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新作:管理三国志-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总是觉得它很遥远,对它的看法也很偏颇。有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孔子的学说,早已陈旧过时。也有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一些厚黑学,非常机智,但也极为丑陋。
什么厚黑学呢?厚,就是脸皮厚——在那些人眼里,什么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公关礼仪……全都是脸皮上的学问。黑,就是心眼黑——什么战略战术、人生兵法、钩心斗角、克敌制胜……全都是心眼上的学问。民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李宗吾的老先生,写下一部《厚黑学》,厚黑学一语便从那时起流传至今。老先生说:“我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为英雄豪杰。求之四书五经,茫无所得。求之诸子百家,与二十四史,仍无所得……”某一日其大拍脑门,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脸皮厚心眼黑而已。”
近年来,有一位台湾的老先生,在宣扬一种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并且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去年他出版了一套书,请我在封底上写几句推荐的话,做广告用。我当时觉得,这年头居然有人到处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实在是难能可贵。于是,一时糊涂,竟然答应了。事后拜读了他老人家的书,就感觉很有些不对。
第一个不对的地方,他讲的是一些钩心斗角的权谋。这种权谋论会让人心变得更加险恶。如果你的老板学了这样的管理学,你会觉得老板居心叵测。如果你的员工学了这样的管理学,你会觉得员工居心叵测。人人都在钩心斗角,谁来对工作负责?
第二个不对的地方,他把权谋和“中国式管理”画等号。这种冠以“中国式管理”的权谋之术,会混淆人们的视听。人们觉得,难道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吗?怎么这样黑暗呢?
第三个不对的地方,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怎么会在几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忽然冒出一个“中国式管理之父”呢?真是奇怪得很。
经常有人问我:“成老师,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那么,您的管理学理念与这种所谓的‘中国式管理’有什么区别吗?”我的回答是,这个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无非是换了一个新的瓶子,但装的还是厚黑学的老酒。在我的理论体系中,把这些厚黑学也好、“中国式管理”也好,都看做是渔夫的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其实也是一种渔夫的管理学。区别在于,现代管理学在强调人的行为规范,强调人的工具属性;“中国式管理”所鼓吹的厚黑之术、权谋之术则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这种叫做人的工具。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对人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绩效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37。 中国历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对人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绩效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38。 对待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需要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研究它,而不是像现在的某些学者那样不负责任地批评它、或者居心叵测地利用它。
现代学者总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学的存在。他们习惯于从经济学的层面上去谈论管理学,但他们似乎并不知道,经济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第15节: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2)
我忘了是谁说过,说:“纯粹的经济学是无耻的经济学。”纯粹的经济学其实就是一种唯利是图的文化主张,它把一切都理解成投资与回报。有很多人对当前主流的经济学家不满,骂他们是某些利益集团的狗腿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济学并不涉及道德问题的讨论。但是,管理学却要面对大量的非经济学难题。那些非经济学的难题,只有在文化的层面上才能找到答案。
在任何文化中都有管理学的存在,这是我要说明的第一个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学被称为词章之学,科学被称为格致之学,管理学则被称为经世之学。社会、政治、经济、工业、商业、军事、乃至于农业等诸多方面的管理,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博大精深,绝对不是仅靠经济学的头脑所能够理解的。
其次,智慧与权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几千年来,我们在人生方面信仰老庄之道,在管理方面信仰孔孟之道。所以,我们可以从老庄那里感悟到人生的大智慧,可以从孔孟那里感悟到管理的大智慧。所以,权谋不等于“中国式管理”,厚黑学不等于“中国式管理”,那位台湾老先生也不可以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我想,如果真有一位“中国式管理之父”,那似乎也应该是孔子吧?
第三个需要被说明的问题是,中国的历史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历史一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有周、汉、唐、宋这样的盛世,也有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所谓盛世,其实是一种管理绩效。所谓乱世,也是一种管理绩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全然不同的管理绩效呢?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管理当局的管理理念有关。《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就是这两种管理绩效的动态变化。
所以,对待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需要抱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研究它,需要有一套正确的教育体制去传播它,而不是像现在的某些学者那样不负责任地批评它、或者居心叵测地利用它。【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39。 人类的文化可以分为渔夫文化和园丁文化两种。渔夫文化形成“分”,园丁文化形成“合”。
40。 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其实是渔夫文化与园丁文化之间的变换。
我把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渔夫文化和园丁文化。请各位注意,这种划分不论古今,也不论中外,没有历史的界限和国际的界限。如果说孔孟之道是一种园丁文化,那么在那些欧洲国家也依然有一些古老的文化传统,像孔孟之道一样闪烁出爱的光辉。
渔夫文化形成“分”,园丁文化形成“合”,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其实是渔夫文化与园丁文化之间的变换。《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的就是这种现象。
渔夫文化形成“分”。当渔夫文化出现的时候,道德就崩溃了,经济学就成了显学。人们只知道用一颗经济学的头脑去利用、去掠夺、去占有。你也要占有,我也要占有,他也要占有,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分”。这么一“分”,就“分”出了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
园丁文化形成“合”。当园丁文化出现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人们在关注生命的意义。他们在用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对话,他们在理解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于是,热爱生活、友爱互助的道德体系被建立起来了,经济学还原成一种理财的工具。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合”,这么一“合”,就“合”出了周、汉、唐、宋这样的太平盛世。
在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些无良的学者奉行的就是渔夫文化。他们认同暴力,崇尚厚黑和权谋。例如,在管理咨询这个圈子里,一部分专家在兜售各种管理技术,帮助老板们压榨员工;另一部分专家呢,在指导员工们如何对付老板。你说他们有多坏,唯恐天下不乱。他们怎么能够被称为管理专家呢?他们纯粹是一群捣乱专家。
第16节: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3)
可是,真正的管理学是什么呢?是在职场上建立起一种热爱工作、友爱互助的道德体系。当这种道德体系被建立起来之后,老板和员工之间,主管和下属之间,就不再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而是一种友爱互助的关系。
爱,意味着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因此,爱也成了园丁文化的主题思想。老子和庄子告诉我们怎样爱自己,释迦牟尼告诉我们怎样爱别人,孔子则告诉我们怎样去建立一个友爱互助、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不是暴力,不是权谋,而是这种以爱为主题的园丁文化。
从管理学的层面上讲,爱也是唯一的管理智慧。孔子经常谈到“仁”的问题,所谓“仁”,就是上级对下级的爱。在我看来,记载孔子语录的《论语》其实就是一部管理学的笔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上级对下级的爱称为“仁”,把下级对上级的爱称为“忠”,把父母对儿女的爱称为“慈”,把儿女对父母的爱称为“孝”。你们看,人与人之间的爱,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分类。
当一种热爱工作、友爱互助的道德体系被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像唐诗宋词那样美好的人间天堂。我把这样的国度称为天堂之国,我把这样的公司称为天堂公司。【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41。 当占有的欲望出现,战争和权谋也随之出现,这样就会出现渔夫的管理学,出现一个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
42。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们的历史观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渔夫文化赞美秦始皇,赞美曹操,赞美成吉思汗,也赞美暴力和权谋。园丁文化则相反,它赞美孔子,赞美耶稣,赞美天地之间的至爱。
当占有的欲望出现,战争和权谋也随之出现,这样就会出现渔夫的管理学,出现一个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战国时代。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到汉朝的建立,这是第一个战国时代(即历史教科书中的春秋战国)。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三国鼎立,再到唐朝的建立,这段时间是第二个战国时代。唐朝和宋朝之间的那个五代十国,可以看做第三个战国时代。
每一个战国时代我们都可以看到群雄逐鹿的景象。鹿与“福”、“禄”、“寿”的“禄”谐音,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当时最大的财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不动产——土地。谁拥有的土地最多,谁就能够当上大财主。人们在争夺那些不动产,就像猎人们在争夺一只肥美的鹿。
群雄的逐鹿,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他的竞争对手,占有了一整只鹿,占有了整个中国。如今,还有人在赞美秦始皇,把秦始皇统一中国看做是一件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我却以为,秦始皇用暴力和权谋实现的统一,其实是一种独占,是一种“分”的形式。
姜子牙当年对周文王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所以,秦始皇的独占是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尽管他焚书坑儒,尽管他销毁天下的铁器,尽管他采用极端的暴政来镇压人们的反抗,但仅仅过了15年,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就灭亡了。所以,过去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秦朝不应该被看做一个独立的朝代,因为它存在的时间太短,比之王莽时期的新朝还要短命。
秦朝不是一个独立的朝代,它应该属于战国时代的一部分。从实际的情形上看,它并没有真正地统一过中国。表面上统一了,可事实上人们依然在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