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历代皇陵 >

第12部分

历代皇陵-第12部分

小说: 历代皇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统治的疆域大致西起今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北至河北省;南接湖南省。计东西长7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很大,与后世统一的王朝更是不能相比,但在约4000千年前的世界上也许是最大的独立王朝了。

  自夏禹开始,确定了王位世袭制。为了巩固他的统治,禹建立了军队,设置了官衙,制定了刑罚,建造了监狱等公共权力,即国家权利。禹开创的夏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王朝是一个频繁迁都的朝代,自禹建国到桀灭亡的471年间,共来回迁都14次。它们顺序为:禹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镇);曾暂居安邑(今山西夏县),启迁阳瞿(今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又迁安邑,太康迁斟灌(今河南省清丰县)和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少康都康城(今河南禹州西北),杼(助)迁原(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又迁老丘(今河南开封市东),廑(勤)居西河(今河南汤阴县东),皋迁绳池(今河南绳池县),桀又迁斟郇。

  禹娶涂山氏(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之女女娇为妻,生三子,长子启,乘父姓姒,次子宰,封顾地(今河南新乡原阳县),姓有扈氏。禹传位于启,有扈氏不服,与启大战于甘(今河南郑州西),史称“甘之战”,有扈氏大败,宰被启杀掉。三子罕,封观地,(今河南鹤壁市境内)称武观,禹传位启,罕也不服,在封地自立为王,启派兵征伐,史称“征西河”,罕被杀。夏启用武力巩固了政权以后,没几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认为:祖父禹一生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平治水土,建立了夏家王朝,又经父亲启为巩固政权而斗争胜利后,自己做国王天下太平,可以安然享受了。夏启生前喜欢喝酒、打猎、跳舞,太康在这一方面比他父亲更胜一筹,他不关心百姓生活,对政事置之不理,一心迷恋打猎,有时为追赶猎物,离朝3个月不归。太康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黄河下游一个部落首领、早有篡位野心的有穷国君后羿的注意。一次,太康外出打猎,后羿趁机攻占了夏都,并将太康驱赶到夏阳(今河南周口太康县),最后太康死在了那里,史称“太康失位”。

  后羿虽然赶走了太康,但还不敢取而代之。为了得到其它部落首领的认可和支持,他在

  等待时机。后羿让太康的弟弟仲康继位,自己掌握和操纵王权,不久,仲康在后羿的淫威下忧惧而死。后羿认为时机以到,便把本应该继承王位、仲康的儿子相驱赶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居住,后羿自称为王,号有穷国。后羿为王后,他自持箭术高超,武力强大,并没有对夏王家族进行诛杀,对夏王后代的活动也未加限制,还任用了一些原夏王朝的贵族和臣僚在朝中供职。后羿同太康一样也酷打猎,他把政事交给一个奸诈的大臣寒促,自己四处奔波游玩。几年后,寒促杀死了后羿,夺取了有穷政权。寒促为王后,他没有忘记夏王朝家族,为了防止夏王朝复辟,他让他的儿子、四处追杀被后羿赶走的相,最后相还是被寒促所杀。可幸的是,相的妻子有仍氏缗得逃,在娘家(今山东济宁南)生下相的遗腹子少康。以后,少康在舜的后代有虞氏保护、支持下,招兵买马,组织力量,又联合了一些忠于夏王朝的大臣和部落首领,杀死了寒促,夺回了王位。少康从小经历了一段流离的苦难生活,他曾为有仍氏管理过畜牧,为有虞氏管理过伙食,接触了不少平民和奴隶,他深知平民和奴隶的疾苦。所以,他认识到要保住夺回的祖业,巩固统治地位,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要关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少康复国后,恢复了被太康,后羿,寒促废弃的管理农业生产和治理水患的官员——稷官和水正,使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史称“少康中兴”。从太康失位到少康复国,中间经历了68年。

  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帝王,也是历史上第一有名的暴君。据说,桀是一个有才有智的人,他有一身蛮力,能把铁钩拉直,把铁索拉断。但他性情暴躁,又很残忍,动辄杀人,且酷好声色,又好喝酒。他在位的时候,专一爱东打西伐,无休止地征伐百姓,强迫他们服劳

  役,为他修建宫殿。他对有仍氏以前反对他继承王位耿耿于怀,夏桀13年,他攻打有仍氏(今山东济宁市),有仍氏把一个叫妹喜的美女献给了他,桀非常喜欢她。为了讨妹喜欢心,夏桀四处敛财。为妹喜建造了一座用美玉装饰宫室;象牙镶嵌长廊;美玉砌成楼台的宫殿。因为这座宫殿修的很高大,站在上面能看出10里之遥,从地面上往上看,有将要倾倒的感觉,所以取名叫倾宫。从此,夏桀和妹喜就在这里日夜饮宴作乐,放纵淫乱。据说:他在倾宫里建造了一个大酒池,这酒池大的可以在上面行船,能同时容纳3000人在池边喝酒。他让人在池岸的树上挂满肉干,将熟肉堆成一座座小山,让3000个宫女脱去衣服,命令她们,听到一声鼓响,都要趴下喝酒,并将阴器高耸露出;又一声鼓响,马上跑到肉林去吃肉干,而且要一脚踏地,一脚踏树,露出阴器;再一声鼓响,跑去喝酒,再一声鼓响,去肉山吃肉。这个样子,如牛一般,纷纷忙乱,桀与妹喜看了大笑。到了晚上,他命令男女全部裸体混杂相处,桀与妹喜观看他们交接之势,大以为乐。老百姓恨透了他们,恨不得与他们同归于尽。

  夏桀的一位叫终古的太史官,拿着夏先王政绩的图画,苦劝夏桀要爱惜民力,不能奢侈,桀不但不听,反而责骂终古多事,终古眼看夏桀如此下去不久便会亡国,于是在夏桀51年离开夏朝投奔黄河下游的商姓部落去了。终古走后,夏桀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在有仍(今山东济宁市)召开盟会,强迫各部落交纳高额贡赋。终于激发了九夷部落(泛指黄河下游各部落)的反抗。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大臣关龙逢劝他说:“以前先王之时之所以天下安定、国家、宗庙巩固,是因为先王谦逊,恭谨、慎重、讲信用、节约开支、关心百姓。现在你奢侈放纵,杀人成性,百姓惟恐你死的晚!人心如果离开你,上天也不会保佑你,你何不稍微改一改呢”?但夏对关龙逢的劝告无动于衷,固执的关龙逢站在那里不肯离开,桀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在夏桀横收暴敛,失去民心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姓部落的首领汤替天行道,在夏桀52年(公元前1600年)向夏王朝发动进攻,夏、商二军在鸣条(今山西省运城市北)激战,夏军大败,夏桀被汤流放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3年后,夏桀死于亭山(今巢湖市东北卧牛山)。

  夏王朝自禹公元前2070年开国至夏桀公元前1600年被流放共历十七王四百七十一年。

  【夏朝王陵】夏朝王陵,因年代久远,且多次迁都,并不封不树。除现在传说中浙江省绍兴市的大禹陵;河南周口太康县的太康陵、少康陵;河南濮阳的相陵;河南三门峡市绳池县的孔甲陵、夏高陵;安徽巢湖市卧牛山的夏桀陵外,多数尚未发现。

  大禹陵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六公里的会嵇山上。禹17岁受命治水,治水63年,走遍了中国的山川河流,79岁时治水成功。开始辅佐舜帝执政。17年后,继舜称王,在位10年,于公元前2260年巡狩大越(今浙江绍兴)时病故,葬会嵇山。禹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说:“我

  百年之后,葬我于会嵇之山。衣裘三领,桐棺三寸(10厘米),穿圹(墓穴)七尺(2&;;#8226;33米),下无及泉,坟高三尺,薄士阶三等葬之,勿伤田亩”。因年代久远,禹陵早已变为平地,大禹陵到底在会嵇山何处,以无从查考。后人就在山下选择了一块依山傍水,景色幽静的地方建亭立碑,以祭祀大禹。大禹陵座东朝西,面对亭山,前临禹池,背负会嵇。禹池前面建有青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内,原有陵殿,现以被毁,现在原址上建了一座古朴典雅的碑亭,亭中立有“大禹陵”巨碑,每字一米见方,苍厚有力,是明代书法家,嘉靖年间的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碑亭的右侧有一形制独特的石亭,称“咸若亭”。咸若亭的右前方是近年新建的禹碑亭,其中有秦始皇东巡会嵇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著名“会嵇石刻”,以及明代成化年间所镌的“山会水则碑”,“戴琥水利碑”等,非常珍贵。大禹陵的左侧是禹祠。据载是大禹的第四工孙少康所建,后屡次兴废。现祠为重建,祠为前后两进,三开间,座东朝西,粉墙青瓦,简朴无华。前进左右置“大禹治水”、“记功封赏”砖雕,场面壮阔,形象生动。后进中有大禹持耒(垒)戴笠的塑像,左右两侧陈列立脚点大禹在绍兴的遗迹照片和传说故事。禹祠廊下墙壁上嵌有“禹穴”、“禹辩碑”,是历史学者考辩大禹葬地之辞。

  大禹陵的右侧是禹庙。传说最早是大禹的儿子启所建(公元前2059—2050年),以后少康重建(公元前1913—1891年)。并封他的小儿子无余为会嵇王,奉守禹庙,国号于越。禹庙几毁几建。现在的禹庙为南朝梁初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所建。庙内的建筑除大殿是1934年重修的,其它大部分为清代重修。进禹庙西辕门,可见到一座石栅亭,亭内有一大石碑,这就是有名的“岣嵝(钩楼)碑”,又称“禹王石”。据说是大禹在南岳衡山治水时所书写(碑文下有译文)。向北穿过棂星门,登上百步金阶,就是祭厅,或称拜堂,这是历代祭祀大禹的地方。左右东西两庑,放置历代歌颂大禹功绩的碑石。经过祭厅,就是重檐飞角,雕梁画栋的大殿,大殿屋脊上塑有游龙、逆风、凤凰。大殿正中平台上有高6米,身穿黑底朱雀双龙华衮,双手捧圭的大禹塑像。大殿左侧有清代干隆亲撰碑文的御碑亭。大殿东南小山坡上有一“窆(扁)石亭”,亭内有一高2&;;#8226;06米的大石,形状如秤砣,顶端有一碗大的洞,传说是大禹下葬时所使用的工具,也有的说是大禹下葬时墓穴的镇石,或陵墓所在的标志,窆石下面是大禹的真正葬地。这块奇石,引起了人们对这位古代英雄的追念,长年累月,已被人们抚摸的非常光滑。窆石亭边有两方石碑,上镌“石纽”、“禹穴”。意寓大禹生于石纽,葬于会嵇。在禹陵与禹庙之间的山坡上,有一脉清泉、长年不涸。名曰“菲饮泉”,是孔子称赞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官室而得名。禹陵周围,群山逶延,苍翠绕流,红墙四周,气象庄严。

  夏王朝世系表

  (公元前)

  陵名皇帝姓名世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大禹陵姒文命鲧之子2166—20602070—2060浙江绍兴市

  启禹之子2059—2050

  太康陵太康启之子2049—2020河南周口太康县

  仲康太康之弟2019—2006

  相陵相仲康之子2005—1978河南濮阳市

  少康陵少康相之子1913—1890河南周口太康县

  抒少康之子1889—1874

  槐抒之子1873—1848

  芒槐之子1847—1830

  泄芒之子1829—1814

  不降泄之子1813—17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