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793_邮差弗雷德-从平凡到杰出-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雷德,你得有迫切的需要或理由,才是真正的动力所在。这些理由可能包括:
给他人带来正面影响的愿望、从出色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对成为激励他人的表率
的渴望,等等。不论你认同的是什么理由,让它们带动你尽力而为吧。
3,分利用你的经验
你的一生是充满各种经验的一生,你经过、见过大量的事情,可是,尽管你
并没有真正把它们全都忘掉,却也很少主动地对它们进行思考。
如果你想为未来而重塑、改造自我,那就先花些时间反思一下过去吧。你迄
今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有哪些理想,你曾经深切渴望实现,却从
来没去尝试过?哪些人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最仰
慕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哪些技能和特性,是你也渴望拥有的?
买一个小日记簿,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把你每一天记起和学到的东西
都记在上面。学会抓住那些经常隐匿在记忆宝库中的想法。
4,提高你的IQ(行商)
当然,只有好想法是不够的,你还要把它们付诸实践。
IQ在这里是 Implementation Quotient的简写。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据称可以衡量我们“知”的能力,而行商(Implementation Quotient)
则衡量我们“行”的能力。
多少好想法因为你没有行动而胎死腹中?知道你可以使某人的一天过得愉
快,和真的把快乐带给他,是天差地别的两回事。
提高行商的一个办法是把好主意随时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安排进每天的日程
表。有时缺乏行动只是记忆力差的结果,而写下来的东西容易记住,也更可能实
行。
3,青出于蓝
看看最优秀的人在做什么,观察和学习他们的方法,然后根据自身的需要进
行调整和应用。
好想法哪里都有。如果你只知道照搬他人的做法,那结果最多也不过是和他
人一样好而已。关键是要对它们进行改造:吸纳一切好的想法,然后在实践中赋
予它们你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世界上有众多的弗雷德,你可以学习自己机构其它部门中的弗雷德,也可以
向其它的机构、行业甚至国家中的弗雷德们取经。你观察到的想法可能并不完全
适合自己,只要对它们稍加调整,你就超越了简单的模仿,而是真正有所创新。
6,每日一事
好消息:你不必每件事都做到那么出色。如果那样,你早晨不等出门,人就
累垮了。
从平凡到杰出,是一次一件事慢慢地做起的。如果你每天在单位或家里都做
一件出色的事,一星期 7天,一年 52星期(假期也算上),持续下去,你的一生
就会成为一本优秀事迹完全手册。
一日一事是切实可行的,不会让你难以招架。一天做几十件出类拔萃的事听
起来不太实际,但一日一事呢?总是可以的罢!从你知道自己能做的事入手,以
简单的事情为基础,随着自我的不断重塑,逐渐从一日一事过渡到更多。
7,与你自己激烈角逐!
人们都会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是比别人好,还是
比别人糟。这种做法本身不能说是错的,但它造成的后果,很可能让人抓狂。事
实是,总会有人取得比你更大的成就,也永远能找到不如你的人。这种互相攀比
的游戏,通过选择较量的对象,就可以轻易地操纵它的比分。
与自己进行比拼和角逐要有趣得多。你的目的是持续进步、重塑自我,取得
积极的改变。纵向比较一下,你已经取得了多大的进步,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
1,涟漪效应
一百名具有高度创新性的科技尖子(科技迷与创造性并不矛盾),聚集在亚特
兰大乔治亚穹顶体育馆,召开部门会议,我站在 50码线上为他们做了一场演讲,
效果似乎相当不错。
在与几位听众交谈之后,一个站在体育场入口附近的人走过来,他朝我伸出
手说:“我是一个巴士司机,其实并没有受到邀请来听您的讲座,但我还是不请
自来,在一边旁听。我喜欢听演讲,可以从中学到新观念。我希望你知道,你曾
经给过我很大鼓励。我是一个发明爱好者,我发明了一种新坐垫,人们到体育场
参加今天这类活动正好能用得上。我同意你说的一切。你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坚持
下去。”
主办单位对我当天的讲座很满意,但最大的回报并不是这一点,也不是我得
到的报酬,而是来自一个人,一位甚至本来不该在场的听众的认可与反馈。
是否有可能,你对他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自己对此却懵然无知?我们不仅
应该关注自己言行主要后果,也要留心它的次要影响,它就像一道道的涟漪,波
及范围远远超过我们直接接触的人。
我们的生活,借用莎士比亚的名句,就如舞台上的一场戏剧,你永远不会知
道有谁正在一旁倾听、注视着你的一言一行。我们针对特定的听众发表言论,但
是要记住,影响之力非常微妙,我们的话也能对正式听众之外的许多人发生重大
作用。有时候,正是这种无心插柳的收获,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弗雷德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他们能死而不朽,不是因为成就,而是通过影
响和改变其他人的人生。
鲍伯·布里纳是“为您服务电视频道”的总裁,也是包括《咆哮羔羊》在内
的几部畅销书的作者。布里纳不同凡响的地方在于,他的一生是服务的一生。布
里纳的独门招牌就是不断询问客户、朋友、同事,有什么需要他效劳之处。这不
是一个空洞、虚伪的问题,他确实努力地为他人提供服务。
就在鲍伯因癌症去世前几天,音乐家麦考尔·史密斯去探望他。尽管虚弱无
力、形容憔悴,鲍伯问客人的最后一个问题依然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不论是作为领袖、企业家,还是雇员,弗雷德们都能通过自身的榜样,对他
人产生深远影响。他们的行为,直接和间接地激励着他人。
怎样培养弗雷德
距我住处不到 10分钟路程,就有不下两家超大型五金商店,以商品种类齐
全、价格低廉而著称,但商店的服务却很一般。
所以这两家店我都很少登门。
同样是 10分钟的路程,还有一家较小的五金店,规模在上述两家的四分之
一左右。尽管商品的定价颇具竞争性,我却没指望能在这里买到最便宜的货。
而且我也不在乎,因为这家商店的员工都是弗雷德。
家居修缮让我大伤脑筋,我要买的不是喷水灭火系统的部件,也不是水管的
垫圈,我买的是许多家修保养的小问题的答案。
走进这家商店,在门口就有懂行而热心的工作人员接待。万一他们无法回答
你的问题,他们至少知道你该去问谁。他们不是告诉你东西在哪里,而是直接把
你领到正确的位置。而且,他们通常会问一些问题,以便弄清楚你买的东西是否
是你真正需要的。
一个机构如果有许多弗雷德式的员工会怎样?这家零售商店就是一个优秀
范例!尽管如果一对一的比较,我不记得店里有哪个人的服务能有邮递员弗雷德
那样极端出色。
也许这就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秘籍之一:让机构的各个阶层都有弗雷德式
的雇员。
怎样才能得到弗雷德呢?
在一个低失业、高流动、忠诚贬值的时代,培养自己的弗雷德是所有企业的
当务之急。如果上司和同事都是弗雷德,你的公司就会卓越不凡,与平庸之辈划
清界限。
在信息、顾问、培训、薪资制度、奖金与津贴政策等方面,各个公司可以利
用的资源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一个秘密。但它们的发展却大相径庭,有的飞黄
腾达,有的跌入尘埃。尽管这样说也许要冒过分简单化的危险,但我确实认为,
造成差异的不在于“事”——程序、职能或架构——而在于人。平庸的人很少能
做出有灵气的事!
机构中朝气蓬勃的人则不然,他们把平常的事做得超常的好。即使有时他们
的想法流于一般,他们至少也是有用的人,而在有些时候,他们简直就是出类拔
萃的。
客户不与“机构或组织”发生关系,他们只与机构中的个人发生联系。有热
情的员工,不论是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还是服务代表,对客户永远表现出尽职
尽责的态度,他们工作的冲天干劲就是最好的说明。由此,弗雷德们会比他们懒
散倦怠的同事取得更大的成就,也能更好地应付有限资源的挑战。毫不奇怪,他
们通常也是更快活的一群,因为工作做得好的人感觉就好,而工作干得无与伦比
的人,感觉自然也无与伦比。
那么你该怎样培养弗雷德呢?下面几章将为你一一道来:
发现奖励教育以身作则
简单吗?是的……容易吗?不……
但又有谁说过做一个杰出的人,或培养杰出的人,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第八章 发现弗雷德
有件事比能力更罕见、更高超、更宝贵,那就是识才的能力。
——美国出版家、《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的作者,艾尔伯特·哈伯德
在你的组织内部或组织以外寻找弗雷德,主要有四种办法。
1,让他们来找你
你的组织是一个吸引弗雷德的磁场吗?你的公司要想达到世界水准,就必须
是一个对弗雷德有吸引力的地方。
《天才老板》一书的作者戴尔·道顿认为,人们愿意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机会、
带来改变的组织和老板。
他们寻求的改变是为一个能认可、奖赏、鼓励、和重视弗雷德的组织工作。
他们寻求的机会是进一步改善、提高自己。
在我看来,这些也是大多数弗雷德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有一个难题:如果你眼下还没有一群活生生的弗雷德在为客户提供杰出
的服务,那你的地盘就不会被看成是工作的热门。如果你的雇员、同事每天下班
后,并不向他们的家人、朋友或者任何愿意倾听的人,大肆宣扬自己的公司多么
了不起,那你就不要指望还有口头宣传会给你带来弗雷德们雪片般的求职信。
有时,你可以从你所在组织的其它部门获得优秀的人才。他们可能受到当前
的环境或上司的压制,急于寻求一个可以“发展和表现”的地方,他们渴望提高
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能够取得的成绩。
把你的地盘变成一个弗雷德的绿洲。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一些非常优秀的
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最出色的团队成员,都是从本组织其它部门挖过来的,
因为原来的部门或经理,让这些优秀人才受到了冷遇。
2,发现休眠的弗雷德
很多时候,只要发掘那些已经在你身边工作的人的潜在天赋,你就找到了弗
雷德。
曾几何时,裁员一度盛行。当然,有些裁员是必要的,但我一向认为,大部
分裁员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手段。那些经理相信,让雇员走人,比释放他们
的天赋和潜能来得容易。如果经理们肯花时间去发掘员工的潜能,给他们做出贡
献的机会以证明自己称职,结果又会如何?
许多员工就像是上膛的枪,只要一有机会,马上可以从丑小鸭变成弗雷德,
但就是没人知道怎么扣动扳机。
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