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推理的百科全书 >

第4部分

推理的百科全书-第4部分

小说: 推理的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医上的肌肉松弛;也叫肌肉弛缓;是指人死后;由于神经活功停止;肌张力丧失而出现的全身肌肉松驰;变软的现象。其最主要的和首先的表现;就是面部表情丧失;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张;皮肤失去弹性;全身肌肉普遍松弛;各个关节容易屈曲;四肢能作被动运动;以及小便;精液可能外溢等。 
肌肉松弛现象一般可以持续1~2小时;待尸僵出现以后就结束。民间常说:〃人都死便了!〃就是指的死者经过肌肉松弛后;尸体出现尸僵变硬的状况。凡是经过肌肉松弛阶段的尸体;姿势都基本相同。如果尸体处于仰面平卧状态;则尸体姿势通常是上肢微弯曲;头微倾于一侧;下肢伸直;足尖略向外翻;拇指向掌心弯曲并被其余四指覆盖;手呈半握拳状态。尸体背面如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后面等柔软而凸出的部位与尸体的衬垫硬面接触后;因死后肌肉松弛而被压成扁平状态;并且不容易恢复原来的凸度。 
如果凸出部位与花纹的硬面接触;则尸体接触面的皮肤上便可形成与接触物硬面相应的压痕;如草席纹等。这些压痕即使在变动尸体位置后也往往不易消失;只有到尸体腐败时才消退。以上这些在法医学鉴定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邦助我们判断是否死后移尸;查明死亡时的原现场;从而帮助我们侦破案件。 
肌肉松弛的人死亡后的一种普遍的尸体现象;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一些尸体不发生肌肉松弛现象。例如;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灾然发生尸体痉挛。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全身肌肉立即发生强直收缩;关节不能屈曲;因而不发生肌肉松弛。

二;尸体温度的下降 
有人对北京1030名正常人体温进行统计;结果是: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7。19℃;正常范围为36。7~37。7℃;直肠温度平均值为37。47℃;正常范围为36。9~37。9℃;腋窝温度平均值为36。79℃;正常范围为36~37。4℃。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由体内的产热散热而保持动态稳定的;一般在37℃左右。人死后由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不能继续产生热能;而尸体内部原有的热能却仍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方式不断向外界散发。达就使得尸体温度降低;逐渐变冷;直至与外界温度接近或略低于外界温度。这种尸体现象称为尸体冷却或尸冷。尸体冷却速度的快馒;常常要受到尸体的各种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尸体本身的因素;主要是指死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死亡原因等。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的尸体冷却快;青壮年较慢;刚生下来的新生儿;在死后5~10小时;即可降到与周围环境相等的温度。由于脂肪有保温作用;散热慢;因此;肥胖的尸体比瘦弱的尸体冷却得慢。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出血;溺死;大面积烧伤死者的尸体冷却速度快;而猝死;机械性室息死;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尸体冷却速度就要慢些。此外;有的尸体在一定时间内;尸体温度不但不下降;反而处于上升状态;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人死了也会发高烧。例如;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并发肺炎等患者死后;由于细菌;病毒的作用;体内的分解增强;产热活动增加;所以尸体温度暂时可以处于上升状态。又如;日射病患者死后;由于临终时颅内温度升高;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其尸体温度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不立即下降。再如;破伤风;癫痫或者士的宁中毒者;由于死 
亡前有较长时间的痉挛;体内产热增加;所以死后尸温也会持续上升。 
外界环境的因素;包括周围环境的温度;衣着或覆盖物的厚薄等情况。 
尸体周围环境的温度越低;尸热发散越快;尸体冷却也就越快。普通成年人的尸体;在通常室温环境中(16~18℃)在死后的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大约下降1℃;10小时以后下降速度减慢;经过24小时左右;尸温就降至与环境温度基本接近。在冰库或冰雪中的尸体;大约经过1小时;即可完全冷却;时间稍久即可发生冰冻;体内液体能结成冰块;四肢;脑躯干完全冻硬;眼球内液体因冰冻;体积膨胀;致使眼球稍有外突。这种尸体若要进行解剖;应当先进行解冻。在温度高达40~50℃的环境中;尸体温度不冷却;甚至有可能上升;就不发生尸体冷却现象;因而也就不能利用尸温的变化来推断死亡时间。尸体的衣着和覆盖物对尸体冷却也有一定的影响。裸露的尸体则冷却较快;而衣着或覆盖物较多;较好的尸体则冷却较慢。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人在12月自缢身死;身着羊皮袍子。在其死亡后对其尸体进行检查;发现其胸部;腹部皮肤尚有余温;而裸露在外面的手;面部等己与外界温度接近。 
 
   
   
  
 
11  回复:推理的百科全书(转自名侦探柯南事务所论坛)  
  在尸体冷却的过程中;尸体各部位的冷却速度并不是同步的。尸体的尖端边缘部位都比躯干部位冷却得快;尸体的表面又都比内脏冷却得快。在一般情况下;耳壳;指(趾)端;鼻尖最先冷却;然后是四肢;躯干;最后是腋窝。 
在各种情况下研究和检验尸体冷却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测定尸体温度的方法问题。这是谈论尸体冷却的前提。方法不同;结果定然迥异。由于直肠的温度比较稳定;测量直肠温度的操作方法也比较简便;所以一般都是从直肠里面测定尸体温度。 
在环境不变的1和3小时后测量直肠温度;用测定冷却的方法确定尸体温度的下降速度;可取得良好的结果。 
在法医学上一般不用尸体冷却这一尸体现象来确定死亡;因为法医学上认为体温降至20℃或20℃以下可确定死亡;而即使在最有利于尸冷的条件下;尸体温度要降至20℃或20℃以下;一般也要需要10~12小时。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其他能确定死亡的尸体现象;如尸斑;尸僵早已出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尸冷这一尸体现象在法医学上没有意义;相反;尸冷下降的规律对于我们推断早期尸体死亡时间具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尸检时;首先测定尸温和环境温度;取得两者温差;然后取得当地气象部门的支持;查清在发现尸体前24小时的温度;风力变化情况;再结合影响尸温下降速度的多种因素;最后根据一些现成的统计表;公式等求得尸温下降可能经过的时间。这可以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依据。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影响尸冷速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利用尸温下降的规律来推断尸体死亡时间;应当结合其他尸体现象和因素作出综合判断。

三;尸体上的图案——尸斑 
人死后;在尸体低下部位皮肤出现的紫红色斑块;称为尸斑。尸斑的形成;是由于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结果;尸体低下部位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现出来的暗红色到暗紫红色斑痕;这些斑痕开始是云雾状;条块状;最后逐渐形成片状;即为尸斑。 
尸斑的分布位置;与尸体的姿势直接相关。如仰面平卧的尸体;尸斑出观在枕部;顶部;背部;腰部;臀部两侧和四肢的后侧;有时也见于尸体侧面;甚至上面的倾斜区如锁骨上部。俯卧的尸体;尸斑分布在颜面;胸部;腹部和四肢的前面;此时两侧眼结膜也往往呈瘀血状。处于立位的尸体;如悬吊的尸体;尸斑出现在下肢;下腹部和上胶的远端。因此;法医检验尸体时;往往根据尸斑的分布位置来判断尸体停放的位置。尸斑是较早出现的尸体现象之一;通常是在死亡后2~4小时出现;经过12~14小时发展到最高度;24~36小时固定下来不再转移;一直持续到尸体腐败。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下面三个时期: 
1。坠积期。 
人死后;血液下坠于尸体低下部位血管中;此时血液还仅限于血管内;尚未扩散到血管外。这个时期是尸斑坠积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用手指按压尸斑;则被按压地方毛细血管的血液即向周围流动;尸斑暂时消失;但放开手指解除压力后;血液流回原处;尸斑又重新出现。不仅如此;在坠积期内;如果翻动尸体位置;则原来的尸斑逐渐不明显;甚至消失;而在尸体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出现新的尸斑。切开坠积期尸斑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可见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此时流出的血液易被纱布擦掉;但擦去后还能流出血液。 
尸斑坠积期一般在死后2~4小时开始出现;但也有早在死后半小时或迟至6~8小时出现的。极少数濒死期迁延的病人;由于循环衰竭;在死亡前便可见到少许尸斑。 
2。扩散期 
人死后;除了血液循环;组织液也同样向尸体低下部位坠积;沉降于血管周围的组织中;透过血管壁而进入血管内;与血液相混合而促进死后溶血;然后被组织液稀释;并被血红蛋白染红的血浆向血管外渗出;这就是尸斑扩散期。尸斑发展到扩散期一般需要12小时;进展快的也需要8~10小时;扩散期是坠积期的延续。在这个时期;用手指按压尸斑稍有退色;变更尸体的位置后;原有尸斑不易消失;新的尸斑也不易形成。切开扩散期尸斑处的皮肤;则在切开的血管断处惭渐流出血滴;从组织中有少量谈红色液体溢出。 
 
   
   
  
 
12  回复:推理的百科全书(转自名侦探柯南事务所论坛)  
  3。湿润期 
从扩散期开始;被血红蛋白染色的液体就渗入组织间;至第二天后更加明显;不仅渗入组织间隙;而且渗入组织细胞内;使组织着色;这就是尸斑发展过程中的浸润期。 
浸润期是扩散期的延续;持续时间较长;以后由于细菌的作用而转为尸体腐败。在浸润期内;压迫不能使尸斑消退;更不能形成新的尸斑。用刀切开尸斑处;可见组织呈紫色或浅紫色;血管中无血液流出。 
上面谈的是尸斑出现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此外;尸斑出现的速度和程度还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有外力压迫;血液性状;血量及皮肤色泽等。 
在法医尸体检验的实践中;常常有在尸体低下部位见不到尸斑的情况。这主要是受压的缘故。尸体低下部位受压处;如与硬面接触被压成扁平状的胛部;背部;骶骨部;臂部及脚后跟部等;由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被压到其他地方而没有尸斑形成;检验中见到的往往呈苍白色;若衬垫物的硬面不平;则尸体受压处的皮肤可留下与衬垫硬面相一致的苍白区;而没有受压的地方仍有尸斑。这样;暗紫红色的尸斑与苍白色的印痕相映;更加清晰。此外;裤带结扎的地方;衣服折叠的地方;或者皮肤皱褶的地方等;也因压迫而无尸斑的形成;并可留下与压迫物相一致的印痕。溺死的尸体由于毛细血管受冷水刺激发生收缩;加之尸体在水中浮动翻转;所以;尸斑常常出现得较慢;而且比较弱。 
尸体的血液性状是死因决定的;它对尸斑出现的速度和程度也有直接的关系。窒息死或者急死的尸体;因其死亡是极短时间的事情;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所以尸斑出现的速度快;程度强;多呈暗紫红色。这类尸体尸斑常出现于死后1~1。5小时;早者30分钟即可出现;8~10小时就可发展到扩散期。由于尸斑出现的速度快;程度强;这类尸体的尸斑处还常见斑点状出血。与此相反;死者若是死于严重贫血和急性失血;则因其血量少;故尸斑出现速度慢程度弱;颜色也浅;甚至可以不显现。 
皮肤色素的深浅;对尸斑的颜色也有影响;肤色浅的尸体;尸斑颜色就要鲜明些;肤色深的尸体;尸斑颜色就要暗淡些。 
尸斑的颜色取决于血液和皮肤的颜色。我国人的尸斑通常是紫红色;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鲜红色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故其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