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诺奖得主萨缪尔森经典着作:经济学[1] >

第10部分

诺奖得主萨缪尔森经典着作:经济学[1]-第10部分

小说: 诺奖得主萨缪尔森经典着作:经济学[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润低而离开亏损的行业,同样也会受高利润的吸引转而生产需求较多的物品。当今一些利润最高的活动是生产和销售药品——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虚弱药和抗其他脆弱症状的药品。受高利润引诱,企业会在其研究开发方面投入数以十亿的资金,以赶上药品发展所需的速度。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对价格竞争和取得最大利润,生产者的最佳方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以便将成本降到最低点。有些时候,技术改进只是渐进的,往往是改善机器性能或调整投入组合以获得较大的成本优势,这在竞争中当然非常重要。而在另一些时候,技术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例如,蒸汽机由于获得每单位有用功的成本更低,因而能够取代马匹;又如,飞机取代火车成了效率最高的长途运输工具。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转型时期,无论是在收银台上还是在教室里,计算机革命都随处可见。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4)

    3。为谁生产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要素市场(即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水平。这些价格被称为要素价格。一个人可能分别从工作、股票、存款、财产上获得工资、红利、利息和租金。把要素取得的所有收益加总在一起,我们可以计算出他的市场收入。因此,收入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要素的数量(人、小时、英亩等)和价格(工资率、地租等)。

    但要注意,收入不仅体现辛苦劳动和节俭积蓄的报酬,高收入也可能来源于遗产继承、好运气、市场看重的技术。人们通常将低收入者描绘为懒虫,而在事实上,低收入通常是由于教育水平低、种族歧视或者生活在就业机会少或工资低的地区而引起的。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失业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这样自言自语:“感谢供给和需求的恩惠,否则我很可能也会失业。”

    市场君主

    谁统治市场经济?是诸如微软和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在发号施令,还是国会和总统,抑或是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大亨?所有这些机构都会影响我们,然而经济的核心控制者却是偏好和技术,它们才是市场的两大君主。

    一个基本的决定性因素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根据自己先天或后天的偏好(并以其货币选票加以表达)解决社会资源的最终用途,也即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各个点之间进行选择。

    另一个决定因素是社会可利用的资源与技术。经济不能超越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你能够乘飞机前往中国香港,但却没有通往火星的航班。因此,经济资源限制了消费者花钱选择消费对象的范围。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同厂商所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紧密匹配,厂商根据消费者需求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当你对为什么一些技术未能投入市场产生疑惑时,回想一下“双重君主”概念是很有用的。从以蒸汽为动力的斯坦利蒸汽汽车(StanleySteamer),到无烟无味的普莱米尔(Premiere)香烟,历史上充斥过许多没有市场的产品。无用的产品如何消亡?是否存在一个政府机构专门宣布新产品的价值?答案是:不存在这种不必要的机构。实际上,它们的消亡是因为按那样的市场价格无法唤起消费者的需求。其产品的成本大于效益。这告诉我们,是利润在奖励或惩罚企业并引导市场机制。

    正如农夫用胡萝卜加大棒来驱使驴前行一样,市场体系用利润和亏损来引导企业有效率地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

    价格和市场的图示

    图2…1是我们绘制的经济活动的流程图。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如何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投入和产出的价格与数量,借助该图可以一目了然。请注意观察流程图中两种不同的市场。图的上部是产品市场,如比萨饼和鞋等;图的下部是诸如土地和劳动等投入品,或曰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发现消费者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如何在进行决策。

    消费者购买物品,出售生产要素;企业出售物品,购买生产要素。消费者通过出售劳动和其他投入品而获得收入,进而去购买企业的物品;企业按所投入的劳动和财产的成本确定物品的价格。产品市场上价格的确定是为了平衡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要素市场上价格的确定是为了平衡消费者的供给和企业的需求。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5)

    所有这一切听起来很复杂,但是,整个流程又很简单。相互依存的供给和需求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借助市场机制编织在一起,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请仔细研究一下图2…1,花上几分钟时间,一定会有助于你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

    “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最早为亚当·斯密所揭示。斯密以其最著名的论断,即在本章开篇时所引的《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指明了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他强调即使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

    不妨搁笔反思一下这些写于1776年的充满思辩和深奥难解的文字。那一年《美国独立宣言》也刚好问世。这两大思想成果的同时出现,也许并不是一种巧合。当美利坚共和国的开创人在不列颠帝国的苛政之下大声呼唤自由之时,大英帝国的亚当·斯密也在倡导一种伟大的革命信条,呼吁将贸易和工业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斯密认为在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中,这种方式是最好的;政府对市场竞争的任何干预都几乎是有害的。

    斯密关于市场机制运行的见解启发了当代经济学家——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歌颂者和批判者。经济学的理论家们已经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竞争经济是有效率的(请记住,经济效率指的是:在不损害其他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已无法再增进某个人的经济福利)。

    尽管如此,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实践和思考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一学说的适用范围和现实的局限性。我们发现存在着“市场不灵”,并且市场也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率的结果。市场不灵的一种情况是垄断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的第二种不灵表现为市场的外溢效果或外部性:正面的外部性包括科学发现等,而负面的外溢效果应包括环境污染。

    对市场的最后一种指责是:其收入分配的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是无法接受的。若这些情况中出现任何一种的话,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就会崩溃,政府就会试图干预,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不足。

    小结:

    亚当·斯密发现了竞争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完全竞争和不存在市场不灵的情况下,市场会用其资源尽可能多地生产出有用的物品与劳务。但在存在着垄断、污染或其他市场不灵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的效率特征就可能会遭到破坏。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人们为什么如此辛苦劳碌?贪婪、野心和对财富、权力及名望的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正如艾萨克·牛顿对宇宙的物质世界有所洞察一样,苏格兰人亚当·斯密(1723~1790)窥见了经济学人文世界的真谛。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回答了他所提出的上述问题,解释了自利的动机如何以一种神奇般的方式润滑了经济机器,从而形成了自我调整的自然秩序。斯密坚信人类的辛苦劳碌可以改善普通民众的生活。“消费是所有生产的惟一的终点和目的。”

    斯密是第一个倡导经济增长的人。工业革命之初,他指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在一个著名的例子中,他描述了一家大头针工厂的专业化生产:“一个人抽出钢丝,另一个人把它拉直,第三个人再把它切断,”依此类推。这种程序使得10个人一天内可以制造48000枚大头针,而如果“所有人都单独工作,则每个人一天都无法生产出20枚,甚至可能连一枚大头针也生产不出来”。斯密认为这种劳动分工的结果是“普遍的丰裕,连最底层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恩惠”。今天,假如斯密能够重新回到我们身边,那么他会对两个多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成就有何感想呢?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6)

    斯密用几百页的篇幅抨击了政府数不胜数的干预蠢举。不妨回顾一下17世纪那些试图改进其产业的纺织业行会的会长。当时城镇行会规定:“如果纺织者想要按照自己发明的方法织布,则应该首先取得行会中四位最年长的商人和四位最年长的纺织者的同意;其次还要经过城镇法官的准许,才可以使用一定数量和一定长度的纱线。”斯密辩驳说,这类约束——无论是由政府规定还是由垄断者提出,也无论是关于生产还是关于对外贸易——都会限制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并最终损害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以上这些观点并非意味着斯密是上述组织的辩护者。他对于任何固有的权力都持不信任态度,无论是私人垄断,还是公众*。他所关心的是普通大众的福利。但是,正像许多伟大的经济学家一样,他从自己的研究中认识到,通向浪费的路往往都是由善良的动机铺设而成的。

    总而言之,亚当·斯密关于具有自律性的“看不见的手”的学说,是他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千古不朽的贡献。

    B。贸易、货币和资本

    自亚当·斯密时代以来,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例如美国、西欧和日本,均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贸易与专业化、货币和资本。

    ?誗发达经济以细密的贸易网络为特征。在个人之间和国家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贸易网,这个网络又基于大量的专业化和精细的劳动分工。

    ?誗当今的经济都大量使用货币,也可以说是支付手段。货币流通是我们经济制度的生命线。货币提供了衡量事物的价值尺度,并能为贸易提供融资手段。

    ?誗现代工业技术依赖于大规模的资本运用:精密的机器、大型的工厂和库存。资本品使人的劳动能力成为更加富有效率的生产要素,并促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高出前些年的许多倍。

    贸易、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与18世纪的经济相比,今天的经济所依靠的主要是个人和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广泛的贸易网进行协作。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特定职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获得提高,并利用其产出交换到所需商品,这使西方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专业化是指让个人或国家各自集中精力去完成某一种(或一系列)任务——这就使得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能够发挥其特殊技能和资源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