实际上乙交易者取胜的机会可能比甲更大(《商品期货游戏》,理查德。J 塔斯韦尔斯,查尔斯·V·哈洛,赫伯特·L·斯通,麦格劳一希尔版,1977年,第263页)。
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上面的引文是有道理的,从长期来看,保守的交易作风最可取。急于发财的交易者往往采取大胆积极的交易方式。那么,只要市场运动的方向不出岔子,其利润的确是可观的。但是,一旦事情不再一帆风顺,其后果通常就是毁灭性的了。我宁愿成绩平稳,不要有大起大落。每个交易者都得在保守与大胆两个极端之间选择自己的风格。不过朋友们在下决心之前,应该好好地读一读我们上面提
到的那一章。
在成功或失败阶段之后做什么
关于资金管理,这里有几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得费费脑筋。交易者在经历了一轮失败或成功之后,应该做什么?假定你的交易本金赔掉了50%,你应当改变交易风格吗?如果你已经损失了一半本钱,那么为了挣回原来的资金金额,首先你就不得不从剩下的一半中挣出它的一倍来。你是更加细致地选择交易机会呢,还是选择保证金要求较低的市场呢,还是保持一贯、采取一如继往的交易方式呢?如果这时你才变得保守起来的话,就将很难把损失的资金再点回来了。
另一方面,如果交易者刚刚喜获丰收,虽然感觉挺滋润,却也有个两难问题。假定你已经赚足了原有本金的一倍,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盈利呢?看起来,似乎显而易见,为了从资金运用中取得最大的收益,我们应该利用盈利来把交易头寸扩大一倍。然而,将来免不了会发生亏损的阶段,如果我们这么办了,结果可能不只是贴掉刚挣回的那一半利润,而是要连本带利地全部搭进去。所以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象乍看起来那么简单明白。
每个交易商的交易成绩记录都是由一系列峰和谷组成的,与价格图倒是极相似。如果从总体上看交易者是盈利的,那么他的资金图线就应当是上升的。在刚刚获利之后马上就扩大注人市场的本金,这种时机是最糟糕的。这一点恰恰就象在上升趋势中,当市场处于超买状态时买入一样。更明智的做法(这与人类的本性有点不符)是,在资本金稍有亏损的时候,便开始增加投入。这么做,增大了重头投入处在资本金的低谷而不是在资本金的顶峰的机会。
资金管理的问题虽然棘手却很关键
以上,我们只是在期货交易的资金管理这个重要的方面沾了一点边。我这里的主要意图,是想告诉朋友们在制订交易计划时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几点普遍性的要领,提出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好在只要我们能够提出这些问题,也就有希望随之获得其答案。我打算再从前面提到的那本书中引用一段话,来结束我们相对简要的讨论。
要是朋友们现在终于认识到,在资金管理的问题上,充满了令人进退两难和矛质重重的困境,因而值得我们仔细地推敲的话,那么你已经算是初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