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 >

第20部分

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第20部分

小说: 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2 重视企业员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在日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产品的用途及国内外发展情况、工人技术等级达标等。有些让老职工传帮带,介绍经验。都认识到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3 重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可以说日本公司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品质量。都认识到在激烈的竞争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提高产品质量除了具有先进技术之外,还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即使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但缺乏特色或者吸引力,也没有竞争能力,也很难占有大的市场份额。
  5。4 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模具已经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生产,团结协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协作生产厂家之间互相信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各尽所能,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5。5 良好的销售服务系统
    日本大多产品公司都有一套全国销售服务系统。这种系统采用定点销售、连锁服务的模式,除了促进销售服务之外,对于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市场动向、推动产品改进也有重要作用。在日本我还注意到一点,很多生产设备销售都有客户培训服务,或者先培训后购买。培训的目的是使客户很好的了解产品的性能,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能够处理一般故障和进行日常维护。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02 21:30
  首长下乡视察
    等着和你探讨呢!好久没发言了哦!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05 22:11
  作者:百年透视 回复日期:2008…6…5 19:51:19    
    越南都爆发危机了,还去越南,楼主找死!!!!!!!
   谢谢提醒;我没有去;呵呵!!别太偏激。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05 23:07
  作者:红尘独步 回复日期:2008…6…5 18:30:13    
    
    ";德国Demag";注塑机只是去做汽车尾灯罩面之类的产品;有些浪费了吧
    
    汽车尾灯罩面之类的产品海天的机器够用了。估计是贵公司的模具制造技术不行;这样的设备要生产眼镜镜片或者普通级别的光学镜片才对。
     先进的设备有很多;以上图片的设备属于德马格和海天合资的产品,品质说真的确实不怎麽样,不过比海天好多了;真正精密的产品也就是需要复制率高的产品是靠更好的设备来完成的;如:住友、雅宝、法兰克等等。当然这也是根据产品的需要来安排设备的。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07 08:22
  欧洲企业患上“思乡病”
  由于对业绩和不断上升的成本感到失望,一些曾经转产海外的欧洲企业正将其生产业务重新迁回大本营附近。这样做的企业虽然不多,但数量在不断增加。
  
  总部位于英国、主要面向印度市场的啤酒制造商Cobra Beer是最新一家这样做的公司,它于上月将其大部分酿造业务从波兰迁回英国。在此之前,德国耳机生产商森海塞尔(Sennheiser)等企业也做出类似决定。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首席执行官乔治斯&;#8226;波热(Georges Pauget)表示:“你会越来越多地看到,迁往中国和亚洲的工业企业发现处境艰难后,正在返回本国。”该行是欧洲领先的银行之一。
  作为瑞士制造企业的代表组织,“工程师塑造我们未来”基金会(Engineers Shape Our Future)主管玛利纳&;#8226;德&;#8226;桑纳克朗斯(Marina de Senarclens)表示:“这是一个日益上升的趋势。我听说由于成本上升或盗版风险,更多企业选择了这种做法。”
  
  迄今为止,将生产迁往海外的做法仍是主流趋势。但专家表示,由于很多不同的原因(从糟糕的决策和准备,到运输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一些欧洲企业正把生产业务迁回本国。
  
  西班牙、瑞士、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的企业都表示,它们看到更多企业在搬迁业务。
  
  英国生产燃料罐的初创企业Nuca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曾奔向波兰,利用那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当其供应商将部分制造业务外包后,产品质量出现了下降,Nucan决定将生产迁回英国,尽管英国的成本比波兰高一倍。
  
  该公司业务主管道恩&;#8226;波恩(Dawn Bone)表示:“它们非常无用。回到这里,是放下了我们肩上的重担。”
  
  对于这种趋势最终会导致企业将其业务迁回本国市场,还是只是迁往距离较近、成本较低的其它国家,外包和工程专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德勤(Deloitte)驻伦敦的制造业团队主管简&;#8226;洛奇(Jane Lodge)表示:“我们听到越来越多关于这方面的消息。那些曾经搬往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利用那里低成本优势的企业正面临着日益上升的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因此,它们将把生产业务迁回英国,更有可能的是迁往东欧。”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3 23:06
  不好意思;今日刚刚从外地返深,未及时参与以上仁兄探讨,实在困乏,改天理清思路静下心再好好回复。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5 15:04
  商业的活动不会太关注楼上所说的事情的;商人;牟利也!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6 19:25
  有的时候真的想,如果是自己创业会否会做到像任正非一样;有战略眼光呢?生活和事业都不会给我也许,也不会允许说话想当然或自以为;所以社会又是特别的磨练人的,只能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8 22:43
  楼上真会说笑,连起码的衣食住行都保证不了,想来都可怕啊!
    我现在的工厂生意也不是很好了;内耗也许老板不太关注,只是定了销售额很大;可是,就没想过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和人均产值吗?也许我杞人忧天了。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9 08:55
  作者:首长下乡视察 回复日期:2008…6…19 7:10:22    
    越是小企业,越是家族式的企业,危机到来时可以靠家族凝聚力,大家可以共甘苦,可你能要求职业经理人跟你同患难吗,没有高的效益,危机来临,资金链一断,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你说的很有道理啊;可是危机意识光你我有是没有用的;;甚至老板有危机意识用处也不是很大;因为具体操作的是职业经理人;必须将这一意识贯彻到每个员工心里;现在人力;物流;材料;政策等因素正在逐渐扩大影响着企业;如果不朝上游走;不转型;不增加人均产值;不降低管理运营成本和单件制造成本;不增加大企业的灵活性;我觉得像你所言;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9 12:26
  越来越多人了,首长肯定不同于一般人,呵呵!!至少现实也是个不小的首长!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19 17:30
   认识的一些做期货的朋友;现在关注的都是恒生;有色金属;石油;期货等项目。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21 12:54
  作者:首长下乡视察 回复日期:2008…6…20 18:55:25    
    希望楼主继续为我们带来第一手材料,大家共同成长,呵呵
  不是我不把一些案例发布,而是这些都是比较接近现场的,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和我探讨或者说感兴趣。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21 18:32
  那我就抛砖引玉吧!
  最近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油价上涨了,而银行也紧缩银根,这些个话题及分析我就不多说了;受此及多方面原因影响,上级要求(其实是老板要求)要降低内耗,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我也认可和理解,也是正确的;只是在落实上面就不敢恭维了;大到从体制文件重新做,小到重新提起上班时员工玩手机、看报纸的事,猛一看貌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或转变了管理理念,开始关注内耗这个话题了。
    实际上又是面子工程,我都简直厌恶这个踢球的环境;为什么这样说呢?
     内耗只是企业经营上面影响利润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大家基本都是秘而不宣,这次是逼到墙角,不做不行了才提出(而且是老板提出的)来,足以看出是多被动;我相信这只是像海浪一样的动作,很快就会疲软没有后劲了。
     在说,管理公司的是经理人,在不经历这些以前是这些人管理,那么现在由投资者提出,以后还是这些人,等同于换汤不换药,怎能落实和贯彻好。
    还有,大家对如何降低成本,或对成本意识都很淡薄,何以相信一个没有准备被动打仗的队伍会赢的这场拉锯战;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没有危机意识的,反正倒了这家还有其他。
    其次,已经养成了做事推诿的态度和处事方式,可想而知,具体的执行会有多难,本次的事件,在会议上也只是反复强调要怎样让老板满意;反之,为何不问自己满意吗?
    以上事件纯粹本次经济风波中的一个小插曲,个人认为,一个组织不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不长期树立危机意识,不一直教育和培训团队的思维模式及价值观,不让员工存有使命感等等。。。。,那么何以进步?何以逃离现在日益紧迫的经济环境,何以拉近国内外管理的水平,那么靠利润生存的企业又该如何生存?难道缝隙的感觉好吗?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22 08:15
  首长好早;够专业;呵呵!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23 01:03
  作者:红尘独步 回复日期:2008…6…22 17:25:32    
    
    要真正提升产品的质量就需要提升整个产业群体。
  
   认可你的说法,对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能有感慨,也许是我还有激情,也许是我还没被同化;只希望经营者能认识到这些观点。
   另:期待一同探讨,共同进步;我们也有创业的一天,到那一刻,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经营理念。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24 22:56
  连国家都不支持了;目前银根紧缩;都贷不到款;有的只有去找典当行(借高利贷),很多企业倒下了;悲哀啊!
  不过,哪天不死人呢!但愿,更多企业挺过此劫吧!毕竟都还是向往美好的。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6…30 22:09
  同意楼上观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